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崔灿:传统围棋理论的偏差及其原因

崔灿 杭州智力运动文化 2022-08-03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们
导言

2016年3月,围棋人工智能AlphaGo在“人机大战”上以4:1战胜李世石,围棋的竞技从此进入了AI时代。在这五盘棋中,AlphaGo下出了一些创造性的招法,尤其是第二局黑37技惊四座的五路肩冲,颠覆了此前的人类围棋常识。在此后一年的时间里,各种版本的AlphaGo又相继展示了“中国流碰小目”、“星位直接点三三”等令人震惊的下法。并对原先围棋三大复杂定式——“妖刀”、“雪崩”和“大斜”,进行了新的诠释。2017年12月,“AlphaGo教学工具”上线,这个涵盖了围棋主要布局的开局库,将布局与定式彻底解构。围棋AI时代之前的人类定式,几乎全军覆没。

沿着AlphaGo指引的方向,绝艺、星阵等国内围棋AI迅速超越了人类顶尖棋手水平,以Leela Zero为首的“草根围棋AI”也在逐渐成长。如今,无论是职业赛场还是网络对局,围棋AI验证过的开局套路大行其道,传统的布局定式已被全面取代。大量“看不懂”的AI招法在实战中频频出现,原有的许多围棋常识显然已不再适用。但传统围棋理论的问题究竟是什么,人们并未很好地去研究与总结。这种理论与实践的脱节,成为当下围棋技术领域亟需攻克的一大难关。

分析整理传统围棋理论的问题所在,以及这些问题出现的原因,对围棋技术发展与教学领域都有重要的意义。对于一二线职业棋手以及冲段少年而言,了解传统围棋理论的错误之处及其原因,有助于吸收围棋AI招法背后的思想,更有效地提高自身水平;在基层围棋教学以及围棋启蒙教材那里,布局、定式和中盘的大部分内容都有更正的必要,这需要对传统围棋理论进行更新与重构。

围棋竞技层面在近代得到了极大发展,但围棋理论的研究则相对滞后。强调“棋理”的日式围棋风格,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逐渐被中韩的“力棋”所取代,然而这一过程并未产生明确的理论成果。围棋AI的突破,使人类棋手第一次拥有了相对精确与统一的判别尺度,对传统围棋理论的重新审视势在必行。

01

传 统 围 棋 理 论 概 述



一.传统围棋理论的定义


北宋时期著名的科学家沈括,曾对围棋盘上可能的状态总数进行了推算,并得出一个天文数字[1]。一千年后的今天,即便是七路小棋盘,仅凭人力也未能得出最优解[2]。在十九路棋盘上,计算机也无法穷举所有变化,人类棋手的计算离最优解更是遥不可及。因此,历代棋手们使用了许多抽象的方法来分析盘面,总结出一系列的“棋理”,并依据这些道理来帮助决策[1]。这就是围棋理论的由来。

与世间万物的知识一样,棋盘上的知识可以从性质上,分为“确定性”与“非确定性”两大类。确定性的知识,是指棋盘上能够通过演绎推理得出的,存在必然性的具体结论。如“盘角曲四,局终乃亡”,“六死八活七看先”,“对杀时应先收外气”等等。一切能够通过计算得出的确定结果,如局部的死活,封闭官子的目数大小等等,也可以视作确定性的知识。而非确定性的知识,则是历代棋手们通过大量的对局实践,归纳总结出的一般性行棋原则,以及这些原则指导下的具体棋谚。如“金角银边草肚皮”,“立二拆三,立三拆四”,“七子沿边活也输”等。这些棋理具有不确定性,不像确定性知识那样不可推翻。

以对局时使用的“感觉—计算—判断”这一思考过程为例,看到一个局面,棋手们首先会产生“第一感”,再根据感觉确定计算的方向,最后对计算出的结果进行判断。在这一过程中,先行的“感觉”来自于实证性与或然推断性两种知识的综合提炼,并参与到后面的两个步骤之中。中间的“计算”即线性推理,得出若干个变化图,以及基于确定性知识的结论,如“变化A不可能优于变化B”。而最后的“判断”则完全依靠非确定性的知识,对各种计算结果做出取舍,从而决定具体的着法。对于围棋高手而言,与线性计算的深度与广度相比,精准的判断才是围棋最难的地方。本文中的“传统围棋理论”,指的是围棋进入AI时代之前,历代棋手们经过千年的归纳总结,保留下来的非确定性围棋知识,也就是对局思考中“判断”所依靠的部分。



二.传统围棋理论的历史与构建


传统围棋理论在漫长的历史中不断演变,总体来看呈现出动态发展趋势。但自北宋的围棋理论集大成之作《棋经十三篇》之后,大部分的围棋书籍只是在对局评论或研究专项技术的过程中,偶尔“夹叙夹议”背后的棋理。以理论探讨为主题的书籍少之又少。迄今为止尚无一部“百科全书”式的,分门别类将所有围棋理论一一论述的著作。因此,有必要先对散落在各种书籍文献,以及不同年代棋谱背后体现的围棋理论与思想进行一番梳理。这些围棋理论按照性质,大致可分为“区域理论”和“战斗理论”两大类。

1.区域理论与布局

区域理论所探讨的,是棋盘上不同位置占领价值的高低这一问题。棋盘上每一个交叉点,都位于某条确定的线路,以及划分相对模糊的三类区域——“角、边、中腹”。每一位棋手在对局开始时,都要面对棋盘上大片的空旷地带,应从何处入手自然成了首要问题。

(1)区域理论的逻辑基础及其形成

最广为人知的围棋区域理论,莫过于“金角银边草肚皮”了——开局阶段棋子下在角部的价值最高,边上其次,中腹最低。该理论基于一个显而易见的道理:围出同样的目数,在角上需要的子数最少,边上次之,中腹最多。问题是,围空能力高低并不是棋子的全部价值。一颗棋子落在棋盘上,会对四周产生一定的影响,棋子的“围空能力”是否一定优于对未知战斗的作用,显然无法通过演绎推理得出答案。

在整理中国古代围棋理论中的“区域观”之前,首先要明确一点:日本的古典围棋理论以“地”为中心概念,一切都是为了围空,这种理念在当代围棋中得到了延续[1];而中国古棋在规则与文化的影响下,棋手观念中优先级最高的是“势”[2]。由于“地”的概念在中国古棋理论中要让位于“势”,围地的多寡并不是棋盘上“区域”思考的第一要素,棋手们更关注棋子作战时的表现。古今棋手关注的重点不同,是中国古棋的许多下法,尤其是布局套路不为今天的棋手所理解的原因。

中国古代棋论中,在“区域”问题上有一些看似矛盾的表述。既说“保角依旁”[3],又将“傍畔萦角”[4]列为棋病;既有“边不如角”,又有“角不如腹”[5]。应该如何理解这些文字呢?前者是探讨角度的不同,“保角依边”说的是棋子的生存能力,不得“傍畔萦角”以及“下者守边隅”[6],则是对过于关注生存的批判。而后者“边<角<腹”的价值判断,乃是座子规则下实战经验的总结。在古棋中,边的争夺是以拆二拆三为主[7],因此最易成空,但目数所得也最小;角部由于座子位置原因不易固守,如能保角得地,则目数多于边上的拆二拆三;而中腹最难围地,倘若能成,所得多于边角[8]。在中国古棋的情境下,这三个区域的围地大小与难度成反比。故“高者在腹,下者在边,中者占角,此棋家之常然”[9]

中国古代围棋理论在表述上大多轻边隅而重中腹,但在实践中发现棋子在边角处易生根,因此既要“起手据边隅”,也要“入腹争正面”[10]。对中腹的重视与开局在边隅布子并不矛盾,起手边角是为中盘决战布置有利阵形,而不是边角取地的效率更高。下面通过一些实例,来说明中国古代围棋理论的“区域”观念。

图1(白)汪汉年(黑)盛大有

对于右上角黑棋的定型手法,清代国手徐星友在《眉山墅隐》中评曰:“6至10搪角,乃(盛)大有着法,自成一家,非局面之正”。“起手经营一角,别无余意,失局面大旨”。“中局另有运用,又当别论,用于起手,局面失宜”。可见这种开局取地的下法,是不受古代棋手推崇的。另外,以现代棋手的观点,白11当然应该在右下守角,威胁黑右边一子,以发挥白棋右上厚味的作用。而《眉山墅隐》中出现这一局面的四盘棋里,白棋都是上边拆二。在“还棋头”规则下,中国古棋布局重视连络,避免被分割的思维可见一斑。

图2 施襄夏自拟二子谱

《海昌二妙集》收录了清代围棋理论大家施襄夏六局自拟二子谱。这六盘棋白方起手全部是挂角,后续布局进程也未体现出边和角的价值存在高低之分。    

 图2-1 施襄夏原评:黑十四如于十九

(本图黑1)位投,则白拆三矣。

显然,施襄夏认为这个局面下占角的优先级,低于限制白棋左下一子的活动范围。以及图2中,黑18将左下黑角安定,也比左上占空角更为重要。

图2-2 施襄夏原评:二十三如长,恐黑四四路长,白三四路行,黑扳(即本图白1至黑4)。白扳则恐黑冲断,关(A位)则(黑)立而肥角。唯有二十三位呆占(粘),则黑七四路虎,白扳角,黑亦扳以争先(即本图白5至黑8),白地削矣。

