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回顾 | 千佛山熊猫“护二代”——竹趣营自然教育活动
千佛山熊猫“护二代”
——竹趣营
国家公园成立以来,如何推动国家公园建设管理本土社区、促进社会力量参与,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自然教育已逐渐成为加强国家公园周边社区参与,推进社区保护和发展的重要手段。
大文豪苏东坡:“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诗人郑燮赞竹:“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郑板桥写竹:“能驱我暑,能豁我胸。竹称为君,石呼为丈。”从这些诗句中,足以看出古代文人墨客对竹的喜爱。竹子是旗舰保护物种大熊猫必不可缺的主食,在我们生产生活中的应用也非常广泛。
为进一步探索了解竹子的生态价值,提高孩子们的生态保护意识,大熊猫国家公园绵阳安州片区近期开展了以“竹趣营”为主题的“千佛山熊猫‘护二代’”自然教育公益活动。
本次活动对象以千佛社区的乡村孩子为主,每一位参与者既是带领者也是学习者。活动旨在通过开展有趣的手工和艺术创作,让不同年龄段的孩子与科学家一起开展一场关于保护科学与竹子经验技能的共学共创实践,激发参与者用自己的智慧支持大熊猫国家公园建设的激情,吸引并号召更多社会公众参与其中。
大熊猫国家公园绵阳安州片区区划示意图
01
第一天
本次活动邀请到了对竹子有近十年专业研究经验的乐山师范学院竹类病虫防控与资源开发四川省重点实验室伏秦超老师,他用多年来积累的知识储备给营员们上了一趟生动有趣的竹子科普、观察讲解课。
02
第二天
营员们通过收集野外材料,充分发挥想象力和才能制作了独具特色的生态艺术装置体验,不仅体验了砍锯竹子和竹筒饭制作,篝火晚会上还开展了竹子知识竞答和才艺PK。
03
第三天
护林员老师和孩子们在千佛镇开展了生态集市售卖体验,售卖物品有竹笋、蜂蜜、鸡蛋等当地生态产品以及二手书籍、玩具,体验过程中孩子们也通过自己的方式观察了解了当地村民售卖的生态产品及市场状况。
活动精彩瞬间
①竹子科普课堂
甜竹为什么是弯的?八月竹的竹节上为什么有一圈刺?楠竹的新竹上为什么有一层白色的粉?孩子们带着问题开启了一场自然探索之旅。
营员们通过自己实地观察和老师的解答,发现又学到不少知识呢。
②头脑风暴手工坊
护林员老师和营员们一起讨论第二天手工制作的目标、材料收集路线、所需工具等。一场头脑风暴正在进行中~
③美味竹筒饭
护林员老师说用慈竹做的竹筒饭更香,好竹子+好食材+柴火烹饪,果然香喷喷!
④竹子绘画创作
在这里,孩子们久违地沉下心来,释放自己的灵感,沉浸在绘画的世界里。
⑤投壶游戏
每一次尝试,都带来一片欢呼声,尽管失败是常事,但孩子们依然感到非常快乐。
⑥生态集市
通过辛勤的劳动,支持他人,支持保护和发展,家长们都说这是孩子们经历的最有意义的体验活动!
关于千佛山熊猫“护二代”自然教育活动的思考
这种推动生态护林员熟悉本土自然、文化资源和保护工作,持续性带领千佛山周边社区的孩子开展自然教育活动的做法,不仅在孩子们心中播下生态“火种”,也充分发挥了护林员在保护区和周边社区之间的桥梁作用,促进护林员综合能力不断提升,推动社区发展与生态保护紧密融合。
大多数孩子已经连续参与了2-3期千佛山熊猫“护二代”自然教育活动,本地乡村孩子之间、城市孩子与乡村孩子之间建立起一种特殊的友谊。他们有一起付出汗水、泪水与欢笑的共同经历,都喜欢上熊猫“护二代”的称号,都从实际参与中对乡村、家乡、大熊猫保护及传统文化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通过总结复盘此次活动,护林员协会对活动的系统化组织和分工已初步成型,在自然解说和带队的专业化技能方面还需要提升。
此外,熊猫“护二代”自然教育活动要长期举办下去,我们既要发挥护林员的作用,推动护林员协会走向专业化、规范化,贡献于国家公园保护管理工作和社区发展的初心,又必须考虑护林员在活动中的付出要获得相应收益,后续应将面向本土乡村青少年儿童的公益自然教育服务和面向城市体验者的有偿服务相结合。
目前千佛山生态护林员协会正加强与市场的合作,提升自我造血功能,为持续推动大熊猫国家公园千佛山片区以社区共管为目标的本土自然教育发展而努力。
本次活动由大熊猫国家公园四川省管理局、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大熊猫国家公园绵阳管理分局指导,大熊猫国家公园绵阳安州管理总站、千佛山生态护林员协会、成都四叶草自然教育科技有限公司主办,这是大熊猫国家公园自然教育本土化合作经营管理模式的一次有益探索。
END
大熊猫国家公园绵阳老河沟片区“公、检、法、园”开展联合巡护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