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经常生病vs不生病,谁的免疫力更强?



本文特供零花费、无毒副、效果最佳的免疫力提升推荐。



流感爆发,带火一系列话题。

 

看着家里那个动不动就病、一病老不好的孩子,你会不会抱怨:唉,这个免疫力……



上海市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儿童呼吸免疫科副主任医师陈嫕表示,免疫力,即老百姓通常所说“抵抗力”,是机体抵抗或清除外来病原体的能力。

 

“医生所说的免疫力强,是希望孩子生病的频率、程度可控。即,不能三天两头病,也不能一病两三月。”陈嫕医生说。

 

关于孩子的免疫力,陈嫕医生主要解释:


  • 多病、少病,都是“病”?

  • 如何把握“免疫平衡”?

  • 免疫力“越强越好”?

  • 怀疑免疫力低下,要查啥?

  • “不花钱、无毒副、适合所有人”的提升方法是?

  • 益生菌、免疫增强剂有效吗?



1、不生病=免疫力强?


若是千防万防地不生病,不利于免疫力形成。

 

陈嫕医生介绍,免疫力有先天和后天之分。

 

  • 先天性免疫源于娃从娘胎里带出来的免疫细胞、免疫分子,保护期是6个月。


  • 后天性免疫有赖娃自身的免疫记忆。即B细胞接触、记录下病原体的各种信息,然后通知免疫分子(抗体):见到这些坏胚,主动拦截,不让其兴风作浪。

 

B细胞接触到坏胚们的途径有二:一是生病,和坏家伙们正面抗击;二是接种疫苗,让极少量没啥杀伤力的病原体进入体内,免疫力借此练兵,今后就能从容应对。

 

陈嫕医生指出,有的宝宝在婴幼儿时期极少生病,根本是因为“生活在温室”,家长保护零死角。冬天怕冻,于是闭门不出;趴地怕灰,于是到哪儿都抱着;出门怕感染,于是门把手都不让碰;玩具怕脏,于是每天消毒杀菌。恰恰是这样养大的孩子,一旦出远门或过集体生活,分分钟病倒。因为TA突然被陌生的病原体包围,免疫力完全不知道该防谁、怎么防。

 

如果娃放养式长大,一年跑不了一次医院,恭喜你:这免疫力让人眼红。 


2、多生病,才能多抗体?


有些父母心太宽,认为“要想身体棒,就得多病”。结果,免疫力也会崩。

 

斗完流感、斗肺炎,杀完细菌杀病毒,免疫力长期处于作战状态,持续亢进,会造成免疫系统没时间休养,消耗巨大。

 

最终可能导致两种结果:免疫力“干不动了”,越病越频繁;杀红眼,管你好鸟坏鸟,逮谁灭谁——此谓免疫“过强”。在过强状态下,B细胞一接触外来物质,就拉警报,这就是过敏反应。更严重者,“过强”的免疫力会破坏自身组织细胞,诱发自身免疫系统疾病,如红斑狼疮、风湿性关节炎、糖尿病、恶性贫血等。

 

表1:免疫力“过强或过低”的结果

 

3、多久病一次,合适?


临床上有反复呼吸道感染(RRTI)判断标准。“如果孩子满足RRTI的标准,一定程度上说明其免疫力有问题。”陈嫕医生说,标准如下:


表2反复呼吸道感染判断标准


4、哪些孩子容易免疫力低下?


父母口中的免疫力低下,多是后天性问题,和以下几个原因有关:

 

■ 生理性因素


如新生儿未成熟,普遍存在生理性免疫功能低下。

 

■ 发育不成熟


年龄太小。6个月后,宝宝从娘胎里带出来的免疫细胞消耗殆尽。同时,娃接触过的细菌、病毒很少,自身还没形成足够丰富的免疫记忆。此时遇到新鲜玩意,就可能病一病。


营养因素


娃长期挑食、偏食、厌食,可能造成微量元素缺乏,影响免疫力建立。

 

吃没吃母乳,孩子在婴幼儿时期的免疫力也会有差异。母乳携带大量母亲生产的抗体,是孩子的第一针“疫苗”。在6~12个月,母乳能帮助孩子抵抗多种病原体。

 

若娃因为各种原因没喝过母乳,也别太纠结。1岁后,母乳的免疫价值会打折扣,防病作用不大。而且,母乳对后天性免疫力形成,影响不大。


疾病因素

 

包括血液病、先天性心脏病、肾脏疾病(药物影响)等,会阻碍免疫力的发育、完善。手术(如脾切除)、外伤、烧伤也可引起继发性免疫功能低下。


感染因素


各种类型的感染,特别是病毒感染(如麻疹病毒),可导致免疫抑制。


5、如何筛查免疫力?


