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韩3国,10位漫画大师,10个不同的漫画人生|对话快看漫画条漫大赛评委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快看漫画了解一下 Author 快看漫画
“加油,中国漫画家。”
预计阅读时间 8 分钟
漫画是什么?有人说,漫画是天马行空的想象有人说,漫画有精彩绝伦的故事
但漫画究竟是什么?中日韩三国,十位早已功成名就的漫画,说出了他们答案。
他们中,有人当过井上雄彦的编辑,有在一线坚持创作十几年的国漫作者们,有从弱到强打完韩国漫画全场的“活化石”,有在21世纪再创中国港漫辉煌的中兴人物。 他们创作、编辑的作品如雷贯耳:《浪客行》《龙樱》《罗马浴场》《新暗行御史》《西行纪》《某科学的超电磁炮》《女优大作战》《扳手少年》《渡灵》《比马大作战》……
如今,因为快看漫画2020新人条漫大赛,中日韩三国的十位大师走到了一起。这一次,他们不为自己代言,而是希望通过分享自己的创作路程激励更多晚辈。
以下是属于他们的漫画人生。
01 发掘好漫画如同爱上曼妙的女子
分享者:奥村勝彦(日本)
职务:原《Comic Beam》总编、KADOKAWA GLOBAL COMIC部专职部长
编辑代表作:《罗马浴场》、《漫玉日记》系列
我在出版社工作的时候遇上了恩师壁村耐三先生,以此为契机开始了编辑生涯。之后,就一直做了下去,算起来也有几十年时间了。我一点也不觉得这个时间长,在日语中我们都是用这个词来形容的,编辑是我的“天职”。
说起作者和编辑的关系,我喜欢用一个稍微危险的说法来做比喻,叫“共犯关系”。和漫画家之间的作品商谈就好像在商量抢劫银行的计划一样,只不过我们是在策划偷取读者的心。当然,我们是不会被通缉的。
发掘出优秀漫画的感觉也是非常美妙的,就如同爱上了曼妙的女子一般的心境。
现在,我有幸担任快看条漫大赛的评委,中国人口是日本的10倍,那潜在的优秀的漫画家也会有10倍。这次会遇到怎么样的漫画家,又会与怎样的作品相遇呢?我非常期待。
02 编辑和漫画家是战友,但不是朋友
分享者:佐渡島庸平(日本)
职务:原讲谈社编辑、株式会社CORK创始人兼董事长
编辑代表作:《浪客行》、《龙樱》、《宇宙兄弟》
2002年时,我因为想做小说编辑进了出版社,结果被公司分配去了漫画编辑部。而且一上来就被安排做了《浪客行》井上雄彦老师和《恶女花魁》安野梦洋子老师的责编,作为漫画编辑来说还真的是幸运啊。
不过要说起来,比起跟大家的合作,我觉得发掘出优秀漫画家的时候才是最兴奋的。我算是看着小山宙哉从新人作者成长为漫画家的,他的《宇宙兄弟》获得了讲谈社漫画赏、小学馆漫画赏、手冢治虫文化赏等多个日本重要漫画赏的奖项,而且销量上也有不俗的成绩。能和漫画家一起分享成长的喜悦,我真的非常荣幸。
不过,嘴上这么说,其实我们在创作上还是经常发生分歧的。有一次,《宇宙兄弟》中描写了一个宇宙船中的封闭环境时,我的意见是这应该是一个角色们关系变得紧张、氛围紧绷的场面。但作者小山却想要画一个大家关系融洽的氛围。我对他说:“我认为关系融洽的场景冲击力不够强,不足以成为故事的高潮。”他却说:“我脑海中已经有这个场景了,所以还是想坚持自己的观点。如果最后还是不行的话我会重新画。”最后我被他说服,相信了他的判断,那一个场景也成功成为了非常令人感动的高光点。
这种情况下基本原则是,因为作品是属于作者的,所以要以作者的意见为优先。但是,我自己也会对作者明确阐述我的意见:为什么我觉得这个地方不好,为什么这个地方不够精彩。
所谓编辑,就是发现创作者并帮助这个人释放自己的魅力、让这个人和他的作品被读者喜欢。这是最有趣的事情。我认为理想编辑和漫画家之间的状态应该是,两个人时常处于相互提高促进彼此成长的紧张关系中。看到对方的成长之后,会产生自己也必须成长的危机感,不停地进行着这种良性循环。我们是战友,但不是朋友。
03 好漫画源自内心的共鸣
分享者:Buddy(中国)
代表作:《仙人掌》、《渡灵》、《美味季节》
2005年,我去英国伯明翰大学留学学习做儿童插画绘本。
在英国,儿童绘本有着悠久的历史,我当时已经积累起了一套成熟的商业漫画风格,于是我的导师跟我说,你这套画风暂时先不要继续用了,因为这套模式缺乏自然的色彩,是外界赋予的,他希望我能走出一条真正属于自己的道路,不论是艺术还是思维上。
这令我犯了难。因为我当时刚到英国,人生地不熟;我最早也是因为特别喜欢少女漫画和爱情故事才画的漫画,现在要彻底放下,放下之后我该画什么呢?
