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栖类 | 浙江的蝾螈们
一、什么是蝾螈
说起蝾螈,你也许会觉得陌生。可是说到娃娃鱼,几乎人人都听说过,或许有人还会脱口而出,“那不就是大鲵么?”对呀,娃娃鱼就是大鲵,大鲵也是蝾螈们的一种。
标题中的“蝾螈们”。表明蝾螈不是一种动物,而是由很多种相似动物组成的一个类群。这些相似动物,我们把它们归类于两栖纲(Amphibia)蝾螈目(Salamandriformes)。换句话说,蝾螈们是两栖动物中的一个类群。
那么什么是两栖动物?是不是既能上陆又能下水的动物就是两栖动物呢?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么河马、鸭子、鳄鱼、青蛙都是两栖动物?明眼人一看便知,这是一个荒谬的推论。事实上,在这几个实例中,只有青蛙是两栖动物,其他都不是。
两栖动物其实是地球生命史上从水生向陆生演化发展的一个中间过渡类群,它们最明显的特征,大家记住这么四条,基本不会错。一是幼体生活在水中,以鳃呼吸;二是成体上陆活动,以肺呼吸;三是皮肤光滑有粘液;四是所产之卵没有钙质卵壳(极少数卵胎生)。比如第三条看皮肤,很容易分辨。河马水獭有毛发,属于兽类(哺乳纲),鸭子天鹅有羽毛,属于鸟类(鸟纲),鳄鱼龟蛇有鳞甲,属于爬行类(爬行纲)。毛发、羽毛、鳞甲,都是皮肤衍生物,而两栖动物的皮肤是裸露的,除了腺体和粘液什么都没有。你们有谁看见过青蛙皮肤上长毛发或长鳞片的?当然,兽类也有不长毛的,比如鲸豚之类,可是鲸豚胎生,一出生就用肺呼吸,终生不上陆,不符合第一条、第二条和第四条,不是吗?
两栖动物的幼体生活在水中,以鳃呼吸
问题又来了,青蛙算两栖动物,蝾螈也是两栖动物,那么它们之间又有什么不同呢?
外形上最主要的区分就是看尾巴。它们的幼体都长着尾巴,但蛙蛙们成年后尾巴消失,所以蛙形目(Raniformes)又叫无尾目;而蝾螈们终其一生都长尾巴,故蝾螈目(Salamandriformes)亦名有尾目,这是两栖纲两个主要的类群。除此以外两栖纲还有另一个较为原始的类群,叫蚓螈目(gymnophiona),四肢退化,类似蚯蚓那样营穴居生活,在我国只有版纳鱼螈(Ichthyophis bannanicus)一种,产于云南、广西、广东,有兴趣的可以自己去找文献资料作进一步了解,我在这儿不细说了。
我曾分三辑介绍过浙江蛙类31种,对蛙蛙们有兴趣的同学可以戳文末链接作更多了解,接下去我们重点看看蝾螈目。
二、浙江的蝾螈们
凭着对于两栖动物和蝾螈目的初步了解,我们进入正题,接着看看浙江有分布的蝾螈们究竟有哪些,它们是什么样儿的,现在的生存状况如何。
据《中国两栖动物图鉴》记载,我国的蝾螈目分布3科14属38种(亚种),其中浙江分布记录3科6属7种,下面我们逐一认识它们。
1.义乌小鲵(Hynobius yiwuensis),小鲵科小鲵属,体长83~136毫米,体侧肋沟10~11条,尾长明显短于头体长,背部黑褐色或灰褐色,侧面常有灰白色细点,腹面灰白色,栖息于海拔100~200米的丘陵山坡,多见于疏松潮湿的泥土、石块和枯枝落叶下,捕食蚯蚓、蜈蚣、马陆等小动物,繁殖期进入附近水塘、水坑或流速缓慢的小水沟中产卵。浙江局部分布。
2.安吉小鲵(Hynobius amjiensis),小鲵科小鲵属,体长153~166毫米,体侧肋沟13条,尾长略短于头体长,背部暗褐色或棕褐色,腹面灰褐色,栖息于海拔1300米左右的山谷湿地,以昆虫、蚯蚓、小鱼等小动物为食,繁殖期进入水坑产卵。
安吉小鲵成体
