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挤了一个小脓包,我的孩子做了胸腔穿刺引流......

医学小白 医学界儿科频道 2023-09-24

*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


孩子长了小脓包,能随便挤吗?



一个2岁的孩子因为“急性胃炎”住院,我询问既往病史,家长说做过胸腔穿刺引流术。


这么小的孩子怎么会做过胸腔穿刺引流术,我不禁追问起原因,家长回忆道:“1年前腋下长了个疖子,当时看着有个小脓头就挤了,后来也没注意看过那块,过了3、4天孩子开始高烧,当时以为感冒了,吃了退烧药跟感冒药,体温一直不降,孩子总哭闹状态不好,就去了儿童医院”。


“到了医院之后,医生给孩子检查,发现原来疖子那个位置特别红,还有东西渗出来,孩子也不让碰,医生说怕里边化脓,需要做检查。查了彩超之后说是脓胸,需要把脓引出来,在腋下插了好几根引流管,现在还能看见插管留下的瘢痕。”说着便掀开孩子衣服让我看。


家长说着就很懊悔:“看到脓头觉得没多大事,当时要是马上去医院就好了,孩子也不至于受那么大的罪。”


看来,此段经历给这位家长上了深刻的一课,脓包还真不能乱挤,尤其是孩子。


图1 来自新闻截图


孩子长的小脓头是什么呢?


小脓头其实是疖肿。


儿童疖肿很常见,尤其是夏季。


疖肿是人体皮肤单个毛囊或皮脂腺发生的急性化脓性感染,常由皮肤扩展到皮下组织,是常见的皮肤科外科疾病。致病菌多为金黄色葡萄球菌与表皮葡萄球菌。


图2 来自网络


疖肿易发生于毛囊和皮脂腺丰富的部位如头、颈、面、背、胸、腹股沟、会阴等部位。


上述患儿疖肿在腋下,跟腋下出汗较多,清洁不到位,加上位置相对隐秘,家长不能及时发现有关。

除了有脓头,疖还有什么表现?


初起为圆锥形,位于毛囊性炎性丘疹或小结节,局部有红、肿、热、痛,以后结节顶端化脓,呈黄色,愈后有瘢痕。有时感染扩散,可引起淋巴管炎、淋巴结炎。


小的疖,一般无全身症状,短期内可愈合,鼻、上唇及周围(称”危险三角”)的疖,被挤碰时,可引起颅内化脓性感染。菌血症可能以不能预知的方式因疖或脓疱而发生,尤其在损害处理之后。


为什么会长疖?


有的家长说为啥别的孩子不长这个,我家孩子会长。儿童在天热多汗的情况下,可能不经常清洁皮肤或者在玩闹时皮肤出现擦伤,这些行为均有利于细菌侵入及繁殖。具体原因如下:




  • 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细菌感染:受细菌或病毒等因素的影响,很易形成疖的感染。


  • 机体抵抗力下降:一旦抵抗力下降,细菌或病毒等致病菌就会趁机侵袭人体,引起感染,尤其有基础病如糖尿病、贫血、毛囊炎、湿疹等更容易发生。


  • 局部皮肤不清洁或损伤破溃:皮肤屏障破坏,致病微生物就会乘机而入,引起感染。


  • 其他原因:身体其他部位的致病菌随血液循环或淋巴循环,也可引起毛囊或皮脂腺的感染,形成疖。


有疖肿能不能挤,该怎么处理?


疖肿处理不当或者不及时处理,细菌就会进入血液循环,引起菌血症或者败血症。


尤其是危险三角区的疖肿,如果挤压或针刺挑,脓液带有大量细菌和毒素可沿眼静脉和内眦静脉进入颅内的海绵状静脉窦,引起化脓性海绵状静脉窦炎,面部出现进行性肿胀,常会出现头痛、寒战、高热。如出现颅内感染,体温可达40℃,常伴意识障碍、颈项强直,甚至昏迷,病死率很高。


所以发现孩子身上长了疖肿,千万不能自行挤破,建议尽早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再进行处理。


早期涂外用药物,也可用热敷或物理疗法,促使炎症结节消退。已有脓头时,避免挤压,可在其顶部点涂外用药物。局部化脓时尽早排脓,加强全身治疗,消除全身炎症反应。如已形成脓肿,必须及时切开引流。


怎么预防此类疾病发生?




  • 保持皮肤清洁,适时洗热水澡;


  • 勤换洗衣物,常常晾晒被褥,并对居室进行通风;


  • 适当运动提高抵抗力,饮食营养丰富;


  • 及时治疗基础病,如有皮肤疖肿,及时就医,避免不恰当处理造成严重并发症。


小结:
疖肿是儿童常见病,夏季多发,尤其有湿疹史的孩子更多见。家长在日常生活中,要保持儿童的皮肤和衣物清洁、适当运动和丰富饮食来预防疖肿发生。
特别需要谨记的是,如果孩子皮肤出现红肿或者脓头,千万不能自行挤破,及时就医,以免造成严重后果追悔莫及。


参考文献:

[1]张涛,周春宇,杨成城,张少辉,门斯烨,钱嘉惠,马亦湘,安佳琳.基于网络药理学的如意金黄散治疗疖肿的机制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2021,04:334-341.

[2]徐秀芝.普通人群颜面部疖肿处理方法的调查分析[J].山西医药杂志(下半月刊),2011,06:548.

[3]窄秀凤,小儿皮肤病防治第2版,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8.08,第48页

[4]徐海涛,唐瑶.创灼膏在儿童疖肿治疗中的疗效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2020,19(01):72-73.


本文首发:医学界儿科频道

本文作者:医学小白

责任编辑:CiCi

推荐阅读


医学界力求其发表内容在审核通过时的准确可靠,但并不对已发表内容的适时性,以及所引用资料(如有)的准确性和完整性等作出任何承诺和保证,亦不承担因该些内容已过时、所引用资料可能的不准确或不完整等情况引起的任何责任。请相关各方在采用或者以此作为决策依据时另行核查。


版权申明 本文原创 欢迎转发朋友圈- End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