我导师说你不要想太多,你就观察你自己就好了,观察你自己的感受,现在当下什么最为触动自己,然后你可以把它诚实地表现出来;然后你会进一步思考自己为什么会产生这些感受,对于这些感受想怎么办。
我开始试着去接纳他的提议,慢慢有了灵感。接下来我开始创作一部叫做《仙人掌》的绘本,这个故事讲述了一个一开始无法融入环境的人,然后慢慢地因为自身的一些特色,最终成为一个不可或缺的角色。后来,这部漫画拿下了MACMILLAN童书大赛优秀奖。
这件事给我很大触动,后来我回国之后决定从事全职漫画工作也是因为我发现了讲故事的快乐,即从真实的生活和自身感受当中去挖掘故事来讲述,其实这是一个很棒的体验。
最近有一些新入行的小朋友问我灵感的问题,我觉得作为漫画家去讲故事,他的动机不在于“我想要画一个好的漫画,或者我想要打动一批读者、我想画一个很牛逼的作品”,因为这个东西它不长久。他的动机应该在于说,我心里有个感受,我想要把它给讲出来,我不吐不快,我要是不讲出来的话,我憋在肚子里难受死了。这种感受才是一个创作者应该有的状态,就是这种东西,其实就是来自于生活的触动,这个是源源不尽的灵感的来源。
04 从灵感到漫画的距离有多远?
分享者:CMJ(中国)
代表作:《比马大作战》、《无J之谈》
大学时期加入了漫画社团,当时社团里的前辈和小伙伴都画得很好,这让我有点受挫,感觉自己画到毕业也没办法追上他们。于是就想到去画漫画,因为讲故事似乎画得差些也没关系。
开个玩笑,入行其实是因为大一的时候看了BENJAMIN老师的短篇漫画集《ONE DAY》,他的叙事氛围很有生活气息,角色也不是“伟光正”的完美人物,这些都让我很受触动。我也想像他一样,画一些不那么类型化概念化的、跟现实有关的东西。可以说这是我的起点。
我的创作灵感就是平时的日常生活,一些个人经历,和人交流、看书什么的。说白了就是信息,只要有信息摄入,就会有反馈,也就是想法出现。可惜想法这种东西有价值的部分并不多。就算某个想法有价值,一旦想要把它凝结成一个作品,就会发现中间还很长的路要走,有很多很具体的工作要做。所以我认为灵感重要,加工并完善灵感也同样重要。
算起来不知不觉就走了10多年,这十年来我一直想画出那种……自己能够相信的漫画,就是那种能够打动人心、穿透时间的作品。希望能够一直朝着这个方向努力。鉴于我相信的事越来越少,所以这个目标也变得越来越难(- -),不过我还在继续努力,保持抖擞的竞技状态。没办法,兜兜转转还是最喜欢漫画了!