《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并没有收录安吉小鲵,因为该名录发布于1989年,而这个物种直到1992年才发现,栖息地和种群数量都很小,极其珍稀。2000年安吉小鲵被国家林业局列入《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2004年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列入全球极度濒危(CR)动物之一。
安吉小鲵的卵
安吉小鲵幼体
3.大鲵(Andrias davidianus),隐鳃鲵科大鲵属,俗称娃娃鱼。大鲵是世界上现存最大的两栖动物,全长可达1米以上,体重最大可超百斤,头部扁平圆钝,口大,眼小,无眼睑,身体前部扁平,至尾部逐渐转为侧扁,体色可随不同的环境而变化,多呈灰褐色,体表布满粘液,四肢短扁,指4趾5,具微蹼。潜伏捕猎,以水生昆虫、鱼虾、蛙蛇等为食。产于山涧溪流中。大鲵在我国南方大部分省区都有分布,北达青海、甘肃、河北一线,但栖息地污染、盗猎等人类活动影响导致野生种群数量大幅下降,被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二级名录。
在浙江省内,野生大鲵基本绝迹。所幸人工饲养和繁育技术已获突破,目前养殖数量远超野生种群,且部分被放归野外。
2016年4月的一个夜晚,在浙西开化县的山区溪流中,我们发现了3条体长约50厘米的大鲵,这3条大鲵彼此相距在30米以内。这么高密度的个体,不大可能是野外原生,怀疑可能是人工放流。后询问当地主管部门并查询相关资料,果然是半年前放归野外的。虽是人工放流,第一次在野外见到大鲵还是很高兴的事。人工放流能不能成功,最终要看野外种群能否恢复。一要看能否有效保护,避免被人盗捕;二要看野外成活情况,部分个体自然夭折不可避免,能有多少存活下来,有待追踪观察;三是看最终能否自然繁育。若连续多年在野外发现新生幼体且数量稳定,这才能视为野外种群重建成功。我们期待着。
4.镇海棘螈(Echinotriton chinhaiensis),蝾螈科棘螈属。体长11~15厘米,全身近黑色,布满大小不一的疣粒,体背中央和左右两侧各一纵行瘰疣。镇海棘螈形成于1500万年前,是名副其实的活化石。它白天隐伏于低海拔山区的岩石或枯枝落叶下,晚上出来觅食,主食蚯蚓、蜗牛、马陆、蜈蚣等。它的自然繁殖率低,迁徙能力很弱,对所在环境高度依存,目前全球仅存数百尾,比大熊猫更稀少,且栖息地狭小,处于极其濒危状态。
镇海棘螈1932年由著名动物学家张孟闻首次发现于浙江省镇海县,当时定名为镇海疣螈,唯一的模式标本因日军侵华而失踪。此后模式产地环境发生巨大变化,近50年在该地再未发现。
1978年,浙江自然博物馆蔡春抹教授在镇海县某地(现属宁波市北仑区)再次发现镇海棘螈。1989年镇海棘螈被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二级名录,浙江自然博物馆、中科院成都生物所、当地科委和林业部门多年来在建立保护区、研究其生活习性、进行人工繁育放归等方面做了很大努力,使其野外种群数量稍见回升,但保护栖息地和制止盗捕的工作依然任重而道远。
5.中国瘰螈(Paramesotriton chinensis),蝾螈科瘰螈属,体长约13~15厘米,头部扁平,头长大于头宽,吻端钝圆,躯干圆柱形,尾侧扁,指4趾5,皮肤粗糙,体背与体侧布满瘰粒,背部中央有纵棱,头背部暗棕色,依生长环境不同而有颜色深浅差异,腹面有橘红或黄色斑块。中国瘰螈产浙江、安徽、福建、湖南、广东、广西等省区,栖息于海拔200~1200米的山区溪流中,以蜗牛、蛞蝓、龙虱等水生或近水小动物为食,阴雨温暖天气也会登陆。
