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枫桥夜泊》张继
每日经典聆听最美好声音
枫桥夜泊
作者:张继 解读:卫东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漫漫长夜,无心睡眠,若是再遇到一些不如意的事,人难免会胡思乱想,也说不定会文思泉涌,写出一首好诗来。例如我们今天读的这首《枫桥夜泊》,便是张继在一个睡不着的夜晚写下的重重心事。
关于张继,历史上留下的记录不多,只知他是湖北襄阳人,唐天宝年间的进士,与唐代另一位诗人刘长卿是好友。张继为文不事雕琢,事理双切,有人这样评价张继的诗:不雕而自饰,丰姿清迥,有道者风。可惜张继的诗大都失传,留下来的只有不到五十首,而其中最著名的就是《枫桥夜泊》。
关于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有两种说法。
一说,天宝十四年,安史之乱,天宝十五年,玄宗奔蜀,国家动乱不安。当时江南稍为安定,不少文人纷纷逃到江浙一带避乱,这其中也包括张继。一个秋夜,诗人泊舟苏州城外的枫桥,霜华满天,夜半无眠,诗人想到身处乱世暂无归宿,遂写下了这首千古的作品。
另一种说法是,张继最初进京参加科考时,曾满怀憧憬,无奈名落孙山。张继伤心欲绝,没有立即还乡,而是来到江南姑苏城(也就是苏州)。时值晚秋,夜泊寒山寺外,满目的萧索加上诗人无以排解的心情,感慨之中写下了这首《枫桥夜泊》。
今天我们已无从得知,究竟孰伪孰真,背景中诗人的经历也不尽相同,但从这首诗中,我们能真切感受到一千多年前江南的那个夜晚,诗人伤秋感怀的心情,以及这部作品透露出的隽永清远的意境。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枫桥,在苏州城外的西郊,横跨上塘河,上塘河是京杭大运河中的一段,我们知道,京杭大运河是隋朝隋炀帝下令修建的,枫桥的建成时间没有确切记载,大约也是在唐朝初年就建成的,是一座非常古老的桥。
夜晚,泊船在枫桥的旁边,月亮已经西斜快要沉下去了,这时听到了在夜里啼叫的乌鸦声。在幽暗静谧之中,人对夜凉的感觉会变得格外敏锐,“霜满天”其实并不符合自然的实际情况,霜是附着在大地上植物上而非天上的,但这里的描写却完全是诗人对夜凉的感受:秋夜的霜透着侵肌刺骨的寒意,从四面八方围向夜泊的小船,让人感到那茫茫夜空中到处都弥漫着沁凉的霜华。
在朦胧夜色中,江边的枫树只能隐隐看到一个轮廓。“江枫”是江边的枫树,枫树总是给人秋色秋意和离情羁思的暗示,如屈原《楚辞》中的“湛湛江水兮上有枫,目极千里兮伤春心”,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中的“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透过雾气茫茫的江面,能看到河上渔船星星点点的灯火。写到这里,作品才正面引出泊船枫桥的旅人,“对愁眠”也就是“伴愁眠”。这里有孤独的旅人面对江南秋夜的轻愁,也有对旅途诗意景色的新鲜感。
诗的前两句布景密集:落月、啼乌、满天霜、江枫、渔火、不眠人,14个字写了6种景象,意蕴浓郁,处处透露出秋夜的静谧。写到不眠人时,这静已经到了极致,几乎要压的人喘不过气来。所以后两句则意象疏朗:城、寺、船,还有那传到孤舟上的寺院钟声,空灵旷远。
寒山寺始建于南朝梁代,因唐代诗僧寒山曾在此住过而得名。寺庙中晨钟暮鼓,修行之人不能贪睡,僧人一般凌晨三四点就起床敲钟了。天还没亮,在夜不能寐的羁旅之人听来,便是“夜半钟声”了。
诗文行至此处,才达到了整篇的高潮。上半篇中,月落乌啼、霜天寒夜、江枫渔火、孤舟游子,这些固然已是诗人在夜泊枫桥中感受到的美丽意象,但它还不足以完全传达作品的神韵。在静夜中,听到远处传来古寺的钟声,一夜未眠的诗人会有何感受?这“夜半钟声”不但衬托出了夜的静谧,暗指了夜的深沉,诗人卧听钟声时种种难以言说的感受,也全都尽在其中了。
诗人用短短四句给我们构建了一个清寂幽远的意境,所有景物的挑选都独具慧眼:夜行无月,本难见物,而渔火醒目,霜寒可感;夜半乃清寂之时,却闻山寺钟声,明灭对照,无声与有声,景物与人物心情的默契与融合,共同形成了这个为后世典范的艺术境界。
张继虽然没有在历史上留下太多痕迹,他这首诗却安慰了无数孤寂的旅人,也让寒山寺和枫桥名闻天下。如果今天你去苏州旅行,不妨去寒山寺和枫桥看看,因为年代久远,枫桥已经坍塌,今天能看到的是清代重建的。坐在桥头,听一听对岸寒山寺传来的钟声,也许能窥探到一千年前,那个落寞诗人的内心世界。
您看此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