 从施襄夏对图2白棋最后一手为何要棒粘的解释,可以看出他不是不在意角上的目数,但“肥角”要让位于作战时整体的厚薄。按照当代围棋理论,白5多半会选择扳角,黑6亦可如图2-3那样下立取角。但在古棋的理念中,被对方筑起一道这样的外势,是断然不能接受的。

图2-3

拟局,即用于教学示范的自制棋谱,通常加以解说。与真实对局相比,往往更能体现出一个时代的围棋理念。另一方面,“座子”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中国古棋的理论与思想,而让二子的对局中存在空角,可以让棋手们相对自由的表达“区域”观念。关于中国古棋让二子开局占空角的具体情况,统计分析如下:[1]

图3 中国古谱(让二子)开局占空角的方式

在占角方式上,“目外”占据了总数的四分之三,“超目外”出现的次数,超过了小目之外的所有现代布局主流占角选点。在中国古代围棋文献中,移除了座子的“空花角”一类角图[1],也是以这两个位置为起始展开局部变化。

当白棋第一手为挂角时,黑棋第二手如用“目外”来占空角,方位几乎都位于白棋挂角的一侧,如同图2所示。可见在中国古棋中,“占角”的主旨并非取地,更多是考虑与全局战斗的关联。

  图4 中国古谱(让二子)开局占空角的时机

白棋第一手占空角,仅占棋谱总数不到十分之一。或许让子一方起手挂角,是为了使开局更富于变化,但在白棋第一手占空角的37局里,只有4盘棋黑方第二手占了另外一个空角,同样是总数的十分之一左右。

另外,某方占空角时,该四分之一棋盘区域内已有己方或对方棋子,即“先边后角”的棋谱超过了20%;将近三分之一的对局在布局三十手过后,棋盘上仍有空角未占。这些数据也从侧面体现了中国古代棋手的区域观念——对于“空角”的价值有一定认识,但占角显然不是布局中最优先的事项。

明末清初之际,中国古棋“围绕角部扭杀”的传统开局理念,被更为舒缓的“布阵分割”套路所取代。而在这一时期,日本围棋整体水平在江户幕府的扶持下迅速提升,棋盘上的“区域”价值也逐渐确定下来。

图5 (黑)鹿盐利玄(白)本因坊算砂 对局时间不明

日本安土桃山时代(1573-1603)的棋谱,虽然已经废除了座子,但经常像中国清代之前的古棋那样,一上来就围绕角部展开战斗。这一时期许多布局下法,被后人称为“古风”。坊门开山祖师本因坊算砂在棋盘上的求战欲望,从白16和白24这两步棋中可见一斑。

图6 (黑)安井算哲(白)中村道硕

对局时间不明

二世“名人”中村道硕,被认为是那个年代第一位有着“角地优先”意识的棋手[3]。不过,从白16这步棋来看,限制对方的模样发展,要排在“占空角”之前。白28也表现出了类似的思路。

日本最古老的棋论文献《囲碁式》[2],起手篇中有“第一手也可以考虑下在天元。尽管围不住中央之地,也无法对四角产生直接影响,但天元一子俯视四方,让一切更加便利”的说法[4][5]。中国一些围棋古籍中,也有座子制下天元起手的“太极图”布局推演。就棋子的影响力而言,位于棋盘正中央,独一无二的“天元”或许是最优秀的——从古至今,不少棋手都产生过这样的想法。但无论中国还是日本的古谱,起手天元只是一种趣向,第一手在角部行棋是绝对的主流。施襄夏在《弈理指归》中认为“古谱或有太极图起手者,务虚而无实际,不足取也”。后来成为日本著名天文学家的二世安井算哲[3],曾在“御城棋”[4]中起手占据天元(图7),结果惨败于道策之手。从这盘棋的布局来看,算哲采用了先行占边等下法来配合全局,但最终“天元”之子的威力完全没能得到发挥。

图7 (黑)二世安井算哲(白)道策 

宽文十年(1670年)

在道策统治了日本棋界之后,“第一占角,第二挂角或守角,第三占边”成了棋盘上绝对的法则。在江户中期出版的一本布局示范书籍中(图8),可以清楚的看到“先角后边再中腹”的区域价值观。

图8 《碁立絹篩》卷一 图1-1

日本古典围棋布局观念在十七世纪末大致定型,之后延续了相当长的时间,直到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一股“新布局”的旋风席卷日本棋坛。新布局十分重视向中腹发展的价值,其理论思想是保持全局的均衡,但并未对开局阶段先在边角行棋这一点提出挑战。随着时代更迭,棋手们的布局思路也在不断调整,唯有“先角后边”的价值观,一直延续到了今天。

边角的价值确立之后,开局落子的线路也有了相应的标准。与现代布局不同的是,在中日两国的古谱中,边上几乎看不到四线的着手。无论是中国古棋重视的“得根地[5]”,还是日本传统围棋理念看重的“围地”,最有效的下法都是占据三线。中国古棋自始至终排斥开局在四线布子,日本围棋也是在十九世纪之后,才偶尔出现四线占边的尝试。四线真正被棋手们接纳,是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之后的事情。在“新布局”风潮的影响下,四线虽对下方的控制力不够,但从效率上完全可以与三线抗衡,逐渐成为了棋手们的共识。

由于三线行棋已经能很好的限制对方在下面施展手段,一二线落子就从逻辑上被排除了。另外,下在五线或以上,将无法实现对边角的控制,于是“落子三四线”就成了围棋区域理论中另一条基本原则。

2.边的理论棋盘上不同区域的价值和开局落子的线路,是围棋传统区域理论的核心。在此之上,又进一步发展出了“棋行宽处”、“高低配合”与“立体发展”这三条与边相关的区域理论。“宽处”指的是一条边两端棋子相望的距离,其思路是越空旷的地带,占领的价值越高。“高低”即拆边时,棋子形成三线和四线的组合结构,从而达到三四线优势互补的效果。“立体发展”的思想,则基于一条几何原理:在周长相同(子数一致)的情况下,越“方”的形状面积(目数)越大。因此空围得越“立体”效率越高。在这三条理论中,前两条理论背后的逻辑听上去很合理,但实际操作中会遇到一系列的问题。不同局面下的子力配置千差万别,“距离多少格”能否成为最有效的指标?拆边棋子距离的远近,以及周围子力配置,都影响到所谓的“高低配合”是否恰当。由于具体标准难以界定,这两个理论启发意义有之,但严谨性不足。而最后一条理论,在实践中得到了历代棋手们的认可。图8那样小目守角的两翼张开,在日本古典围棋理论中被认为是经典的好形,原因是势力能够得到“箱型”发展。现代布局的流行趋势与演变,也体现了“立体发展”的理念,在下一节将予以介绍。
3.占角理论与布局理念

中国古棋让二子的占空角方式,前面已有阐述。在中国古棋特有的规则与理念下,座子制下的布局下法与当代差别很大。考虑到日本古典围棋理论与现代围棋一脉相承,下面主要以日本围棋典籍与棋谱,考察占角理论和布局的理念。

在十九世纪之前,日本古谱中的占角方式不外乎以下三种:小目、高目和目外。其中,小目占角明显最多。1720年出版的《新撰围棋大全》[1],清楚的写明了“小目为上,高目为中,目外为下”。至于其他的占角方式,书中专门附图进行了说明。

图9 《新撰囲碁大全》占角选点说

左图左上方文字大意是,“角上黑白棋子所占据的九个点中,白子都是好的位置,而黑子的位置不好,是不能下的着法”。也就是说,三三、星和五五都被视为不正确的下法。书中另一页还专门把三三拎出来,强调“从来没有高手这样下过”。这可能是如今流传的“坊门将三三视为鬼门、禁手”之由来。

图10 (黑)土屋秀和(白)安井算知 天保九年(1838年)

“三三”的占角禁忌,在江户晚期被“天保四杰”之一的安井算知所打破[6]。另外,这盘棋右下角的星位,此前秀和已经多次在对局中试用。不过这一时期,这两种占角下法大多是抱着实验的心态,小目仍然是毋庸置疑的最优占角方式。大正年间的一本围棋综合教学书籍[2],对占角作了如下阐述。

图11 《新案囲碁通解》占角选点优劣分析

文中说,三三虽能守住根据,但缺点是“不便发展”,“不利于攻击”和“没有合适的守角选点”,因此绝对不能下。星位难以守空,但有利于发展,拿白棋的一方偶尔可以尝试,下手很难驾驭所以不要下[1]。目外离角地稍远,守空多少有些不便,但容易与他处棋子呼应,故不失为好点。小目位于三线与四线的交叉点,兼顾了地势两者,颇得中庸之妙,是最优的占角选择。高目最接近中腹而离角最远,和目外相比更不利于守空。结论是小目占角最佳,目外第二,高目第三。若水平高于对手,可以试试星位,其他下法则统统不能考虑。

上面这段分析,可以说代表了日本古典围棋理论关于占角位置优劣的说辞。然而这里面明显存在牵强之处,小目优先的理由是“中庸即最佳”,姑且不论这种说法正确与否,高目的位置怎么看也不如星位“中庸”。目外排在高目前面的原因是更利于守空,但在星位与三三对比中,势力又占了上风。这些相互矛盾的论述,反而揭示了日本古典围棋占角理论的真正核心——两手占角。

“两手占角”的逻辑,是角上成空效率最高,而一手棋无法在角上围出理想的地盘。因此在占角后,需要再花一手来守角。那么,在角部两手棋构成的各种棋形中,得到了棋手们认可的守角形状,都有一个子位于小目,这才是“小目最佳”的真正原因。

