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走进玉文化的世界——《考古中国——玉成中国一万年》编辑手记

王晴 全国新书目
2024-09-13



玉文化与考古

这本书是“考古中国”系列的第二本。2021年恰逢中国现代考古学诞生百年,我策划了《考古中国》系列的第一本书,以15个大遗址回溯五千年中华文明,同时15位考古学家的生动讲述也呈现了中国现代考古学百年来的发展。这一本《考古中国——玉成中国一万年》则用玉文化考古来呈现万年文化史。

中国人以“化干戈为玉帛”表达文明、理性、友善、包容的精神;中国人用“温润如玉”形容谦谦君子、用“字字珠玑”形容文辞优美、用“金科玉律”形容法律条文尽善尽美……我们的价值判断、为人处世、审美标准,无不深深受到玉文化的影响。为什么?玉文化究竟是怎么影响我们的,对我们的影响有多深远?直到看到叶舒宪老师“玉成中国”的观点,仿佛醍醐灌顶。

叶舒宪老师是上海交通大学文科资深教授,他提出了“四重证据”的研究方法,即基于王国维提出的利用传世文献和出土文献的二重证据法,提出将口传的活态文化作为第三重证据,将出土文物作为第四重证据的研究方法。出土文物就和考古有着密切的关系,这本书就有了成立的基础。

《考古中国——玉成中国一万年》
叶舒宪 主编
中信出版集团
2024.7 168.00元

玉成中国

叶舒宪老师玉成中国进行了两个维度的阐释。一方面是自然地理的角度。在我们巨大的国家版图的东南西北四极大方向上,都有美玉矿藏,可谓天造地设。另一方面是文化基因的角度。距今1万年前,吉林白城双塔遗址的玉扁珠是目前已知中国玉文化的起点

在经历数千年的发展之后,玉文化率先在5000年前的良渚文化时期形成相对固定的组合体系,统一了整个太湖地区的礼制制度,这一体系中的大部分内容随后辗转传播到中原地区,奠定了夏商周国家的玉礼基础。因此,中国的玉文化可以追溯到距今1万年前,玉文化的传承和交流造就了中国人长期以来对玉的崇拜。

良渚玉琮王

这本书的主要内容就是以30多处史前及夏商时期的玉文化遗址及典型玉器来呈现“玉成中国”的过程,以帮助读者对玉文化有一个追根溯源的理解。

超强的作者阵容

作者阵容

《考古中国——玉成中国一万年》的作者阵容不仅有考古学家,还有人类学家和博物馆馆长,视角多元。他们的年龄跨度也很大,从“30”后到“80后”。其中最年长的就是今年已经86岁高龄的郭大顺先生。他是著名考古学泰斗苏秉琦先生的学生,被誉为“红山文化第一人”。从初稿到校样,郭老一丝不苟的治学态度令晚辈无比敬仰。本书“80后”的作者则是良渚博物院的副院长黄莉,曾助力良渚申遗成功。

目录

此外,还有叶舒宪老师的东北万年玉器、阜新查海遗址博物馆李井岩馆长的8000年查海玉器、山东大学考古学院教授栾丰实的大汶口-龙山文化的玉礼器、西北大学特聘教授张天恩的仰韶和屈家岭文化玉器、上海交通大学神话学研究院研究专家胡建升老师的凌家滩文化玉器、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朱乃诚老师的肖家屋脊文化玉器、陕西省文物鉴定委员会主任刘云辉老师的齐家文化玉器、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研究员孙周勇老师的石峁玉器、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研究员李岩老师的石峡玉器、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王方副馆长的夏商时期玉器,另有被兰州金城文化名家冯玉雷老师称为华夏文明发生道路的玉石之路。这个阵容的豪华程度可谓“玉文化天团”。

精细打磨与进度把控

请大咖写文章最难的是降维。这些作者大多是著作等身的专家,写惯了考古报告,通俗写作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是比较陌生的。所以到稿之后,几乎每一篇文章我都提出了修改建议。主要的建议是两个方面:直观化、讲故事。简单来说就是能用图的尽量用图,尽量多讲故事;所以书中的图片很丰富,也有发掘故事和玉器的传奇故事。在语言方面,请作者尽量不要用过于学术的词,有些实在不能避免的则注释说明。老师们都给予了极大的理解和配合。

多作者的书的还有一个难点是把控进度。因为作者们平时的工作都非常忙,有的老师不是在出差就是在出差的路上;有的老师家有老人住院要照顾;有的老师有开不完的会,只能在凌晨写一点。而一本书的出版有很多环节,从约稿到签订合同、修改沟通、校样确认、清样确认,涉及作者部分的流程,相比专著,我的工作量全部是乘以13。

我十余年的项目管理经验对此很有帮助。编辑的工作很繁杂,我会每天在开工前计划好当天的工作,按紧急且重要、紧急、重要、不紧急也不重要进行排序,每天晚上复盘。所以,虽然多作者的书把控进度很难,但以这样的方式推进还算顺利。值得一提的是,由于约稿的时候还在疫情期间,所以很多老师都没有见过面。真的非常感谢他们的信任和全力支持,能让我顺利赶上每一个节点。

精心编制附录和独特的封面设计

“考古中国”系列第一本的附录就广受好评,所以这一本的附录依然很良心。最值得一提的是附录2,包括了91处中国新石器晚期玉文化的遗址。去年我去参观了南京博物院90周年的“玉润中华”特展,这91处遗址的框架就来自该展览的展板,但有改动。

附录

原来展板上只在地图上标记了遗址名称,我先按省区进行了归类,然后参考考古报告及公开资料撰写了遗址及出土玉器的概况。每一条只有百余字,但是都要参考2—3份考古报告/简报,所以这份附录一共参考了几百份资料。最后又请作者们进行了把关,以避免硬伤。

护封工艺及内封

该书的封面设计颇具巧思,“考古中国”四个字各有一竖采用了镂空工艺,透出内封的浅绿色。护封和内封的绿色均取自古玉的翠绿。护封以吉林双塔遗址距今1万年的玉扁珠体现万年玉文化史,良渚玉琮王代表了“玉文化统一长三角”的一个重要节点;内封的玉海贝来自距今约3000年的金沙遗址,不仅呈现了文化的交流亦代表了该书玉文化年代的下限。

从玉文化读懂中国

玉器里的动物与人

对于我来说,玉既熟悉又陌生,似乎对玉有一种天然的好感,但也从来没有深入去了解过。通过做这本书才知道,原来这种天然的好感是铭刻在我们的文化基因里的,它有着上万年的传承。做完这本书才知道,原来玉器并不只是装饰品,在古代,是被寄予了精神信仰的特殊物质。玉器里的各种礼器、动物有如此丰富的形制和寓意,不同的玉料所呈现的缤纷色彩仿佛是宇宙中的星云,或许这也是古人认为玉能通神的一个原因吧!希望读者们能和我一起走进玉文化的世界,从玉文化读懂中国。

关注+星标,解锁更多精彩内容

公众号  |  全国新书目

微博  |  @全国新书目

▼往期推荐▼

织梦银河:七夕浪漫书单


《上下五千年》新时代版:故事性与专业性兼具的历史通俗读物


没译成《红楼梦》,才有了这部爆款书——《京华烟云》热销始末


《大象池塘》:旧时光的挽歌与少年的心灵成长史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全国新书目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