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F·观点 | 廖庆松:我把自己消失掉,让观众直面影像
第三届西湖国际纪录片大会/ The 3rd West Lake International Documentary Festival(简称“IDF 2019”)是集纪录片展播、推优、提案、论坛、工作坊于一体的高品质人文艺术平台,定于2019年10月18日-20日在杭州西子湖畔中国美术学院举行。
廖庆松,著名剪辑师、金马奖特别贡献奖获得者,有“台湾新电影保姆”之称。
1973 年进入台湾中央电影公司电影技术人员训练班,四十多年来几乎与台湾每一位重要导演都合作过。从杨德昌的《海滩的一天》、侯孝贤的《童年往事》《风柜来的人》,到易智言的《蓝色大门》、郑文堂的《梦幻部落》、王颂歌的《半镜》,廖庆松剪辑的电影超过 70 部。近年来,他担纲剪辑的诸多作品纷纷入围各大影展,其中《踏血寻梅》斩获 2016 年第十届亚洲电影大奖最佳剪辑奖、《塔洛》入选金鸡百花奖等。此外,廖庆松也曾当过电影导演,拍摄过《期待你长大》《海水正蓝》等作品。
2018年10月,廖庆松先生作为第二届西湖国际纪录片大会“IDF培育计划”工作坊单元的导师,接受了组委会的专访。
▼
廖庆松访谈视频
时长 | 03′48″
“我把自己消失掉,让观众直面影像”
——廖庆松访谈录
Q
自1974年起,您几乎担纲了所有台湾新电影作品的剪辑,也享有“台湾新电影保姆”的美誉。那么您在从事剪辑工作时,首先考量的是什么?
A
大多数情况下,我都会要求学生,甚至也要求我自己,先把片子看两三遍再开始剪。并且要从头到尾看,包括NG片段等所有的素材。你首先要去感受,而不是去选择,也不是去批判。你不去判断片子的对错,你只是看。实际上,这个工作,很少人可以完成。
Q
侯孝贤导演在创作《风柜来的人》期间读了沈从文先生的自传,并因此改变了他的创作手法——他希望找到一个客观的视角。这似乎也成为了您剪辑风格的转折点,您当时是怎么想的?
A
我在剪《风柜来的人》之前看了一个法国电影展,把所有法国新浪潮的片子都看下来了。事实上在很早以前,我跟侯导就在思考:电影一定要这样剪吗?一定使用要分镜等等手法吗?所以我在《风柜来的人》里用了情感逻辑的剪接,取代了叙事逻辑。在这里,我的镜头会比较抒情。例如,《洛克兄弟》在黑白电影中加入了一些彩色的片段,观众会很惊讶:“怎么黑白片变彩色?”最后他们会明白,是主角在想事情。观众会有一种直接的、直觉的临场感。
Q
您是否特别注重真实时间的流动感?
A
我觉得有时候讲故事可能会让观众更疲惫。实际上,你只要开始讲故事,观众就很像在看故事。而我则宁愿让观众更直接地去面对影像。我希望将观众变为主观的参与者,而非客观的被告知者。我把自己消失掉了。
Q
这是否受启发于梅索斯兄弟(David & Albert Maysles)倡导的“直接电影”——认为纪录片拍摄者要如同苍蝇一样作壁上观,不介入叙事?
A
是的。实际上,不介入的方式就是让“自己”消失。如果说,剪辑师与观众中间存在一个导演,我们把导演请走,也许观众就更直接地面对了导演所创作的作品。亦即是说,我不需要透过导演的叙述手法。实际上,最简单的直接面对就是长镜头,它可以抹去导演的观点。
Q
您作为2018第二届西湖国际纪录片大会“IDF培育计划”工作坊单元的导师,在对学生的培训指导过程中是否也有所倾向?
A
我倒觉得要依片子的状态。每个创作者都有其观点和看法。但如果转换一个观点会让作品更好,当然可以转换。如果没有特别的想法,我还是会依照学生自己的性格去指导剪辑。
Q
您认为优秀的纪录片创作者应当具备怎样的素质?
A
我认为纪录片创作者第一要有观点。但是,观点不要影响创作者自己,它可以存而不论。最重要的是,创作者对他的拍摄对象是否充满了关怀与了解。或者创作者想表达的问题,有没有透彻地去了解。做到这些而后,才会有很敏感的触角去搜集所有的状况。事后再进行梳理。要保持很清晰的“我要focus在哪里”的思维,同时,又要有一颗开放的心。并且,纪录片创作者对人、对事真的要很有兴趣,而不是只落在意识形态上。
今年,“IDF 培育计划”工作坊单元更名为“IDF学院”培育单元,项目征集即将开启,请各位留意西湖国际纪录片大会公众号及大会官网的后续推送。
精彩回顾
▼▼▼
IDF·工作坊 | 纪录片的每一秒都不可以浪费
距“D20提名”评优单元征片截止还有2天
距“IDF创投”提案单元征案结束还有13天
IDF·2019 | D20 Nomination Call for Entries
点击 “阅读原文” 进入 IDF 官方报名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