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收购爱空间98%股权,贝壳百亿“豪赌”家装会是一步好棋吗?

盛佳荦 环球老虎财经app 2023-10-17

继去年4月,斥资80亿收购圣都家装后,贝壳在家装赛道再下一子——收购互联网家装“遗珠”爱空间。在地产长期缺乏增量的情况下,家装能否成为与卖房业务齐平的“第二翼”?

贝壳再度向外收购。


10月11日,贝壳发布最新公告,宣布与爱空间签订股权收购协议,完成后爱空间将成为贝壳全资附属公司,对价不超过约15.5亿元人民币,视交割条件完成情况,预期于2024年上半年完成,印证了此前业内猜测。


据悉,后者为互联网家装头部企业,主攻北京市场,目前处于亏损状态。此次收购也是贝壳自去年“高溢价”合并圣都家装后,再度出手。


近两年,贝壳将家装作为与卖房并肩的第二业务大力发展,增速显著,在杭州等个别市场已实现单季度合同额突破10亿元。


在宏观缺乏增量的情况下,贝壳2022年基于“政策支持+降本增效”的业绩反弹,已在2023年下半年开始放缓。如今仅为“营收零头”的家装业务,尚难提供真正助力。


家装行业天然具有长周期,区域性等特点,产业链复杂冗长。对于贝壳而言,想驾驭这份比房屋“一锤子买卖”复杂得多的生意,未来也将面临更大的运营考验。


收购北京市场竞对

继去年合并圣都家装,在杭州市场大杀四方后,贝壳家装业务瞄向北京市场。


资料显示,此次被收购的爱空间,成立于2014年,总部位于北京,是一站式家装服务的龙头服务商,目前覆盖全国14座城市,服务超过7.6万户家庭。


自成立之初,爱空间就广受资本追捧,连获8轮融资。创始人陈炜曾在初代全屋定制品牌——北京博洛尼担任职业经理人8年。创业以来以“小米家装”起家,又借力索菲亚攻进华南,单店营收亮眼,一度传正冲击上市。


贝壳与其很早结缘——链家系在2016年入局,占股1.92%。而到了2018年资本热潮退却,多数互联网家装企业现金流断裂倒闭,爱空间成为幸存下来的极少数。


不过,爱空间目前也处于亏损状态。据公告,空间智慧(爱空间公司主体)2021年、2022年营收分别为13.76亿元、13.85亿元;税后亏损分别为2500万元、9300万元。截至上半年末,空间智慧的资产总额为4.21亿元,但其资产净额却为-3.99亿元。


交易前,爱空间股权较为分散。收购事项完成后,空间智慧将成为贝壳的全资附属公司。


宁波梅山保税港区国美信盛达创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持有空间智慧18.1%股权,顺为资本持股为17.7%,创始人陈炜持股为14.4%,红爱空间持股为7.11%;大自然家居(中国)有限公司持股为4.8%,上海景林景惠股权投资中心(有限合伙)持股为4.78%,贝壳美家持股为1.9195%。另有4位自然人,9家机构持股。


操作方式上,据公告,贝壳全资附属公司贝壳美家与空间智慧,及红爱空间订立股权收购协议,贝壳美家同意购买而红爱空间同意出售空间智慧的7.1092%股权,现金对价为1267万美元。


贝壳指出,于公告日期,红爱空间由陈小红女士(独立非执行董事)管理的私募股权基金全资拥有。因此,红爱空间为公司的关连人士。此次旨在收购目前并非由公司实益拥有的空间智慧的98.0805%股权,红爱空间为空间智慧的其中一名现有股东。


值得一提的是,“爱空间”与贝壳自营家装业务“被窝”原是竞争对手。两者的精工、设计平台、供应链平台三条发展主线高度重合。


据悉,被窝在成立之初曾“参考”过爱空间。彭永东也在内部信中写道:“爱空间是被窝的老师,陈炜兄和团队毫无保留地分享对家装行业的洞察和实践”。


分析观点认为,借助贝壳的流量优势,爱空间将不需要再像其他装企一样把过多的精力资源投入到获客上,能加快在现有城市的布局发展,以及向外扩张的步伐。


百亿投向家装

卖房不顺,贝壳正把希望押注家装。


据悉,贝壳主营业务共分为存量房业务、新房业务、家装家居业务、新兴业务及其他四部分。在行业寒冬下,前两项营收均出现较大幅度下滑,家装家居业务正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2020年,贝壳在成立2周年之际上线了自营家装品牌“被窝”。据2021年数据,该块自营家装家居的收入是1.97亿元。