在“两手占角”的体系下,不同占角方式的排序也得到了解释。目外排在高目之前,是因为更多的棋手喜欢“无忧角”。星和三三的差评,主要是局部再加一刀的效果不如“小目系”的守角。这也是高目虽对角地的控制更差,评价却优于星位的缘由。

“两手占角”的观念,塑造了相应的布局格调。日本古棋布局风格的演变,与中国古棋颇有异曲同工之妙。面对挂角,中日古谱起初大多选择紧凑的“一间夹”,在局部展开激战。随着时间推移,中国清代古棋确立为“九三投”(参见图1),日本道策时代流行的是“三间夹”,两边都“由紧入松”,变成了更加舒缓的布局风格。中国古棋被座子制限定为对角开局,而日本古棋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主流开局同样是对角。前面提到的布局示范书籍《碁立絹篩》共有八卷,在前四卷分先布局中,黑棋前两手固定为对角的小目。江户时期“御城棋”棋谱的开局模式,也体现出了鲜明的“对角”特征[2]。

图12 御城棋开局模式统计

从图中可以看出,平行型开局一直到江户末期才有所抬头,总体占比很低。而“非常规开局”数目如此之多的原因,是在两手占角的观念下,占角选点只有小目、高目和目外,对它们的挂角也是这三个位置之一,因此挂角的价值基本等同于占角。这些放着空角不占,先行挂角以及守角的开局,随后大多也形成对角的格局。因此对角布局的实际数量,远高于统计数据中的40%。如果说对角型布局流行的原因,是不贴目的年代黑棋向往平稳的格局,不愿承担发展的风险,那么白棋完全可以第二手占据对角,迫使黑棋选择平行型开局。然而那时几乎没有执白的棋手选择这样做,甚至在黑棋前两手右上摆个小目守角的五十多盘“其他开局”中,超过95%的白棋都主动选择了对角。可能是在日本古典围棋理念中,“取地”就是边边角角的小块分割,这种格局在对角布局下更容易实现。“立体发展”的极限就是守角加拆边,规模再大就不好控制了。江户晚期,随着“秀策流”的风靡,平行型开局逐渐与对角开局分庭抗礼,四线的拆边下法也时有出现,但布局的整体格调并没有产生明显的变化。直到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一场“新布局革命”挑战了以边角为中心的古典布局理念。

图13(黑)小杉丁(白)吴清源 “十六六指之局”

新布局并没有在理论上否认边角的重要性,但认为行棋的根本原则是全局要相互呼应,而此前的布局对“在角上围地”这一点过于重视,“守角”这种行为偏于一隅,缺乏全局的关联性。为此,新布局提出了“一手占角”的原则,并以双方占角的位置为基点,决定布局的下法。其特征主要有两点,一是大胆采用旧理论否定掉的三三、星、五五等各种占角手法,二是布局早期在五线及以上落子,重视中腹的发展与控制权。需要注意的是,新布局并不是布局阶段随意的在“高处”落子,而是根据棋盘上已有的子力配置,寻找局面的平衡点。至于什么是“平衡点”,新布局的创立者们自有一套理论。例如图13的黑5,《新布局法》一书认为下在中线是“平衡”的,但天元这个位置并不理想。在详细考察了这条线上若干选点之后,得出了黑5应该下在A位的结论[3]。这种分析显然有许多主观成见的部分,即便能够自圆其说,也难以形成标准统一的理论。再加上中腹的争夺相对边角而言更难掌控,“新布局”的热度在风靡一时之后很快消退,棋手们重新回到了以小目为主的传统布局轨道。然而这场布局革命,最终起到了解放思想的作用,“两手占角”不再是棋盘上的金科玉律。加上贴目制度的出现与发展,平行型开局成了黑方的不二之选。     

    图14 近代职业棋谱第一手占角方式的趋势[1]

上世纪六十年代,黑棋第一手小目还是最流行的选择。三三在这一时期有着短暂的活跃,但此后彻底被同样是“一手占角”的星位取代。七十年代中期,起手星位的比例出现了第一次高峰,完成了对小目的超越。到了九十年代,中韩棋手对局的比例迅速增多,“二连星”成了当时的布局主流,星位也迎来了第二次高峰期。进入二十一世纪,随着“大贴目”的出台,相比星位更富于变化的小目又回到了棋手们的视线中[7]。不过,小目的这一次复辟与“中国流”系列布局的流行密切相关,和传统意义上的小目占角思路已经有了很大的不同。与第一手占角位置相比,不同时期的流行布局趋势,更能体现近代围棋布局理念的更迭[2]。

图15 职业棋谱流行布局趋势(1940-1990)

作为旧布局代表的“秀策流”和“错小目无忧角”,随着时间推移,在数量上逐渐被地势平衡的“星小目无忧角”和更看重发展的“中国流”所赶超。而专注外势扩张的“三连星”布局在八十年代迅速流行,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半个世纪前“新布局”思想的一次重演。

图16 职业棋谱流行布局趋势(1990-2015)

世界性围棋赛事的诞生以及韩国棋手的异军突起,令当代围棋布局理念加速革新。流行了一个多世纪的“秀策流”彻底退出历史舞台,原因是“两手占角”理念下的白棋第四手挂角,如今已不再出现。旧势力的孤城仅剩“错小目无忧角”顽强把守,另一端的专注取势布局“三连星”也逐渐走向消亡。与韩国棋手一同崛起的还有“迷你中国流”布局,在数量上紧随两大均衡型布局之后。纵观近代布局的演变历史,可以看出棋手们的布局选择逐渐趋于均衡。当代围棋布局在“韩国流”与“大贴目”的影响下,主要强调速度与连片,通过两角联动的立体扩张来发挥先着优势。尽管“无忧角”仍然存在,其布局思路也由“依托无忧角拆边发展”转变为“无忧角坚实,故主动放对方逼近”。图17是不同时期“星无忧角”布局的常见后续进行,体现了棋手们的这一观念转变。


图17 星无忧角布局后续下法的演变

4.中腹理论:地与势的均衡点尽管日本古典围棋向来以实地为中心,但这并不意味着棋手们没有发展外势的理念。“金角银边”一是因为中腹难围,二是刻意在中腹落子围地,即便成功,和边角相比也有失效率。如果用来围中腹的棋子能够自然形成,就有希望化解围地效率方面的诘问,因此“外势”与“金角银边”并不存在逻辑上的矛盾。另外,外势在未来的战斗中,也有很大概率发挥作用。问题的关键是,在形成外势的过程中,可以接受怎样程度的实地付出。这个问题,显然无法通过逻辑推理得到答案。历代棋手们根据实践经验,总结出了一套外势理论,其核心是四线外势可以对抗三线实地,甚至还有所占优。下面这个定式,可以很好的说明这一点。

 图18 目外飞压定式

是个从几百年前一直流传到今天的经典定式。从逻辑上来说,如果三线的实地能胜过四线的外势,那么白6就没有必要跳出来了——在三线多爬一步,黑棋冲断的相关借用就会少很多;多爬两步再跳,则借用全无;再爬下去甚至还能脱先抢占大场,何乐而不为呢?而现实是图19这个类似的飞压,白棋因为不怕黑棋冲断,连一步也不愿意爬。


图19“秀策的小尖”定式后续

由于三线取地都不如相应的四线外势,“爬二路”几乎被视为绝对的禁忌。而“压四路”通常也被认为亏损。类似的,只有对方的棋子在三线时,才可以去“肩冲”。需要注意的是,这样的地势价值观,并不意味着布局在四线落子要优于三线。因为三线的棋子有着容易生根的优势,而在四线形成外势,往往需要对手配合。另外,四线的外势需要达到一定的强度,才被看作是优于三线的实地。与其说在四线构建外势得到了棋手们认可,不如说棋手们追求的是“厚势”。这也是后面将要讨论的内容之一。

2.战斗理论与格言

所谓战斗理论,即双方棋子近距离接触并形成战斗时的指导思想。与棋盘上相对固定的“区域”不同,双方交战时的局面变化无常,很难像区域理论那样,通过逻辑推理得到相对可靠的结论。因此,棋手们一方面通过实践,归纳出一些普适性的战斗原则;又用了一些抽象的概念,来描述不同局面的特征,并总结出不同情况下应该遵循的原则。

 日本古典围棋理论在战斗方面的贡献,大多是一些实用性较强的工具,如“棋形”和“手筋”,以及“手割”的子效分析方法,远不如其“区域理论”上的成就与地位。这显然和日本古棋整体平稳的风格有关。而中国古棋在理念上将“中盘战斗”视为胜负的根本,再加上中国古人习惯结合兵法谈论围棋[8],故历代棋论都将“交战”部分作为阐述重点。在这些棋论中,出现了许多行棋指导的具体口诀,也可以称之为棋谚。每一条棋谚的背后,都能够找到相应的理论。其中涉及到接触战的理论,大致可以分为“战斗重点”与“情境分析”两大类。

(1)战斗重点

  所谓战斗重点,即在双方交战的过程中,一般需要关注哪些方面。主要有以下三点:

① 连络

② 棋谚有云:“棋从断处生”。棋子连接则坚实,被分断则需要额外治理,故棋子的连络向来被视为接触战的重点。在战斗中,弱势的一方往往要保持棋子的连络,进攻的一方也要注意自身的连络弱点,谨防对手反击。著名的围棋格言“立二拆三”,就是在保证连络的基础上追求效率,“棋筋”的概念也是由战斗时的连络与分断而来。

