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全合集!全国政协"推动数字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发言汇总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编者按
5月17日,全国政协在京召开“推动数字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专题协商会——会内,近100位全国政协委员参与,29位委员、专家发言,140多位委员通过委员履职平台发表意见。本文汇总了各位委员、专家的发言内容,合集按照《人民政协报》刊登顺序整理,欢迎大家收藏阅读!
全国政协召开“推动数字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专题协商会
1
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主任尚福林:坚持发展与规范并重,进一步健全数字经济治理体系
推动我国数字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聚焦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推动实现高质量发展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意义重大而深远。得益于党中央、国务院发展数字经济的战略引领,我国数字经济呈现出强劲韧性和蓬勃活力,但仍然存在大而不强、快而不优的问题。对此,调研组形成4点共识性认识:
一是保持战略定力,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委员们反映,我国在数字经济领域取得的成绩,主要源于体制优势、体量优势和基础设施优势,但短板同样明显,特别是在关键元器件和工业软件等核心技术上,很多底层基础和原始创新短板突出,对外依存度偏高。建议各方面特别是企业界应进一步强化自主创新理念,利用新型举国体制、发挥制度优势、加大研发投入,坚决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尽快实现高水平自立自强。
二是突出数字引领,推动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委员们认为,要着力推动数字经济与制造业融合发展,加快业务流程数字化,促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为设备赋智、为企业赋值、为产业赋能,驱动产业跃向高层次、经济迈向高质量。应充分发挥产业链整体效能,依托工业互联网平台,支持鼓励行业龙头企业上云上平台,带动产业集群形成利益链条,通过利益绑定方式带动中小企业“上云用数”。同时,大力推行数字化转型专项行动,支持大型骨干企业“建平台”、链上中小企业“用平台”的数字化转型模式,通过数据增信、融资激励等方式让更多中小企业分享到数字化转型实惠,进一步增强使用数字技术的用户黏性。
三是坚持发展与规范并重,进一步健全数字经济治理体系。调研组认为,规范是为了更好地发展,可采用“沙箱监管”模式,在试错完善中鼓励企业跨界融合、创新创造。
四是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建立健全应对数字化挑战的安全体系。委员们建议,完善网络安全治理机制,统筹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全面树立“网络安全为人民、靠人民”理念,全面发挥企业、社会组织、广大人民的积极作用,筑牢网络安全防线。着力培育一批数字基础设施和信息安全领域的行业领军企业,加强政企协同联动,不断提升网络安全风险整体防控能力,共同维护好国家网络空间安全。
调研中也发现,我国数字经济蓬勃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比如社会关注度比较高的互联网平台企业和独角兽企业发展问题。调研组认为,这些新情况、新问题都是在数字经济实践探索中出现的,必将随着数字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得到有效解决,委员们对我国数字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充满信心。
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工业和信息化部原部长苗圩:加快推动数据确权畅通数据交易流通
我国数字经济规模已连续多年位居世界第二,数字经济高速发展,迫切需要建设更为安全高效的数据要素市场。数据确权是培育数据要素市场的关键,然而至今仍处在探索实践阶段。《“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提出2025年要初步建立数据要素市场体系,数据确权有序开展。谈几点推动数据确权的思考与建议。
一、明确数据确权的基本原则。一要坚持分类分级,兼顾不同类型数据的管理和使用需求,因类施策,区分不同数据类型,有针对性地进行制度设计,建立基于类型化和场景化的数据确权模式;二要坚持因业施策,数据要素的形成经历了数据采集、数据存储、数据加工、数据传输、数据分析、数据应用等环节,要区分数据发展阶段分别确权;三要坚持安全发展,处理好发展与安全的关系,探索更加精准的数据确权,以发展促安全,以安全保发展。
二、积极构建数据确权基本框架。数据确权基本框架应妥善处理国家数据主权、国家安全、企业数据产权和个人信息保护之间的关系,框架设计要考虑三个重点:一是明确公共数据的公有性质,所有权归国家所有,政府将公共数据分级,通过开放共享或授权运营等方式,把合规数据使用权让渡给公众,推动实现社会效益最大化。二是创新重构数据产权理论,厘清数据所有权、使用权、运营权、收益权等权利,形成体系化的数据权利束,形成具有中国特色数据产权制度体系。三是强化数据权利司法保护,依法保护权利人对数据控制、使用、处理、受益等合法权益,依法保护数据要素市场主体以合法收集和自身生成数据为基础开发的数据产品的财产性权益。
三、充分利用技术手段推动数据确权。利用多方安全计算、联邦学习等技术,在不转移原始数据的前提下实现对数据的开发利用,推动数据所有权和使用权分离,实现数据可用不可见。此外探索数据要素监管“沙盒模式”,形成技术发展、市场需求、监管要求相匹配的监管模式,切实保护数据相关方利益,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和科技创新能力。
全国政协委员,百度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彦宏:加快基础设施智能化改造 推动数字经济进入新时代
过去几年,数字经济在我国经济增长中扮演了驱动力的角色,但近两年增长有所放缓,其自身发展需要找到新动能。加快基础设施的智能化改造,在前沿科技领域营造有全球竞争力的创新环境,将是释放数字经济发展潜力,构筑国家竞争新优势的必然选择。为此,建议:
一是强化顶层设计,加快基础设施的智能化改造。得益于中国的体制机制优势,我们在交通、能源、水利、通信等领域建立起了强大的基础设施物理网络,但是过去的建设智能化水平不高,还有很大提升空间。
