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如果再选择一次,我肯定不会做医生!”

李小荣 医学界儿科频道 2021-05-01

不做医生,你会做什么?



“如果再选择一次,我肯定不会做医生!”


上海市第一妇婴保健院(以下简称“一妇婴”)新生儿科主任刘江勤教授毫不犹豫地谈道。


“我可以有很多选择,可以做很多事情,可以学计算机、学经济、学设计……但唯独学医,我遭受了太多打击。”


刘江勤,一妇婴新生儿科主任


但在一次又一次的打击之后,在走过漫长、艰辛、不被社会认可的29年学医、从医之路后,刘江勤教授同样坚定地告诉我们:“来到新生儿科后,我也从未想过离开!”


1


《中国儿科资源现状白皮书》显示,目前我国城市每千名儿童拥有儿科医师数为0.57人,农村为0.47人;而《健康中国2020战略研究报告》要求“到2020年每千人口拥有0.69名儿科医生”——儿科医生缺口直逼10万大关。
最近3年,中国儿科医师流失人数为14310人,占比10.7%。其中,35岁以下医师流失率为14.6%,占所有年龄段医师流失的55%。

1995年,刚成为儿科医生的刘江勤也想离开了。


“读硕士之前,我做的是普儿科。那时候实习,没有分专业,什么专业都做。”对新生儿科,刘江勤也并不了解,更没想过当一个新生儿科医生,唯一确认的是:儿科,做不下去了!


“第一是收入太低,第二是得不到认可。”而后者,显然更严重。一边是生病哇哇哭的孩子,一边是着急、上火的家长,工作中被骂、被投诉,甚至被打都是常有的事。


“我没有被打过,但是被骂过无数次。整个职业体会不到荣誉感,这不是钱能解决的问题……”刘江勤坦言,“那时候,非常想放弃……后来读硕士的时候,我就希望能换个专业,不想再做儿科了!”


最后,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刘江勤还是读了儿科的研究生。


但毕业时,不死心的刘江勤还是希望有所改变——离开武汉原有的单位、离开一成不变的生活,“当时就想去找一个患者非常多的地方、能更好发展自己职业的医院。”



因此,当第一次在儿童专科医院看到新生儿科满病房患者,看到那么多孩子经过治疗恢复健康、活蹦乱跳时,刘江勤倍受触动。


“我当时非常激动,非常愿意投入到这个职业中、成为一名新生儿科医生,然后就再也没想过离开。”


虽然儿科医生的收入还是很低,依旧处在整个医疗体系的最低端,但刘江勤已能从别处得到了满足。


“我能从很多家庭的沟通中得到回报,他们对我们非常尊重。通过我们的努力,很多孩子重回了健康生活。”谈及此,这个被很多孩子唤为“刘爸爸”的高个子医生很开心,这种对我们工作的认可,什么都换不来!


2


在新生儿科,每个孩子都来之不易。


这里的孩子一出生,就因为早产、感染、先天性疾病、新生儿窒息等各种原因,被送到新生儿监护室(NICU)。为了降低感染风险,家长被隔离在监护室大门之外,每天只有特定的一小段时间可以见到孩子,监护室里的每个保温箱都与监护室外的一个家庭相连。


24周,800g——孔云(化名)的孩子就在里面。


由于早产,孩子一出生就从产房直接送到了NICU,一待便是3个月。好不容易出院了,孔云不放心,又带着孩子在医院附近住了2个月,才回家。


孔云家不在上海,产后恢复出院后,她就在医院旁边租了个房子。当时,孩子在监护室里与医护人员一起为生存而努力。监护室外,焦急的孔云什么也做不了,便在家里祈祷。


刘江勤告诉她,母乳很好,对早产宝宝尤其重要。她便每天在家挤了母乳,给孩子送过去。同时在探视时间时,给孩子做“袋鼠护理”。


注:袋鼠式护理(KMC)又称皮肤接触护理(SSC)是二十世纪80年代初发展起来的主要针对早期新生儿的一种护理方式。其定义为住院或较早出院的低出生体重儿在出生早期即开始同母亲进行一段时间的皮肤接触,并将此种方式坚持到校正胎龄为40周时。
它是一种有效的方法,可以满足不成熟婴儿对保暖、频繁母乳喂养、免于感染、给予刺激、安全和母爱的需求,是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一种早产儿护理方法。

一天,孔云挤好了母乳正往医院送,却因为雨天路滑,在医院门口和一辆电动车碰到了。孔云一下子坐倒在地,大哭了起来,吓坏了电动车车主。其实她只是滑倒了,并没有受伤,只是这段时间太煎熬了!


痛苦、无助、委屈的孔云安慰了电动车车主“没事”后,自己在雨地里哭了很久。但想到自己坚持不了可以哭,可孩子却还在监护室里顽强坚持、还在等着母乳,孔云爬了起来,擦干了眼泪,拿着奶包走进医院。


这件事,孔云2年后带着孩子来找刘江勤回访时,才谈起。现在回忆起,刘江勤依旧非常感慨。


即使在NICU待了3个月,终于可以出院了,孔云依旧非常害怕,“万一出了事该怎么办?”


“来找我们!”刘江勤安慰她,“你任何时候来找我,我都会帮助你。因为这个孩子是我们养大的,那么我们也要对他负责。所以你回老家前,在这里有任何需要帮助,你都可以来找我们!”