③根据地,通常是指一块棋在边角处占领的能够形成眼位的空间。前面已经提到,中国古棋在观念上对“根据地”极为重视,以至于布局要先存根地。清代开局流行的“九三投”,其中一个重要的理由就是“进退有地”,即左右两边都有拆二的空间[1]。另外,“劳逸攸关少亦图”[2]也被认为是重要的战斗格言,从下面这个案例可见一斑。

图20(白)过百龄(黑)周懒予

 关于黑棋的最后一手,周东侯在其所著《弈悟》中作评如下:“黑20忍,好。忌(A位)虎打出”。以今天的观点来看,黑棋不愿意俗打固然没错,但“立二拆一”显然过于局促了,在B位肩冲出头会更好。有趣的是,“肩冲”这种日本古棋中比比皆是的下法,在中国古谱里极为罕见。原因是中国古棋的布局大多是“拆二拆三”的小块分割,即便出现大模样,棋手们的选择也是打入。“肩冲”这种手法由于“无根”,与中国古棋的理念背道而驰。

  尽管棋盘上的古今判断标准不尽相同,但根据地的理念还是深入人心。大部分当代定式“告一段落”的标准,就是获得了根据地,暂时不会有受攻之虞。“分投”通常选择边上的中间点,也是出于同样的逻辑,确保两边可以拆二生根。毕竟“根据地”直接关系到棋子的安全程度,而确保安全不但有利于战斗,也是人类最基本的心理需求之一。

③出头

    当根据地不足以确保棋子的安全时,向外寻找生存空间就成为了必然的选择。狭义的出头是为了防止被对方封锁,而双方两块棋相互竞逐“入腹争正面”[1],则属于广义的出头。由于“出头”还有防止对方形成外势、将对方一分为二等功用,只要一块棋没有完全活净,和通常目数价值有限的寻找眼位相比,出头成为了优先选择。

    以上这些一般性的战斗重点,都是为了加强自己或削弱对方。其源头是一个朴素的思想,也是可以通过逻辑推理得出的,所有战斗理论的根基——棋子的强弱决定战斗结果。强势一方要主动出击,弱势一方则考虑避战或防守。中国古代棋论中,有许多基于这种思想的论述或棋谚。《围棋十诀》将近一半都在讲弱势一方的策略[2];《棋经十三篇》有“彼众我寡,先谋其生。我众彼寡,务张其势”;《弈法总论》[3]中说“彼弱我强,则进之徐徐如林,敌不敢当;彼强我弱,则退之隐隐如伏,敌不敢追”等等。由于棋子的强弱是制定作战方针的基础,对于这方面的认识,就成了战斗时的重中之重。

2.情境分析

 情境分析,指的是根据棋子的结构与双方的强弱关系,归纳棋子在作战时的特征和处境,以及局部战斗的重要性与意义等元分析。分析结论以概念的形式呈现,主要有以下概念:

①厚薄

 指的是棋子在战斗中的强度。棋薄则易受攻,棋厚则难击破。“厚薄”在对局中的运用极为广泛,几乎所有对棋子强弱判断,都会涉及这一概念。在此基础上又衍生出“厚势勿近”等具体的行棋指南。

②虚实

 指打入一方控制地域的难易程度。虚则容易侵入,实则无懈可击。在古代围棋理论中,虚实很多时候也作“厚薄”之意,如今主要是形容局部子力的紧密程度,内涵比厚薄要小。即“厚”一定“实”,“薄”一定“虚”,反过来则未必如此。

③轻重

  指未安定的棋子是否容许舍弃。弃之无碍为轻,被杀则损为重。“轻”的特征通常是棋子的数量少,结构松散,战略地位低或被吃的目数少;“重”的特征通常是棋子的数量多,结构紧密,战略地位高或被吃的目数多。

④缓急

 指局部战斗的紧迫程度。不紧迫时“宁失数子,不失一先”[1],紧迫时则“急所胜于大场”。

 以上种种基于情境分析总结出的概念,是棋手们在拟定战斗策略时的主要参考因素。然而这些概念有一个共同的问题,那就是判断标准模糊不清。如“厚势勿近”,棋子的强度达到什么程度才算厚势,以及“勿近”的分寸应该如何把握,都只能意会而不可言传。不过,这种缺点也是在所难免,局面评估的不确定性与困难性,正是围棋的主要魅力之一。另外,评价尺度本身就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化。由三十年前“韩国流”演变而来的当代围棋风格,在形式上表现为更加追求复杂战斗,但本质是推翻了原先日本围棋理论的一些“分寸”,建立了更为激进的判断标准。谁都没有想到,这种新的标准尚未成熟,就迎来了一次更加彻底的颠覆。 

                 图21 传统围棋理论的结构

02

传 统 围 棋 理 论 的 问 题 所 在



(一)AlphaGo对传统围棋理论的冲击

作为公认变化最为复杂的棋类游戏,围棋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被视为人工智能难以攻破的堡垒。在AlphaGo出现之前的2015年,尽管围棋程序在九路棋盘上已经达到了不错的水平,但十九路棋盘还要被职业棋手让四子以上。棋手们在那时普遍认为,像围棋中“厚薄”这种难以评估的抽象概念,是电脑难以突破的瓶颈,计算机战胜人类顶尖棋手还需要很长时间。

沉浸在人类智慧优越感中的棋手们,丝毫没有注意到历史的车轮已经加速驶来。2016年3月,AlphaGo在与李世石的五番对决中胜出,实现了人工智能在围棋上对人类的超越。更令人记忆深刻的,是AlphaGo第二局“创造性”的招法——

         图22(白)李世石(黑)AlphaGo-Lee[1]


黑37在五线肩冲,背离了传统围棋理论中“三线地,四线势”这一原则。关于这步棋的优劣,棋手们莫衷一是。一些人认为这步棋违背“棋理”,不可能是好棋;也有人认为由于右下白棋的配置,导致右边的价值降低,所以此时肩冲在五路是可以接受的。在这一版本的AlphaGo其他对局中,还有个别局部定式方面的创新,但都能用“场合下法”来解释,尚未脱离传统围棋理论的范围。

然而到了2016年末,在AlphaGo-Master七天之内横扫中日韩围棋职业高手的六十盘棋中,出现了大量棋手们难以理解的布局下法。这些下法既有“过于”偏重势力的(图23、24),又有“过于”偏重实地的(图25、26),似乎看不到逻辑上的统一。

图23(黑)孟泰龄(白)Master 图24(黑)安成浚(白)Master

图25(黑)Master(白)朴廷桓  图26(黑)Master(白)辜梓豪


如果说图23至图25还能用“配置”来打圆场,那么图26的直接点三三,则彻底颠覆了传统围棋理论的“地势观”。此外,AlphaGo-Master还有一些看上去明显“过分”的下法(图27、28)。和这些不可思议的招法相比,它对人类“妖刀”定式的改造(图29)都没那么让人惊讶了。

图27(黑)连笑(白)Master    图28(黑)谢尔豪(白)Master

图29 白10、12冲吃角上一子,历来被专家们认为是俗手。AlphaGo-Master在六十局中,却三次使用了这一下法…


2017年5月,第二次围棋“人机大战”结束后,AlphaGo-Master的五十张自我对弈棋谱被其团队公布。这些“左右互搏”棋局呈现出的对抗极其激烈,部分下法也更加匪夷所思——如在战斗时突然“脱离主战场”(图30),置绝对的连络要点于不顾(图31),治孤时主动将棋走重(图32、33)等等。另外,在五十盘棋中,出现次数最多的“定式”就是星位直接点三三,而且最早第六手就出现,彻底消灭了“特殊配置”这一借口。

图30AlphaGo-Master自我对弈2  图31AlphaGo-Master自我对弈41

图32AlphaGo-Master自我对弈9 图33AlphaGo-Master自我对弈22


2017年12月,收录了几千种围棋近代史上主要开局变化的“AlphaGo教学工具”[2]上线。借助这一工具,人们第一次能够相对客观地对围棋开局下法进行审视。


图34 AlphaGo教学工具 黑棋第一手不同选点的胜率

   从开局第一手的胜率来看,“金角银边草肚皮”这一理论似乎并未失效。不过,“新布局”时期曾流行过的占角方式——尽管未守住实地,在角部的争夺中也能发挥相当的作用的“五五”,在胜率上竟与起手天元基本没有差别。这在原先的“区域理论”中是很难想象的。

 在AlphaGo教学工具中,几乎所有的人类定式都遭到了修正或否决,令人“无法理解”的招式更是不胜枚举[3]

图35 黑方胜率50.3%           图36 黑方胜率42.2%

如果说此前AlphaGo-Lee在“中国流”配置下碰小目还可以理解的话,图35黑棋直接撞向小目,又是为什么呢?在图36中,直接撞小目更是出现了三次!这种一对一的贴身肉搏,根据人类围棋战斗理论中的“强弱”原则,显然是先占角的一方有利。故“投棋勿逼”[4],挂角需要与对方保持一定距离。为何这种像是初学者的“原始”招法,却在AlphaGo-Master那里频频出现呢?

图37 黑方胜率44.3%

在黑棋下边子力占据绝对优势的情况下,白18还采用碰撞的方式“打入”已经够奇怪了,然而接下来双方似乎都忘记了这个局部的存在!在人类围棋“缓急”理论中,双方棋子角力时距离越近,局部行棋的重要性和紧迫程度就越高。怎么到了AlphaGo-Master这里,就成了“急所不如大场”?

图38 黑方胜率46.9%

黑25无棋自补,走厚自身积聚力量,结果白26直接拍到了黑棋脸上!不是说“彼强自保”,“厚势勿近”么?AlphaGo-Master难道没有“厚薄”的概念么?