我曾在夜雨中的山区公路上两三米距离之内见到5条,其中1条遭汽车碾压而死,拍照留影后将另4条活体移于路边草丛中。人类活动造成两栖动物生境破碎化,它们为觅食和求偶不得不穿越公路,而行动缓慢的这些小动物,每年不知道有多少命丧车轮之下,唉。其实公路两侧的排水沟挖得深一点,边坡设计合理些,路面下多挖几条涵洞供排水兼作小动物横穿通道,增加成本不多而于野生动物大有裨益,多好。
6.秉志肥螈(Pachytriton granulosus),早先出版的《浙江动物志》叫肥螈无斑亚种(Pachytriton brevipes labiatus),系误定,蝾螈科肥螈属,体长14~15厘米,头部扁平,吻端圆,体表光滑,四肢粗短,趾间有蹼迹,尾短于头体长。体背和体侧呈褐色或棕褐色,腹面具或多或少的橘红或橘黄色斑块。真正的无斑肥螈(Pachytriton labiatus)产贵州、广西等地,浙江无分布。
秉志肥螈栖息于水质清冽的山溪内,浙北浙南皆产,有时海拔500米即可见到。对水质敏感,稍有污染即无法生存,可以作为水质和环境监测的指示动物。
2016年6月的一次山行,在同一溪流相距三米的两处水坑中,各见到一小群。一处水坑中,两条秉志肥螈和一只溪蟹正在抢食一条蚯蚓,被同行小朋友惊散后,剩下一条胆大的独享食物。另一处水坑中,两条秉志肥螈正在打斗,口对口咬着翻滚,被人围观依然战斗不息,一会儿僵持不动,一会儿又肚皮朝天,打得天翻地覆,始终不肯松口,战斗者的旁边,还有几条同类在旁观,看这模样,估计是抢老婆大战。同一地方,相邻的两个水坑,抢食物又抢老婆,同时看到这有趣一幕,难得难得。
在浙江南部和西部山区,秉志肥螈还分布着身上带有明显黑斑的类群,栖息于海拔800~1700米的山区溪流中,至今我还无缘一睹。较早出版的《浙江动物志》曾把这个类群误定为肥螈有斑亚种(Pachytriton brevipes brevipes),而1999年出版的《中国两栖动物图鉴》则定作黑斑肥螈(Pachytriton brevipes),据专家学者们最新研究显示,浙江的肥螈,无论有没有斑点,都是同一种秉志肥螈,但这个说法似乎也还存在争议。俗话说,合久必分,分久必合,人类对自然的认识就在这样的分分合合中不断深化,无限趋近但也许永远无法穷尽真相。
(感谢傅长胜老师供图)
7.东方蝾螈(Cynops orientalis),蝾螈科蝾螈属,体长7~8厘米,雌性略大于雄性,头部扁平,吻端钝,吻棱显著,鼻孔近吻端,躯干圆筒形,背脊起棱,四肢细弱,指4趾5,无蹼,尾侧扁,背面深褐色或近黑色,腹面橘红色为主。
常见于低海拔山区小水潭、梯田、流水缓慢的小沟渠等静水中,白天潜伏水底,夜间浮上水面或游至近岸浅水中摄食,主要食物为水生昆虫及其他水中小动物。产河南、湖北、湖南、安徽、江苏、浙江、江西、福建等省。
三、蝾螈们的生存环境和保护
蝾螈们作为两栖动物,肺不发达,需要借助湿润的皮肤辅助呼吸(冬眠期间几乎完全依赖皮肤呼吸),幼体生活在水中,成年后有的种类继续在水中生活,有的种类则以陆居生活为主,但仍然需要潮湿环境,所以它们的生存环境离不开水,即使陆居成体,也不会离水太远。
