知多D | 恶心呕吐反复发作,“罪魁祸首”竟是颈椎病?中医有这些疗法→
65岁的黎叔最近出现胃胀,伴有恶心呕吐,一开始,他以为是慢性胃炎引起。后来,由于症状反复发作,黎叔来到医院看诊,经过医生详细询问病史及体格检查,发现黎叔的症状竟是颈椎病引起的。
临床上有不少
恶心呕吐或嗳气为表现的患者
一般首诊于消化科
如果经过治疗后症状无法缓解
并伴有头晕、颈部疼痛等症状
可能需要排除颈椎病导致的恶心呕吐
医学指导
张丽华 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中医科主治中医师
为何颈椎病会导致恶心呕吐?
颈椎病分为六型,其中椎动脉型颈椎病、交感神经型颈椎病这两型容易出现恶心呕吐。
椎动脉型颈椎病
该病在发作时往往会导致椎动脉狭窄或痉挛,引起后循环缺血,出现头晕眼花,甚至影响耳朵的平衡系统,导致迷走神经反射,出现呕吐。
交感神经型颈椎病
交感神经系统主管心血管、消化系统,交感神经受刺激后这些相应部位就会出现症状,影响到胃会出现恶心呕吐、胃痛、消化不良及反酸等症状;影响到心脏会出现心慌、胸闷甚至心前区疼痛。这类情况在临床上不少见,容易造成误诊。交感神经型颈椎病引起的消化、心血管症状往往随着颈椎病情的加重而加重。
为什么会得颈椎病?
颈椎病是一种退行性疾病,与年龄增长相关。但是近年来,颈椎病呈现年轻化趋势,40岁以下的白领人士占颈椎病发病人数的50%以上。
对于现代人,大部分颈椎病是后天形成的慢性劳损(如不良的睡眠体位、不当的工作姿势、不适当的体育锻炼),其中最重要的就是长时间的低头,使得颈部肌肉长期处于紧张状态,最终造成了肩颈的慢性劳损和退行性改变。长期低头玩手机,会使颈椎发生慢性劳损、生理曲度发生变化,最终导致各种颈椎问题。
颈椎病有哪些中医特色疗法?
颈椎病属于中医“项痹”范畴,痹症按照病情轻重及深浅,中医分为皮、肉、筋、脉、骨。中医认为痛证的病变都在气血方面,病机不外乎“不通则痛”和“不荣则痛”两个方面。风寒痰湿或瘀血滞留会引起经络阻塞,“不通则痛”,从而导致颈肩痛;气血不足或肝肾亏虚会引起颈肩部失去气血的濡养,不荣则痛。
皮痹
皮痹常见于落枕,或者颈椎病的初期,多由不慎冒雨受凉感受风寒湿邪引起,表现为颈部酸胀疼痛,感觉颈部不舒服或活动受限。
可采用中药封包、中药药枕、艾灸、拔罐、中药熏洗等方法,通过皮肤、黏膜中丰富的血管网路,借助热力和药力的作用,起到祛风散寒、活血通络、舒筋止痛的目的。
肉痹
肉痹,相当于颈型颈椎病,表现为颈部不适和疼痛,多由斜方肌、肩胛提肌及部分枕部肌群存在问题引起。
在颈椎病的治疗中,理疗可起到多种作用,可行中医定向透药、中频脉冲电治疗、磁热疗法等,这些物理治疗可以扩张血管、改善局部的血液循环,促进神经及肌肉功能恢复。
小针刀适用于颈型颈椎病,可在肌肉起点、止点或神经肌肉压迫处做松解处理,使肌肉充分松弛,使经络、神经、血管无卡压,达到治疗效果。
脉痹
针灸在治疗颈椎病方面,有其独特的优势。通过针灸起到调节气血,疏通经络的目的,从而缓解疼痛、麻木、头晕等不适。针灸治疗对颈型颈椎病、椎动脉型颈椎病以及神经根型颈椎病效果都很好。
与颈椎相关的经络主要有6条经络,行走在颈部正中的是督脉。颈部正中部位疼痛,取穴风府、大椎;颈部两边肌肉比较丰厚的地方疼痛,属于足太阳膀胱经及手太阳小肠经,取穴天柱、天宗、肩贞、后溪;颈部耳后两侧是足少阳胆经和手少阳三焦经循行部位,取穴风池、外关等。
筋痹
神经根型颈椎病是牵引治疗的最佳适应类型。牵引可缓解痉挛,促进组织修复,减轻颈部负荷,缓解神经根压迫,改善脑供血不足。
也可通过正骨轻柔手法纠正关节错位,松解黏连,调节神经根和椎间盘的位置,解除神经根压迫,从而缓解症状。
骨痹
骨痹在颈椎病多见于脊髓型颈椎病,也是最严重的颈椎病类型,如神经根压迫明显或脊髓压迫明显者,必要时可手术治疗。反复发作或病程较长的颈椎病患者往往存在正气亏虚的因素,即肝肾亏虚或气血亏虚,针对这种情况,除了外治疗法,可能需要中药内服扶正气,具体根据个体情况需要辨证处方用药。
如何预防颈椎病反复发作?
预防颈椎病反复发作,要避免颈部受损,最重要是避免受累(避免颈椎长时间处于同一位置)、避免受凉(注意颈部保暖)。中医认为寒性凝滞,寒主收引,受凉后肌肉紧张收缩,会压迫小血管,刺激血管及神经导致颈部疼痛、头晕、肢体麻木等一系列症状。
俗话说,疾病三分治,七分养,除了做到这两点,还需要有一个健康的生活方式,做到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
本期封面:
来源: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编辑:大然 责编:邹向东
更多健康科普内容
敬请关注“广州卫健委”视频号
揭秘 | 上班前VS下班后洗杯子,哪个更健康?最佳洗杯子时间是……
【免责声明:我们尊重原创、注重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联系和投稿邮箱:jiankangGZ@126.com
记得“点赞+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