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文物还能这样“听”!襄博馆文物卡——春秋铜车饰
襄博馆文物卡
春秋铜车饰
点击图片 了解更多
1976年,在湖北随州万店出土了2件形制特殊的春秋早期铜车构件。造型、大小略有差别。整体似曲尺形,圆筒形器身,下端稍粗,顶部圆弧近平,中部正面有一椭弧形开口,背面有一小孔。器顶浮雕爬兽衔帽,尖足 爪,双后足抓住筒身,长颈前伸,兽尾卷曲与筒身连接呈环状耳,内套圆环。帽侧壁等距分布三环纽。两器上的爬兽体态不同,1件为半蹲状;1件为侧卷状。筒身素面无纹饰,顶部兽、耳、帽分别饰有兽体卷曲纹、旋涡纹、云纹等。器物铸造精美,纹饰细腻,可以想象当时主人乘坐的车子是多么的豪华,主人的尊贵与威严尽收眼帘。
在古代,车是等级身份的象征,什么样的人坐什么样的车有严格的规定,即“乘舆制度”。西周前后,我国的乘舆制度规定“玉、金、革、象、木”五种不同装饰物的车子,分别供天子、同姓诸侯、异姓诸侯、边地诸侯、藩国诸侯等不同身份的人使用。这些装饰物主要在衡、辕、轴、扶手末端等惹人眼的地方。
这2件车饰很可能是车舆上的构件,而且所装饰车的体量较大,等级较高。同类构件发现极少,且出土于等级较高的墓葬或车马坑中。如宜城罗岗战国时期一号车马坑出土4件类似构件,位于三号车下,出土时呈四角长方形摆放,推测为车轸四角连接处构件,该车马坑有车7乘,马18匹,结合出土7乘车、16匹马的战国时期九连墩二号墓车马坑主人为上大夫等级的情况分析,该车马坑的墓主人身份应大体相当,也就是说使用类似构件之车的主人身份属于高级贵族。
// 延伸阅读 //
中国是最早使用车的国家之一,车一般为木制,它作为人类的运载工具,约在4600年前由传说中的黄帝轩辕发明创造而来,“黄帝见风吹蓬转而造车”。夏禹治水时,曾“陆行用车”,并任命奚仲为“车正”负责造车,奚仲和一些能工巧匠共同努力,设计和制造了各种各样的车。到殷商时期我国古车的形制已基本完善,西周至春秋战国时期更趋完美,特别是战车担负着重要的作战任务。秦汉时期制车技术达到巅峰,并形成了较完备的车马礼仪文化,直至隋唐乘骑之风日盛,牛车、轿子等交通工具陆续出现,古代的车马才慢慢退出历史舞台。
本文由襄阳市博物馆提供,原文刊于襄阳市博物馆编著的襄阳文物丛书《襄阳瑰宝巡礼》,阅读原文请查阅该书。
《时空裂缝里的镇馆兽》
收听方式
打开喜马拉雅app/喜马拉雅儿童app,搜索官方号#襄阳市博物馆#收听
襄阳市博物馆
襄阳博物馆
· 开放时间 ·
每周星期二至星期日9:00-17:00
(参观者16:00停止入场,16:30离馆)
闭馆时间为每周星期一
(如遇国家法定节假日照常开馆)
· 交通 ·
市区乘1、6、8、13、14、21、24、28
29、307、512、517、536、537路公共汽车到十字街站下车
· TIPS ·
建议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绿色出行
感谢您的理解和支持!
往期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