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如何遇到一个好医生?我总结了8个经验!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 Author 韩娟




做一枚好患者,会遇到更多好医生。


   

编者按


作为家长,最怕孩子感冒发烧肚子痛,万一生病了,也总希望找个“好医生”给孩子看病。


比如四川人民都晓得,华西附二院杠杠的,是女人娃儿必拜“神庙”。而这座庙也不是想拜就能拜到的,往往是一号难求,大家削尖脑袋都想挤进去,还想在就诊的过程中,医生的笑容能多一点,病情的说明能多一点,护理的叮嘱能多一点……其实,这是有技巧的。


今天,我也来班门弄斧分享点心得体会。


送孩子一份健康,给家长一个安心。

1

挂号:要挂对医生


现在的医学分得越来越细,仅就妇科而言,每天华西院区和锦江院区加起来有三十位左右的大小专家坐诊,而各个专家又各有专长,挂号之前有必要在医院的微信服务号上看下医生的“介绍”,了解下医生的“擅长”,挂号越准,走的冤枉路越少。

有的医生,既出妇科门诊,又出产科门诊;有些医生,既出普通门诊,又出特需门诊,那么就盯着这个医生有号的那一天,诊室不同,医生一样。

其实,大部分疾病在年轻医生那里就可以得到一个良好的诊疗,没必要“杀鸡用牛刀”——大小毛病全都只盯着大牌医生。比如感冒发烧或者妇科炎症,可以先挂个年轻医生的号,等做完该做的检查后,再征求年轻医生的意见,是否需要转诊大牌教授。

医生叔叔听听看

2

就诊:清爽干净也非常重要


都说现在是个看脸的时代。一个干净清爽的形象不仅是对自己的尊重,也是对医生的尊重。

有的患者来医院之前不刷牙、不换内裤、不换袜子、不洗脚。一开口说话,味道不摆了,而那个味道还不停地往外冒,在诊室弥漫开来……

还有一类患者,他们花了2D的钱,致力让医生感受4D的效果。医生在看病历,他在抖腿。医生问症状,他一边说一边抖腿。抖完大腿,抖小腿,抖完小腿,抖凳子……

虽说医者父母心,但一个清爽干净、坐有坐相的外观,肯定会让人更愿意多看两眼,这不仅仅是在医院。

3

秩序:“向前冲”损人未必利己


在医院这个“5A级景区”,每天都是人山人海、门庭若市。

有个别人习惯“竞争上岗”,来到医院,推开诊室门,径直往医生面前冲,不管前面的人看没看完,觉得自己是最重要的一个,不能耽误一分一秒,医生应该围着自己转,还抱怨做检查要排队、取药要排队,浪费了自己无比宝贵的人生。这种人不仅打乱医生的工作节奏,还耽误其他患者看病。

来医院就医,是对自己健康负责。虽说你天不亮就在赶来医院的途中,但医生也没闲着,早已经撸起袖子在查房住院的患者了。你在门诊等候的时候,医生和助手正在诊室里顾不上喝水地诊治患者,忙得团团转。

理解医生的人,会文明有礼。

他们都是有颜值、有学历、有宅基地的医生,通宵达旦地工作,是对医学的追求和对生命的全力以赴。

4

陪诊:家属给孕妇让个座吧



一个人的素质怎么样,看看产科门诊外面的座椅就知道了。大家都心知肚明,不给孕妇让座是不文明的行为,可就有一些男家属不晓得哪根筋没对,看到孕妇挺着大肚子没地方坐,竟然坐得又安又稳,翘起个二郎腿,脚拐拐支起飞远,装模做样地耍手机。

孕妇是特殊群体,即使不是你老婆,也要有点怜悯之心,不要只顾自己安逸,一直当低头族,偶尔也要抬起头来看看身边是否有需要被关怀的对象。

大家已经幼儿园毕业几十年了,也都是成年人,如果连最基本的修养都没得,我建议就不要陪老婆大人产检了。

5

沟通:只说病情,忌讨价还价



如果说妇产科医生面对的是一个人,那么儿科医生面对的就是一家人。


每年冬季都是孩子感冒发烧的高发期,儿科门急诊总会在这个时候迎来“医疗高潮”。孩子病了,就是一家人“病了”,孩子上医院,就是一家人上医院。一个小患者的陪诊标配是“一加二”,但“一加四”、“一加六”的阵容也不少见。

儿科的特点是孩子基本不会描述病情,都是家长代为表达。有的家长来医院之前,对孩子的病情没有仔细梳理,到了医生面前,说不清孩子发病的时间、病情的发展过程、吃过哪些药物、做过哪些检查治疗、治疗的结果如何……傻傻地等着医生“占卜”。

还有个别家长习惯讨价还价:“这个药我们不想给娃娃吃,换一个嘛。”“这个检查听说有辐射,我们不做,可以吗?”……

还有些“学习型家长”,总能问出“十万个为什么”,把医生问得应接不暇、不知所措:“医生老师,你能不能解释一哈,为啥子你说的和网上说的不一样呢?”“为啥子要做检查,为啥子不能直接输点液呢?”……

其实,孩子生病时,作为家长的我们,首要任务是带上最近的病历,开门见山地把症状和用药情况如实告诉医生,记住医生的嘱咐,认真照着做。一句话:到了医院,医生说啥就是啥!

