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经典咏流传:曹操《观沧海》

请您关注➤ 聆听最美好声音 2021-07-31


古诗词文欣赏品读古典诗词畅享诗意人生


每日经典聆听最美好声音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width=500&height=375&auto=0&vid=d0364lo5450



观沧海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中国是一个诗词的国度,为什么世界四大古文明就只有华夏文明连续不断,一直传承延续到今天呢?有专家研究得出的结论,是因为我们华夏文明有一个以汉字系统为基础的母语文化平台。而中国古诗词的美,就在于她作为母语文化的精髓和我们的血脉息息相通。对同学们来说啊,诵读诗歌能启迪思想、丰富情感、获得美的享受和心灵的激荡。尤其是等你们慢慢长大之后,在生命历程的某个时刻,会受生活的触发,自然而然地有感而发,对少年时代曾经读过的某句诗、某句词,生发出属于自己的特殊的理解和感悟、感触。这就是诗词的魅力,这也是身为华夏文明的传承者倍感自豪的地方。这种感触和感悟是发自肺腑的、融入血脉的,会对每一个人产生终生的影响,这就是诗词之于人生最大的影响、最大的滋养。今天,我们先来读一读曹操的《观沧海》,诗云:“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在古诗词中写山的名篇很多。面对高山,人的心境不同,便会产生不同的情感。李白登 “江南诗山”而作《独坐敬亭山》,在敬亭山的灵魂里找回的是自己那颗自由自在的赤子之心;杜甫的《望岳》赞美了泰山的高大巍峨,表达的是对造化万物的热爱之情;而曹操的这首《观沧海》,则是曹操从北征乌桓胜利班师之后,途中登临碣石山的时候所作的一首作品。

读了这首诗,同学们想象一下,诗人登山临海的情景,会产生怎样的感觉和共鸣呢?曹操在中国可以说是一个家喻户晓的人物,作为一个有着雄才大略的领袖式的人物,曹操的麾下聚拢了一大批英才,他曾经连续三次颁布《求贤令》(自古受命及中兴之君,曷尝不得贤人君子与之共治天下者乎?及其得贤也,曾不出闾巷,岂幸相遇哉?上之人求取之耳。今天下尚未定,此特求贤之急时也。“孟公绰为赵、魏老则优,不可以为滕、薛大夫。”若必廉士而后可用,则齐桓其何以霸世!今天下得无有被褐怀玉而钓于渭滨者乎?又得无有盗嫂受金而未遇无知者乎?二三子其佐我明扬仄陋,唯才是举,吾得而用之。),他所提出的“唯才是举”的口号,在当时堪称惊世骇俗。曹操求贤若渴,不论是世家望族,还是名不见经传但却有真才实学的人,他都能够加以礼遇,用其所长。

听到这儿,同学可能会问,在学校老师教育我们要德智体全面发展,为什么曹操却说是“唯才是举”呢?这里啊,其实有一个时代的原因。三国的时期是中国古代政治史上不多见的军事集团发挥作用的特别时期,这一时期群雄逐鹿、狼烟四起,特殊的时代需要特殊的铁腕人物。曹操呢,无疑就是乱世中的一代枭雄。

东汉末年,推举人才主要是看道德标准,结果反而导致很多人在道德表现上去作假,选上来的人才呢,大多名不副实。当时还有歌谣讽刺这种现象,说“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意思就是说,被推举做秀才的人,竟然不识字;被荐举作孝廉的人,竟然不赡养父母;被选拔为寒素清白的人,竟然像污泥一样肮脏,被称为是干吏(本指古代一种地位低下的官吏。亦泛指负责具体事务或办事老练的官吏。)良将这样的人,竟然像小鸡一样胆小懦弱。

