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宝宝哭时,我要马上安慰吗?

陈丹琦 医学界儿科频道 2021-05-01



哭一哭,没什么大不了!



娃又哭了,我应该迅速放下手中的一切去哄他/她,还是可以慢条斯理吃完手里的最后一口西瓜,让他/她“哭出来”再安抚?

 


这个问题不仅困扰着无数新手爸妈,从半个世纪前开始,依恋理论家和行为主义者就对此进行了激烈的讨论。

 

近日,一项来自英国华威大学的研究发现:宝宝出生后头6个月,允许他/她“哭出来”,不会对18个月时的母-婴依恋和行为发育造成不良影响。


(母-婴依恋:特指婴儿与母亲之间形成的特殊和强烈的情感联结。) 



研究人员对英国的73个极早产儿/极低出生体重儿和105个足月儿及其母亲进行了前瞻性队列研究;


分别在足月、3个月、6个月和18个月测量婴儿一天内的哭泣频率和持续时间以及母亲让婴儿“哭出来”的频率;


依恋程度与行为发育状况均在18个月龄时通过视频记录来测定;


此外,这项研究还评估了3个月和18个月时母亲对婴儿哭闹的敏感度。

 

最终发现:



此时不哭,以后常哭


由于在之前的研究中,极早产儿/极低出生体重儿的哭闹问题和母亲敏感度没有差异,因此,本研究将两个样本合并使用。

 

让宝宝“哭出来”与婴儿期哭泣持续时间和频率的关系

 

研究显示:

  • 足月时,偶尔让宝宝“哭出来”可以缩短一岁半时哭泣的持续时间(β=-0.22,p=0.004),减少3月龄宝宝的哭泣频率(β=-0.17,p=0.03);经常“哭一哭”也可以使3个月时哭泣频率下降(β=-0.18,p=0.02)


  • 3个月时,经常让宝宝“哭出来”也与1岁半的哭泣持续时间呈负相关(β=-0.17,p=0.03)


简而言之,宝宝出生后前3个月,偶尔或经常的“哭出来”,与之后哭闹的持续时间缩短和频率降低有一定的关系。

 



哭得安全,爸妈放心


研究使用了两个分类变量来度量依恋的质量,分别是安全型依恋和不安全型依恋、混乱型依恋和有序性依恋。

 

研究者和父母从注意力不集中/过度活跃(Poor attention/hyperactivity)、社会性参照(Social referencing)、任务坚持(Task persistence)、自如(Easiness)和攻击性行为(Aggression)度评价宝宝的行为发育。

 

根据婴儿在足月、3个月和6个月时哭泣情况,预测18个月的依恋和行为发育

 

此前,依恋理论的专家建议,母亲应该根据宝宝的需要对宝宝的哭泣做出迅速的反应,否则可能会对母婴依恋的发展产生负面的影响。

 

然而,这项研究的结果却并不支持上述预测。

 

事实上,研究人员发现,宝宝哭泣的情况不会对18个月时的依恋类型和行为发育造成不良的影响。

 

作者Wolke指出,“家长们大可放心。父母在场的情况下,让宝宝有时或经常‘哭出来’不会有任何有害影响,因为婴儿是安全的,同时还可以观察他们的哭声。”

 



直觉养育:让宝宝“哭出来”不一定是照顾的疏忽


让宝宝“哭出来”的情况

 

随着宝宝年龄的增长,越来越多的父母开始尝试使用让宝宝“哭出来”的绝招。

 

短暂忽略宝宝的哭声并不会降低母亲对宝宝哭闹的敏感性。

 

研究人员认为,这样的结果与直觉养育是一致的。大多数母亲在刚分娩时会立即回应宝宝的哭声,从3个月开始采取差异化反应,逐渐适应宝宝的需求,根据直觉在安慰宝宝前稍作等待。

 

在父母的安慰来临之前,宝宝获得了一次探索自我安慰方法和自我调节的机会。

 

尽管最终研究强调既不建议让孩子“哭出来”,也不建议立即对“哭泣”做出反应,没有必要广泛推广其中的某一方式。

 

但对于担心孩子哭闹会伤害孩子自己的父母来说,这个研究结果或许会让他们更加放心。





高手过招:巧对宝宝哭泣!


哭泣是宝宝表达他们需要安慰和照顾的方式。

 

宝宝哭的形式很多,哭的原因更多,有时很容易就能猜到他们想要的东西,有时却难于上青天。

 

 总结起来,宝宝哭泣的常见原因有以下几个:


  • 我饿啦!

  • 我的尿布脏脏脏!

  • 我好疲倦!

  • 想要抱抱!

  • 咦?有风!

  • 好热/冷呀!

  • 我就是无聊!

  • 承受了这个年纪不该有的刺激……


虽然研究告诉我们宝宝哭了,让他们哭会儿,没坏处。但很多时候,宝宝一哭,家长就心疼得不行,赶紧喂奶、换尿布、冷了添衣、热了脱衣,妈妈抱抱,爸爸抱抱……好家伙,一顿操作猛如虎。


但不是每次都能哄对宝宝,怎么办?

 


这时候不妨再试试下面这些安抚小秘诀:


  • 如果处在母乳喂养的阶段,可以让宝宝吮吸乳房。

  • 发出一些轻微的声音帮助宝宝分散注意力,或者播放音乐、摇拨浪鼓等。

  • 年龄偏大的宝宝喜欢用一点布或毯子作为安抚物。

  • 抱住宝宝或放在婴儿背带里,让宝宝离你很近;轻轻地走动、摇摆或跳舞;和宝宝说说话或唱首歌。

  • 在婴儿车里前后摇晃你的宝宝,或者出去散步或者开车兜风,许多婴儿喜欢睡在车里。

  • 尝试用力有节奏地抚摸宝宝的后背,使宝宝紧贴着你。

  • 在温暖舒适的房间,脱下衣服,为宝宝进行一次温柔有力的按摩spa。

  • 有少部分宝宝洗个热水澡后会立刻平静下来。


黔驴技穷,如果宝宝还是不停哭泣,也有可能是其他原因引起的。

 

比如婴儿肠绞痛。多见于1-4月龄的宝宝,主要表现为反复持续的哭闹,常发生于下午或晚上,4-6周龄达到高峰,一般可自行缓解。但有报道显示诊断为婴儿肠绞痛中有5.1%存在潜在的器质性病因,因此一定要警惕宝宝的症状。

 

参考文献:[1]Bilgin A, Wolke D. Parental use of 'cry it out' in infants: no adverse effects on attachment and behavioural development at 18 months [published online ahead of print, 2020 Mar 10]. J Child Psychol Psychiatry. 2020;10.1111/jcpp.13223. doi:10.1111/jcpp.13223

[2]Bilgin A, Wolke D. Maternal Sensitivity in Parenting Preterm Children: A Meta-analysis. Pediatrics. 2015;136(1):e177-e193. doi:10.1542/peds.2014-3570

[3]Soothing a crying baby:NHS https://www.nhs.uk/conditions/pregnancy-and-baby/soothing-crying-baby/

[4]江米足, 龚四堂. 加强对婴儿期常见消化道问题的科学管理[J]. 中华儿科杂志, 2020, 58(07):550-552.


本文来源:医学界儿科频道

本文作者:陈丹琦

责任编辑:李小荣


推荐阅读


版权申明

 本文原创 如需转载请联系授权
- End -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更多资讯~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