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德国牙医说,10岁前自己刷牙,都是刷了个寂寞... ...

以下文章来源于天赋一饼 ,作者我是黛西

*本文所涉及专业部分,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



牙齿不是娃想刷,想刷就能刷。


本文授权转载自公众号:天赋一饼

原作者:黛西


01


前几天,我送饼饼去幼儿园,老师塞给我一个牛皮纸袋。

回家打开一看,是德国州政府给家长的一封信,附带一支小牙刷、一小管牙膏。

不看我都知道写的什么,为了让家长重视保护娃的牙,德国政府比你邻居张阿姨操的心还多,生娃出院那天,我就被塞了一堆怎么给娃护齿的宣传册。

德国政府对家长的洗脑式宣传确实起了作用,我读过一个报道,德国青少年牙科协会调查了全国30万儿童,12岁的德国孩子中有80%人没有龋齿,这个数据在地球表面数一数二。

不过,“刷牙”这件事在我心里早就打勾了,无非就是3岁前米粒大,3岁后豌豆大;2岁前不含氟,2岁后含氟。再说也说不出新花样了。

那天中午我吃炸鸡,随手把册子撕了一张吐骨头。

就在我啃翅中两根骨头中间夹的肉时,我瞥见册子上的一张母慈女孝的照片。


这闺女起码上小学三年级了吧??欧洲孩子普遍长得老成,但起码是个小学生了!

德国人很注重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幼儿园1岁半娃自己吃饭收拾餐具;3岁孩子在老师陪同下给厨房打电话订午餐;5岁孩子自己编排幼儿园活动上表演的节目,卖门票赚钱(虽然算不清账)

这些都是我在幼儿园卧底看到的真实日常,德国孩子的“老成”不只是体现在相貌上,做事和说话方式也相对成熟,基于这样的印象,再看上面那张照片,显得更违和了!

透过油渍,我仔细读了册子上的文字,德国牙科医生和权威机构建议,父母应该帮孩子刷牙到9-10岁。

信里还说,如果父母记不清这个年龄,可以用一件事作记忆点——当孩子可以独立流畅写一张明信片,你就可以放他们自己刷牙了。

我了个去,刷个牙门槛有这么高?!

我是个心里很有数的人,所有我看不懂的东西,一定藏着我的认知局限,怀着对权威的敬畏,我把册子上的骨头抖掉,仔细读了整页。

02

为了解释清楚如何给娃刷干净牙,坐稳严谨人设的德国人自创了一个体系KAI-plus,分成五个阶段。

别管KAI是什么,plus的是啥,请先记住这个叫法,后面要考的。

五个阶段的分水岭,不是年龄,而是娃的涂鸦能力

意不意外?这个说法我也是头一回听说。

德国人解释说,想刷干净牙,需要手部精细动作和小肌肉群发展到很牛B的程度,孩子才有可能胜任。

什么可以直观体现手部精细动作和小肌肉群的发展程度呢?

涂鸦能力!

嗯,没毛病。

第一阶段(预备阶段)

标志:娃可以拿住蜡笔,并在纸上留下痕迹。


这个阶段的娃,可以握住牙刷,并准确伸进嘴里,然后做一个让每个中年母亲血压升高的动作——咬刷头。

一两岁的小娃喜欢夺牙刷,自己拿着在嘴里捅,饼饼也经历过这个阶段,每天刷牙都鸡飞狗跳,我都被搞出心理阴影了,一临近刷牙的时间就心率不齐。

我实在抢不过她,你自己刷吧,我不伺候了。

指南里强调,可以让娃自己刷,给他们掌控感,但是,他们刷得再起劲,对护齿的贡献也等于0,家长必须补刷一遍。

一颗牙也可能蛀,从第一颗牙冒头,就应该用正儿八经的牙刷,纱布指套刷、硅胶指套刷都没用,刷了等于没刷。

第二阶段(K阶段)

标志:娃从肩膀到手腕都很“僵”,涂鸦的时候,会拉动整个手臂,不会运笔,只会画线。


在这个阶段,娃可以用牙刷粗略在牙的咀嚼面上来回“锯”。


德语中咀嚼面的单词以K打头,所以第二阶段也叫K阶段,也就是KAI-plus体系中的K。

这种刷法看上去很接近刷牙的样子了,于是一些家长觉得,他们刷得不错,有模有样,可以放他们自己刷了。

之所以有这个误会,是因为你自己刷得也不标准。

这就要说到刷牙三步走了,刷咀嚼面(K),刷外侧(A),刷内侧(I)


