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内容因违规无法查看 此内容因言论自由合法查看
文章于 2018年2月15日 被检测为删除。
查看原文
被微信屏蔽
其他

寒门博士以死抗争?——舆论中的底层叙事

2018-01-25 李哲峰 学术志

来源 | 舆情观察室(ID:PO-observer)

文 | 李哲峰   编辑:学妹


近几年来,国内硕博研究生与导师之间的冲突日益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在媒体或网络所关注的数起“研-导”冲突中,研究生被塑造成处于绝对弱势的一方:他们出身普通,渴望通过学业来获得阶层跃升(而评价标准掌握在导师手中),因此面对导师的重压乃至侵害,他们唯有选择隐忍。



近期被曝光的“寒门博士”与“罗茜茜事件”是近年来国内“研-导”冲突中的典型案例,这些发生在象牙塔中的残酷青春被再次摆在了民众面前。“寒门博士”背后是导师权力过大、研究生补助微薄的现实,而“罗茜茜事件”则暴露了导师个人的师德缺失。《新京报》在“寒门博士”事件后的发表评论中,直接批评了这种导师将学生视作“家仆”的畸形关系,可谓一针见血。


研究生为何选择“以死相抗”?


在铺天盖地的批评声浪下,对涉事其中的这几位导师来说,“滥权”、“变态”已经将他们与知识分子群体的优雅形象割裂开来。部分导师要为他们“越过红线”的行为付出代价:“罗茜茜事件”发酵后,教育部公开宣布取消了陈小武“长江学者”的称号,这是之前从未有过的严厉处置。诚然,对于已经遭受身体侵害的学生们来说,心灵上所受的创伤需要更为漫长的岁月才能平复。而对那些早早结束自己生命的优秀年轻人来说,自杀的悲剧更令人痛心。


如若从研究“自杀”的角度来看,涂尔干的观点或许能解释频频出现的研究生“以死相抗”。他把自杀与“社会失范”联系在一起,他认为人们在缺少“生活的目的和意义”时,个人欲望如果得不到满足,面对挫折就会产生巨大的痛苦感,重压之下就可能会选择自杀。


45 32986 45 14986 0 0 3181 0 0:00:10 0:00:04 0:00:06 3181p>

在可供查阅的几起研究生自杀事件中,个人前途的不顺成为压弯研究生的最后一根稻草:密集的科研安排、学术成果得不到认可、出国留学受阻,这些挫折与他们自己和家人所定位的“知识精英”形象严重脱离——对大多数中国家庭来说,培养出一个硕士、博士,仍属凤毛麟角。在旁人“成功的想象”和自我惨淡的现实之间,他们产生了强烈的错乱感,最终选择自杀。


师生冲突被异化为阶层矛盾


舆论之所以将批评矛头对准自杀学生背后的导师,关键就在于掌握研究生“生杀大权”的正是导师本人。有研究者指出,越来多的研究生视自己的导师为“老板”,师生之间的道德联系变成了经济联系,就此产生利益冲突。在掌握稀缺学术资源的导师面前,导师即使“越过红线”,大部分学生也会选择默默承受,以期导师能“分一杯羹”——从已经曝光的此类事件中可以发现,涉事导师不外乎都是学术圈内的“能人”。


平心而论,如果没有媒体铺天盖地的报道,无论是“寒门博士”还是“罗茜茜事件”都不可能得到如此迅速的处理。但是,媒体在报道中对相关素材的拿捏不当却致使舆论有所跑偏,这一弊病在先前的数起事件中已现端倪。“寒门博士”事件中的杨宝德被《中国青年报》在标题中定义为“寒门”,然而通读报道却并没有一处文字能证实这种说法。在先前几起自杀事件中,媒体也选择强调了研究生本人的家庭出身,为他们的不幸离世蒙上了一层悲情色彩。