甚至在2个月后,孔云准备带孩子回老家了,刘江勤也帮忙联系了当地认识的医院提供帮助。



早产儿的家人都非常不容易,所以虽然孩子早已大到超出了新生儿科的管理范围,“但是我们还是希望尽最大努力给他们支持,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刘江勤谈到。


2014年时,监护室外的家长们自发组织了“早产儿俱乐部”,新老早产儿家长在微信群里分享经验、互相支持。后来,了解到情况的刘江勤也主动进了群,“这个很重要,所以我也加了进来,家长们有什么问题都可以直接反馈给我们。”


接下来,2015年、2016年……2019年,每年他们都新建一个交流群,给新老早产儿父母分享经验,为大家解答焦虑疑惑。


3


2002年,那满病房的小患者,将刘江勤带入了“新生儿科”的世界。


2005年,出国培训,则让刘江勤对“新生儿科”有了更深、更广的了解。


“2005年,我得到了一个到儿科医院培训的机会,是一个和加拿大合作的国际项目,针对年轻新生儿专科医生。”刘江勤回忆道。


先在儿科医院培训一年,之后,刘江勤又到加拿大艾伯塔大学(Royal Alexandra Hospital)培训了两年。这两年,不仅仅是观摩,更多的是作为高年资住院医师在临床上工作。


“整个经历对我的影响非常大。”刘江勤表示,这两年“不仅仅是‘技术’得到了提高,更开拓了眼界”。


在加拿大,刘江勤看到了发达国家如何管理新生儿,看到他们不仅仅聚焦“孩子”这个个体,更关注通过完整的社会体系,照护好这些孩子。


而这个社会支持体系也不仅仅是针对困难家庭的救助体系(救助只是极小一部分),它是一个完整的医疗和社会保障体系。事实上,在早产儿的救治过程中,医生、家长的角色固然重要,但更关键的是社会支持体系的完善。但刘江勤也坦言,这并不容易,“它需要全社会的认识和推动”。


“我有一个家长他跟我说,没有一个幼儿园愿意收他的孩子,因为他的孩子语言发育落后。其实孩子其它方面都很好,智力是好的,走路各方面也是好的,但就是不爱讲话,结果幼儿园就不愿意收他——这对他来说就是个巨大的障碍,他想为这个孩子找到一个愿意接受他的学校,不希望把孩子送到特殊教育机构。”


“所以这里面就需要我们全社会共同认识这个问题,共同为这些孩子提供更大的便利!”刘江勤进一步谈到。


后来攻读儿科博士期间,刘江勤在这方面又做了很多工作,特别是接触了国内很多不同医院后,他对新生儿专科也有了更深的了解。


4


两年培训后,刘江勤毫不犹豫地接受了时任一妇婴院长段涛的邀请,来到了一妇婴。


“我们有一个非常庞大、非常好的产科,但是我们的新生儿科也可以有很好的发展前景。”段涛告诉刘江勤。


“后来,我就来了。从2010年至今,已经九年、快十年了。”期间,刘江勤不断与产科合作发展,不断践行以“早产儿家庭为中心”的理念,不断改进细节,进行质量改进。



“2010年到2016年,我们做了很多工作,讲起来一点都不起眼,却帮助我们做了很多质量改进。”

刘江勤举例一个很小的例子——新生儿低体温,这是反映临床上新生儿管理好坏的重要客观指标。


注:新生儿低温在寒冷季节颇为常见,多因暴露于寒冷环境所致,也可由感染等多种原因引起。长期低温可造成寒冷损伤,并由此引发一系列临床症状。

“如何知道我们新生儿临床管理的好坏?一个看得见的指标就是‘新生儿低体温’。”刘江勤介绍到。只要测一下每个经手的环节里新生儿体温低于36.5℃的比率有多少,就能直观了解哪个环节出了问题,哪个环节需要质量改进——这便是“环节管理”。


但光把管理细节做好了,也不够,“还要有‘人性化’”,刘江勤强调。它包括通过母乳喂养、袋鼠护理等措施,破除家长与孩子的隔离,让家庭参与到孩子的管理中。


为此,一妇婴新生儿科在国内率先开展了抱乳、袋鼠护理、早产儿家庭指导和早产儿家庭病房等举措;开放住院新生儿探视,减少新生儿与家庭的分离;创建基于互联网的早产儿随访平台,为早产儿家庭提供长期支持。


“我们让家长可以来到病房抱孩子、给孩子换尿布、可以和护士交流,让他们学习如何管理这些‘小’孩子,这样他们出院回家时就不会束手无策、不会害怕。刘江勤进一步谈到。



2010年时,科室超早产儿的存活率不足50%,极低出生体重儿存活率仅76%。但到2016年,情况就有了极大改变:超低出生体重儿的存活率已经超过了75%,极低出生体重儿的存活率也达到了88%。


  • 早产儿:妊娠不满37周前分娩的新生儿。

  • 超早产儿:妊娠不足28周分娩的新生儿。

  • 低出生体重儿:出生体重低于2500g的新生儿。

  • 极低出生体重儿:出生体重低于1500g的新生儿。

  • 超低出生体重儿:出生体重低于1000g的新生儿。


这个数据,虽然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差距,但已是巨大的进步。





“医生一般成熟得比较晚。我快50岁了,才开始做出些事情。目前舞台的中央还是前辈们在领头、创造。”


但刘江勤也期待——


“希望3~5年后,我和我的同行们也可以发挥更多的作用!希望我们跟早产儿家庭成为很好的朋友,互相支持、互相理解,共同为早产儿创造一个健康的未来!”



参考资料:

1.良医 | 刘江勤:“管理” 处在“生存边缘”的孩子 

来自:http://www.sohu.com/a/223357979_318740

2.昌婷婷, 陈金兰, 王丙琴. 早产儿应用袋鼠式护理的研究进展[J]. 临床护理杂志, 2012(03):65-67.

3.李蓝, 曾邦兰. 新生儿低体温的防治[J].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07, 4(11):1097-1097.



本文首发:医学界儿科频道

本文作者:李小荣

责任编辑:李小荣


版权申明

 本文原创 如需转载请联系授权

- End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