陈嫕医生介绍,主要有两项:


  • 免疫球蛋白筛查,包括IgG、 IgA、IgM等指标;


  • 淋巴细胞系列筛查,包括B细胞、T细胞等。


这是初筛内容,大多数医院都能做,抽静脉血即可完成。


初筛结果有异者,要结合病史,排除先天性免疫功能缺陷(娘胎里带出来的毛病)。此时,医院可能加做基因检测。“但这种情况很少见,1万个孩子里只有1~2个人中招。从体格上也能看出异样:这些孩子瘦小,有生长发育缓慢等问题。”陈嫕医生说。

 

有些父母认为,锌、铁、钙等微量元素缺乏,也能反映免疫力,因此也要查。事实上,孩子若没有长期、严重饮食问题,没有生长发育落后或矮小,没必要查微量元素。一个简单的判断指标,就是生长曲线。若娃的生长曲线在中位以下,考虑生长发育问题,可以查查微量元素。

 

陈嫕医生还提醒,筛查结果不是“唯一标准”。举例来说,孩子经常感冒、生病,免疫球蛋白、淋巴细胞等不低、反高,这可能说明免疫大军正在集结杀敌中。 


6、提高免疫力的理想方法是?


效果优、花费少、无毒副、最普世的方法是:多喝白开水

 

陈嫕医生介绍,多喝水能保持黏膜湿润,成为抵挡细菌的重要防线。呼吸道黏膜干燥易受损,病原体更易种植,诱发感冒咳嗽;肠道粘膜受损,会诱发腹泻。皮肤黏膜受损会招致湿疹。“我经常告诉家长,多喝水,比吃药、吃保健品都管用。”

 

如今,市面上有一些“免疫增强剂”。在陈嫕医生看来,噱头大于实效。她建议,不管是用免疫增强药物还是营养补充剂,一定要先就医,咨询医生。“若在免疫亢进状态下,你还去增强,很可能造成过强、超敏。”

 

此外,按时接种疫苗(流感季节打一针很重要),多运动(每天1小时户外活动),多睡、睡够,都对提升免疫力有好处。

 

(特别想呼吁:有了好身体,鸡娃才有戏!别在孩子该玩该动的时候,尽把他摁在教室里某思某花!) 


7、益生菌能提高免疫吗?


补充益生菌能调节胃肠功能,休养黏膜,对营养吸收有好处。营养状况好了,免疫功能会适当增强。

 

但长期、大量地额外补充,会打破肠道自有益生菌的平衡状态。也可能造成“不补就罢工”的结果。

 

陈嫕医生表示,不推荐长期补益生菌。有腹泻、顽固便秘、饮食问题的孩子,在医生指导下补充。 


8、一病就用抗生素,会损害免疫力?


抗生素是把双刃剑。

 

好处是:机体发生严重细菌感染(孩子精神萎靡、持续高烧),该用抗生素就得用,还得足量、足疗程用。

 

坏处是:抗生素会抑制免疫功能。若机体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只是轻微上升,说明免疫系统已经控制住局面。此时用抗生素,会剥夺免疫系统逐渐成熟的机会。此外,抗生素会破坏肠道内菌群,造成抗生素相关性腹泻,增加过敏等免疫性疾病的发生几率。不合理使用抗生素,还会导致耐药。

 

孩子病后,建议先在家观察。一病就去医院,交叉感染风险高。若48~72小时内,一点不见好,甚至加重,应尽快就医。


9、每天消毒是坏事?


陈嫕医生强调,我们需要清洁、干净、整洁的环境,而不是无菌。频繁用消毒剂,环境中的正常菌群会减少,孩子免疫力接受正常刺激的机会减少,没法正常发育。“教孩子常洗手、饭前便后洗手,就够防病了。”

 

在此,向各位父母们推荐一套“洗手口诀”:内外夹攻大力丸(腕)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width=500&height=375&auto=0&vid=r0319j2n2uc

特别感谢常州市第三人民医院

 

后记


多数孩子的童年都是在不断生病中度过,父母心疼也好,头疼也罢,这是必经过程。

 

有的孩子到五六岁,有的到七八岁,免疫力基本能达到成人水平。父母会感觉,突然地,孩子身体倍儿棒,不再每个月去医院报到。

 

所以,曙光就在眼前,加油!

 


专家介绍



陈嫕,上海市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儿童呼吸免疫科副主任医师

 

1993年毕业于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儿科系,2006年完成临床硕士学位, 2008年9月曾赴香港大学医学院进修学习半年。现担任上海市儿科免疫学会的委员,中华医学会儿科免疫学组成员,中华医学会儿科呼吸学组肺间质疾病协作组成员,中国心胸血管麻醉协会急救与复苏分会委员。至今发表在核心源期刊上文章十余篇。


在儿内科临床工作长达二十余年,对儿童的常见病有丰富的诊治经验,尤其擅长哮喘、反复呼吸道感染、变态反应性疾病与免疫系统相关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本文首发:医学界儿科频道

本文作者:燕小六

责任编辑:李小荣


版权申明
 本文原创 如需转载请联系授权
- End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