二是以更大的改革创新魄力,去变革阻碍产业数字化进程的体制机制障碍。当前,无人车是全球汽车产业竞争新高地。但从产业实践来看,我国人工智能与汽车产业的融合发展仍面临很多政策障碍。建议国家出台更具突破力的创新政策,加快道路交通安全法修订,让L3/L4级自动驾驶汽车早日合法上路。应充分发挥数据要素价值,保障面向创新者的数据供给。比如在新药研发领域,大数据、人工智能与生物医药的融合创新,用数字化方式,在缩短研发周期、降低研发成本、提高研发成功率等方面有巨大潜力。建议健全临床科学大数据分类管理,推动数据有序开放、共享、利用。以生物计算等重点领域为试点,支持企业提高“单细胞基因测序”等技术的数据采集、分析能力,持续完善人工智能在这一领域的模型构建、深度学习算法训练。以数据为燃料,生物计算为引擎,加速创新药物的研发,让更多疾病可预警、可控制、可治愈。
全国政协委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王一鸣:加快推进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
当前,我国数字化转型由消费领域向生产领域扩展。中小企业占我国企业数量90%以上,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是产业数字化的关键点,也是难点,主要表现为:前期生产流程再造的投入高,不愿转;企业难以估算转型预期收益,不敢转;涉及商业秘密的数据安全难以保障,不想转;企业缺乏信息网络专业技术人才,不会转。推动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必须从解决这些突出问题入手。
一、创新支持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方式,解决不愿转问题。培育一批专业服务商,为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成本低、实用性强的解决方案。探索合同服务管理模式,鼓励专业服务商与中小企业以契约形式约定数字化转型目标,中小企业以转型后的收益支付专业服务商前期投入和合理利润,降低中小企业转型成本。鼓励有条件的龙头企业、链主企业开放数据资源,提升上下游协同效率,带动中小企业融入数字化应用场景和产业生态。
二、为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示范引领,解决不敢转问题。依托“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推进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经营管理、销售服务等全流程数字化,树立具有行业代表性的数字化转型标杆。组织龙头企业、链主企业和中小企业联合打造一批可用性强的数字化转型示范案例,增强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意愿。
三、完善中小企业数据安全监管体系,解决不愿转问题。制定和完善企业数据安全的法规条例,保障中小企业数据资产权益和涉及商业秘密的数据安全。强化平台企业主体责任和义务,加强自律机制建设。健全完善数据安全监管体系,提高监管能力和技术水平。
四、加强中小企业数字化人才培养,解决不会转问题。依托高等院校开办培训项目,为中小企业培育一批既懂生产工艺又熟悉信息网络技术的专业人才。鼓励有条件的中小企业引进信息网络技术人才。鼓励龙头企业、链主企业在推进上下游企业数字化过程中,加强对中小企业专业技能人员培训,增强数字化转型能力。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原主席肖钢:加快构建数据要素流通交易制度
数据的价值在于流通交易。我国数据要素流通交易的潜力巨大,每年全社会数据量增长约40%,但真正被利用的数据增长率只有5.4%。主要原因是,数据要素流通不畅,交易体系不健全,全链条生态尚未建立,数据产权制度、交易定价制度、会计制度、收益分配制度、中介服务制度以及安全治理制度尚不完善。为此,建议:
一、加快数据产权专门立法。将数据产权作为一种单独的新型民事权利进行立法,着力对数据产权进行解构与分割,分离数据所有权、控制权、使用权、收益权等权利,创造性地构建数据产权概念。
二、建设多层次数据交易市场。一是坚持场外交易与场内交易并举,单点交易与平台交易共进,区别公共数据、个人数据、企业社会数据交易模式,划分国内交易与跨境流通渠道。在保护数据安全和个人隐私前提下,注重数据交易的商业合作、使用场景以及知识产权保护,构建数据交易双方授权认可体系。二是积极发展数据开放平台,提高数据供给质量与服务水平。制定相关行业规则和标准。对较大的数据平台和企业,打通政府部门与平台企业的数据接口。由政府部门与科研机构建立第三方智能模型检测平台,加强对数据交易和服务的监管。三是研究改革数据资产确认和计量的会计制度,选择一些数字化程度高的企业进行试点。
三、加强和改善对数据要素流通交易的监管。一是明确主管部门职责,按照培育全国统一数据市场要求,制定统一的数据要素流通交易的基本制度。探索建立政府部门、平台企业、数据市场主体和个人多方参与、协同共治的新型监管机制。二是探索数据跨境流通的市场机制,建设一批全球数据港,发展外向型数据业务服务,积极参与数据跨境国际规则制定。三是严厉打击数据黑市交易。依照有关法律提高非法数据交易的犯罪成本,加大打击力度。强化企业自身数据安全管控。普及消费者个人信息保护法律知识,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全国政协委员,申万宏源证券研究所首席经济学家杨成长:充分利用资本市场推动数字经济发展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数字经济转向深化应用、规范发展、普惠共享的新阶段,要紧抓数字经济发展机遇,充分利用资本市场强化数据要素价值、提升数据要素市场化程度、促进数字产业发展,逐步形成数据、金融、产业之间的正向循环,推动我国数字经济健康发展。
一、以资本市场为参照,健全数据要素市场的基础性制度框架。近年来,资本市场加快推进系统性制度改革,投融资功能日益健全,已成为在交易制度、交易方式、交易体系等领域最健全的要素市场。以资本市场建设为典范,加快完善数据要素市场的基础性制度框架,包括解决数据确权难题、明确数据交易所定位、完善数据要素市场标准建设、夯实数据要素市场基础设施、加快培育数据要素中介服务体系、明确专门的监管机构,推进体制机制的健全和完善。
二、加强数据要素和资本市场融合发展,提升数据价值。加快数据要素和资本市场的融合发展,提升数据要素市场化水平,当前要重点解决三方面问题。其一,推动企业财务制度改革。尽快优化传统财务统计方法,探索数据资产财务核算机制,适应数字经济发展变化。其二,加强估值方法创新。鼓励资本市场重点探讨合理的数据要素估值、定价方法,逐步形成科学规范的定价标准。其三,正确认识平台公司发展规律。平台公司是我国数字产业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将正确认识和把握平台公司发展规律作为推动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抓手,稳定市场预期,激发平台型经济的创新活力,强化数字经济发展信心。
