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难倒她的三分之一片,这种剂量怎么给孩子吃?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药酱 Author 药酱

*本文所涉及专业部分,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


孩子吃药也是难事

   

以轩妈妈看着这个直径也就5、6毫米、毫不起眼的小药片犯了难。 “医生说吃1/3片,可是1/3片怎么分呢?”以轩妈妈犯了难,那么问题来了,怎么才能准确的分1/3片呢? 这应该是很多妈妈都头痛过的问题,在告诉你解决答案之前,首先我不得不告诉你一个事实。

我们无法找到一种制剂适合所有年龄的患儿。

令人为难的1/3片

为什么这么难?


因为小朋友服用片剂,受到年龄的限制。

      
散剂、颗粒、小丸显然是更好的选择。
 
片剂,通常是告诉大家6岁以上的孩子才建议使用这种剂型。但若是没有遇到没有其他剂型可以选择的情况,我们不得不自己想一想办法。
 

  怎么办?


最理想的莫过于本身本来就有刻痕的药物,掰1/2轻而易举,如果是十字刻痕的话,掰到1/4也不在难处。

    

      
1/3就没办法了,不是咱们数学学的不好,是实在是1/3不好分啊,所以只能“药片重启”了,“药片重启”可不是个专业名词哦,是用暴力研磨或溶解的方法,把药片变成粉末,再分成需要的份数。
 
碾碎后的药品再准确称出(如果没有那么精确的天平,也可以用肉眼把药品粉末按体积分堆)1/3或1/5并不难!
 
但如果是更小的规格,这种“碾碎粉末”的误差就越大,毕竟我们日常家庭并不会常备一个精准天平在家中,而通常药片都是以毫克为单位的。而且,这种方式缺点也很明显,剂量越小误差越大;分好的药物容易吸潮,不稳定,一定要尽快使用。
 
此时,可以试试溶解药片,自制混悬液或溶液。将药片碾碎成粉末后加入一定量的液体,根据比例吸取一部分液体制剂更适合获得更小剂量的药量。
       
唯一要注意的是,量取液体药品时一定要记得混匀,否则准确性就大打折扣了。

1/2,1/4

怎么掰、怎么取?


药片大或有划痕,1/2或1/4当然很简单,但如果药品太小,或者无刻痕的药物,手掰毕竟难度大,这时候就需要借助工具了。
 
“药片切割器”,某宝一搜很多种,总之都是一个药盒加一个刀片的组合,准确快速地将药品切割成1/2或者1/4。懒得搜某宝的可以试试厨房小刀,但要保证安全卫生哦!
 
尽管如此,我还是不得不要告诉你,药品切分不够准确!
 
当你自信满满的分好了1/2,1/3,1/4片后,心说,这可难不倒我,这么精细的分完了,药效该发挥的它max的效果了吧,且慢,别高兴的太早了!
 
真相是:日常药品的切分过程,都有可能导致药品的损耗,当然也不能保证药品剂量的完全准确。
 
既然这样,“寻找替代制剂”,找寻适合儿童或者小剂量的替代制剂岂不更好?这是面对药品切分我们最常有的疑问,其实也是最有必要的疑问。
 
“寻找替代制剂”,更是全球儿童药物领域的痛点和难点。
 
值得庆幸的是,儿童药物领域的短缺逐步引起了各方的关注,为了保证更多儿童能够及时地获得适宜剂量的药物,2007年,世卫组织带头倡导了“量身定制儿童药物”全球运动,呼吁开展更多研究、开发更多药物,探索和填补儿童药物领域的空白。
 
药学伙伴也一直在努力,越来越多适合儿童的均匀液体制剂、滴剂,混悬剂或者均匀的粉剂,或者小规格药品逐步上市,大大减少了切分药物带来的不便。
 

因此,面对不知所措的1/3片,寻求医生或药师的帮助,看是否有更适合的同药物剂型,找寻“替代方案”是首选推荐的。
 
很遗憾,很多时候就是没有适合儿童的剂型,面对自行切割和掰药片这些不得已的行为,你一定要先按耐住你那蠢蠢欲动要切分药物的小手,先看看药片能不能掰!