图39 黑方胜率49.2%

右下黑21尖顶后,白两子尚未安定,右上黑棋又有一道外势。按照传统围棋“根据地”理论,白棋当然应该在右边求活,最多是斟酌一下拆在什么位置。不料白24竟反过来威胁黑角!右边就不用管了么?

图40 黑方胜率28.8%

    面对黑棋的模样,白32、34一头扎了进去!说好的“入界宜缓”呢?而且这时黑棋胜率已经跌至30%以下了,白棋有必要这样拼命么?

图41 黑方胜率43.8%

    右下定式尚未结束,黑19居然脱先了,然后黑21还能不断?在传统围棋理念中,这种完全无视“连络”原则的下法,一定会遭到严厉批判。为何AlphaGo-Master却允许白棋出头,顺便将黑棋变成裂形呢?

图42 黑方胜率38.6%           图43 黑方胜率40.9%

    图42是“大雪崩”定式的一型,白34在战斗途中选择了脱先。在一个分支变化(图43)中,黑方也将三子“棋筋”送给了白棋。“棋筋不得丢弃”是战斗中最基本的原则,AlphaGo-Master这种弃子的道理何在呢?

    在上面这些图中,人类围棋战斗理论几乎是“体无完肤”。而区域理论也没好到那里去,除了“金角”的价值得到确认之外,其它基本原则都受到了挑战。              

             图44 黑方胜率48.3%

    黑15跑去挑衅白棋意欲何为?棋谚有云“七子沿边活也输”[1]。而黑棋右边就这么爬二路,并且仅仅是做活,完全看不到收益何在……

图45 黑方胜率41.4%            图46 黑方胜率43.3%

    另一方面,五线的“肩冲”可以说屡见不鲜。甚至还有一些像图46那样虚无缥缈的选点,明明边上的争夺尚未结束。AlphaGo-Master眼中的行棋线路,以及边与中腹的价值大小,似乎都不像传统围棋理论描述的那般清晰。

图47 黑方胜率45.2%           图48 黑方胜率48.0%

图49 黑方胜率43.9%           图50 黑方胜率45.4%

    当代布局连片扩张思想的代表——“中国流”系列布局,特点是跳过小目守角,直接向边上展开,逼迫对方进入其阵势,通过攻击来获取主动。然而在图47至图50这四个黑棋看上去更应该拆边的配置,AlphaGo-Master全部选择了和人类“中国流”布局思路相悖的守角!这究竟说明了什么呢?

    在AlphaGo-Master的上述冲击之下,人类传统围棋理论看起来已是风雨飘摇。但随着越来越多“违背棋理”的案例出现,围棋AI的“思路”也逐渐清晰起来。



(二)传统围棋理论的偏差点


从表面上来看,人类传统围棋理论的各项要点,差不多已经被围棋AI逐一击破。然而造成这种表象的根本原因,是人类棋手对于棋子的强弱程度,存在系统性的判断偏差。主要表现为高估攻击的收效,低估棋子的生命力。

先来看几个常见的人类围棋定式。   

      图51 一些常见的定式

 按照传统围棋理论观念,这些定式都是黑棋占据主动,白方的弱棋需要想办法处理。这也是人类棋手在“夹击”类定式中的思维范式。

 历代棋手们创造的定式,都表现出了类似的思路——挂角一方通常将棋子的安全视为首要目标,优先考虑如何在局部安定。若不成则退而求其次,选择出头或弃子转身。占角方则一般在取地(势)与发起进攻这两个维度之间作出选择。定式中先后手方的不同策略,体现了人类棋手强弱判断的重要标准,即一方暂时性的子力优势,足以握有局部战斗的主动权。然而在围棋AI眼中,局部暂时的“二打一”根本不能构成实际威胁!人类传统围棋理论对于“攻击”这件事情过于一厢情愿,围棋是四个子才能提掉一个子的游戏,攻难守易本身就是客观规律。真正可行的攻击条件,比此前认为的要困难得多。

图52 黑方胜率46.2%

    不要说夹击这种间接的“二打一”无需担心,就连“一打三”都可以主动硬碰硬。黑15、17这种下法,在传统围棋理论中一向是用来活个小角,经过围棋AI的开发,如今已经成为小目守角后的局部定式。图53、54也是类似的思路。

图53 黑方胜率45.6%         图54 黑方胜率46.2%

 既然对着“小目守角”冲上去贴身肉搏都不落下风,前面那些“撞小目”的案例就没那么难理解了。围棋AI在大多数时候还是遵循传统的挂角方式,但根据AlphaGo教学工具中的变化(图55)来看,即便完全不考虑配置,“撞小目”这种下法的亏损程度也可以忽略不计,与传统围棋理念完全不同。

图55 黑方胜率47.0% 白2不是最佳下法,但胜率优于此时右上任意位置的挂角,以及棋盘上任意一个高目或目外占角!

 不只是面对小目,在各版本AlphaGo那里,各种局面下“碰碰靠靠”的手法频繁出现。在传统围棋理论中,“碰靠”这类手段的应用相当广泛,如腾挪治孤,寻找借用,使对方变得重复等等,唯独不能用于一对一的正面作战。现在来看,这种基于“局部战斗先机”的强弱观念,大大低估的防守一方的韧性。

图56 “入界宜深”

    图40中,为何白▲胆敢孤身闯入敌阵?这个位置会陷入黑棋的包围,也没有明确的两眼空间,在人类棋手眼中属于高风险行为。然而黑1若阻止白棋出头,根据开源围棋AI“KataGo”[1]给出的变化,白2、4还会继续深入!尽管后续分支繁多,但黑方根本不可能杀掉白棋。传统围棋理论对棋子的“安全标准”要求过高,棋手们的风险观念整体也偏于保守,这一切都源于强弱判断的偏差。


图57(白)AlphaGo-Zero(黑)AlphaGo-Master 第十七局

   2017年10月, AlphaGo家族的新成员——完全抛弃人类经验,从零开始自我学习的AlphaGo-Zero亮相,这是其与AlphaGo-Master的一盘对局。

 黑67开始对白棋中间一子展开攻势,希望能通过威胁白棋,在其他地方占点便宜。结果白棋不但外面“一毛不拔”,白80还继续踏入黑方势力,94、96更是将黑棋逼上梁山。黑103试图回到收官的路线,也遭到了白棋拒绝,白112后,黑棋放弃了直线进攻。几个黑方继续追杀的变化表明[2],白棋中央并没有看上去那么危险,棋子的生命力是很顽强的。

图58 黑棋的追杀不会成功

   由于人类传统围棋理论在强弱判断上出了问题,许多定式中的选择都惨遭围棋AI差评。

图59 黑方胜率32.6%          图60 黑方胜率60.9%

  (图59)黑15以下通过弃掉上边两子,换取断死白左边一子获取安定。这一定型黑棋的胜率损失超过了15%。在图60的小目托退定式打入后续中,出于“两块棋对一块棋,战斗不利”的思想,白20、22选择了连络。这两步棋让白棋胜率下跌了差不多二十个百分点!按照传统围棋理念,为了棋子的安全而放弃效率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在围棋AI眼中,这纯粹是无谓的牺牲。

图61 黑方胜率34.7%           图62 黑方胜率59.8%

  (图61)在职业棋谱中,白16大多下在17位虎,或19位靠压,原因是黑19被认为是严厉的一手,右下整块白棋受到了威胁。然而AlphaGo教学工具显示,白16优于寻求安全的二路虎,以及黑19和白20这一个回合,黑棋胜率就下跌了将近10%。图62“妖刀定式”白8、10出头并分断黑棋,按照传统围棋理念,这是贯彻之前白棋“夹击”意图的必然选择。然而正是这两步“必然”的招法,让黑棋的胜率拉升了11%!依靠局部子力优势发起进攻,是人类传统围棋理论的基本思路。围棋AI则认为,攻击所需的条件并不是那么简单。

图63 AlphaGo-Master自我对弈6     图64 黑方胜率43.4%

 棋谚“立二拆三”,体现的是传统围棋理念中,对棋子根据地与连络的重视。既然棋子没那么容易受攻,那么拆的远一些(图63),甚至放弃拆边(图64)也不是什么不能接受的事情了。另外,传统围棋理论还存在过于看重拆边价值的问题,这一点将在后面详细阐述。

 “高估攻击的收效,低估棋子的生命力”这一棋子强弱判断偏差,除了使棋手们在战斗中“走偏”之外,还导致了传统围棋理论其他方面一系列的问题。主要有以下五点:

1.高估厚势威力

 厚势,即坚固的外势。可以仰仗其实施攻击,也可以用来扩张模样,向来受到棋手们喜爱。定式书中经常有“黑(白)棋厚”的评语,这里的“厚”就是“好”的意思。传统围棋理论中重要的一点,就是不要让对方太早形成厚势,除非能获得可观的实地利益。

  然而,围棋AI向这一原则发起了挑战。图65的“点三三”,按照传统围棋理论,白棋仅在二三线获取实地,显然无法与黑棋的外势抗衡。只有黑棋两侧都有拆边时,形成的厚势会与原有子力重复,方可抵消白棋点角的局部损失。因此,星位直接“点三三”是围棋AI最令人震惊的创新。至今仍有一些抱有传统观念的棋手,认为直接点三三“不可能是好棋”。