看到这样的弊病,曹操就在非常时期行非常之事,提出了“唯才是举”的口号。人性是非常丰富的,曹操的性格其实也非常复杂。他易怒多疑、善于用权术驭人,然而对待人才,他却深为尊重,而且也时常流露出真性情,甚至为才而哭。你像曹操,一哭荀攸(荀攸(157年-214年),字公达,颍川颍阴(今河南许昌)人。荀彧之侄,东汉末年谋士。荀攸在何进掌权时期任黄门侍郎,在董卓进京时曾因密谋刺杀董卓而入狱,后弃官回家。曹操迎天子入许都之后,荀攸成为曹操的军师。曹操征伐吕布时荀攸劝阻了曹操退兵,并献奇计水淹下邳城,活捉吕布。官渡之战荀攸献计声东击西,斩杀颜良和文丑。又策奇兵,派徐晃烧袁绍粮草,同时力主曹操接纳许攸,画策乌巢,立下大功。平定河北期间,荀攸力排众议,主张曹操消灭袁绍诸子,被曹操上奏朝廷封为陵树亭侯。荀攸行事周密低调,计谋百出,深受曹操称赞。建安十九年(214年),荀攸在曹操伐吴途中去世。荀攸被称为曹操的“谋主”,擅长灵活多变的克敌战术和军事策略。他生前设奇策共十二计,只有钟繇知道。钟繇整理未全就去世了,故后世不得而知。),两哭典韦,三哭郭嘉,就都是很好的例子。   

当然,曹操的性格中疑心病还是很重的,他爱人才、重人才,却也有杀杨修、斩孔融之举,这固然是源于曹操的偏狭,但也有杨修孔融恃才傲物、炫耀才能有关。作为一个统帅的曹操,不允许个人义气破坏整个大团队的平衡,所以才会有杀杨修、斩孔融之举。不管怎么说,无论是历史上真实的曹操,还是《三国演义》里的曹操,都求贤若渴、礼贤下士,从而团结了一批杰出的人才,带领他们为着同一个目标去完成伟大的事业,曹操一生中一心一意想要完成的宏图伟业就是统一当时的中国。建安十二年,也就是公元207年,曹操亲率大军北上,追击袁尚和袁熙残部,5月誓师北伐。北征的胜利,巩固了曹操的大后方,奠定了他挥戈南下以实现统一中国的宏愿。

这首《观沧海》是曹操在北征乌桓得胜回师途中,跃马扬鞭、登山观海,面对洪波涌起的大海,触景生情写下的壮丽诗篇。因此当曹操登上当年秦皇汉武也曾经登临过的碣石,又当秋风萧瑟之际,他的心情就像沧海一样难以平静。整首诗托物言志、借景抒情,他把自己宏伟的抱负、阔大的胸襟融会到诗歌里,把眼前的海上景色和他的雄心壮志巧妙地融合在了一起,借着大海的形象充分地表现了出来。苏东坡在《答张文潜书》曾说:“其为人深不愿人知之,其文如其为人(故汪洋澹泊,有一唱三叹之声,而其秀杰之气,终不可没。)。”简单地说,就是说,即便一个人在日常生活中,可以极力掩饰自己的真实想法,而他的文章却往往会吐露他的心声,流露他的思想感情,乃至他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虽然说也有许多文不如其人的例子,但像曹操这样率性且光芒四射的领袖,他的文字当中,还是非常鲜明地体现出了他的思想、他的情怀。

曹操惜才爱才,希望早日成就一番大业的一贯思想,在他的另一首名作里也得到充分地体现,那就是著名的《短歌行》。诗云:“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宴,心念旧恩。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曹操的这首《短歌行》,它的主题非常明确,就是希望有大量的人才来为自己所用,与发布《求贤令》(自古受命及中兴之君,曷尝不得贤人君子与之共治天下者乎?及其得贤也,曾不出闾巷,岂幸相遇哉?上之人求取之耳。今天下尚未定,此特求贤之急时也。“孟公绰为赵、魏老则优,不可以为滕、薛大夫。”若必廉士而后可用,则齐桓其何以霸世!今天下得无有被褐怀玉而钓于渭滨者乎?又得无有盗嫂受金而未遇无知者乎?二三子其佐我明扬仄陋,唯才是举,吾得而用之。)、《举士令》(夫有行之士,未必能进取;进取之士,未必能有行也。陈平岂笃行,苏秦岂守信邪?而陈平定汉业,苏秦济弱燕。由此言之,士有偏短,庸可废乎!有司明思此义,则士无遗滞,官无废业矣。)、《求逸才令》(“昔伊挚、傅说出于贱人;管仲,桓公贼也,皆用之以兴。萧何、曹参,县吏也,韩信、陈平负污辱之名,有见笑之耻,卒能成就王业,声著千载。吴起贪将,杀妻自信,散金求官,母死不归,然在魏,秦人不敢东向,在楚则三晋不敢南谋。今天下得无有至德之人放在民间,及果勇不顾,临敌力战,若文俗之吏,高才异质,或堪为将守;负污辱之名,见笑之行,或不仁不孝而有治国用兵之术:其各举所知,勿有所遗”)这些都不同的是,《短歌行》以诗歌的形式起到了独特的感染作用,有力地宣传了他所坚持的一贯的人才主张,其实也是用文学的手法配合了他所颁发的所有的人才政令。