2021年,贝壳提出“一体两翼”战略,从房产交易向下延伸。其中,“一体”代表贝壳房产经纪业务基本盘,“两翼”则分别为整装大家居事业群(家居装修、家具产品)与普惠居住事业群。


当年7月,贝壳宣布收购头部整装企业圣都装饰100%股份,并在2022年4月完成并表。


根据2021年7月公告,该起收购对价不超过人民币80亿元,并在2022年上半年完成交割。由于该价格超过贝壳全年利润,以及在家装行业寒潮期背景下,较圣都家装去年全年业绩溢价40亿,这笔收购也曾遭市场质疑。


不过目前来看,借助收购与自营加持,贝壳家装业务增长显著,尤其在北京和杭州市场。


去年末圣都装饰并表后,杭州目前单季度合同额已突破5亿元,预计全年将超过18亿元。2月以来,贝壳整体家装业务已连续5个月实现单月合同额破10亿元。


数据显示,贝壳北京市场Q2合同额达到6亿元,预计全年合同额将达到20亿元,上半年连续4个月经营利润过千万元。落地服务能力上,北京单城市已经具备单月开工、竣工均超过1000单的能力。完成爱空间收购并表后,有望进一步提升。


“房地产行业从高速增长向更注重质量和服务的时代转变,其中蕴含着可能,也带来了挑战,这促使着我们'翻越第二座山'。”贝壳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彭永东在贝壳2023年中报业绩会上对家装业务如此定义。


贝壳的“大考”

2023年,贝壳似乎走出了“至暗时刻”。


受行业下行周期影响,贝壳营收自2021年二季度以来连续7个季度同比下降。在2022年前两个季度,营收同比跌幅分别高达39.37%和43.01%。


2022年年报显示,公司营收607亿元,同比下降24.9%;净亏损13.97亿元,同比扩大8.72亿元。总交易额同比减少32.3%至2.61万亿元。其中,存量房总成交额约1.58万亿元,同比下降23.4%;新房总交易额9405亿元,同比下降41.5%,降幅均高于行业水平。


随着地产行业政策的回暖,以及降本增效(裁员、闭店)的持续推进下,贝壳2022下半年经营业绩显著转暖。三季度,公司在亏损四个季度后转盈,实现净利润7.23亿元,第四季度继续保持盈利,营收端跌幅也缩窄到个位数。


2022年报电话会上,彭永东表示,过去的两年行业面临了前所未有的挑战,“这一轮市场波动是我们作为平台经历的第一次大考,我们交出了盈利能力比以往更稳定、向外延展能力更广泛的答卷”。


到了2023年,贝壳业绩反弹更为显著。公司上半年实现GTV1.75万亿元,同比增长43%,净收入398亿元,同比增长51%,经调整后净利润59.3亿元。


但在缺乏增量的情况下,这种基于“降本增效”的利润增长,也已开始放缓。


按季度来看,一季度净收入203亿,同比增长61.6%;二季度净收入195亿,同比增加41.4%;第三季度业绩指引在155亿至160亿之间,同比下降9.1%至11.9%。


成交口径上,贝壳一季度GTV为 9715亿,同比增长65.8%;二季度GTV为7806亿元,同比增加22.1%;存量房GTV同比增长率从77.6%降至16%;新房GTV同比增长率从44.2%降至32.4%。新业务与其他GTV的同比增长率则从1季度的40.6%下降到2季度的16.6%。上述趋势,与宏观数据也基本契合。


唯一保持高速增长的是家装业务,但相较卖房业务仍是“零头”。


2022年末,贝壳家装家居业务收入50.47亿元,全年家装家居合同额54亿元(可比口径合同额69亿元)。2023年上半年,贝壳家装家居业务实现合同额61亿元,同比增长107%;家装家居收入40亿元,同比增长76%。


但从收入口径上,今年第二季度,家装家居和贝壳租房在内的非房产交易服务业务收入占比首次突破20%。其中,家装家居业务收入26亿元,同比增长91%。


对于大力转型家装的贝壳,还有两个重要问题摆在面前。


首先,被收购的两家家装巨头,是否能适应“贝壳系”对下把控度极高的管理风格。作为曾经的对手,合并后能否达成1+1>2,仍需时间验证。


其次,装修天然具有长周期,区域性等特点,产业链复杂冗长,这些都是上一波互联网家装创业公司没能解决的问题。对于贝壳而言,想驾驭这份比房屋“一锤子买卖”复杂得多的生意,将北京、杭州的经验复制到更多城市,未来也将面临更大的运营考验。


责任编辑 | 陈斌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