05 画漫画要做好吃苦的准备
分享者:郑健和(中国香港)
代表作:《武庚纪》、《西行纪》
我是中学毕业后抱着玩一下的心态入行的,那是1992年,读者中的一些人可能还没出生。我当时去了好几家不同的漫画公司,结果发现画漫画很适合自己,整个工作过程都十分开心,所以辍学后就一直坚持画下去了。现在的学生仔不要学我,可以先读书再画漫画~
画了28年漫画,感觉既充实又奇妙,我至今还记得做《魔神传》(海洋创作漫画公司)时的感受,因为是我第一本自己做主编的漫画,在里面有很多新的尝试,是一段很难忘的经历。
不过,我想跟大家说的并不止这些好的,我从事漫画行业这么多年,多多少少有一些经验,如果你想加入漫画这行业,你首先要刻苦,我觉得漫画是比其他行业辛苦,要有心理准备辛苦一段时间,赶稿会很辛苦。
另外,在长期创作的过程中,无论怎样也会产生一些无聊、枯燥的情绪,这时你只能尽量保持自己的心态,学会保持一个开心的状态,积极面对创作上的每一件事。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都挺难的。
不过,当你喜欢做一件事转变成为工作职业的变化,感觉是不一样的。如果你是喜欢做这件事,会从中找到自己的那份乐趣的,我们一起努力吧。
06 从同人画师到知名漫画家
分享者:桐原泉美(日本)
代表作:《女优大试炼》、《我想吃掉你的胰脏》(漫画主笔,原著:住野夜)
我最早其实画的不是漫画,而是同人画,在画同人本的时候,有编辑问我要不要画原创漫画,这是我成为漫画作者的契机。
第一次出单行本是2005年,所以已经15年了呢。迄今为止自己印象深刻的作品是《女优大试炼》,作品的主题是戏剧,因为连载的时候收到了学生读者的反馈说“因为读了这部作品我开始演话剧了”,我真的非常开心。因为我自己算是个挺冷淡的人,没有少年系漫画家那种热情满满的感觉。但正是因为画漫画,我才在这个世界上有了活着的价值。
作为漫画家,灵感是很重要的,大家应该各有各的方法,对于我来说一个人独处发呆的时间很重要,散步或者泡澡时会灵感高涨。有灵感枯竭的时候就会想把所有的都抛下逃跑,但是我还是喜欢这份工作,享受其中乐趣的。只要有人还需要我,我就会继续一直画下去。
我对于中国动漫的了解有限,不过最近我看了动画电影《罗小黑战记》,真的很有趣。不管是漫画还是动画都在一步步前进呢。我还想看更多这样的作品,非常期待。
07 漫画工业化现在是我的热血源泉
分享者:于彦舒(中国)
代表作:《黑白无双》、《扳手少年》
大家好,我是于彦舒,别看我现在经常发微博,但其实我工作起来也是很努力的。这次跟大家聊聊我工作的前沿进展吧。
大家都知道,漫画家是一个偏匠人的职业,几百年来都是跟纸和笔打交道,这些年有了计算机和手写板,但工作模式其实没有大的变化的。匠人型职业有两个固有问题:一是每个新人的画工经验都得从零开始积累起来,工具进步带来的提升不明显;第二,个人创作时间是有限的,现在漫画连载周更已经比较累了,周双更或者周三更只能依靠工作室分配人力来解决。于是我在想,技术进步能不能解决新人培训和产能优化问题呢?
于是我想到引进三维技术,通过三转二的形式来创作漫画。三维技术的运用能够把原先漫画家单人的工作转化为一个工业化流程,从而提升单位时间内的产能,就像现在动画工业做的那样;同时随着动捕和建模工具的普及,漫画家画的工作可能会在未来脱离单纯的画笔和画布,变成更为专精的技术人员。
我在做《速滑少年》漫画时已经尝试过运用这种技术了,我们当时在长春请了专门的速滑教练来帮我们录制运动动作和轨迹,然后三维还原出来;现在动作捕捉技术也便宜下来了,未来我还想做一个京剧主题的漫画,未来是不是可以直接通过动捕来做,把美妙的动作、精美的服饰都还原出来?
