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的经验案例和现状INNOVA-STEIN RADIO 我们都对生活中很多小而美的细节会有很深的记忆,而日益庞大的城市空间,往往会将这种体会压缩,甚至加速它们的消失。宋壮壮依据自己的经验提到,我们不能让城市再一味地扩张庞大下去,城市的发展不需要单纯的攫取新的地方,而是把以前存在的进行更新。例如,在60-80年代,美国也经历过不断扩张的阶段。当时城市中心由于各种原因,各种生活条件并不是特别宜人,于是催生了市民居住郊区化这一现象。但是从九十年代开始,大家又开始讨论重新回归到城市中心的话题,所以即使是纽约这样众所周知的都市,也一直处于阶段性的变迁之中。作为一个自下而上的案例,位于纽约的高线公园(The High Line)是城市废弃设施再利用的经典(如图三)。 图三|来自https://zhuanlan.zhihu.com/p/22249412 “高线公园的原址曾是货运专用线,1980年停运后,铁路曾一度面临被拆除的危险,但最终得以保存并被改造成独具特色的空中花园。自2009年第一部分向公众开放以来,高线公园慢慢发展成了纽约市内最主要的旅游景点之一,为重振曼哈顿西区做出了卓越的贡献。高线公园设计的出发点是尽可能地保留高线的原有特征,少做改动。具体的设计方案并没有去迎合当时的追求“规模宏大”和“吸人眼球”的趋势,而是基于高线面积和规模的精确测量,利用较少的路面和较多的原始地表,再加上各种植物,创造出一个慢节奏的空间。很多原本在铁轨上自然生长的野生花草也被保留下来,成为公园景观的一部分,目的是为了再现铁路因为长期被弃置而形成的历史感。这种将高架铁路的遗址改造成公园的项目,在美国历史上是前所未有的(如图四)。2005年,纽约市对高线周边地区进行了重新分区,鼓励开发的同时也保留了社区的特色,使高线区成为纽约市增长最快、最有活力的社区。”
与城市的认识、相处和期待INNOVA-STEIN RADIO “城市更新是有一些契机的。”一座城市里的居民,对所在城市区域的信心,是一个双向给予的,动向的过程。北京是一座拥有2000多万人的城市,公众的参与有很多的可能性和切入点,但是意识的基础,即参与的意愿是更甚于其他的。城市越大,基础构建越复杂,跟一个人的性格、以往的生活背景产生的交叉点就越密集,爱和恨,包容与契合,就在这期间逐步的圆融建立。城市的场景构建,牵动着人们的关注点和记忆,衣食住行,方方面面。在城市的硬环境之外,家人的体谅、朋友的关爱、工作的平衡,整个构成了一个新的维度体系,让人们把自己放进城市不断变化的驱态里,并以此作为选择的依据,不论所在城市的体量是大是小,让心有安处,人有所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