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佛陀是印度献给这世界最伟大的礼物



一切和合事物都是无常;

一切与我执有关的情绪都是痛苦;

一切现象都无本俱的自性。



佛陀教言



我知道印度这片土地养育了非常多的伟人,但是出于我自己十分局限狭隘的观点,我认为几乎可以肯定地说:无人能与悉达多相提并论。他的遗产、他的教法、他的道途,无人能及。


我经常对我的许多印度朋友说,悉达多——或说是佛陀——可能是印度对这世界最伟大的出口品,是印度献给这世界最伟大的礼物。穆罕默德、耶稣基督,他们是外国人;湿婆、梵天、毗湿奴,祂们不是人类,祂们是神。但佛陀是一个印度人,如果他今天还在这里走动,他会拿着一本印度护照。我们所有人都应当忆念佛陀,这非常重要,而印度人尤其应该忆念这位最伟大的印度人。


大家听过有多少中国皇帝或日本天皇接受了瑜伽?我会说没多少。有多少中国或缅甸的帝王、王后唱宝莱坞歌曲?我知道宝莱坞非常有影响力,但是有多少呢?没多少。而佛法、佛教却曾真正远播四方。曾有那么多古代中国、日本的伟大帝王曾经躬身礼佛。没有多少人能让这些帝王礼敬,他们不轻易向他人躬身礼拜,但有这么多的帝王,一个世纪又一个世纪,一个朝代又一个朝代地,都曾向悉达多躬身礼敬。藏族人我很了解,他们确实是嗜血、野蛮又好战。但为什么藏族人现在连拍只蚊子都会三思而行?都是因为这个印度人教导了非暴力。很多世纪以来,藏族人对非暴力一无所知,直到佛陀的教言传到藏地为止。如果有人去过日本,可能知道那些美妙惊人、宏伟庄严的禅宗寺庙和园林。虽说日本距离印度几乎有六千英哩远,可是多少世纪以来,日本人躬身礼敬悉达多,并且确实在心中履行悉达多的价值观。还有许多其他国家,缅甸、斯里兰卡、泰国、老挝等,都是如此。


而且,不只是在遥远的过去,佛陀的话语至今依然在许多国家、民族和文化中广受推崇。就在十年前,其中有些地方甚至从未听说过佛。克罗地亚人、斯洛文尼亚人、德国人、美国人,为什么他们会放下赚钱的工作或生意,成为佛弟子?有些人甚至奉献一生,成为出家众。为何佛陀在这些遥远的国度会获得如此尊崇?为什么直到今天佛陀依然备受尊敬?包括知识分子、科学家、思想家,各行各业的人都尊敬他。这完全不是因为佛陀获得了某种神奇的天启。而是因为在菩提迦耶这里,经过多年苦行和修持之后,佛陀终于获得证悟。换句话说,他终于领悟了究竟的真理。但他并未与某个外在神祇交谈;他所了悟的真理,不是什么超凡的神谕。他发现的真理是如此简单,离我们如此之近,就像睫毛,我们反而看不见。这真理一直在我们心中。



这就是他的了悟:例如,一切和合事物都是无常;一切与我执有关的情绪都是痛苦;一切现象都无本俱的自性;证悟或说涅槃,超越极端。


我想,重要的是去了解:是什么引导着悉达多——这位化身佛、这位象征性的佛——去探寻这样的真理?如前所说,当他在王宫里的时候,他的生活并不艰苦。他那时是个王子,一切都很顺遂。他有关爱他、照顾他的家庭。当时没有战争,没有宗教纠纷。他并非出于绝望,才不得不去寻找答案。他走出王宫,看见老、病、死,这令他深思无常。他意识到,这些无常的现实是不可避免的;他意识到,我们全都受制于无常。于是,他开始提出那些令人赞叹的问题:“我们都会死吗?如果会死,死的到底是谁?”“死亡就是终点吗?我们还会继续吗?”


“到底什么是死?我们说的死是指什么?”诸如此类,他勇于提出这些疑问,他有勇气和智慧提出这些疑问。而且,对他来说,找到真相是如此重要,令他不惜割舍、放弃所有财产。他四处探寻这些问题的答案,最终在这棵菩提树下,就在此处,他终于了解、证得或说觉悟了实相。实相就是:一切和合事物都是无常的。无论什么,包括我们的蕴聚、身体、感受、意识、住所、朋友、家人、心情、价值观、传统、文化,就连我们的生命,都受制于无常。这是各位必须实证的,也是他所领悟的第一个真谛。


然后,是什么导致了我们所有的焦虑痛苦?所有的苦都来自于情绪,来自于希望和恐惧。任何一种情绪,甚至那些喜乐、慈爱、关怀、启发性的情绪亦然,只要这些情绪与我执有关,迟早都会以某种方式令我们受苦。因为情绪总是被二元评判的分别心、希惧心所染污。只要你受限于二元分别心,就总是免不了去做比较。只要有参照、有比较,你就会一直遭受希望之苦和恐惧之苦。这就是悉达多领悟到的。


