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赖奕龙:疫情将线上化推到极致,未来得老年人得天下
本文5523字丨5分钟阅读整理丨张明责编丨朱珍
新冠肺炎疫情带给我们非常多不同的感受。对于做声音平台的荔枝来说,疫情期间我发现,原来人们都非常需要声音的陪伴,声音是一个很好的陪伴方式。
在平常正常生活的时候,大家工作都很忙,娱乐的方式非常多而且选择也很多,对于情感的需求往往只有在半夜才会出现。
疫情期间突然发现,大家对声音、对情感的需求还是蛮强烈的。疫情期间,荔枝的用户收听时长和用户增长都非常好。
一、声音是非常独特的媒介
声音
最早出现的是声音,有了声音之后,一切都不一样了。
在人类发展史里面,人“会讲话”是非常重要的点。在其它动物还不会讲话,没有声音的时候,我们的祖先智人就会说话了。
会说简单的语言,比如“前面有一只老虎(或者狮子),危险来了,大家快走”。声音可以协同大家的行动,声音作为文明的最早的象征之一出现了。
后来声音成为原始人的一个重要精神支柱。因为原始人都是按部落群居的,在群居过程中,怎么协调好大家的关系,就要靠声音来交流。当中又包括了讲故事,有很多情感的交流,声音变成了重要的沟通载体。
有了沟通载体,人类才开始有协作,开始有分工,声音在这个过程中起到很大的作用。
再后来,人类慢慢有了“国家”和“部落”这种概念的时候,其他文化也慢慢起来,声音也还是很重要的一个讲故事的载体。有很多神话故事向我们展现了一些美好的愿景,揭示了一些价值观,故事都是通过声音慢慢去传达的。
文字
有了声音的传达之后,后面才有文字的出现,比如象形文字。文字传递信息非常好,能够把一些知识点记录下来、流传下来。
图片
文字之后,图片就来了。
图片早期是绘画。与中国传统绘画不同,西方的绘画把光影的概念引进来了,应该是图片的雏形。
在西方,从绘画变成摄影的几十年中,媒介的发展开始有了图片的阶段。
有了图片,很快进入图文时代,就有了报纸。传递信息最好的载体就是图文结合。图文结合对人类文明特别是工业化进程来说非常重要,因为它记录信息、传递信息,也诞生了新闻行业等第三产业。
影像
图片之后有了影像。最早的影像就是电影的默片(或叫无声电影),例如卓别林的电影。默片是通过图片一帧一帧叠加起来,变成动态的影像。
开始是黑白的影像,慢慢变成彩色的,就是通过涂颜色的方式做些彩色。后来有了胶片,再以后有了今天的数码。目前电影里最新的是李安尝试做的120帧的高清影像。
影像主要是围绕娱乐开始的。
很多人会问,为什么有了视频,还要声音?
在这次新冠肺炎疫情中,流量增长方面,声音平台反而比视频平台增长还要稍微好一点。
人们在家看电影、娱乐的时候,不是全天都能做的,很多时候心灵还是感到孤独、还是感到寂寞,需要有一些声音的陪伴。
所以,很多声音的应用就出来了。
声音作为媒介,它的主要特点从它诞生开始到今天都没有改变。它装载了非常浓厚的情感色彩,同时它也是一个在互动上非常有意思的媒介。
我们今天在这里聊天,虽然有视频。但另一方面,如果没有视频,只用声音来互动,体验也不会太差。但如果只有视频没有声音,就会差很多。在互动方面,有时声音会比图片更有趣。
荔枝作为声音平台,在做声音的时候,觉得声音还是非常独特的,有不可取代的特点,使用的场景跟视频也不一样。
所以,我觉得要有一个基本的认知,声音与视频不是同等的。
从维度上来讲:
文字是一维的,就是平面的;
声音是二维的,声音有时间;
图像是三维的,有声光电。
总体来说,每一种媒介都有它的特长和特点。
在疫情过程中,发现有很多的特点是只在声音媒介上体现,大家能够感受到。
二、未来5年,“耳朵经济”空间很大
现在大家的视力衰退得很厉害,眼睛的使用度非常高,一般人对着屏幕的时间,一天可能有6个小时以上。用眼睛这个感官去看东西,已经达到极限了。
最近一两年,慢慢兴起了一个新概念叫“耳朵经济”。
眼睛是人重要的器官,耳朵也是人重要的器官,为什么眼睛用得那么多,耳朵却不那么多?所以“耳朵经济”有很大的开发空间。
大家都在开发“耳朵经济”的空间,典型的例子就是从亚马逊的Echo智能音箱和Alexa个人语音助理开始,音箱开始重新进入家庭。
智能音箱进入家庭以后,很多场景都会发生变化。在收音机时代,人机交互是单向的;到智能音箱时代,人机交互就变成互动性的、多维的。
很多小孩子、老人在用智能音箱,这是很大的一个场景。