然而蝾螈们的处境非常不乐观。在萧山的某个分布点,简易公路和推土机已经推进到东方蝾螈栖息的小水坑边,一部分洼地已不复存在;在义乌的某个栖息地,村民在义乌小鲵产卵的不足5平方米的小水坑里洗衣服,洗衣粉每天都在污染小水坑,威胁着尚未孵化的卵带;在临安的某个旅游景区,秉志肥螈被捉来装在饮料瓶里当成“娃娃鱼”卖给游客,5块钱一条……和蛙蛙们相比,蝾螈们大多分布区域更局促,种群数量更小,栖息地破坏和人为捕捉等原因导致它们更快地走向濒危以至灭绝的不归路。
在地球生命亿万年的自然演化过程中,蝾螈们持续发生特异性分化,以往一直在发生,今天也未停止,这种特异性分化便于适应千变万化的不同环境,和植物界高度分化的兰花类群有异曲同工之妙,从而使它们在严酷的自然环境和高强度的生存竞争中繁衍子孙,延续种群。这样的高度分化和适应,往往表现为特定蝾螈在特定区域的狭域分布,然而这样的生存策略也有其非常脆弱的一面。
物种的基因突变、基因遗传、环境筛选、有利基因在种群中逐渐扩散直到占据优势、新的物种分化形成……这需要世世代代的积累,常常以数十万年、数百万年甚至数亿年为期,而地震使一个湖泊消失,只需要几小时或几天,人造大坝淹没一个山谷,从动土到蓄水只需几年或者几个月,人为污染可以在几天内毁掉一片湿地。在环境发生急剧变化时,生物的缓慢演化无法适应环境的这种快速变化,于是灭绝便难以避免。
另一方面,蝾螈们活动区域不大,迁徙能力很弱。一旦湿地被填平,它们连逃命的机会都没有,当推土机隆隆开进,湿地消失之日,就是它们的葬身之时。所以说,保护栖息地的水源和土壤,避免被侵占、被污染,是对蝾螈们最为重要的保护。除了栖息地保护之外,人为捕捉也是不小的威胁因素,理应严格禁止。这些被捉的蝾螈,放在矿泉水瓶中被带回家,十有八九被当作儿童玩物,孩子一时新鲜好玩,两三天以后玩死就扔了,暴殄天物啊。
浙江所产的上列7种蝾螈中,大鲵和镇海棘螈被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二级名录,其余各种已悉数列入2016年发布的浙江省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这为保护执法提供了法律依据。安吉小鲵和镇海棘螈产地已设立保护区,其中安吉小鲵栖息地2016年升级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这些地方或配备巡护人员,安装监控设备,或开展人工繁育和科普宣传,都取得了一定的保护成效。
然而,各级政府在立法和执法层面尚须加大力度,在经济建设的同时把生态保护放在更优先的地位,制止不合理开发和侵占湿地;企业在严控污染方面还需要更多的内生动力和外部监督;我们人人可以做到不捕捉、不买卖野生动物并努力实现更广泛的公民监督。除了经批准的少量科研性标本采集以外,在浙江省内对野生蝾螈的任何抓捕和买卖都属于违法行为,每一个公民遇见这种情况都有权制止或向执法机构举报。只有政府、企业和每一个公民都尽到自己应尽的那份责任,蝾螈们才能安居,生态环境才能根本好转,我们的家园才能青山绿水长在……
相关链接,点击可阅
解救秉志肥螈的一个实际案例
---------------------------
《老蒋博物》主要用作自然观察记录,兼供同好分享。新浪上的老蒋博客,写了十几年,只要新浪不关闭,我会继续写下去。那儿的材料我会精选后逐步迁移过来,但十几年的内容都搬过来没那么快,若需要更多资料,暂时请大家移步老蒋博客 http://blog.sina.com.cn/hzjh1763。
我用镜头探索生命的奥秘,展示生命的美丽,
努力保护生物多样性和我们共同的家园。
长按上面二维码,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