图65 “颠覆三观”的点三三

应该如何解释“点三三”呢?围棋AI那里的点三三变化,与人类定式是有区别的,那就是保留右边的二路扳粘。而人类定式之所以要扳粘,是因为在原先的评价体系下,棋手们将外面的黑棋看作是“厚势”,白棋扳粘可以避免将来为了活棋,而在上边爬二路。在鄙视“爬二路”的传统围棋观念中,白棋扳粘掉是无可非议的。按照传统围棋理论的“厚势观”,白棋选择了点角就意味着彻底放弃外边,让黑棋外面再厚一点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围棋AI不扳粘的理由,正是认为黑棋只能算“外势”而不是厚势,以后白方还可以在A位骚扰黑棋。这种骚扰,在以子力多寡判断强弱的传统围棋观念里,是不可想象的——黑棋都那么厚了,白棋一个子冲上去是要送死么?直到围棋AI真正下出了这步棋,人们才发现黑棋拿这颗白子没什么办法[3]。有趣的是,即便白棋点角后(图65)立刻兑现右边的二路扳粘,在围棋AI看来,局部也基本是两分[4]。另外,扳粘之后白棋仍然要在A位刺!传统围棋理论高估了攻击的收益,从而对“厚势”的强度与效果,也有了过高的期望。

图66 黑方胜率35.8%

   和星位被点三三构成的“厚势”相比,图66黑棋右边上下两道铁壁,白52仍然出现在了不可思议的位置。黑53也没敢吃在外面,老老实实跟着应了一手。AlphaGo教学工具中的这一实例,很好地体现了棋子的生命力究竟有多顽强,以及厚势的威力并不像传统围棋理论中认为的那么高。

2.低估围空难度

 传统围棋理论低估了棋子的生命力,从而导致了偏于乐观的“围空”期望值。在人类棋谱中,由于棋手们秉承着共同的价值观,这一点表现得并不明显。因此,围棋AI的许多棋谱令人感到惊讶——这还能打入?这都不是空?下面通过一些实例,来说明这种感觉与实际的偏差。

      图67(白)AlphaGo-Zero(黑)AlphaGo-Lee 第四局

   这也是跨版本AlphaGo之间的一盘对局。此前黑棋通过攻击左下的白棋,在左边筑起一道外势,和左上的“厚势”遥相呼应。黑47飞后,按照传统围棋理论分析,双方下边两块棋都未完全安定,所以战斗的焦点应该是下边的攻防。至于黑棋左边的模样,白棋暂时不敢轻举妄动,就算侵消也要“入界宜缓”。然而实战 AlphaGo-Zero却直接深入左边,之后撒豆成兵,将黑棋原先看上去有很大发展的模样洗劫一空。这种下法及其结果,在传统围棋理论下是很难想象的。

图68 黑方胜率44.5%              图69 活路

   面对黑棋下方的深谷,白26异常淡定的收了步“官子”。之后白28的深水炸弹就扔了进去。AlphaGo教学工具并未给出后面的全貌,图69是KataGo模拟的后续变化,前三步与AlphaGo教学工具相同,从第四步开始展示了白棋在局部的活棋方法。顺便一提,KataGo认为此时白棋在下面活一块并不便宜,白4最好是脱先他投,保留下边的手段。

图70 AlphaGo-Zero(40b)自我对弈11

这是AlphaGo-Zero进化过程中的一盘“左右互搏”对局。左边白空看着已经很坚实了,黑131仍然有打入的手段。围棋AI的棋谱表明,“控制范围”和“实地”之间的距离,比传统围棋理论认为的要远得多。

3.“区域”认知偏差

前面提到,根据棋盘上不同区域围空效率的差别,产生了“金角银边草肚皮”这一经典理论。然而棋手们对该理论的认知,与客观现实存在着V字形的失衡——即高估了“边”的价值,低估了“角”与在中腹落子的价值。

      图71 黑方胜率40.8%        图72 黑方胜率41.3%          

通过AlphaGo教学工具中的这两个开局,可以看出“分投”和下在天元,在胜率上没什么区别。这是因为传统围棋理论低估了围空的难度,从而高估了“拆边”的围空与发展能力。

图73 黑方胜率46.7%

为什么“中国流”在围棋AI那里不向边上发展?就算黑19“加了一刀”,白20照样打了进去。由于黑棋封锁白棋形成厚势价值有限,放出来攻击又难以操作,黑21干脆脱先了。黑棋已有守角时尚且如此,直接在边上扩张,被对方挂角的结果可想而知。

左图74(白)AlphaGo-Zero(黑)AlphaGo-Master第一局

 右图75(白)AlphaGo-Master(黑)AlphaGo-第二局

通过以上两谱可以看出,根据人类棋谱训练的AlphaGo-Master,与完全是自我进化的AlphaGo-Zero,在布局风格方面大相径庭。和AlphaGo-Lee一样,AlphaGo-Master无论是自我对弈,还是在跨版本的对抗中,都保留了一定程度的近代围棋布局“连片扩张”特征[1]。而在AlphaGo-Zero那里,布局几乎看不到“连片”与大规模扩张的迹象[2]。这种风格上的不同,也许是对“围棋本质”的理解差异。无论是AlphaGo教学工具还是AlphaGo-Zero,都在暗示布局阶段围绕着角部的争夺是最重要的。最有可能的解释是,在“真实”的围空难度下,角部“易守”的优势得到放大,因此“角”的区域价值,比传统围棋理论中认为的还要高。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被近代棋手们摒弃的“两手占角”,反而更接近于真理。当然,围绕着小目、高目和目外的日本古典围棋守角思路过于狭隘。围棋AI认为,布局阶段各式各样的守角,都有着极高的价值。不同的守角方法各有所长,有没有“围住”角部的实地,并不是唯一的评价标准。然而从古至今,几乎所有的围棋理论都认为“星位守角不如小目守角”。改变了当代围棋布局面貌的“新布局”思想,在这一点上也与日本古典围棋理论达成了一致。从“星位守角不如小目守角”这个结论出发,日本传统布局否决了“不便守角”的星位等占角方式,而“新布局”放弃了“步调缓慢”的小目守角,走向了另一个极端。“棋子要全局关联”这一思想固然没错,但新布局的“平衡”在现实中变成了偏重外势发展,轻视角部的价值,可以说是一场矫枉过正。在“新布局”的深刻影响下,当代围棋布局走向了重视整体发展的“边角平衡”之路。围棋AI的意见是,拆边连片不是不能下,但最好是在角部定型结束之后,以及不要对“扩张”的效果抱有太高的期望。由于三四线拆边对于“实地”的影响,并没有传统围棋理论认为的那么重要,那么在五线以上的中腹落子,也就相应的没那么“不切实际”了。

图76 黑方胜率52.0%

黑29主动“送空”,就为了中间多个先手,这种思路在传统围棋理论中是不存在的。就像前面说的那样,中腹落子会对“四面八方”产生影响,但人类的围棋水平难以发挥其全部效用,这也是传统围棋理论低估中腹行棋价值的原因之一。在AlphaGo教学工具中,能找到许多像图77、78那样的“太空漫步”,这类招法大概就是“新布局”理论,以及吴清源“六合之棋”思想中所追求的全局平衡吧。

图77 黑方胜率45.0%         图78 黑方胜率54.2%

4.教条的“线路观”

尽管前面已经出现过关于“线路”的种种例外,但总体来看,围棋AI并未撼动“三线地,四线势”的布局行棋线路方针。图18的目外飞压定式,围棋AI在布局阶段几乎所“见之即用”。然而传统围棋的线路理论,以及相关的棋谚过于深入人心,以至于禁锢了棋手们的思想。

传统围棋理论高估了厚势的作用,因此也高估了“爬二路”的损失。很难具体描述什么样的情况下爬二路是可行的,根据图79来看,至少在许多战斗的场合,无需像此前那样厌恶二路做活。之前“点三三”的变化也表明,“角”的区域重要性,压过了“线路”的相关理论。

图79 黑方胜率49.0%

    同样,在战斗或是扩张模样的很多场合,“压四路”没什么不能下的,前面那些五线“肩冲”也是同理。四线围地的理论优势,放到具体的环境中就不一定了。

 和大多数被围棋AI颠覆的棋理相比,“线路”理论是为数不多的幸存者。只是棋手们在执行的过程中,陷入了教条主义的泥淖。

5.过于重视局部

 关于局部在全局中的地位这一“缓急”问题,传统围棋理论认为,双方的棋子尚未安定,相互角力的地点,通常就是棋盘上价值最大的地方。在作战的过程中,棋子越是犬牙交错,局部行棋的重要性和紧迫程度就越高。“脱先”的标准是局部的棋子获得了安定,或者不会受到严厉的攻击。尽管也有“不好下时就脱先”的棋谚,但这通常是表明局部“放弃治疗”的无奈态度,一个局部如果己方先动手都解决不了问题,让对方再加一刀只会更糟。然而在围棋AI那里,经常是战斗“尚未结束”时,就莫名其妙的脱先了,这是为什么呢?