在全球智能音箱市场的发展过程中,中国市场发展得非常快。2019年,中国智能音箱的出货量已经接近美国了,我相信2020年可能会超过美国。
另外一个很大的变化是智能汽车。电动汽车越来越普及,用户在车上的娱乐场景会发生大的改变。原来在汽车上听的是调频这些。智能汽车连网非常好,会带来很多声音消费的强烈需求。
还有就是2019年比较火的苹果的无线耳机AirPods,2019年苹果卖无线耳机赚的钱就是特斯拉的好几倍。因为AirPods这个无线耳机像一个智能小助手,戴在耳朵上,行走、收听等都很方便,所以倍受人们的喜爱。
智能音箱、智能汽车、智能耳机的普及,使得声音的每一个使用场景都发生了一些变化,我觉得是比较重要的变化。
智能设备发展得很好的同时,5G网络也出现了。2020年,5G网络可能会覆盖到所有的城市。5G的连接方式与4G有很大的不同是,底层的连接是长连接。
可能以后打电话像微信一样长期挂在那里,不需要去拨号,我认为都是可以做到的。只要一点击就通话,拨号的方式、等待时间等都会发生很大的变化。
5G网络环境加上智能终端的普及,整个声音的使用场景会发生非常大的变化,会把声音的一些特点发展得非常好。它是充满情感的载体,它是非常好的互动的载体。
三、疫情带来最大的改变:线上化
疫情后,我们的生活发生最大的改变是线上化。
本来,每年GMIC大会都是一个聚会,现在变成了线上的聚会,而且非常有特色。我们早上看喜马拉雅山珠穆朗玛峰的日出,中午到下午又可以在线上开会,晚上还能看高山大学的星空直播。这都是线上化带来的便利。
1月份,荔枝在纳斯达克上市,所以公司年会节前就没有开。节后,我们千人规模的年会是在线上开的,在线上做了各种抽奖、各种互动,这也是疫情带来的变化。
在疫情期间,很多原来线下仅存的娱乐方式也在往线上转。比如很多地方的一些曲艺社,疫情中他们都在荔枝平台上做直播。中老年人听得比较多,听相声和曲艺。
办公现在是真正意义上的线上化。线上办公在我们的内部也推了一两年,但是推得不是非常的完整。疫情之后,我们就完全实现了线上办公。
线上办公需要有很多准备,包括线上的流程系统、协同系统、会议系统、沟通交流系统。借助这次疫情,这些系统我们做了很好的搭载。
还有就是大家现在都是在线上“云逛街”,直播电商非常火。在线下商场逛街,有时也是去看一下不会买,去看有哪些商品,它的特点是什么。现在躺在家里其实就可以“云逛街”,很多非常有意思的商品都可以看到。这也是疫情带来的不同。
很多销售也在线上化。
运动也线上化了。疫情之后,我与几位朋友一起买了划船机,可以大家一起在线上比赛。健身运动也变成了线上的一种活动。
疫情是进一步把线上化推到极致,原来线下的销售、运动、仅存的娱乐方式都在往线上转。
疫情期间,在荔枝平台上,最火爆的应用是线上唱K。我们有个产品叫荔枝派,亲戚朋友可以一起开个房间,然后在线上一起唱K。
这种产品我们之前也在推,但这次疫情让大家有了更好的一些认知。
四、增量市场:得老年人得天下
人口老龄化时代到来是必然的。特别是最近我们在做智能音箱,我最大的感触是老年人的世界很大程度上是被忽略的。
很多老年人只有在微信公众号转一些鸡汤文,才能找到一些存在感,大家对这个要宽容一点,这是他们的一种方式。
其实老年人还是蛮孤独的,所以有出现很多的活动方式,包括广场舞等。
在线上,针对老年人的服务非常少,特别是智能音箱进入家庭的时候,我们要深入地考虑如何在线上为老人提供声音的服务。
平台上年轻人非常活跃,玩得很溜,老年人需要有适合他们的方式,他们怎么更简单地接入这个网络。
我们测试了一些智能音箱的老年人用户,在这个网络里,他们非常的活跃。他们时间也多,活跃度也高,比如唱歌、各种聊天、朗诵。我们平台上有一批老年人群体,每天晚上4个小时,风雨无阻,一人读一段新闻,一人吟一段唐诗宋词,每天都玩得很嗨。
老年人市场在我们国家未来肯定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老年人市场的增量大,活跃度高,愿意花钱,情感的表达比年轻人更强烈。老年人需要很强的社群交流,个人的交友需求也非常强。
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增量市场。以前说的是“得年轻人得天下”,很可能在未来若干年后,会变成“得老年人得天下”。
问答环节
Chapter 1
大家都在做视频的东西,荔枝为什么还是强调坚持做声音?