针对每个部位的刷法也不同,K是顺着牙的方向来回刷,A是打圈刷,I是从牙龈往外“扫”。

娃在这个年龄只会完成第一步,而且效果一言难尽,跟没刷一样,必须由家长帮他们重新刷。

第三阶段(A阶段)

标志:娃涂鸦的时候,肩膀没那么“僵”了,但手臂还不够灵活,会画一些大圆组成的图案。


这个阶段,娃通常自主意识很强,很多事都可以独立完成,但是“刷干净牙”这件事对他们来说仍然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不过娃还是有进步的,开始会刷(蹭)牙齿外表面,也就是做这个动作——


德语中外表面的单词以A打头,所以这个阶段也叫A阶段,也就是KAI-plus体系中的A。

娃现在已经可以完成三步中的两步了,刷咀嚼面,刷外侧。

不会第三步,是娃的手部小肌肉群未发育成熟,生理条件所限,不是好好教多练练就能学会,就像你不能要求三四岁孩子练硬笔书法。

培养独立性的方式有很多,刷牙不算一个,独立需求应该建立在健康需求之上,不能舍本求末。

第四阶段(A阶段续)

标志:娃涂鸦时肩膀放松,但是手部还不够灵活,会画一些小圆和细小的图形。


虽然娃画画水平进步了,但是刷牙能力还是原地踏步,依然停留在“锯”和“蹭”,不能刷干净牙。

今天的父母都开始重视娃的口腔健康,我们80后成长过程中,家长对护齿的重视不够,觉得乳牙蛀了不要紧,恒牙窝沟封闭就安全了。

如果乳牙被蛀,恒牙患龋齿的风险也会提升很多,当乳牙损坏严重,牙冠断裂,过早脱落,还可能影响语言发育或需要矫正,因为它们没法为随后的恒牙“占坑”了。

我也是到二十几岁后,才开始重视牙齿健康,电动牙刷冲牙器牙线都齐活了,(没疫情的时候)每年洗牙一到两次,尽管我对牙医诊所有抹不去的阴影,一听到电钻响,嘴里就有血腥味泛上来。

第五阶段(I阶段)

标志:娃的腕关节和手指更灵活了,可以自如运笔,描绘细节。


哇塞,能画出上面这幅画,怎么也得5岁了,到了这个阶段,娃终于可以自如转动手腕,刷到牙齿内表面了。


德语中内表面的单词以I打头,所以第五阶段也叫I阶段,也就是KAI-plus体系中的I。

到此为止,娃终于可以在理论上完成刷牙三步走。

但是,理论归理论,“会刷”和“能刷干净”是两回事。

有人做过实验,对照一批5岁娃刷牙前后的牙菌斑,娃们一顿操作猛如虎,结果菌斑还剩百分七十五。

很多人觉得都要上小学了,也该自己刷牙了,连这点自理能力都没有,被人知道了笑话。

并不是,上小学不是自己刷牙的开始,按照德国牙医和权威机构强调的9-10岁,家长应该给孩子刷到小学三年级,路还很长。

刷自己娃的牙,让别人说去吧。


03

看到这里啥感受?

你觉得刷牙这么简单的事,孩子却需要花10年才能做好,所以你焦虑的很多事,可能不是孩子太慢,而是你太心急。

德国人发明的刷牙体系叫KAI-plus,KAI是刷牙的三步看懂了,plus是啥呢?

plus就是之前一直强调的“父母帮刷”,贯穿五个阶段。

德国有句谚语叫“父母把孩子的牙刷干净”,这么朴素的一句话,要意境没意境,要对仗不对仗,竟然可以成为一句谚语,侧面反应“家长帮刷”的重要性。

其实不止是德国牙医这么"保守",美国儿科学会也建议父母帮孩子刷牙到7-8岁,美国牙科协会建议父母监督孩子刷牙到10-11岁,确保他们不是刷了个寂寞。

你想象下,若干年后,娃上三年级了,你辅导完作业,陪完网课,在微信群里回完老师的消息,临睡觉了,还得给他老人家刷牙,是不是感觉生活更加多姿多彩了。


总之就是一句话,牙齿不是娃想刷,想刷就能刷,既然生了娃,你就得活到老,刷到老。。。


本文来源:公众号「天赋一饼」,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本文作者:黛西

责任编辑:李小荣


推荐阅读
版权申明本文转载,欢迎转发朋友圈- End -


投稿/转载/商务合作,请联系:yxj_ek@yxj.org.cn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