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手蔡元培
..................................................
可能所有人都知道蔡元培是一代教育家,是北大校长,却很少有人知道他还是个充满侠义的杀手。
..................................................
一、名字多,头衔也多。
..................................................
介绍蔡元培是个麻烦的事,首先是名字多,本名是蔡元培,又化名蔡振、周子鱼,先是字鹤卿,又字仲申啊,民友啊,孑民啊什么的,反正一大堆,估计厉害的人物都有这么多字。
..................................................
其次头衔也多,革命家、教育家、政治家、文学家、学问家,等等。
..................................................
当过国民党的中央执委、国民政府的监察院长、中华民国的首任教育总长等,都是部级大员。但是,这些都不重要,最重要的是,他当过北大的校长。
二、你见过造炸弹的校长吗?
绝大部分的人都不知道蔡元培去北大教书之前是干什么的,他是造炸弹搞暗杀的。他也不是一出生就造炸弹搞暗杀的,在造炸弹搞暗杀之前,他也还是教书的,这其中有一段故事。
但凡厉害人物,都有一个传奇的少年经历,蔡元培17岁中秀才,23岁中举人,24岁中进士,26岁成为翰林院编修,基本够得上传奇。
正当亲友觉得他前途无量时,蔡元培却甩手不干。1898年10月,本当大展身手的蔡元培却打了个长期休假报告,悄悄地离开北京,跑回老家去了。
放着前途无量的党校干部不做,非要跑回去做个连编制都没有的教书匠,一般人还未必敢,但蔡元培敢,他就是为教育而生。
到校后的蔡元培,踌躇满志,聘任新教员,修订新章程,还把政府严厉查禁的《强学报》《时务报》《国闻报》拿来给学生看,学堂内一时哗然。
有人改革,就有人阻拦,还是在大清朝的眼皮子底下,旧派教员薛炳、任秋田就特别不服,但又没有炸弹,也没有手枪,就打小报告,请学堂的督办徐树兰干涉。
徐树兰一听,急了,将大清帝国的专制主义核心价值观“正人心”的上谕送来,让蔡元培挂在学堂上,每天对着看几遍,好好改造下思想。
蔡元培一听,火了,这算什么,你挂我就辞职。学督以为他在吓唬,坚持要挂,蔡元培真来劲了,愤而离去。
在一个腐朽没落还如此冥顽不灵的朝廷下谈教育救国,那简直是个笑话,最好的办法就是推翻它,把它炸得稀巴烂,再建立起新的秩序。
蔡元培开始了他的炸弹救国。
1904年,蔡元培秘密加入了杨笃生成立的“暗杀团”,“跪而宣誓,并和鸡血于酒而饮之”,成了名副其实的刺客、杀手。
是杀手就得杀人,“暗杀团”的首要目标便是大清帝国的最高领导人——慈禧。
蔡元培想到了炸药,可以在慈禧出行的路上埋伏,或者干脆挖个地洞到慈禧的寝宫下面,再将其炸死,也不是不行。后来汪精卫就是这样做的,差点就把摄政王载沣炸死。
蔡元培带领研制小组,买书籍、买材料,日夜攻关,反复试验,终于研制出一种体积小、威力大的炸药出来,准备伺机而动。
11月19日,暗杀团成员万福华在上海行刺前广西巡抚王之春,未成,被捕入狱。暗杀团成了恐怖集团,老窝也被清政府给端了,蔡元培只好藏了起来,短暂的刺客生涯也就告一段落。
第二年,中国同盟会在日本东京成立,蔡元培加入其中,并被孙中山委任为上海分会的主持人,还是黄兴亲自将孙中山的委任书送到上海。
就这样,蔡元培便跟着孙中山干革命去了。
从唐至清,1200多年,翰林何其多,然而,以翰林身份,造炸弹、搞暗杀、干革命,除了蔡元培,世间再无第二人。
1911年,意外的武昌起义却意外地成功了,而孙中山也意外地成为了首任中华民国大总统,蔡元培则意外地成为了中华民国首任教育总长。
鲁迅、许寿裳、王云五等一群牛人便是这个时候被蔡元培发现,并请进教育部的。
总共也就三十来个人,办起事来比现在动辄上千上万的部门还牛,短短的两个月里,他们分别起草了小学、中学、专门学校以及大学的各项制度。
“中华民国全部学制草案,实于此时大略完成。”后来的北京政府正是在此基础上制定了著名的“壬子癸丑学制”。
蔡元培还首次将“五育并举”的教育思想,写进了中国的教育政策中,“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美感教育皆近日之教育所不可偏废。”
一般人还真没有这样的气魄和胆量,蔡元培就是这样牛。
四、蔡元培又辞职不干了!
1912年7月2日,为抵制袁世凯的专制独裁,蔡元培又辞职不干了。袁世凯说:“我代四万万人坚留总长!”蔡元培答:“元培亦对四万万人之代表而辞职!”
