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一件玉器,串联两大文明!
金沙出土的玉琮
竟带有“良渚”特色?
古蜀地区的金沙遗址
迄今已经出土了2000余件玉器
唯独有一件做工精妙与众不同
这件玉琮玉质温润、半透明
整体形状为长方柱体
外方内圆、上大下小
十节之上阴刻40个完整的神面
神秘而沉默
悄悄观察着周遭的一切
琮体一面还有一处神人图案
刻画的人物形象
头戴装饰、长袖飘逸
值得推敲的是
这件十节玉琮
无论从料、工、形、纹哪个角度看
都和其他金沙玉器有着很大区别
却和良渚文化玉器十分相似
十节玉琮
如何跨越时空“移民”蜀地?
令人疑惑的是
良渚文化在距今5000多年时
兴起于长江下游的太湖地区
而金沙文化繁盛于3000年前
长江上游的成都平原
这件玉琮对于金沙时期的古蜀人来说
已经算是一件“老古董”了
3000年前的古蜀人拿着这件玉琮
就好比现代人拿着一件唐代玉器
近两千公里的距离
它是如何跨越时间和空间
有学者认为
当时的良渚文化
可能遭遇了重大变故或自然灾害
其中一支族群就带着玉琮
“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
在李白的诗句中
古蜀地对外交流闭塞
但良渚玉琮
还是成功“漂流”到了成都平原
小小玉器
竟蕴含古人的宇宙观
被古蜀人视作“国之重器”
并埋藏在金沙遗址祭祀区内
中国自古就有“以玉事神”的传统
古人把玉看作天地精气的结晶
“以玉作六器,以礼天地四方”
六器即为玉制的礼器
专门用来祭祀天地
和东南西北四方之神
其中玉琮就是六器之一
是对“天大于地”和“贯通天地”的诠释
先民“天圆地方”“四面八方”的宇宙观
也浓缩在这件小小的玉器中
而其表面的神徽
又折射出“天人合一”的信念
坚硬冰凉的玉石
因承载着古人的信念而有了温度
十节玉琮历经辗转
借沙土掩藏清润
用沧浪洗尽风尘
它守望过良渚的日落
也沐浴过金沙的晨曦
亲眼见证了两大文明的潮落潮起
襄阳市博物馆
襄阳博物馆
· 开放时间 ·
每周星期二至星期日9:00-17:00
(参观者16:00停止入场,16:30离馆)
闭馆时间为每周星期一
(如遇国家法定节假日照常开馆)
· 交通 ·
市区乘1、6、8、13、14、21、24、28
29、307、512、517、536、537路公共汽车到十字街站下车
· TIPS ·
建议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绿色出行
感谢您的理解和支持!
往期回顾
编辑:张梦茜
责编:汤李欣 李文竹
审核:王妍丽
终审:卓为健
运营:襄阳市博物馆 襄阳广播电视台
本公众号原创图文未经允许,不得转发、转载
本公众号为公益宣传,如有图片侵犯您的权益,请致电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