三、完善数据要素和资本市场融合发展的配套制度及治理体系,保障数字安全。当前我国数据要素确权仍处于初步探索阶段,要把握好数据要素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制定并完善相应的资本市场配套制度和治理体系,改进治理方法,坚守产权界定和数据安全底线,保持数据要素和资本市场的良性互动发展。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注册税务师协会副会长,尤尼泰税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总裁蓝逢辉:关于数字经济下的财税思考
在数字经济背景下,完善我国财税制度需要树立数字思维,让数字说话,围绕数字做事,让数字产生效益。为此,建议:
一、我国既是数字企业居民国,又是数字企业重要的市场国,以及全球数据流动的主要参与国,面对当下世界数字经济发展潮流,应积极迎接数字化挑战,积极加强多边税收合作,主动参与国际税收规则和标准的制定与完善。
二、借鉴国际税改方向,研究各国数字经济税收新改动态,从国家税收制度设计、税种构成、各税种功能作用等方面,进一步简化税制、税种、税收征管等,加快国家税收改革。
三、在税收征管上,深化税收征管改革,持续提升税收征管智能化。构建中国税收数据中心,实现部门间信息互通共享,以数字为基础,强化税收征管、评估分析、执法流程,大力提升税收征管的及时性、全面性、准确性,加强税收依法征管力度,实现税收征管服务数字经济健康发展大目标,深化税务机关与第三方平台的合作关系,完善代收代缴制度及异地申报制度,提高税收征管效率。
四、加快储备和培养数字化人才,应对经济数字化国际挑战。除了培养和储备人才,还要研究如何吸引和留住国际人才。可研究对在我国工作的外籍人才,给予个人所得税更大优惠,以鼓励海外人才长住,吸引外籍人才在我国兴业。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院长刘尚希:数字经济治理要有风险整体观
从风险视角来观察,安全、发展都是风险问题。不安全,是风险;不发展、发展慢更是风险。中央反复强调,增强忧患意识,防范风险挑战要一以贯之。要贯彻落实好中央这个要求,必须树立风险整体观,把短期风险和长期风险、局部风险和整体风险统筹嵌入到数字经济治理当中。从风险整体观来看,当前面临以下问题:
一是进一步做好统筹发展和安全工作。这既有认识不到位的问题,也有体制机制问题。一方面,从局部看,即从部门职责看,通过规范和强监管,数字安全风险小了;另一方面,从全局看,即从国际竞争力来看,数字发展风险上升了。
二是数字革命带来的大趋势是虚拟化。从本质上看,数字技术都是虚拟化技术,让受到物理时空限制的经济活动转移到虚拟时空中实现,经济效率由此得以提高。走向数字制造,同样也要实现虚拟化、无人化和智能化。数字化与工业化一样,有其自发生成的发展顺序,政府应顺势而为。
三是资本和研发创新是一体两面,没有资本的跟进,就不会有研发创新。种子基金、天使投资、风险投资和股权基金等不同资本形态,对应着研发创新的不同阶段,资本是研发创新的孵化器和产业生态形成的助推器。
上述三个问题都是数字经济治理中的难题,都涉及风险的识别、判断和权衡。需要从风险整体观出发来调整优化,把发展放在优先地位全面权衡不同的风险,既要防范安全风险,更要防范发展受阻的风险。
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刘世锦:加快数据流通市场化建设 用好数字经济发展机遇期
一、坚持用足用好各类数据资源、加快发展我国数字经济的目标导向。我国正处在一个前所未有的数字技术和数字经济发展机遇期,必须抓住用好这一机遇期,坚持“用”字当头,平衡和处理好数据产权保护、安全与利用的关系。这一条要作为各级政府发展数字经济的基本方针加以明确和坚持。强调数据产权保护和数据安全,是为了用足用好数据。政府在推动数据流通和市场化建设上要起带头作用。建议借鉴部分城市的经验,设立大数据局,统筹协调政府部门数据的权属、安全和流通。对企业投入资源收集加工挖掘的数据增值权益依法确认和保护,促进各类市场主体分享数据的权利和机会平等。
二、在数据产权保护和安全上守住底线、放活渠道,注重运用隐私计算等新技术解决数据利用和安全的两难问题。在数字技术、数字经济的有些运行规律还看不大清楚,法律体系还不完善的情况下,可对已有实践中看得准、有共识的环节,重点是个人和机构隐私、国家安全等方面,列出不能流通或交易的负面清单。在此基础上,可以胆子大一些,步子快一些,放开放活各类数据流通渠道。隐私计算具有“数据可用不可见”“数据与信息适度分离”的特点,是平衡数据安全和利用很有潜力的新途径。这类技术目前还处在起步成长期,政府机构应带头应用,取得经验后向更多领域推广。
三、在数字治理与管理机制上应鼓励地方和企业积极探索。数字技术、数字经济总体上仍处在拓展上升阶段,在顶层设计指方向、划底线的基础上,对数据流通和利用的市场组织形式、监管模式与法律制度,要留出较大的试错演化空间。对数据流动的管理监管可在若干城市开展试点,允许不同模式的探索与比较。同时应积极参与国际数字治理进程,逐步形成有中国特色、与国际接轨的数字治理和管理模式。
以上内容来源:2022年5月18日《人民政协报》
2
全国政协委员,第五空间信息科技研究院院长谈剑锋: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着力打造自主可控产业链供应链
“十四五”时期,“增强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是一项重要任务。为此,建议:
一是勇于领跑“开新链”,主动打破科技依附关系。积极把握未来,面向云计算、物联网、工业互联网、元宇宙等新兴场景,开展相关基础科学理论研究和联合攻关,打造自主可控的协同创新链,赢得创新周期“先手棋”。
二是加速并跑“强本链”,扩大自主产品应用范围。明确底线思维,坚定进口替代决心,培育安全可信产业生态,充分利用“双循环”市场体量,推进已开发或小规模商用的国产芯片、操作系统等关键领域的替代应用,尽快形成规模化协同效应。
三是时常体检“勤补链”,优化供应链安全评估机制。针对那些难以完全使用国产自主产品的领域,落实分级分类管控机制,定期对不安全因素进行动态风险评估,做好防控预案,保障供应链安全可控。
四是扎牢防线“固全链”,建设网络安全立体防护体系。压实网络安全责任,保障安全投入,大力培育网络安全产业,加快自主安全技术研发与应用,加强新型安全风险研究,切实提升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防护能力。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联通云南省分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张云勇:加强四个融通助力“东数西算”
当前,“东数西算”工程的实施面临异构算力资源融合困难、分布式算力资源调度不易、数据要素安全共享不足、计算设施能耗较高的问题。为此,建议:
一是加强算网融通,助力“东数西算”供需协调。技术研发方面,依托国家级高性能计算项目,积极推进超级计算与互联网融合研究,加强新型分布式数据库的研究与开发。建设运营方面,鼓励通信运营商积极建设弹性韧性兼备、敏捷安全的承载网络,促进各类计算及网络资源的能力融合、服务融合、运维融合。
二是加强数据融通,助力“东数西算”应用布局。运用相关技术,合理规划布局数据资源安全交互区,打造集约化数据共享交易平台,以数据融合促进不同产业协同发展。同时,倡导共下一盘棋思维,推进各类数字化应用在算网体系中的统筹布局,根据时延敏感性需求,设置本地、城市边缘或西部节点等应用部署方式。有效提升西部地区数字经济的渗透率,缓解东部地区的算网压力。
