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过年了,扒一扒那些印象深刻的习俗
来源 | 学术志(ID:xueshuzhi001)原创
文 | 小飞侠 编辑:学妹
小年到了,春节还会远吗?
每到快过年的时候,我的听觉异常发达。不管是在马路边、商场门口、街头还是睡梦中都能听到容易穿越的歌曲:《恭喜发财》、《财神到》、《常回家看看》……
这些伴我到大的歌曲,好像在向我宣泄:有钱没钱,快回家过年!
回家,其实是不敢的,因为要正式开始面对七大姑八大姨的“关心”。
说好的新年习俗呢?开开心心不好吗?为什么哪壶不开提哪壶呢?这时候不应该家家户户都很忙吗?我很怀念传统的过年方式:
腊月二十三——小年夜
“二十三,糖瓜粘,灶君老爷要上天”
▽
小时候,奶奶一直说“女孩不能祭灶”,总以为他们重男轻女。长大后发现这其实是有讲究的:传说灶王爷长的像个小白脸,怕女的祭灶。固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一说。在这一天,灶君爷上天专门告人间罪恶,一旦被告,大罪要减寿三百天,小罪要减寿一百天。所以在祭灶时,要打点一下灶君,求其高抬贵手。
腊月二十四——扫尘日
“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
▽
从这一天直到除夕那一天为止,都可以是“扫尘日”。家家户户都忙着新年大扫除,把新一年的霉运、晦气都统统扫地出门,欢欢喜喜的期待好运来临。这段时间,小孩其实是最欢乐的,看着自家的门口都干干净净真的是成就十足!
腊月二十五
——接玉皇、照田蚕、千灯节、赶乱岁等
“腊月二十五,推磨做豆腐”
▽
过年一定少不了豆腐,俗话说——青菜豆腐保平安。小时候每到这一天,家里都会备好黄豆,到隔壁叔叔家换取豆腐。最爱吃奶奶研制的麻辣泥豆腐。其实就是将水豆腐放上辣椒面撒点盐搁置,待除夕那一天用油煎着吃。当然豆腐还可以做成香干、腐乳等等,都是儿时的美味啊!
腊月二十六——准备年货
“腊月二十六 ,杀猪割年肉”
▽
这一天开始就是年货准备时期了,这一天主要准备‘年肉’。那时候的肉真的是贵啊,所以更加嘴馋了。老话常说,“二十六,炖大肉”,这天估计是所有孩子们最向往的日子……
腊月二十七——准备年货
“腊月二十七,宰鸡赶大集”
▽
“鸡”同“吉”,是吉利、吉祥如意的意思,在这一天杀鸡其实是有讲究的。杀鸡炖鸡不是要这一天吃,而是要等到大年三十这一天才能吃,而且要天天吃,意味着天天吉祥如意!
这一天是街道最热闹的一天,除了准备过年的食材、春联、烧纸、香烛、衣物还有小孩子最喜欢的鞭炮、灯笼等各种“玩具”。从吃喝穿戴到春联贴画,都会提前备好。
腊月二十八——打年糕等
“腊月二十八,打糕蒸馍贴花花”
▽
相信这一天各地习俗都不一样,我们那是打年糕。“糕”是“高”的谐音,年糕就是“年年高”的美好祝愿。
我很喜欢‘打年糕’这个场景,看着大家一人拿个大锤子,把糯米打成饼,神奇又好玩。
腊月二十九——小除夕
“腊月二十九,上坟请祖上大供”
▽
中国农历又大小月份,大月30天,小月只有29天。所以对于小月的年份,这一天则是除夕了。
就算这一天不是除夕,比如2018年,这一天也是最忙碌的一天,称为“小除夕”。除了继续筹备除夕中的各种衣食祭品,还有一项很重要的活动“上坟请祖”。所以有“上坟请祖上大供”一说。当然还有“蒸馒头”等习俗。
腊月三十——除夕
“岁末”
▽
“除夕”中的“除”字是“去、易、交替”的意思,除夕的寓意是除旧迎新,有旧岁至此而除,来年另换新岁。故此期间的活动都围绕着除旧迎新,消灾祈福为中心。
在春节中,腊月三十这一天是最重要的一天,是一年的最后一天!所以我们称为“大年三十”。
小时候贴对联,用面加水煮成浆糊,然后全家人一起出动贴对联。记得有一年爸爸没注意把福字贴倒了,因为撕不掉,转而一想这意思应该是福到了吧:
后来看到相关的知识,真的是印象深刻啊!按照中国的习俗福字不能倒贴。根据古代礼仪,倒与到是同义词,倒过来贴反而表示把财倒光光的意思。古代只有把水缸、酒缸等放东西的贴【倒福】,寓意福倒不出来,表达福气满满的意思。而正常的春联不能倒着,否则会把福气倒光。
吃年夜饭,是除夕每家每户最热闹的时候,全家围坐桌旁,共吃团圆饭。有鱼有肉,丰盛无比。
开饭之前,先点爆竹,屋外是震天的响声,把除夕的热闹气氛推向了最高潮。然后全家开动筷子,带着对新年美好的祝福享受快乐的气氛与欢乐。
吃完年夜饭印象最深的就是晚上放烟花,看着“百花齐放”的夜晚脑海中不断冒出对生活美好的向往。我知道自己是一个非常普通的人,但此刻眼前的一切都被赋予某种意义,每一个瞬间都不能缺少。新的一年注定要活的不平凡……
小编提前预祝大家新年快乐,狗年大吉!
2017年最值得关注的10篇质性研究论文 | 附下载链接
中国大学退步榜
科研人才的培养,跟养猪有异曲同工之妙
学术志
是学术中国、知深的新家
以学术为志业,矢志不渝!
学术知识服务不变,欢迎回家!
长按下方二维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