 “脱先”的本质,是局部的行棋价值小于他处的行棋价值。对于围棋AI来说,并不存在“局部”这样的概念,“脱先”不过是“其他地方的价值更大”而已,问题的实质在于价值判断。由于传统围棋理论低估了棋子的生命力,在大多数时候也高估了局部“战斗”的重要性。

图80 被遗忘的战场

    为什么在图37中,双方都“遗忘”了棋子紧密接触的下边?原因是白▲子远比想象的难缠,黑棋“N打一”也拿不住白棋,因此双方在下边行棋的价值,都没有看上去那么大。

 在传统围棋观念中,战斗中能多投入一颗子,对战局来说总是好的。所谓“不可脱离主战场”即是这一逻辑。而围棋AI却是另一种思路——布局阶段,很多时候局部战斗能“蹭住”就行,反正谁也吃不掉谁[3],还不如将子力投放在价值更高的大场。围棋AI各种“难以理解”的脱先,大多是这个道理。

 过于重视局部的另一个原因,是传统围棋理论还存在高估“做活”的价值,低估“死子”的借用的价值判断偏差。关于这一点,还是先来看AlphaGo教学工具中的一些局面。

图81 黑方胜率47.1%           图82 黑方胜率45.7%

图83 黑方胜率42.6%          图84 黑方胜率30.8%

 前面提到,围棋AI之所以喜欢“脱先”,是因为治理孤棋比想象的要容易。然而上面这些图例,都是一些棋子确定会被吃掉,AlphaGo-Master还是选择了脱先。这些棋子都有二十目以上的目数价值,如果说图81、82的脱先还算可以理解,那么图83白棋拽出外面两子而放弃角部,以及图84白棋置右下角而不顾,都完全背离了传统围棋理论中的判断标准。在AlphaGo教学工具以及围棋AI的对局中,还能找到许多类似的案例。最有可能的解释是,传统围棋理论高估了局部“做活”的价值,低估了棋子死掉之后的借用。这种棋子死活价值判断的偏差,可以说是“高估攻击收效”另一方面的原因,也进一步削弱了攻击的收益——不但大多数时候效果有限,即便吃掉了对方,也不一定便宜。

图85 AlphaGo-Master自我对弈25

   以AlphaGo-Master自我对弈中的一局为例,黑33将白棋两块一分为二,按照传统围棋理论分析,白左边四子“重”而下边一子“轻”,显然应该先出逃左边四子。为何白34选择了下边?被黑35以下直接封了进去,白棋外边征不掉黑棋,左边不就死了么?通过后面的进程,可以看出左边白几子“死而不僵”,仍然在战斗中发挥作用,黑67、73不得不再花两手消除隐患。

图86 不补的理由

在图84中,黑棋如果像图86这样动手杀棋,白角虽死但气很长,黑棋两边都将遭受欺凌。而白棋自己补活的话,“净活”与“兑现右边白10”则难以两全。人类棋手对棋盘上每一颗棋子,都有主观上的“死棋”或“活棋”的认知,并直接影响一系列的判断。围棋AI则没有明确的棋子死活概念,棋子死掉并不意味着子效的消失,围绕“死子”可做的文章,远比传统围棋理论认为的要多。

图87 黑方胜率35.9%

图87-1 后续手段之一                

图87-2 后续手段之二


图87黑棋下边是不是围得太大了?白▲两子就这么死在里面了么?在传统围棋理论中,弃子要么是“精华已尽多堪弃”,要么是能立即获得相应的回报。而围棋AI经常有一种“精华未尽”的弃子,其效用就像是量子力学中的波函数,根据对棋局“观察”而确定。

在图87中,白棋下边其实留有多种后续借用,最简单的是图87-1将下边一子拉出,复杂一点则有图87-2的白3靠,如果黑棋不退让,下边白棋将死而复生。不过和图69类似,KataGo认为白7以下的活棋为时过早,不如就此搁置,先抢大场。这种“活棋反而降胜率”的现象在围棋AI那里反复出现,恰恰说明传统围棋理论存在“高估做活价值”的判断偏差。

图88 黑方胜率53.5%

   这又是一个“宁死不活”的案例。白30、32和34都有机会将左上活出,但白棋就这么“从容赴死”,弃掉之后也没有任何要获得回报的意思。左上的白棋并未因为“被吃”而丧失作用,这些死子生出的借用,对于左下一带可能发生的战斗大有裨益。

除了确定的死子之外,一些传统围棋理论中基本忽略不计的“残子”,也有超出预期的价值。

图89 黑方胜率29.0%

   为何“妖刀”定式遭到了围棋AI的颠覆?以图89这个AlphaGo教学工具中的定型为例,一是黑棋外面“厚势”的作用,没有传统围棋理论认为的那么大;二是贴在黑棋厚势上两颗白▲子,在人类棋手眼中几乎与死子无异,但AlphaGo-Master显然不这么认为。白40从黑棋看上去最厚的地方发起冲锋,棋盘上的任何一颗棋子,无论强弱与死活,围棋AI都能够找到它的价值。

 综上所述,传统围棋理论的根本问题,是高估了攻击的收效,低估了棋子的生命力。另外还高估了“做活”的价值,低估了“死子”的借用。两者之间逻辑是一致的,即棋子的活力无论“生死”,都高于棋手们原有的认知。这种系统性的判断偏差,让传统围棋理论中许多内容不再可靠,也是围棋AI招法总是让人感到“过分”、“看不懂”的主要原因。至于为何传统围棋理论产生了这种系统性判断偏差,这要从人类在棋盘上的决策如何做出说起。

03

传 统 围 棋 理 论 出 现“偏 差”的 原 因



(一)博弈论、围棋决策与“简捷启发式”

1928年,冯·诺依曼(Von Neumann)发表了一篇论文,从数学上证明了二人零和博弈存在确定的解,即“作最坏的打算,做最好的选择”,后被称为极小极大值理论[10]这一研究宣告了“Game Theory”的诞生,“极小极大值定理”也成为了该理论的基石。基于这种思想的Minimax算法[1]及其优化——“alpha-beta剪枝”[2]与“蒙特卡洛树搜索”[3],被包括AlphaGo在内的当代棋类AI程序广泛使用。“Game Theory”在国内曾被翻译成“对策论”和“赛局理论”,但“博弈论”是其传播最为广泛的译名。“博弈”这一词语,最初是指六博和围棋两种游戏,在唐宋之后逐渐成为围棋的特称,现代又因对应英文的“Game”,被赋予了新的涵义。有着几千年历史的围棋,可以说是国人们对于“游戏中策略的选择”联想到的最为契合的事物了。在博弈论的视角下,围棋是一种有限状态的完全信息零和博弈[4]。“零和”意味着在某个状态下,某方总有一系列的后续应对策略来达到最终胜利。但就像第一章开头提到的那样,十九路棋盘上的变化分支过于庞大,就连目前最先进的计算机,也无法通过“暴力枚举”来计算所有可能的下法,人类棋手能够掌握的知识与信息更是有限。为了在有限的信息与计算能力下尽量能够准确的判断,棋手们根据局面的特征,创造出了许多抽象的概念,并依靠这些概念进行未知局面下的决策。这种相对节省认知资源的决策方法,被称为快速简捷启发式(fast and frugal heuristic)[11]其特点是信息搜索的简化,判断与决策的过程中仅依赖小部分信息,并且有明确的步骤与停止原则。事实上,简捷启发式决策在很多情况下,要比复杂的决策模型更有效[11]但正是这种决策方法,导致了违背概率性原则等“非理性”判断偏差[12]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来,围绕着这方面的研究,促成了经济学领域一门新的学科,这就是融合了心理学与经济学的交叉学科——行为经济学(Behavioral Economics)。




(二)行为经济学与“前景理论”

 传统决策理论对于理性的界定,有着明显的经济学痕迹。西方主流经济学的核心内容,也是以理性人的假设为基础,通过数学方式寻求约束条件下的功效最大化。期望效用理论(Expected Utility Theory)就是这样一个著名的经济学分析框架,它描述了理性人在风险条件下的决策行为,曾被作为不确定条件下决策行为的标准数学模型[13]。然而在现实决策中,人们对于风险的认识以及最终的决策结果,往往与该理论给出的模型有所偏差。在经济学家们对理论模型进行修正的同时,经济学中“理性人”的大前提受到了一些学者的质疑。

 赫伯特·西蒙(Herbert Simon)认为,一个真实的决策者使用的是有限理性,而不是“无所不知”的复杂效用概率模型。决策者在决策中追寻的是“满意”标准,而非最优选择[14]。沿着这一路线,丹尼尔·卡纳曼(Daniel Kahneman)与阿莫斯·特沃斯基(Amos Tversky)认为个人在风险情形下的选择特性,和期望效用理论的理性标准是不相符的,并在1979年提出了描述个人在实际中决策的前景理论(Prospect Theory)。该理论一经提出,就引发了对“决策偏差”的研究热潮,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将非理性的经济主体作为微观研究对象,行为经济学由此诞生,并深刻影响了主流经济学的发展。

 根据前景理论,人们会根据现状设定参照点,再将可能出现的结果认定为收益或损失。总体来看,决策者在获益的情况下倾向于风险规避,在损失的情况下倾向于风险寻求,即“见好就收”与“殊死一搏”。而损得之间的价值函数是不对称的,人们对损失的反应要比获益更极端,损失的痛苦程度要高于同样收益的喜悦[15]。这一现象被称为损失厌恶,即损益在心理上的不对称。

 “参照点”这一概念,可以解释许多个体的决策偏差。其中两种常见的决策偏差如下:

1.框架效应

 指对同一问题的不同描述方式,可以造成判断与选择偏好的不同。下面是一个经典的框架效应实验范式[16]

假设人类正遭受一种不寻常疾病冲击,预计600人可能会死亡。现在有A、B两种治疗方案,根据精确的科学估计,两种方案将导致不同的结果。[1]

正性框架(N=152)

如果采用A方案,200人会被救活。[72%]

如果采用B方案,1/3的可能600人会被救活,2/3的可能没有人被救活。[28%]