除了《观沧海》和《短歌行》之外,曹操还有一篇著名的文章叫《让县自明本志令》,就写于创作《观沧海》三年之后的建安十五年。当时曹操经《赤壁之战》,大败而归,有的知识分子就暗中嘲笑他不可一世、妄自尊大,因此曹操借退还皇帝加封三县之名,特意作此篇以言明志。在《让县自明本志令》中,曹操说过这么一句话,“设使天下无有孤,不知当几人称帝,几人称王”?他要表达的意思是,如果没有我曹操的话,大汉的天下、大汉王朝早就分崩离析了,天底下不知道会有多少试图称王称霸的人,那是真正的天下大乱,老百姓就要遭大罪、倒大霉了!纵观东汉末年的史实,事实上也确实如此。

此文一出,达到了预想的效果,而后曹操的不少做法也得到了更多人的理解和认可。所以做大事啊,必须要有大气魄、大格局、大视野、大境界。当我们对曹操有了一个较为全面的认知之后,我们再回到《观沧海》这首诗本身,我们就会发现,整首诗意境开阔、气势雄浑,与一个雄心勃勃的政治家和军事家的风度那是完全一致的,真可谓“读其诗,如见其人”。读完之后,不由得让人感慨,“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


经典咏流传《明日歌》钱福经典咏流传:《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杨慎经典咏流传:苔花如米小  也学牡丹开

经典咏流传:王冕《墨梅》|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经典咏流传:王之涣《登鹳雀楼》 | 回望千年,看他独立鹳雀楼上

经典咏流传:一代大师,《梁祝》声中化蝶而去

经典咏流传:《三字经》全文朗读+注音+注释

经典咏流传:曹雪芹《枉凝眉》

经典咏流传:《声律启蒙》(朗诵视频+全文完整版)

经典咏流传:苏轼《定风波》

经典咏流传: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经典咏流传:余光中《乡愁四韵》

经典咏流传:李白《将进酒》

经典咏流传:李叔同《送别》

经典咏流传:秦观《鹊桥仙·纤云弄巧》

经典咏流传:刘桢《赠从弟》(其二)

经典咏流传:《木兰辞》

经典咏流传:骆宾王《咏鹅》

经典咏流传:孟郊《游子吟》

经典咏流传:敕勒歌

经典咏流传:孟浩然《春晓》

经典咏流传:杨炯《从军行》

经典咏流传: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经典咏流传:李白《月下独酌》

经典咏流传:屈原《离骚》

经典咏流传:王维《山居秋暝》

经典咏流传:张九龄《望月怀远》

经典咏流传:刘禹锡《陋室铭》

经典咏流传:王之涣《凉州词》

经典咏流传: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经典咏流传:毛泽东《卜算子·咏梅》

经典咏流传:辛弃疾《青玉案·元夕》| 最美的元宵词

经典咏流传:纳兰容若《长相思·山一程》

经典咏流传:李白《静夜思》

经典咏流传:《行香子·树绕村庄》秦观

经典咏流传:梁启超《少年中国说》

经典咏流传:白居易《长恨歌》

经典咏流传:王维《使至塞上》| 诗佛的豪情

经典咏流传:陶渊明《杂诗十二首·其一》

经典咏流传:释绍昙《颂古五十五首·其一》

经典咏流传: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经典咏流传:仓央嘉措《在那东山顶上》


图文来源于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您看此文用   分  秒,转发只需1秒哦~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