三是加强能源融通,助力“东数西算”绿色环保。鼓励高效制冷、电源效率提升等新技术的研发与应用;鼓励通过自发自用、本地储能等手段提高可再生能源使用率。同时增强光伏发电和风能发电等清洁能源的开发和使用效率,通过错峰供电等方式保障用电供电的稳定。
四是加强政策融通,助力“东数西算”统筹发展。资源管理方面,引导产业链各方建设统一标准的算力评估体系,有效支撑不同算力资源的分析与度量,为算力交易和调度提供依据。优先支持省级大型或超大型数据中心集约建设。能源政策方面,建立数据中心能耗指标单列、东西部省份数据中心能耗指标共享等协同机制;制定优惠用电补贴标准及补贴方案,完善可再生能源交易制度。
全国政协委员,网易公司董事局主席兼首席执行官丁磊:加快数字人民币发展
数字人民币已经走在国际前沿,有机会为促进国家经济发展作出更大贡献。提三点建议:
一、从老百姓日常消费切入,让数字人民币成为口袋里的现金。可以接入缴纳水电费、看病等接地气的生活场景,提供账号开通定向福利。
二、从统一全国支付数据做起,推进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理顺、归拢全国各类交易数据。可以设计不同币种,对货币进行定向、分类跟踪,在此基础上,搭建流通大数据平台,做到精准调控。
三、选择一些影响力大、交易活跃的数字领域做试点,逐步提高数字人民币影响力。
全国政协委员,中泰证券董事冯艺东:统筹推动政务信息化建设提升政府数字化治理与服务能力
近年来,我国政务信息化建设稳步推进,政务服务效能显著提升。但在标准化、开放性和市场化等方面,仍有较大提升空间。为此,建议:
一、加强顶层设计,提高政务信息化建设标准化程度。一是数据治理体系统一化,发挥好各级政府大数据局数据综合管理职能,明确各部门数据治理职责,形成教育、医疗等数据生产部门分别收集,大数据局等数据管理部门统筹管理,各数据应用部门按需使用的数据治理体系。二是信息基础设施体系化,按照“统一设计管理、按需分散部署”原则,推进底层技术架构和数据接口标准化,提升互联互通能力。三是政务服务流程标准化,统一各级政府、部门政务App等服务平台的审批流程及其展现方式。
二、简化数据共享机制,提升政务信息共享水平。一是精简数据共享的审批层级和手续,建议出台统一的政务信息授权使用指导原则,对政府、市场主体与社会公众等进行分类授权管理。二是在数据共享方面抓住主要矛盾和关键数据,遵循信息化建设的“二八定律”,首先解决需求迫切的关键数据共享问题,再在应用中逐步完善。
三、有为政府借助有效市场,提升数字化治理能力。一是在信息平台建设运维环节,政府主要负责定标准提需求,具体工作充分借助市场力量实现。二是在平台使用方面,充分对接市场资源并发挥其积极作用。三是充分开放数据,鼓励市场主体基于数据开发应用,提升治理水平。
全国政协委员,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徐晓兰:充分发挥工业互联网在数字经济健康发展中的支撑作用
自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深入实施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战略以来,工业互联网连续五年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创新发展迈出坚实步伐。但我国工业互联网仍处于起步期,面临一系列问题。为此,建议:
一是保持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的战略定力。持续加强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的体系建设。进一步深化对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的准确性、系统性认知。充分发挥工业互联网专项工作组统筹协调作用,强化部际协同、央地协同,推进工业互联网相关政策措施一体化落地。持续加强宣贯普及,进一步凝聚共识。
二是夯实产业发展基础。围绕产业链深度布局创新链,持续加大科技类专项支持。进一步加大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对基础理论、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的支持。推动智能芯片、智能传感终端、开源社区等融合创新。推动工业互联网国家实验室创建,强化工业互联网大数据技术等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建设。加快推进标准化工作。
三是持续加大支持力度。开展新型工业网络、工业互联网安全等关键产品技术攻关,建设共性技术硬平台和创新服务软平台。发挥财政资金带动作用,吸引更多社会资本投向关键领域。将工业互联网纳入新基建专项,分层分类加快推动国家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中心体系等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大技改资金投入,从针对设备、技术支持转向对企业数字化转型支持。探索建立多元化、多渠道投入机制,尤其对工业互联网领域“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加大支持力度。
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原党组书记、副局长毕井泉:建立全国统一电子病历制度
建立统一电子病历制度十分必要。当前病人病历分散在各个医院,医院之间信息互不联通,患者每到一个医院看病,医生要从头问起,导致药品浪费和重复检查检验,加剧了“看病难”。
建立统一电子病历制度意义重大。统一的电子处方是电子病历的重要内容。建立了统一病历制度,也就建立起了统一电子处方制度。不仅方便患者,提高医疗资源利用效率,也可减少医生开处方的差错。对全社会来说,有利于加强对医疗机构和医生处方行为的监督,减轻医药费负担,有利于对各类疾病的精确统计,使药品研发与临床需求更加贴近。
建立全国统一的居民电子病历制度有很好的工作基础。建议从理顺医疗服务价格入手建立全国统一的居民电子病历制度,破除医疗机构以药养医的补偿机制。中央确定的医疗服务价格改革方向是完全正确的,应当坚定不移地积极推进,使医生通过其医疗服务达到合理收入水平,使医生职业能够吸引社会优秀学生学医、毕业的临床专业学生留在医院从医。
专家学者发言
北京金融控股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北京国际大数据交易所董事长范文仲:深度挖掘数据要素经济价值促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就深度挖掘数据要素经济价值,促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三点建议:
一、推动发展底层关键核心技术,支持数据交易流通的新模式。一是发展数据确权标识技术来解决数据交易流通的权属问题,将原始数据资源转变为可供交易的数字资产。二是发展隐私加密计算技术,推动高价值数据在“可用不可见”的前提下实现流通。三是通过智能数据合约技术推动数据交易模式的演进,为交易合约提供底层技术支撑,推动涵盖数据、算法和算力的综合交易模式。四是创新数据应用追踪技术,加强数据交易的安全合规性和交易透明度、实现市场合规管理的保障。