然后,他还悟得:我们投射出的一切——我们看到的一切,我们嗅到的一切,基本上就是我们感知的一切——皆非其本来面貌。基本上,事物的显现,不同于事物的本然。事物可能看起来坚实、恒常地存在着,事物可能看起来富有逻辑地存在着,事物可能看起来具有连贯性地存在着,事物可能看起来具有功用,事物可能貌似持续存在着,但这些都是显相。究竟而言,事物的显相并非其实际面貌。见到这个实相时,与古往今来的思想家、哲学家不同的是,虽然他们也可能悟到类似的真理,但是唯有佛陀提出了一套系统性的方法,教导我们如何跳脱这些陷阱、远离这种染污并从这种束缚中解脱。佛陀的这套系统性方法,以及对这方法的无数诠释,就是现在所谓的“佛陀的八万四千法门”。


了知实相之后,佛陀首先说的是:他发现了光明、无为、甚深、寂静的真理,但是这个真理不可言诠,凡俗众生没有能力理解、消化这样的真理。因此他宣布,自己将默然留在森林中。据信是帝释天和梵天向佛陀顶礼,请佛说法,请佛采用各种方便,将有情众生引领至正确的方向,引向真理。由此,佛陀开始教授系统化的修行之道,例如四圣谛。


四圣谛是佛在证悟之后所传授的第一项教法。佛陀前往瓦拉纳西,在叫作鹿野苑的这个地方,教导说:无论有情众生看起来多么无明、多么不完美、多么迷妄,这些迷妄、染污都可以去除,这些情绪或烦恼的灭止是可能的,因为情绪、染污、二元分别心并非人类的究竟本性,这些是暂时的尘垢,或可说是暂时性的遮蔽。换句话说,因为苦和苦因并非人类的本初天性,所以苦的止息和苦因的止息是可能的。


然后佛说:我们必须知道什么是苦。我们经常不知道什么是苦——我们看到极为粗重剧烈的苦时,往往会意识到这些是苦;然而大多时候,我们却会把微细的苦误认为是乐,而那些无非只是苦、痛、焦虑、希惧而已。因此,作为基础,佛首先教导我们的就是如何理解苦:出生是苦,年老是苦,死亡当然是苦,留住是苦,希望是苦,恐惧是苦,比较是苦,评判是苦。基本上,我们迷妄众生一开始思考的那一刻,如果不是正在种下苦的种子,就是已经在受苦。因此,了解苦,或说了解苦的面貌为何,是我们首先要学习的内容,也是最重要的修行之道。


造成苦的原因是什么?关于苦因,同样的,我们往往知道粗重层面的苦因,却不明白微细层面的苦因。微细层面的苦因不外乎就是“我执”——关于“我”的想法,珍爱自我,只想到自己。基本上,我们的一切想法和行为都是基于相信“我”的存在。不仅相信“我”的存在,而且珍视这个“我”,这就是所谓的烦恼。因此,对于什么是苦因,佛陀给予了博大精深的无量教法。


他接着教导说:对于这个苦因,确实有对治的方法,有一条法道,有解决方法。佛陀传授了超过八万四千种不同法门,以许许多多不同的形式和方法,阐述这对治之道。对不同根器的学生,对不同类型的人,对那些具有不同心境、不同性别、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佛陀传授了无量教法,教导如何运用这对治之道来克服或摧毁苦因,使我们得以从苦中解脱。


这个广为人知的四圣谛,只是佛陀诸多教法中的一例。他还传授了许许多多的其他教法。许多时候,如果你的思维不够开阔,如果你的心胸不够开放和勇敢,你甚至会觉得佛的某些教法是自相矛盾、彼此冲突的。因为有时佛会教导人们说,有一个在累积恶业和善业的人,这个人会经历这些恶业和善业的果报;有时他又教导说,没有“我”的存在,意味着没有任何载体,因此也就没有恶业、善业这类事情,没有转生,什么都没有!佛在《般若经》中说道:就连“证悟”这个想法也无非是一个幻相;即使有比证悟更伟大的现象,那也不过像海市蜃楼,有如一场梦,是个幻相。


佛陀传授了非常多的教法,其中还有一点是我们必须赏识的。佛说:“你是你自己的主宰,没有别人能做你的主宰。我给了你建议,我给了你我自己践行的道途,你必须分析这条法道,你必须测试它,你必须看它是否对你有用,然后才去运用这个方法。”佛还说过:“对于法道,不应当因为是佛说的就完全信从;你必须分析,你必须仔细审查,你必须具有批判性。”正是他说过:“永远不要依赖某人。”实际上,他甚至告诫他的僧团:永远不要依赖他这位导师,而是要依赖教法和逻辑论证。


大家要明白,这些话可是在2500年前说的。相形之下,时至今日,我们依然遭受极权暴政之苦,我们依然屈从于不理性的信仰。即使今天,我们仍然会被全然基于信心和虔心的系统所吸引。而在这里,2500年前,佛陀就已经在鼓励逻辑论证,佛陀就已经在鼓励并强调“要依靠真理而不是依赖某人”。


恭敬摘录自宗萨仁波切开示


     本    恭    闻    赞  

     师    敬    名    如

     大    顶    不    白

     悲    礼    退    莲

     尊            转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