孩子呼吸窘迫,快!

6

住院:要和小医生处好关系



俗话说:县官不如现管。住院期间不仅要和主管教授处好关系,更要和住院医生与护士处好关系。

有的患者对住院医生抱着怀疑的态度,小医生开个检查,他们要质疑是否有必要做;小医生开个处方,他们要质疑是否对症下药……

要知道,医院的“三级查房制度”不是白定的。主管教授事情多,既要管门诊又要搞科研还要做手术,不可能从早到晚围着病床转。而住院医生和护士是与患者接触最多的人,是最先观察到患者病情变化并及时汇报给上级医生的人。住院医生下的医嘱,都是严格与上级医生沟通后,得到主管教授许可后才实施的。

在我长达几个月的产科住院岁月里,亲眼见证了小医生的不容易,真的是相当不容易!

他们常常是当“助手”配合上级医生做一整天手术,然后接着值通宵夜班、写病历、晚间查房,还要应对患者随时可能出现的难产、剖宫产、大出血、胎盘早剥、胎儿宫内缺氧……能在天亮前趴在桌子上打一两个小时的盹就“谢天谢地”了,天亮又照常上班,连续工作几十个小时,甚至上百个小时是家常便饭。

他们没有节假日,没有寒暑假,每天只有工作和睡觉,甚至没有觉睡;他们以医院为家,除夕夜吃盒饭,睡在值班室,连续几天没出过住院大楼,没见过太阳,好不容易休息一天也要把患者安排好了才能下班。

所以,每次住院医生来问病情或做检查,我都会笑脸相迎,然后在心里说:“要尊敬年轻医生!”

当住院总一周没回家了,儿子来探班,结果马上有个急诊手术,只能和儿子窗口相望。

7

手术:听话听音听医生建议



医学是一门很专业的学科,不是普通人翻翻百度就能自学成才的。外行指导内行,患者指挥医生,最后吃亏的还是患者。

为什么手术前要谈话签字?因为医生要尊重患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医生交代的手术风险都是科学事实。

为什么患者不要和医生反着干?因为医生比患者更专业、有经验。

医生找患者术前谈话,让患者选择治疗方式,其实有诀窍——

听完医生的病情交代后,患者选好治疗方式。如果这时医生迅速结束谈话,开始其他工作。恭喜你,选择正确!

听完病情交代,患者选好治疗方案,如果这时医生不厌其烦地继续唠叨、提醒你。对不起,说明你选择错误,赶紧改!

有时候,你感觉医生护士对自己好像“不理不睬”,那应该祝福自己,估计十有八九没得大问题。

随时随地讨论和掌握患者病情

8

理解:医学还不能包治百病



我一直觉得在医院闹事的人很悲哀。患者在要求医生“医德”的同时,请不要忽略自己就医时的“病德”。

有个别“先人板板”认为,医疗是万能的,花了钱就是上帝,医生就必须对患者嘘寒问暖,就必须“治好病”,认为自己或自己的亲人是坐着或者睡着进来的,就必须站着或者活着出去,否则就是医生的错,就是医院的错。

将心比心,我也是患者,我也能理解患者和家属的心情。可疾病有个发展过程,有的在一定时间内可以干预,有的不可逆转只能缓解,还有些疾病是目前医学解决不了的难题,只能认命。

希望大家明白,在医院最幸福的事情就是花了钱,能获得比较满意的疗效。

家长献哈达,谢谢医生救了孩子。

医患本是一家人,患者对医生好,医生能感受到,也会对患者好。

2021年已经全新开启,希望来医院的患者及家属们都能从语言和行动上,对医生更“暖”一些,让他们为治病救人吃的苦,都能变成记忆里的糖。

付出是对生命的敬重,坚持是对患者的负责。


本文首发: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

本文作者:韩娟(“华西宝宝”敬敬的妈妈)

本文图片: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相关医生和科室提供

责任编辑:李小荣


推荐阅读
版权申明 本文转载 欢迎转发朋友圈- End -


投稿/转载/商务合作,请联系:yxj_ek@yxj.org.cn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