当然,这些新技术在漫画领域的运用才刚刚开始,也有一些人批评说画的没有原来那么精致了。
这个我完全能够想象。这也代表我们未来进步空间还很大,我相信技术进步是未来的方向,我不会放弃的。大家都知道我是一个热血少年漫画家,现在漫画工业化就是我的热血源泉。
08 三十年老将请求出战
分享者:梁庆一(韩国)
代表作:《新暗行御史》、《恶魔辩护》
我从小就喜欢漫画和绘画,长大后自然而然就成为了漫画家。如今画漫画大概30年左右了,依旧没有厌倦。
春、夏、秋、冬四个季节可以概括我漫画连载30年间的经历。漫画连载期间在工作室附近看着树木们随着季节变化的样子,这四个字自然而然地浮现在我的脑海中。不过说起来,其实在我看来画漫画更像是自由涂鸦,并不是工作。我很享受这个过程,只要还有出版社需要我,我想我会一直创作下去。
很多年轻的朋友们会问我灵感问题,其实年轻就是最好的灵感啊!每次跟年轻的朋友们交流我总会获得新的灵感,不知道你们有没有类似的感触。另外作为奇幻类作品的作者,我主要接触一些游戏和设计类的内容来补充信息。
我对于年轻一辈很看好,如果大家创作出非常优秀又有趣的作品就没有我的一席之地了,只努力一点点就好了!^^开玩笑的,大家要努力加油哦~
09 一个佛系漫画编辑的自白
分享者:毒岛由人(日本)
职务:《月刊Action》总编辑长编辑
代表作:《超可動女孩1/6》系列、《踏切時間》
做漫画编辑大概20年了。当初因为喜欢漫画,想做和漫画相关的工作,自然而然成为了漫画编辑。
能够从事自己喜欢的事业在旁人看来是一件还算有趣的事,但其实有趣这件事是因人而异的,自己觉得有趣的事情,只不过是世间有趣中的沧海一粟罢了。
在漫画行业,漫画家是主人公,编辑是配角,在遇到剧情分歧的时候,双方还是时而打架的伙伴。久而久之,我觉得漫画编辑的职业生涯就很像“没有其他用处的万事屋”。得出这个结论并没有什么特别的理由,我单纯就是这么想的。
对于中国漫画的印象,其实来自于我以前担当评委的经历,那时看到的中国作品很多都不拘小节,打破常规格局,让我见识了多种多样的精彩,留下了很感动的回忆。这次再当中国漫画大赛的评委,我都非常期待能够见到新的有趣的漫画。
10 期待未来与更多中国漫画家合作
分享者:梅泽淳(日本)
职务:原《Comic电击大王》总编、KADOKAWA GLOBAL COMIC部部长
编辑代表作:《某科学的超电磁炮》、《四叶妹妹》
说起来学生时代我也梦想过成为漫画家,但是大学时认识了超级会画漫画的同级生,看了他画的精美的原稿之后,我就很快放弃了做漫画家的梦想。然后我开始和朋友们制作同人本,做着和编辑类似的工作,之后就开始了漫画编辑的职业生涯。
我还记得我刚开始当漫画编辑的时候,目标是“做出能卖10万部的漫画”和“要动画化”。第一个达成目标的作品叫《草莓棉花糖》,那已经是2005年上映的动画了。当时我还在公司内兼任了动画制作人的职务,所以印象最为深刻,现在回想起来还是非常珍贵的经验啊。
这次与中国漫画公司合作,也让我很吃惊——由工作室组成一个团体发表的作品可以保持全彩版本的周更,这个创作速度很让我吃惊。但是对于故事的编撰创作还略显不足,我觉得也有为了增加作品的体量而使故事变得平淡拖沓等等弊端。所以今后,优秀的漫画编辑是必须要存在的,有了优秀的漫画编辑,作者可以与之合作,向着更好的方向创作自己的作品。
我也十分期待未来能够与中国漫画作者合作。
写在最后:
他们说,画漫画是一件快乐的事,二三十年时间一下子就过去了。他们说,编辑优秀的作品、看见作者成长是一件感动到掉眼泪的事。这种滋味,没有亲身经历过的人很难体会。
如果你也想拥有这样的人生,也在犹豫是否踏上这条道路,不妨动笔一试,这或许是成就自己的一个契机,我们相信,每一个创作者都有发光的机遇。
戳左下角“阅读原文”,了解2020快看新人条漫大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