网络时代,悲情动员已经成为一种司空见惯的信息传播建构方式,在一些社会事件中,网民对于事实真相的追寻往往激昂情绪的宣泄所替代,人们凭借情绪作出的价值判断跑在了真相之前。在研究生与导师的冲突事件中,媒体或网络平台倾向于在既有事实的基础上进行“二次加工”,学生被塑造为底层“寒门”,他们是家族的希望和寄托;而导师则被定义为上流阶层,手握学术大权,面对有求于他的学生提出种种不合理要求。当研究生与导师的冲突发生时,传播者会在传递信息时着重突出研究生的家庭背景,细数其家庭培养的不易,再罗列出导师的种种越轨行为,将受众因研究生身亡或遭受损失而产生的激愤感转移到底层与上层的二元对立上,以期博得更大的关注。


在大量媒体报道所构建的传播语境中,底层叙事成为一种“正确”。“学生是底层、导师是权贵”,“研究生的压力来源于导师的压迫”;这种趋向于稳定的认识框架已经深刻影响到了我们对此类事件的价值判断。


"失语"的导师成为舆论众矢之的


在公开报道的数起冲突事件中,导师一方几乎从未作出过回应,无论导师个人是出于何种原因而保持沉默,这种“集体消声”让他们成为了社会舆论尤其是网络舆论中的“受气包”。事件曝光后,人们唯一的信息来源是涉事研究生本人及其家人、好友,沉默的导师便自然而然地成为了众矢之的,最终致使舆论彻底倒向同情研究生的一方。这在“寒门博士”事件中尤为显著,由于杨宝德周姓导师的女性身份,网友将其视作“特殊化”的存在,脱离基本事实对其师生关系进行了不当猜想。周姓导师成为了网络舆论中无法言说的“他者”,被网民任意地调侃、解读、“深扒”,却从始至终不发一言。


实事求是的来说,在一些师生冲突事件中,研究生本人的学习能力、心理素质、职业规划才是导致其悲剧的重要因素,但事情发生后导师却莫名其妙地当了“背锅侠”。这其中有官方信息公开不足的原因,但更多源自网络对于大学导师群体的“污名化”倾向。


大概从“教授”被称作“叫兽”开始,中国互联网就存在着一股污名化大学教师的风气,违法乱纪、丧失师德的个案被网络不断提及和进行戏谑式解读,加之社会体制本身存在信息流通和权力结构的不对等,媒体和网络倾向于在冲突事件进行神秘化、泄愤式解读。这深刻地影响到了人们对真实现实的认知,最终将“叫兽”演变为中国网络的集体记忆和人们对大学教师群体的刻板印象。回顾已经发生的数起悲剧,有多少研究生是因为自身难以适应学业压力从而产生落差感?如果仅仅因为国内高校日趋严苛的培养制度而问罪于导师,未免显得有些本末倒置。必须相信,绝大多数导师都是严谨、热心,并愿意给予学生指导和帮助的。


知乎、微信上的信息折射出研究生对导师的真实看法


事实上,普通民众对大学高墙里的师生关系并不是十分了解,即使自己的孩子正身处其中,也很少有孩子愿意透露真实想法的。然而,在年轻人常常使用的微信、知乎平台上,“研-导”关系却呈现出一番全新的传播图景。知乎作为拥有较多高学历用户的网络平台,常常可以看到“如何评价××导师”这类的问题;由于可以匿名发言,不少用户详细记录了导师的“雷人雷语”,并给他们贴上了“坑人”、“极品”、“水货”的标签。




在微信端的热门推送里,既有对师生不和的集中吐槽,也能看到如何博得导师欢心的攻略;而“学术中国”、“小木虫”这类公众号则几乎每天都在推送“如何与导师相处”的经验。由此可见,研究生与导师之间的健康关系,仍然需要一个漫长的“祛魅”过程:对于研究生来说,少一些套路,多一些真诚,才是和导师相处的正确之道。


精彩回顾 点击标题查看


我为什么逃离北京,跑到三线城市考公务员?一个来自农村的博士自述


中国最年轻的博士生盘点,16岁读博士是优秀还是作秀?


教授有话说:别一桨子打翻一船人



学术志

是学术中国、知深的新家

以学术为志业,矢志不渝!

学术知识服务不变,欢迎回家!

长按下方二维码关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