答:我们都信奉一个古老的道理,“善听者为王”,听还是蛮重要的。每一种媒介都有它的特点,难以被取代掉。从娱乐和广告的角度来说,视频当然是最强的。但是视频和声音两种媒介有时候还是有一些冲突。
当你内心需要安静的时候,稍稍有点落寞的时候,或者热闹繁华过后,你会选择声音。当你充满活力,你很精神,需要一些东西来刺激的时候,你会选择视频。玩游戏也好,唱K也好,看影视也好,从用户的角度,两种媒介是有点冲突的。
所以,我们一直都没有既做音频又做视频,一直坚持在做声音赛道。
“眼睛经济”非常好也非常庞大,但是已经开发到极致了。极致之后,必然会有反弹,用户需要其他的方式。声音有很强的伴随性,也不是那么强的占用所有的空间,这种需求自然会起来。所以我们看好在未来有很多声音的场景也会重新起来。
声音整体的渗透率在中国市场是非常低的。虽然这两年涨得比较快,现在是40%左右。相比视频的80%多,声音只有视频一半的渗透率。在美国市场不是,声音的渗透率比视频要强的,因为它的广播模式传承得比较好。
在美国,没有收音机的时候,汽车很好的承载了声音的消费场景。在国内,有10-20年的时间,声音消费是断掉的。比如电视机来了,家里就没有收音机了,但很多人也没有汽车,所以对声音的消费就断了十多年。
现在随着智能音箱、智能汽车的普及,声音就有了新的空间。
Chapter 2
荔枝平台上,哪一类的声音是最有市场开发价值的?
答:不同声音品类现在的状态不代表以后,都是在变化的过程中。
在声音平台上,情感沟通是第一位的,你很落寞的时候,听一些安慰你内心的东西。特别在疫情期间,你焦虑的时候,就需要有个声音。
另外现在年轻人很宅,他需要做事情的时候有一个声音在旁边陪着他,又不打扰他,他又能感觉到有人在身边,这种需求是非常强的。
另外一种是互动的需求,就是大家一起玩,一起聊天,在一个声音里面做各种互动,有很多方式,比如唱歌接龙;比如戏剧唱K,在声音里把一些经典的影视剧片段,你演一段,我演一段,也是非常的嗨。这些都是年轻人主要的娱乐方式。
情感和互动是声音明显的两个主流需求。
Chapter 3
荔枝上有很多主播,他们的节目形态和传统的电台有什么不一样?
答:传统的电台形式比较单一,但是在音频的平台上就是百花齐放,各种都有。
我们刚开始有一个非常庞大的、原来没有想到的人群,就是妈妈讲故事,这在电台是没有的。因为荔枝录音比较好,有好的录音设备,我们在推出的时候发现最火爆的是妈妈讲故事。一堆妈妈都在我们平台讲故事,包括一些明星,像马伊利也在我们平台给小孩讲故事。
这种案例非常多,不管是明星还是普通人,都有这个需求。这种需求在电台是没有的,电台也不会允许一个妈妈上去讲故事的,好像也没有这种栏目。
后来更多的是年轻人,年轻人的玩法就更多了。从EXO到TFBOYS开始,比较火的一些组合有很多也是在我们的平台成长起来。他们的粉丝在我们平台做关于他们的节目,比如受到他们的激励,学业怎样怎样;跟他们的偶像进行一些倾诉。这一点在以前的电台好像也没有。
像戏剧唱K也是新的,在新的网络环境下出了一些新的东西,形式上非常多样。
Chapter 4
所有做内容平台的都有这样一个困惑,如何留住那些有流量担当的大IP。荔枝是如何面对这个问题的?
答:首先荔枝的定位是一个UGC平台,有海量的主播。现在每个月活跃的生产者大概有600万,我们致力在服务好所有的主播上面是做得比较好的。但我们很少去为单个的主播做非常好的服务。我们平台的精力主要还是面向海量的主播服务方面。
在我们平台,其实也有很多大的IP成了很大的公司,像逻辑思维、冬吴相对论第一个平台都是在我们这里,以及后来成立公司的十点读书。这个过程,我觉得是无可避免的,大家都想成长,成长足够大了之后有自己独立的想法。这是宿命,不可避免。
我们能做的是让更多人参与进来,如果平台上有几百万、几千万甚至上亿的生产者在创造内容,个别头部的流失对平台影响不是非常大。
Chapter 5
最近你有看书么?
答:最新的是《苏世民:我的经验与教训》。我看得最多的是《商业的本质》,还有《萨姆·沃尔顿大传》。
用一生的经验来写的书,我看得比较多。
Chapter 6
作为高山大学的第一批同学,几年下来,高山大学有哪些地方是让你觉得有收获的,高山大学有哪些地方可以改进?
答:作为高山大学实验班的同学和第一期的同学,我觉得高山大学给我的意义还是蛮大的。
高山大学某种意义上对我来说是一道光,或开了一扇天窗。以前创业的过程中,我们往往是在埋头思考和苦干,很少抬头去看天,或者跳出我们这个世界来看我们这个世界。高山大学从科学这个切入点,让我们有了更好的视角来看我们自己、看社会、看地球。
一个人只是看自己非常具体的东西,不跳出自己,跳出地球去看一下的话,很多东西就会闷在里面,跳不出去。
高山大学还是一个非常年轻的组织,期望高山大学能够形成自组织的形式,能够自我迭代,有自生长的生命力。现在还需要很多人一起来做到。
推荐阅读
1 | |
2 | |
3 | |
4 | |
5 |
点击阅读原文,加入高山大学,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