二、完善数据与市场主体准入标准,实现分级分层交易,保证数据交易主体和交易流程的合法与合规性。数据上市之前,数据提供方需要出具合规承诺,数据法律服务机构和投资服务机构应进行合规性审核,并提供必要的上市指导。建立数据分级清单体系,根据重要程度、敏感程度对数据进行分类分级。根据不同分级水平,开展差异化的数据管理和数据流通策略。此外,加强售后管理,数据交易完成之后,数据售后使用要建立台账记录,定期披露,并由独立的专业机构进行数据审计。
三、明确地方数据交易场所在数字经济发展中的目标定位和发展路径。作为数字经济时代的重要基础设施,数据交易场所的筹备应从国家层面统筹规划,并对交易场所实行准入管理。同时,数据交易场所的发展应与社会公众利益相一致,以促进整个社会数据资源的高效分配为目标。此外,充分发挥数字经济领域中介机构作用,大力创新发展数据托管机构、数据评估机构、数据审计机构、数据经纪机构等新型参与主体。
国务院参事,中国科学院虚拟经济与数据科学研究中心主任,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石勇: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布局与区域城市群发展的协同创新
全国大数据一体化中心布局是在综合考虑全国整体层面和各省特性的基础上,统筹国家大数据中心基础设施的建设方案和应用布局,意在推动数据资源跨部门、跨区域共享,提高数据资源利用效率,加速开发信息资源、建设网络强国。如何在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布局的背景下,科学合理地部署不同城市群的不同算力支持,是亟须解决的重大问题。为此,建议:
一是强化区域整合,统筹数字基础设施协调发展。数据中心需要在全国层面合理布局、有序发展。基于区域发展现状并结合未来发展方向,统筹城市群内数据中心规划布局,根据区域位置增加新的国家枢纽节点或与已布局的国家枢纽节点衔接,参与多层级间算力联合调度,开展算力与算法、数据、应用资源的一体化协同创新。
二是提升城市群内部的新型基础设施构建,完成跨区域算力整合。在城市群规划布局中,考虑市场需求、民众意愿、基础保障等因素,构建符合本地发展的新型基础设施,完成跨区域算力整合。
三是更好整合数字化需求与数据中心基础设施。城市群以数据要素的市场化配置改革为核心,优化区内算力中心布局,推动群体内和对外整体的算力、算法、数据、应用资源集约化和服务化创新。
四是优化科技创新机制,加大相关专业技术与职业技能人才培养力度。在城市群建设的相关具体实施方案中,配套整合面向区域协同发展的内部数字基础设施,构建相匹配的软件一体化建设和人才培养共享机制。
部委回应
中央网信办副主任曹淑敏:
委员的建议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我结合网信办工作从三方面进行回应。
一、加强数字中国整体布局,处理好顶层设计和重点突破的关系。“十四五”网信领域相关规划相继出台,我们正在积极推进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研究,将数字化发展全面融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整体驱动生产生活治理方式数字化变革。在谋划顶层设计的同时,应用牵引、重点突破是以点带面推动整体发展的有效举措。以全国健康码系统安全平稳运行工作为例,数字抗疫推动公安、卫生健康、工信等部门之间以及中央和地方之间的数据互通共享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健康码的普及和使用有效支撑了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也提升了公共服务水平。
二、加快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处理好自主创新和开放合作的关系。中央网信办一方面加强统筹协调,围绕集成电路、操作系统、工业软件等突出难点,加强产业链全链条分析研判,协调推动攻关。另一方面在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同时,始终加强开放创新和国际合作,大力推动产业生态建设和应用推广。
三、推动数据开放共享,处理好促进发展和保障安全的关系。中央网信办积极推动数据开放共享和开发利用,配合相关部门发布数据共享责任清单。针对数据滥采滥用频发等问题,中央网信办推动出台《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等法律,组织起草《网络数据安全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促进发展的同时,不断地完善监管。
科学技术部副部长李萌:
委员的建议具有针对性和指导性,对委员提出的意见建议,作一回应。
关于委员们提到的数字经济发展中技术研发应用问题。科技部统筹科技计划、创新平台、人才培养等布局,通过科技创新为数字经济注入最根本、最关键、最可持续的力量。一是提高数字技术基础研发能力。实施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瞄准战略性前瞻性方向,抢先开展基础理论和关键技术探索研究,取得原创突破;面向网络通信、半导体、工业软件、网络安全等重点领域,深入实施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推动形成从基础理论、关键技术到重点场景应用的全链条创新的科技支撑能力。二是引领数字基础设施创新发展。在国际上率先启动第六代移动通信(6G)技术研发,为下一代移动通信网络建设做好技术储备;持续部署超级计算机研制,支持面向人工智能的智算中心发展,推动低成本算力支撑中小企业需求。三是推动数字技术和经济社会融合发展。支持移动宽带通信、核高基、集成电路等重大专项成果向市场流动,面向重点细分行业建设了16个国家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联合地方部署制造、农业等传统领域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改造技术应用示范项目,联合行业部门部署数字技术在政务、司法、城市管理中的应用。
关于委员提到的资本和研发创新孤立问题。党的十九大以来,科技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取向就是促进科技、产业和金融良性循环,为此推出科创板、改革新三板、设立北交所,大大加强了科技企业上市融资的便利性。设立各类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专项基金、贷款,不断加强科技成果转化的体系化建设,推动科技和金融的关系由弱联系变成强耦合。
关于委员提到的数据在医疗等领域共享利用问题。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科技部会同相关部门布局建设了国家动物模型资源共享信息平台、国家人类疾病动物模型资源库,搭建了新冠肺炎科研成果学术交流平台,为及时向全行业共享新冠肺炎研究信息、交流研究进展提供支撑。
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王江平:
各位委员就数字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出的意见建议,我结合工信部的职责和工作实际作以下回应。
关于委员就自动驾驶提出的有关建议。自动驾驶是智能网联汽车的发展趋势。工信部把发展智能网联汽车作为重要战略方向,坚持单车智能和网联赋能并行发展,重点采取三方面举措:一是加快标准研制,完善智能网联汽车标准体系,加快制定整车信息安全等强制性国家标准,推动研制先进驾驶辅助系统等标准。二是扩大示范应用,在已开展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示范基础上,鼓励有条件地区加强车路网协同的基础设施建设,开展多场景全域示范应用。三是强化技术攻关,努力突破一批核心技术,提升产业链水平。
关于委员提出的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建议。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是产业数字化的重点,也是难点。针对广大中小企业不愿转、不敢转、不想转、不会转的问题,工信部正在开展三方面工作:一是开展中小企业数字化赋能专项行动,组织数字化服务商进企业、进园区,为企业量身打造数字化解决方案。二是完善公共服务,编制发布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指南、评价标准和评价模型,为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自我诊断的方法、工具,帮助中小企业了解自身短板弱项,明晰数字化转型路径。三是发挥标杆引领作用,遴选并推广一批典型案例,供地方中小企业和数字化服务商等不同主体借鉴参考。
关于委员提出的加强网络安全体系建设相关建议。我们将坚持把提高基础电信网络战略防御能力作为保障网络安全的重要任务抓紧推进。一是全面提高防护能力。指导基础电信企业加强网络安全风险监测,确保网络、云平台等关键基础设施的防护安全。二是提升极端条件下应对能力。强化有关技术手段,做好高烈度网络攻击的防范应对,进一步提升极端风险的综合防御水平。三是增强应急保障能力。强化网络安全应急机制建设,及时分析研判重大网络安全事件,并定期组织开展演练。
以上内容来源:2022年5月19日《人民政协报》
3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联东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刘振东:疫情防控下数字化转型的思考
一、企业产品线上推广竞价偏高。建议培养一批工业互联网采购销售平台,针对制造业企业的采购和销售进行专项服务,提高效率,降低成本。
二、有些企业对于转型概念较模糊。建议相关部门加强数字化转型的宣传培训,引导中小企业尽快进行数字化转型。
三、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成本偏高,特别是引进软件偏贵。建议相关部门出台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专项补贴和税收减免政策。
四、数字化助力防疫器械迭代发展。建议建立医疗器械研发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开放公共实验室和技术。
五、农村数字化技术应用在疫情防控方面相对滞后。建议进一步加大农村数字基础设施投入,搭建符合农村农民特点的疫情防控服务平台。
全国政协委员,原中国保监会副主席周延礼:网络安全保险助力数字经济健康发展
网络安全是数字经济发展的生命线,网络安全保险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压舱石”“阻尼器”,但在中国还是新险种,保费规模较小。为此,建议:
一、完善相关标准与法律体系。构建更为完善的网络安全等级管理体系,加快建立统一的数据安全分级分类管理制度。研究制定网络安全保险规范发展具体政策措施,在现有网络安全相关标准基础上,组织制定网络安全保险行业标准及规范。
二、制定网络安全保险发展的相关战略规划。加强对网络安全保险市场发展的指导,鼓励责任主体购买网络安全保险。相关主管部门及地方政府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导向作用,给予中小企业保险购置减税、保险购买补贴。
三、建立统一的网络安全风险数据库。建立国家网络风险损失数据库,支持保险公司建立网络风险理赔数据库,便于保险公司评估企业网络安全水平。
全国政协委员,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张占斌:做好数字经济舆论引导提高领导干部数字能力
围绕做好数字经济舆论引导和提高领导干部数字能力,谈两点建议。
一、加强舆论引导,加快在全社会形成重视数字经济的舆论氛围和良好预期。加强社会舆论和预期正面引导,引导各领域加强数字融合、加大研发投入、强化自主创新,制定数据参与分配的各项配套政策,鼓励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百花齐放的多样性、差异化经济生态,建立兼顾大中小实体企业及平台从业者利益的体系。
二、学网懂网用网治网,努力提高领导干部数字素养与技能。一要认真学网。二要真正懂网。领导干部不仅要懂互联网基本知识,还要懂数字业态特点、数字技术发展趋势、网络安全风险挑战等。三要全面用网。把数字技术更充分应用于经济治理、政府治理和社会治理。四要依法治网。完善数字经济治理体系,推动数据权属、开放流动、公平竞争、网络安全等领域的法律法规和管理制度建设。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资产评估协会副会长,中联资产评估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范树奎:数据资产价值评估是推动数字经济发展的关键环节
数据资产隐含的价值,需要借助资产评估专业工具予以揭示和报告。为此,建议:
一、相关部委联合发布数据资产价值评估指导意见等国家标准。建立统一的数据资产价值评估准则,推动形成有效监管下的数据价值评估鉴证机制。
二、开展研究数据资产在企业财务报表中反映列示。开展数据资产相关财务会计准则研究,加快推动数据资产会计确认和计量试点工作,推动数据资产表内核算。
三、设计纳入企业核算的数据资产税收激励制度。目前应充分发挥数据资产引擎功能,对数据资产为企业带来的超额收益给予税收优惠,推进数据资产助力企业减排、减碳。
四、相关部委联合推出符合数据资产特征的数据资产权属登记备案办法。设计数据资产的产权登记制度,明晰数据资产相应权属边界,推动数据交易流通,合法保护数据各方权益。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节能环保集团董事长宋鑫:建设分布式零碳数据中心
在“双碳”目标大背景下,数据中心作为数字经济时代的核心基础设施和国家战略资源,其绿色低碳发展意义重大。另一方面,生物质能作为一种十分重要的可再生绿色能源,资源量丰富。
为此,建议依托生物质能产业建设分布式网络化零碳数据中心,即依托生物质发电项目具有的区位布局好、供电稳定、设施及人员可共享以及电价低等诸多优势,建设基于生物质能源供应的分布式网络化零碳数据中心,以此作为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国家枢纽节点的有效补充,并推动试点、示范项目建设。