负性框架(N=155)

如果采用C方案,400人会死亡。[22%]

如果采用D方案,1/3的可能没有人会死亡,2/3的机会600人会死亡。[78%]

 实际上,两种描述方式表述的是相同的问题,但被试的风险偏好是相反的。原因是在正性框架下,大多数人把救活看作是收益,选择了风险规避;而在负性框架下,大多数人把死亡看作是损失,选择了风险寻求。参照点的不同,改变了人们的风险偏好。

2. 禀赋效应

 指当个人一旦拥有某项物品,那么他对该物品价值的评价要比未拥有之前大大增加。一些实验表明,人们对同一物品的出售价格要高于购买价格[17][18]。根据损失厌恶的概念,买入物品是一种收益,而卖出是一种损失。由于损失带来的痛苦程度高于等量获益带来的愉悦程度,这种心理差异需要由额外的价格加以弥补。禀赋效应的另一种解读是现状偏好,即人类倾向于维持现状,而不愿意进行变革。

 另外,在如何对待概率这一问题上,前景理论还提出了确定性效应——决策者往往对确定性的结果赋予较大的权重,而对可能性结果的赋值较低。对中等概率的变化,人们非常不敏感,同时系统性的高估小概率事件。任何事件如果从确定性的(发生概率=100%)稍微下降为可能性事件,个人主观感觉上的变化程度,要高于客观真实的变化程度[19]。这一效应能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为什么人们愿意卖彩票或是买保险。

 以上这些人类决策行为的理论与研究成果,可以为传统围棋理论何以出现系统性偏差提供解答。



(三)传统围棋理论“认知偏差”的解释

 上一节提到的期望效用理论,其函数模型最早出自1944年冯·诺依曼和摩根斯坦(Morgenstern)合著的《博弈论与经济行为》。该书将博弈论系统地应用于经济学领域,其理论基础是:现实世界中“理性人”的行为,与多人博弈中每个人都试图最大化自己胜率的行为别无二致[20]。在过去几十年里,博弈论已经渗透到了经济学的各个方面,在微观与宏观经济学领域都开拓了新的研究方向。可以看作是一种博弈问题的围棋,与经济学也有许多相通之处。

 从经济学家的角度来看,一切“有用”的物质资源都是稀缺的。总体来说,经济学研究的是如何将有限的资源进行合理分配,以及人类个体的经济行为。围棋同样是在有限大小的棋盘上,用有限的子力进行“资源”的争夺[21]。经济学中有“边际效用递减”的规律,就像是围棋优势的一方,不再追求“利益”的最大化。围棋中的“局部”与“全局”,可以对应研究个体经济行为的微观经济学,与研究整体资源分配的宏观经济学。由于经济学与围棋在理论上存在很多共性,下面尝试用经济学中的研究,解释传统围棋理论出现偏差的原因。

 前景理论认为,人的决策过程可以细分为两个阶段,首先是构架与编辑,然后是评估。这与围棋对局中“感觉—计算—判断”的思考流程十分相似。传统围棋理论“高估攻击的收效,低估棋子的生命力”与“高估做活价值,低估死子借用”这两种判断偏差,都可以用前景理论中的“确定性效应”与“损失厌恶”来解释。“高估做活价值”的根源,是棋子死掉被视作一种损失,心痛的程度会超出其实际价值。“弃子”希望的是立即获得确定的超值回报,而不是外面价值模糊不清的大场。而“被杀”带来的损失厌恶,以及弱棋被杀的客观概率在“确定性效应”下被棋手们高估,这是导致棋子的安全被过分重视,“低估棋子的生命力”的原因。

 行为经济学的理论,还揭示了另外一些人类棋手可能存在的判断偏差。                                       

图90 黑方胜率45.3%

    黑21五路肩冲,白棋有什么理由不把下边围住么?与“高估做活价值”类似,事先被算作己方拥有的实空,会受到“禀赋效应”影响,从而高估被对方破掉的损失。围棋AI那里许多令人“难以接受”的脱先,也有脱先造成的局部“损失”在心理层面被高估这一因素。

图91                            图92  

 图91中的黑5和图92中的白8,在围棋AI时代之前都被认为是恶手。原因是棋手们对于一个定型的判断,往往先与其他“标准定式”作对比,即“参照点”这一原则。若是参照点本身便存在偏差,结论自然也不再可靠。


图93 (黑)马晓春(白)刘小光 第十届中国围棋天元赛 决赛第四局[1]

    当一个局部定型找不到参照点时,“手割”成为了棋手们公认的“理性判断”工具。其原理是通过改变手顺,凸显过程中双方交换的损得,再对比总体得失。然而,即便不考虑每个“分解步骤”的评估准确性与个体差异,这种判断方法也会受到“框架效应”的影响。就像图93对局观战记里写的那样,不同的“描述”方法,可能会使判断结果发生反转。

结语

传统围棋理论的两大判断偏差,并非无缘无故出现。棋力越低的棋手,越是喜欢盲目追杀对方的棋子,以及每块棋都要摆出两只眼才安心。随着水平的提高,棋手们的攻防与死活判断也逐渐趋于“理性”,但即便是人类职业顶尖棋手,也无法完全杜绝这两方面的倾向。

通过借鉴经济学领域的研究,可以发现传统围棋理论的问题根源,与人类的思维特征密切相关。然而人类棋手不可能像围棋AI那样运算,脱离了棋盘上的各种概念与线索,棋手们将寸步难行。“快速简捷启发式”是在各种主客观条件的限制下,人类棋手保证决策准确度的最佳途径。

简捷启发式的本质,是优化线索的顺序,并挑选权重最高的几条作为决策的依据。认识了传统围棋理论的偏差,棋手可以通过“元认知”对判断标准进行调整,使决策更加接近棋盘上的客观真相。与单纯的布局模仿相比,这才是人类棋手应该从围棋AI那里学习的,最宝贵的知识。

最后,相信每一位棋手无论水平高低,都遭遇过“这棋都没吃掉”的挫败经历。了解传统围棋理论偏差之后,原先的沮丧感多多少少会得到消解,就算是一般围棋爱好者,也能从围棋AI那里收到这份“意外的礼物”。

参考文献


[1]李喆. “数”拓新土 道不远人——围棋人机大战的意义[J]. 读书, 2016(05):35-43

[2]何云波. 中国历代围棋棋论选[M]. 太原, 书海出版社, 2017

[3]木谷実,呉清源,安永一. 囲棋革命新布石法: 星・三々・天元の運用[M]. 東京, 平凡社, 1934

[4]同文館編輯局. 日本教育文庫—衛生及遊戯篇[M]. 東京, 同文館, 1911. 645-654

[5]林道義. 『囲碁式』の文化史的意義[J]. 東京女子大学比較文化研究所紀要, 1995, 56:1-16

[6]高川秀格. 秀格棋话(九)——定式今昔[J]. 刘晓君译. 围棋天地, 2017(17):79-81

[7]Beheim B A , Thigpen C , Mcelreath R . Strategic social learning and the population dynamics of human behavior: the game of Go[J]. Evolution & Human Behavior, 2014, 35(5):351-357

[8]何云波. 中国围棋思想史[M]. 长沙, 湖南人民出版社, 2016

[9] 陈祖源. 黑白钩沉:陈祖源围棋古谱文集[M]. 杭州, 浙江古籍出版社, 2017

[10]Kjeldsen T H . John von Neumann's Conception of the Minimax Theorem: A Journey Through Different Mathematical Contexts[J]. Archive for History of Exact ences, 2001, 56(1):39-68

[11]歌德・吉戈伦尔, 彼得・M・托德. 简捷启发式:让我们更精明[M]. 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

[12]Tversky K A . Prospect Theory: An Analysis of Decision under Risk[J]. Econometrica, 1979, 47(2):263-291

[13]周国梅, 傅小兰. 决策的期望效用理论的发展[J]. 心理科学, 2001, 024(002):219-220

[14]赫伯特・西蒙. 管理行为:管理组织决策过程的研究[M]. 北京, 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 1988.

[15]王敬, 张莹, 李延喜. 期望理论及价值函数的实证研究[J].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2). 38-41

[16]Tversky K A . The framing of decisions and the psychology of choice[J]. Science, 1981, Vol.211:453-458

[17]Kahneman D , Knetsch J L , Thaler R H . Experimental Tests of the Endowment Effect and the Coase Theorem,"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98, 1325-1348[J].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1990, 98(6):1325-1348

[18]Kahneman D , Thaler K R H . Anomalies: The Endownment Effect, Risk Aversion, and Status Quo Bias[J]. 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s, 1991, 5(1):193-206

[19]Kahneman A T . Advances in prospect theory: Cumulative representation of uncertainty[J]. Journal of Risk & Uncertainty, 1992, 5(4):297-323

[20]冯・诺伊曼, 摩根斯顿. 博弈论与经济行为[M]. 北京,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4

[21]季博青. 棋道: 用围棋构建的经济学模型[M]. 上海,东华大学出版社, 2006

                      

参考图涉及的围棋古籍列表:

徐星友, 程兰如. 《眉山墅隐》[M]. 嘉庆二十四年钞本

剻光典, 黃紹箕. 《海昌二妙集》[M]. 光绪二十三年刻本

周东侯. 《弈悟》[M]. 康熙刻本

山本喜六. 《碁立絹篩》[M]. 天明七年写本

秋山仙朴.《新撰囲碁大全》[M]. 享保五年写本


END



公众号说明:此论文为作者投稿原文,文责由作者负责。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