不卑不亢、掷地有声,蔡元培以46岁高龄又跑到欧洲游学去了。
三年后,袁世凯早已命丧黄泉。一份来自教育部长范源濂的急电再次撩动了蔡元培平静的心:“国事渐平,教育宜急。现以首都最高学府,尤赖大贤主宰,师表群伦。海内人士,咸探景仰。用特专电敦请我公担任北京大学校长一席。务祈鉴允。早日回国,以慰瞻望。启行在急,先祈电告。”
或许正是“教育宜急”这四个字真正打动了蔡元培的心,1916年10月2日,蔡元培启程回国。
1917年1月4日,蔡元培抵达北京,当天的报纸上是这样登载的:大风雪中来此学界泰斗,如晦雾之时,忽睹一颗明星也。北京成新政新事,人们对改革之举充满期待。
蔡元培注定要改写历史。
五、大学真精神之一: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
蔡元培之前,北大是什么样的呢?最好的办法就是采访下附近的妓女。
在北京最为繁华的烟柳之地“八大胡同”,就流传着“两院一堂”的说话:来这里寻欢作乐的大爷,多是“两院一堂”的人,“两院”指的是参议院、众议院,最高立法机构;“一堂”呢?京师大学堂,北大前身,全国最高学府。
说北大学生爱逛窑子,还真没冤枉。
在学校里面,学生都不叫学生,叫“老爷”;老师也不叫老师,叫“中堂”。有“老爷”上课还随身带着跟班,上课时间到了,跟班跑到老爷面前,口呼:“大人,请上课。”
体育课更搞笑,体育老师都是这样对学生发号施令的:“大人!向右转!”“大人!向左转!”
这样的地方,能培养出人才那就怪了。
蔡元培决心改革!
五天后,北大的开学典礼上,蔡元培发表了他那篇著名的就职演说,针对学校的不良风气,蔡元培提出了三项要求:“拍定宗旨”、“砥砺德行”、“挚爱师友”。
并开宗明义,阐发他对大学性质的理解:“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大学生当以研究学术为天职,不当以大学为升官发财之阶梯。”
蔡元培的话掷地有声,足以让大雪中的北大为之震撼,也正是从蔡元培的这一句话开始,中国的大学才真正地拥有其独立的人格:大学就是大学,不是权力的依附,更不是你升官发财的阶梯。
六、大学真精神之二:读书不忘救国,救国不忘读书!
1919年春,巴黎举办的“和平会议”,并没有成为人们期待中的那样大获成功,山东的权益竟被日本所侵占,举国激愤。
5月4日,北京各校共5000名学生游行示威,得知学生将采取行动,他没有像一年前那样全力阻止,而是保持某种“放任”的姿态,对于学生的爱国之举,蔡元培内心是同情乃至赞成的。
行动却出人意料,甚至出现焚宅殴人的越轨局面,最终有32名学生被捕,其中北大学生20人,这是蔡元培所不能容忍的。
这一次,他完全站在学生的一边。
当天晚上,蔡元培来到三院礼堂上,对着学生讲:“发生这种事,我这个校长要引咎辞职,不过在我辞职之前,一定会把三十二位学生保释出来。”
蔡元培四处奔走,联络其他13所大专院校的校长,一再同北京政府交涉,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与支持,最后以身家作保,要求北京政府释放被捕学生。
迫于压力,当局最终释放被捕学生,5月7日,蔡元培率领全体师生亲自迎接。
当大家都以为事件已完美结束时,蔡元培却因为营救学生而得罪了当局,尤其是亲日派,为缓和亲日派的愤怒,且不愿意因个人去留而使得事态进一步扩大,蔡元培决定辞职。
5月9日,蔡元培割掉长须,登上南下的火车,悄然离开了北京,并于《晨报》刊登声明一则:“杀君马者道旁儿,民亦劳止,迄可小休,我欲少休矣;北京大学校长,已正式辞去。”
蔡元培要辞职,北大的学生和老师却不同意,学潮再起。
5月19日,北京各校再次罢课请愿,要求政府迎还蔡元培,学生还亲自组成了“南下代表团”,由张国焘带队,亲自劝返。
9月12日,蔡元培由杭州返回北京,重新主持北大校务。
七、世间再无蔡元培!
1940年3月3日晨,蔡元培起床后刚走到浴室,忽然口吐鲜血跌倒在地,然后昏厥过去。两天之后,医治无效,溘然长逝,年七十三。
然而,这位曾经以一己之力影响着整个时代变迁的北大校长,死后竟无一间屋、一寸土,还欠下医院千余元医药费用,就连入殓时衣衾棺木,都是商务印书馆的王云五代筹。
国民政府发布褒奖令:“道德文章,深孚时望”、“推行注意,启导新规,士气昌明,万流景仰”。远在延安的毛泽东发表唁电:“孑民先生,学界泰斗,人世楷模”。
蔡元培之前,北大校长无数,蔡元培之后,北大校长依旧往来不绝,然而一提起北大校长或是大学校长,我们最先想到的却一定是蔡元培。
缘何?
因为他凭借着一己之力,
缔造了中国大学应有的模样和精神!
经典课程: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
西方政治史上最重要的 25 本书,都在这里了许子东《20世纪中国小说100讲》社会热点背后,要看透社会运作的逻辑你不可不知的十位思想家,像他们一样思考! | 徐贲:从但丁到莎士比亚...这些文艺复兴时期经典为何有必要精读? 《统一与分裂》之后,葛剑雄又提供了哪种看懂中国史的方法? |
每日荐一书,带你领略最新的图书资讯
谨防失联
可加小编微信,请注明:二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