以现有产业为基础,依托生物质发电项目建设分布式数据中心,依托大型风光发电项目结合储能技术建设节点式数据中心,依托分布式光伏项目建设边缘式数据中心,最终形成网络化零碳数据中心体系,将零碳数据中心建设成助力产业转型升级和数字经济发展的新高地。
全国政协常委,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原副局长马正其:加强数字经济市场监管
一、进一步完善数字经济监管规则。推动反垄断法的修订,完成《公平竞争审查实施细则》修订。认真贯彻落实好《网络交易监督管理办法》,进一步完善相关细则。
二、进一步强化数字经济监管执法。重点关注个人信息安全和预付式消费风险,尤其是各种数字经济领域的垄断行为。
三、进一步强化消费者权益保护。推进落实经营者首问和赔偿先付制度。加强网上销售消费品召回,优化完善12315工作体系。加强消费投诉信息公示。大力支持消协组织发挥作用。
四、升级改造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推动全国“一张网”的全场景运用。积极规划、有序推进全国统一市场监管信息化体系建设。
五、进一步完善数字经济协同共治。新闻媒体要加大舆论监督。广大消费者要提高维权意识。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市工商联主席燕瑛:抓好关键要素支持民营企业数字化转型
目前,民营企业在发展数字经济方面存在不足。建议:
一、发挥人才引领作用。加快构建阶梯式、多维度的数字人才服务体系,打通人才流动通道。
二、强化数据赋能效应。探索建立全国性、区域性的民营企业数据运用公共服务体系,支持民营企业开展数据资源的整合分析、二次开发和开放共享。
三、完善金融服务体系。加大对民营制造业企业发展服务型制造、数字产品服务业等方面的投资力度,培育“民营实体经济+数字服务经济”全新增长点。
四、健全场景供需机制。健全全国性应用场景的供需对接机制,形成以政府投资项目促民营企业发展的数字经济产业发展模式。
五、丰富政策措施体系。推动数字经济数据链、人才链、技术链、资金链及产业链、服务链、消费链、治理链实现“八链融合”。
全国政协委员,启明星辰信息技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严望佳:构建科学权威的数字经济指数
建议构建权威数字经济指数体系,以全面、准确反映各地区、各行业数字经济发展状况和质量,评估数字经济价值、规模和战略贡献,引导数字经济在发展中规范、在规范中发展。数字经济指数应包含经济属性和技术属性,需兼顾对这两大属性的分别评价和融合评价。
同时,建议让安全指数和健康指数成为数字经济指数体系的重要构成部分。安全指数反映面临外部威胁和打击时的风险防御能力,健康指数反映面临内部失衡和故障时的自适应和自愈能力。这两个指数内容包括且不局限于:数字基础设施安全与健康,数据要素化安全与健康,个人信息安全和隐私保护,供应链安全与健康,智慧社会或独立数字化领域安全和健康。
此外,建议将网络安全产业或大数据安全产业纳入数字经济指数体系范畴,大力扶持“专精特新”网络安全中小企业及网络安全产业龙头企业。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常务副主席司马红:完善数字经济监测评估工作
一、立足技术、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开展数字经济监测评估工作。监测评价数字经济发展状况不应局限在“数字经济占GDP比重”等规模指标,应从技术创新、经济增长与社会包容发展等多角度综合评价。
二、加快构建由工业经济向数字经济过渡的统计制度和工作体系。特别是对于数字技术与传统产业融合的新产业(即数字化效率提升产业),应扩宽统计数据来源渠道、扩展数字经济衡量维度,建立及时的数据采集制度,丰富和完善监测数据,规范数字经济统计口径,提供可行的数据调查方式。
三、完善数字经济监测评估的顶层设计,建立部门间工作协同机制。建立由统计部门牵头、相关职能部门参与的评估工作机制,实现跨部门数据共享、加强跨部门协调沟通,推进监测评估工作与各职能部门工作有效衔接。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市金台律师事务所主任皮剑龙:为完善数字经济治理体系提供法治保障
一、设立国家数字经济工作局。统筹谋划全国数字经济发展,组织实施数字经济建设。指导推进数字政府建设。加强数字产业监管。对数字经济领域人财物资源进行统筹安排。
二、尽快出台数字经济促进法。构建数字经济发展生态系统。确定数字经济发展基本原则。确立数字经济基本管理制度。
三、加快制定数据产权法。确定数据所有权、支配权、使用权、收益权等权利归属,进一步明确数据产权利益各方的法律地位。
四、健全数字经济发展的司法保障机制。加大数字经济关键核心技术司法保护力度。妥善审理涉数据交易、数据市场不正当竞争等案件,完善数据产权、数据隐私等司法保护机制。
专家学者发言
推想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兼董事长陈宽:推动医疗人工智能产业发展
我国医疗人工智能产业已经走到国际领先水平,中国的AI产品进入全世界20多个国家的医院,实现了欧盟委员会的国际采购,并且进入联合国的援助采购目录。但我国医疗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也存在困难。提两点建议:
一、设立国家医疗人工智能产业引导基金,撬动社会资本杠杆,推动我国医疗人工智能优势产业发展。
二、数字医疗产业前期研发投入大、投入周期长,但长期社会价值大,和国内资本市场存在一定错配,建议进一步推动国内资本市场支持“专精特新”数字医疗企业发展。
部委回应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林念修:
委员的建议具有专业性和指导性,结合发改委职能从四方面作简要回应。
关于超前部署新型基础设施,夯实数字经济发展基础的问题。目前发改委正在牵头加快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部署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体系,实施“东数西算”工程。下一步,将重点推进两方面工作。一方面,强化统筹布局。引导大型、超大型数据中心向国家算力枢纽节点集聚,形成国家数据中心集群。加快推进国家枢纽节点间的直联网络建设,促进东西部算力高效互补和协同联动。另一方面,坚持绿色发展。强化能源布局联动,提升绿色能源使用比例,着力建设绿色节能数据中心。
关于深度挖掘数字要素价值,拓展数字经济发展空间的问题。按照中央部署,发改委正在牵头制定数据要素基础制度文件。下一步,将加快推动文件出台,着力建设四方面制度。一是建立保障权益激活价值的数据产权制度。二是建立合规高效、场内外结合的数据要素流通交易制度。三是建立体现效率、促进公平的数据要素收益分配制度。四是建立安全可控、弹性包容的数据要素安全治理制度。