哪些药物可以掰? 


普通片剂可以掰,因为它均匀,这可不是说外观均匀,而是片剂在生产过程中就要求药物(可以理解为发挥疗效的有效成分)和药用辅料(就是帮助有效成分吸附、压片或者润滑、分散等的重要成分)均匀混合,后者对药品的机械化大规模生产至关重要。这样想来,普通片剂不仅可以掰开,还可以碾碎。

 
但是,特殊剂型不建议掰。
 
比如胶囊剂。市面不少见,空心硬质胶囊壳或弹性软质胶囊壳中包裹着药物。
 
多了道胶囊工序,并非为了美观,而是让人类对更多药物更好的耐受,比如胶囊壳帮助掩盖药物的不良气味,服药也就不需要掩着鼻子了,胶囊壳还可以保护药物隔离光线、水分等,减少不稳定药物的分解或变质,当然,帮助药物起效、释放等这些精细过程,胶囊壳也参与其中。
 
总之,胶囊壳好处多多,这也决定了它不建议掰,“裸奔”的胶囊内药品有可能既不稳定也不易发挥药效。
 
再比如控释片、缓释片等新型药品。
 
拥有“缓控释”技能的药丸们,可以控制药丸内部药物的释放速度,让药物在身体里平稳缓慢地释放。这样一来可以延长药品发挥作用的时间,减少患者服药的次数;二来可以避免药物瞬间释放,给患者的身体造成伤害。
 
试想一下掰开会如何?这些药物不仅失去“控释”、“缓释”的头衔不说,还可能使药物突然释放,大大增加了不良反应的发生风险。
 
仅有极少部分控释片、缓释制剂可以从中间划痕处掰开,但都不可压碎、嚼碎。
 
总体而言,名称稍显复杂的药品都需要你提个心眼,最保险是看一看说明书再决定掰不掰,比如“肠溶片”,加了肠溶二字,掰开服用后可能会使胃肠道不适风险大大增加。
 
不能掰开或压碎的药物,切分可不是它所能承受的“压力”,还是听从医生或药师建议换个药品吧!
 
为什么儿童吃药没有那么方便,原因有很多很复杂,我就不赘述了。
 
很多药,孩子不吃进去也没有任何效果。美国儿科学会2003年的一项儿科医生调查发现,90%的医生认为不良味道是儿童治疗的最大障碍。
 
发达国家在量身定制方面走在了前面,很多国外药品做的琳琅满目,各种剂型、种类繁多,甚至包括一些专业的给药装置保证用药剂量的准确。我想这也是一部分家长会选择海淘药的原因。之前的课程也详细同大家分享过。
 
发达国家有非常好的天平给药,配套设备,这样每个孩子都可以拿到适合自己剂量的单包装药品,而不用自己回家再掰片,三分之一、四分之一、十分之一……从外观和口感上来说,有的药品让让小孩子非常有好感,颜色像橙汁的、口味如草莓味儿、桃子味儿的,外包装还有可爱卡通图片的,可以说,从颜色到到味道到外包装的设计,怎样讨喜怎样来。专业的顶级期刊柳叶刀一篇文章指出凡是新出现的儿童制剂,均被认定为儿科临床治疗的里程碑事件!

尾声


知道你没有耐心啦,所以总结来喽!面对三分之一,你应该:
1.首选儿童制剂(那就太好了,根本就不用考虑掰不掰药的问题,一步就解决了)
2.没有儿童制剂,需要切分药品,那么先看看药片能不能掰。
3.如果能掰,那么最幸运的就是1/2或1/4,有划痕按划痕分药,没有借助一下工具(工具自己上文中找吧,要不我这也不是总结了,是啰嗦的总结,我为了当一个简洁的作者,为了解释一点内容居然说了这么多废话,我心塞了💔)
4.难搞的1/3,则有两种办法,一是把它敲碎再分,二是把它溶解再分。
5.没有5了,散会~


本文来源:药酱责任编辑:CiCi
推荐阅读

版权申明本文转载,欢迎转发朋友圈- End -

投稿/转载/商务合作,请联系:yxj_ek@yxj.org.cn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