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齐锐:流水的皇帝,铁打的“皇家天文官”

GASA 高山书院 2022-06-17

*以下根据高山大学和荔枝播客联合制作播出的播客栏目《科学相对论》节选整理而成。
※音频剪辑丨荔枝&李嘉
※整理丨李嘉
※编辑丨朱珍

本期主播

齐锐

北京天文馆副馆长,北京古观象台台长,副研究员,国际天文学联合会IAU会员,天文爱好者“星空大会Star Party”创始人


程巍William

高山大学2019级学员,达尔文细胞、火箭派航天创始人





流水的皇帝,铁打的天文官


William:

大家好,我们这一期请到了北京天文馆副馆长、北京古观象台台长齐锐老师,首先,请您先给我们科普下,古天文学到底是什么?

齐锐:

古天文学实际上是针对中国古代的天文学内容,它覆盖的时间跨度很长,甚至从没有文字记载只有传说的年代就已经开始了,当然更多的还是有文字记载以后。
首先,是文献方面。跟天文星象有关系的实际上都是古天文学研究的内容,包括正史天文卷以及很多历史经典著作中跟天文有关的内容,比如大家所学的古代文学作品里就会经常提到一些星宿名字、天象等。
第二,是研究跟天文相关的文物,天文考古学也是与此相关的。
第三,历史上著名的天文人物和他们的故事,这些故事可能影响了中华文明的历史进程。
在中国古代,天文的地位很特殊,它离国家政权中心很近。在帝王时代,天文是直接为帝王统治服务的,那时候天文学家的一席话,可能会影响一个国家、一个朝代的命运。
我们现在可能会把它当做一个好玩的东西来理解,但实际上在古代,这是很严肃的一件事。
通过这些年的学习,我认为中国古代天文的官方体系和民间体系,是两码事。平时老百姓听到的更多的是在民间的一些说法;在正统的,尤其在帝王身边工作的这些御用天文学家来说,可能是另外一套。

William: 

你经常提到的钦天监吗?

齐锐:

钦天监是清朝皇家天文官工作的地方,其实就是我们北京古观象台,这儿的一把手叫“监正”。
在封建时代,这是一个直接为皇家或者为天子统治服务的。它有一定的传承,这个体系的传承往往和朝代的更替没有太大关系,它是被家族或者是一些特定职业的人历代相承的。
比如三国两晋时期的天文学家陈卓,大家今天看到的“三垣二十八宿”星官体系是他在晋代定下来的。他历经三四朝,都是皇家天文官,叫太史令,他一直都是这个职位。换皇帝没关系,这个职业本身还是这些能人。

William:

流水的皇帝。这样说起来它实际上是象征君权神授和天授的法律性的。

齐锐:

中国古代天文的地位就从这儿来的,为什么这么重要?是为了印证政权统治者的合法性。


中国古天文学是科学吗?


William:

现在的天文学具有一套非常科学的体系,包括观测方法等,中国古天文学听起来更像一套政治或者文化体系,那么,它到底是不是科学的?

齐锐:

关于什么是科学,我想现在可能还没有定论,科学这个词以及它所涵盖的意义,大多数业内人承认它是来自于西方的概念,方法论的范畴。那么本土传统的“学问”,是不是可以纳入这套语境或者话语体系,还有待考察。
也许永远纳入不了话语体系,但是不要紧。如果我们认为科学是一套完整的能够自圆其说的知识体系,我觉得中国古代天文就可以称为科学的内容之一。

William:

古天文学现在到了哪一步,古天文学未来的发展方向是独立的还是和西方天文学融合?

齐锐:

我认为,首先中国古代天文还是属于广义的科学范畴,但是我们不得不说,我们要指望从中国古代天文学中探讨出黑洞、白洞等不太现实,它更多的体现的是在文化、哲学这些方面给予我们营养,这是两回事。

William:

在中国古文献记载当中,我们也找到了很多像彗星、太阳黑子等各种各样的天文现象的记载,可以说中国古代的天文学实际上非常发达,而且记录很完整。

齐锐:

你说得很对。中国古代天文系统,恐怕是现存唯一、最完整、最高级的古代天文系统。
一个是软实力方面,我们有很多文字记录以及考古文物记录。在西方很难找到古代尤其是中世纪以前的文字记录,很多西方天文学家研究早期天文现象时,都在中国古代的的经典著作中找到了天象发生的依据记录。
为什么是这样?是因为中西方对天文的态度不一样,在近代科学出现以前,天文学不是一个独立的学科,它是一个使唤丫头,是谁的使唤丫头呢?是占星学。
开普勒实际上不是天文学家,他其实是给皇家算命的,就是西方占星这套。但是毕竟是一种对皇帝/贵族个人或者家庭的业余爱好的逢迎。
中国古代天文,像我刚才提到的,是跟政权有关的,是一个严肃的官职,世代相传。所以古代天文官生来就有一种使命感,天上发生的任何事情都会如实地尽职尽责地记录下来(当然不排除古人为了迎合某些目的造假的可能性),这是他的工作,所以几千年传承下来,我国的天象记录在全世界独此一家。
另外还有硬实力方面。我们的古观象台有8件巨型铜质天文仪器,是清朝康熙到乾隆年间建的。是谁帮皇上建造的呢?是一些西方传教士,这8件大型天文仪器是中西合璧的产物,是西方科学进入中国后的第一次结晶或者成果体现。
现在经常有来自西方国家的一些文化界甚至政界人士来参观访问。为什么西方国家没有这样的仪器呢?这个问题很重要,西方三四百年间没有一架天文仪器能流传到今天,其实当时在西方这东西有的是,那是为什么没有流传下来?
原因肯定是多方面的,历史上的战争、国家的分裂合并等等。而在中国这片土地上,我们只是朝代更替,这是一方面的原因。另外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可能就是我们不仅仅把它看成科学的观测仪器,还把它当做跟政权相关的,它首先是礼器。
我经常考来参观的人们一个小问题:清代分六部,吏户礼兵刑工,那么您猜我们古观象台应该归哪个部?

William:

您这么说,肯定就是礼部。

齐锐:

对,是礼部,天文仪器首先是礼器,然后才是观测仪器。这个地位和西方一个天文学家研究观测的地位能一样吗?所以对它的重视、保养和爱护就不一样,我们一直把它放在皇城中最重要的位置,世代重兵把守。
另外投入也大不相同,他们不舍得拿出这么多贵金属去铸造一架青铜仪器,他们更多的是用木头包一层金属皮,时间长了木头就烂了,流传不到今天。如今就只能到我国来看当年的仪器的原貌是什么样。

科学,撬开了中国的大门


William:

但是我觉得这也说明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当年的中国的皇帝能够让西方传教士这些科学家来参与这种国之重器的制作,也说明他们当时对于西方科学实际上是一种接受态度,也发现其先进性,可能能够弥补我们中国古天文学历法的一些问题。

齐锐:

对。这里的故事其实完全超越了天文学本身,已经影响到了整个中华民族。
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西方船坚炮利打开了中国的大门,实际上最早他们还不是通过坚船利炮,而是宗教。传教士来到中国,科学对他来说是传播教义的敲门砖,由此获取信任。
这个特别重要,因为最早期的传教士来中国以后,才了解到中国的统治阶级对于天象是这么的重视,于是沟通西方国家派遣一批批懂天文学的西方传教士来到中国。
明朝时,利玛窦和徐光启合译《几何原本》,一套数学的科学理论,在这个理论的指导下,天文历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更加准确地预言天象。
比方说日食对于国家统治阶级而言是大事,相对中国传统历法,传教士通过这套数学科学体系能够相对准确地预判日食发生的日期,于是,统治阶级开始慢慢认识到科学的准确性和价值。
康熙、乾隆都很崇尚科学,来华传教士南怀仁就是康熙的老师,教授西方数学、物理。
同时,传教士也介绍西方文化,宣传西方宗教信仰。比如他会讲天上是有神的,神推动了星球的运动等等。当然统治阶级信不信那是另外一回事。
但是无论怎样,科学撬开了中国的大门。



更多深度有趣的讨论内容,欢迎订阅




热爱科学的人都在这里

添加高小山微信:GASA2017,与科学做朋友!

投稿/内容合作:info@gasauniversity.org

推荐阅读

1

清华人工智能博士毕业后,他去《天文爱好者》当了社长 | 专访齐锐

2

程巍:“火星人”是怎样炼成的

3

哥白尼革命:一位业余天文学家推倒多米诺骨牌

4

在北京古观象台,看斗转星移500年丨思享课预告

5

近光速自转、迄今最重的恒星级黑洞!独家专访发现者苟利军



点击阅读原文,加入高山大学,与全球科学家一起探索科学的乐趣。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