关于加快数字化转型,推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问题。去年,发改委牵头起草并报请国务院印发了《“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明确了“十四五”时期推动数字经济发展的蓝图。下一步,将围绕规划落实,重点推动三方面工作。一是研究起草推动数字化转型的指导意见。二是组织专项工程,提升行业整体数字化水平。三是布局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提供数字化转型公共服务。
关于探索完善政策环境,促进平台经济规范健康发展的问题。去年,发改委会同有关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推动平台经济规范健康持续发展的若干意见》,下一步,将坚持规范和发展并重,重点推动两方面工作。一方面,健全平台经济治理体系,推动构建稳定可预期的政策环境。另一方面,推动平台经济高质量发展,鼓励平台企业增强创新能力,赋能实体经济,提升国际化发展水平。
公安部副部长陈思源:
委员就数据安全问题提出宝贵的意见建议,我代表公安部作交流发言。
公安机关高度重视数据安全工作,按照党中央决策部署,认真履行网络与数据安全保卫工作职责,会同有关部门不断完善数据安全制度,深入推进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和数据安全保护工作,加强网络与数据安全监督管理、监测预警、应急处置和案件打击等重点工作,有效防范应对数据安全风险,有力维护了国家数据安全。
下一步,公安机关将重点加强五方面工作:
一是加强顶层设计,健全完善工作机制。积极会同有关部门,建立健全国家数据安全工作协调机制,推进实施国家数据分类分级、监测预警、安全审查和出境评估等各项制度,构建完善国家数据安全体系。
二是加强安全监测,做好应急处置准备。依托国家网络与信息安全信息通报机制,及时收集、汇总、分析安全情报信息,开展网络与数据安全威胁分析、态势研判和通报预警,做好应急手段、装备、力量、资源等各方面的准备,有效应对网络与数据安全威胁。
三是加强生态治理,严厉打击违法犯罪活动。聚焦网上突出违法犯罪和网络乱象,依托“净网”专项行动,坚持生态治理,全链打击,依法依规严厉打击危害数据安全、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等违法犯罪活动。
四是加强安全监管,压紧压实主体责任。指导监督数据处理者落实数据安全主体责任,加强数据全生命周期安全保护。组织开展常态化网络与数据安全监督检查、应急演练和专项整治,发现整改数据安全隐患和突出问题,强化行政执法,提高数据安全保护能力。
五是加强服务保障,支撑健康发展。持续优化公安行政服务管理,重点围绕数字经济领域,研究推出更多便民利企新举措。深入推进全国公安“一网通办”建设,实现更多事项“网上办”“一次办”“跨省办”。同时坚持放管并行,着眼强化事中、事后监管。推动完善相关配套法规制度建设,补齐数字经济法治和监管短板,提高工作的法治化、规范化水平。
财政部副部长余蔚平:
对委员和专家提出的意见建议,我作一回应。
关于科技创新、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问题。科技自立自强,一直是财政重点保障领域。这些年,中央财政进一步优化支出结构,通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科技计划,推动有关部门完善项目布局,积极支持工业互联网相关的基础研究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今后,财政部将继续发挥好职能作用,为科技创新特别是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提供政策和资金支持。
关于支持工业互联网建设、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问题。财政部从2018年起将工业互联网纳入制造业相关专项资金支持范围。同时,对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给予支持。今年,中央财政将继续把工业互联网作为资金支持重点,并将中小企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改造作为中小企业发展资金的重点支出方向予以保障。
关于网络安全问题。财政部积极支持相关部门开展工作,通过部门预算予以经费保障,同时充分发挥好中国互联网投资基金等政府投资基金作用,促进网络安全健康发展。下一步,将继续通过上述渠道做好资金保障。
关于建立电子病历制度问题。财政部已经支持配合相关部门做了一些工作,如积极支持国家医保局、国家卫生健康委等部门开展医疗服务价格监测,对公立医院取消药品、耗材加成给予补助,同时配合国家医保局遴选河北唐山、江苏苏州、福建厦门、江西赣州、四川乐山等城市开展深化医疗服务价格改革。这些工作有利于破除公立医院以药养医的补偿机制,理顺医疗服务价格,为建立全国统一的居民电子病历制度提供基础支撑,积累必要经验。
下一步,中央财政将继续完善财税政策,落实相关工作,推动数字经济健康发展。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副局长秦宜智:
全国政协以推动数字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为主题开展专题协商,用心良苦,意义重大。委员们对市场监管提出了建设性意见建议,我们表示衷心感谢。
近年来,市场监管总局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发展和规范并重、活力和秩序兼顾,在数字经济领域开展了一系列监管实践,目的是依法维护市场各方合法权益,为数字经济健康发展营造良好生态环境。一是着力构建公开、透明、可预期的制度环境。积极推动反垄断法、电子商务法等法律修订,出台《网络交易监督管理办法》等部门规章,研究制定互联网平台分类分级指南、平台落实主体责任指南等指导性文件。二是依法纠治数字经济领域突出问题。强化竞争监管执法,强化经营者集中审查,查处严重破坏竞争秩序典型案件。三是探索创新数字经济治理模式,形成全流程闭环治理。四是提升数字化监管能力和水平,初步建成电子商务主体库,着手建设五级贯通的网络交易监测监管系统。
下一步,市场监管总局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发展数字经济的重要论述为指导,本着监管是为了发展的理念,坚持依法治网、创新治网、以网治网、信用治网、协同治网的思路,重点开展五方面工作:
一、坚持依法治网,加快完善数字经济治理规则制度,综合运用法律、法规、标准、指南,设置好“红绿灯”。今年将积极推进反不正当竞争法修订工作。
二、坚持创新治网,遵循数字经济发展规律,创新治理方式和手段,做好事先引导和事中防范,尽量避免用不再适用的老办法对待不断出现的新事物,让监管更好为发展服务。
三、坚持以网治网,加强大数据、新技术在监管中的运用,用数字化监管手段重构监管业务流程。
四、坚持信用治网,强化跨部门、跨地区、跨层级市场主体信用信息归集、共享、公示,结合信用评价结果推行信用分级分类监管,完善信用约束激励机制。
五、坚持协同治网,加强联合执法、联合惩戒,充分发挥社会监督、媒体监督、公众监督作用,共同推动数字经济行稳致远。
以上内容来源:2022年5月20日《人民政协报》
文字来源:朱批蓝批
图片来源:网络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