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暖心2024 | 北京大姐,温暖守护出行路

黄河 1039调查团
2024-10-10

每年春运,交通枢纽场站都是最繁忙的地方。这些枢纽既是城际交通和城市交通的换乘节点,也是很多外地朋友来京和本地居民乘车的“第一站”。焦艳华是首发集团公联枢纽公司的一名导乘员,从2012年加入枢纽公司以来,她深耕服务一线,创新服务举措,已经成为北京交通窗口行业的一面旗帜。焦艳华有哪些服务乘客的“独门秘籍”?枢纽站里哪些难忘的经历?




主动向前,创立“五步服务法”


在四惠交通枢纽一层换乘区,一般人想要跟上焦艳华的脚步并不容易。尽管冬天穿着厚厚的工服,但焦艳华看到需要帮助的乘客,总是一路小跑迎上前去。“焦姐”——枢纽站里几乎所有人都这么称呼焦艳华。利索盘在脑后的长发、圆圆的脸盘、一说话就哈哈大笑的爽朗,焦姐身上有一种天然的亲和力。


2012年,焦艳华来到首发集团公联枢纽公司,成为一名导乘员。顾名思义,导乘员就是引导乘客乘车,提供帮助和服务。12年一线工作经历,焦艳华总结了一套“五步服务法”:有迎声、笑相问、认真听、热情答、礼貌别。


焦艳华说,“有迎声”,是因为最早的咨询窗口都是在台子里头,随着乘客的需要,他们都是要走到乘客中,来到乘客身边。有时候在站里巡视,通过观察就发现这人跟这儿转,可能是在找什么、又找不着,他们就会主动上前说“您好,有什么能帮到您”,这是一个主动打招呼。


“笑相问”,其实就是跟聊家常似的,“唉,大爷,我看您这转半天了,您这是要去哪?”,主动问问人家。


“认真听”,就是针对有口音的或者年龄大的乘客,他们还得重复地问,“唉呦不好意思,麻烦您再说一遍,我没听清”。


“热情答”,就是听完乘客的问询以后,他们给一个正确的答复。


“礼貌别”,就是他们最后说“欢迎您下次再来,多给我们提宝贵意见”。


焦艳华(左一)在四惠交通枢纽服务乘客/记者拍摄


焦艳华正在给乘客指路/记者拍摄


打破过去坐在窗口里等着乘客找的固定模式,变为陪伴在乘客身边的贴心人,这就是焦艳华的“独门秘籍”。尽管现在各种导航软件和科技手段不断发展,但在焦艳华看来,人与人之间暖心地拉几句家常,这种真情实感,什么时候都不会过时。


“像我们这种有温度的服务,我觉得这块是取消不了的,机器和设备也是代替不了的,”焦艳华说,所谓的人与人之间的这种交流,她觉得应该是要传承下去,不能说拿个什么设备一查就能代替了,这个是不会变的。


焦艳华在四惠交通枢纽服务乘客/记者拍摄


焦艳华在交通枢纽服务乘客/受访人提供


大到春运、小到双休日,从给头一回来北京的外地朋友细心指引,到日常服务每一位有需要的乘客,枢纽站里从来不缺故事。


焦艳华讲道,前两天真的挺冷的。正好她在站里,有一个乘客应该是生病了,还不是太严重,也就是一位六七十岁的老大爷,颤颤巍巍的。她就观察觉得应该有什么问题。老大爷他本身走得也慢,也是一直在找,而且一只手还拄着个拐杖。后来她就走过去迎着问他要去哪儿,他实际上是要去高碑店,他拿出手机来,有一个录的截屏,她就拿自己的手机给他搜完了,然后给他指引走。最后她叮嘱大爷戴上手套,因为天气特别冷。



焦艳华服务老年乘客/受访人提供


焦艳华在枢纽站内服务乘客/受访人提供


成立“艳华窗口”,传承优质服务


靠着向前一步的热情和深耕本职的执着,焦艳华先后荣获北京市国资委系统“优秀共产党员”、全国交通运输系统劳动模范和“优秀文化品牌带头人”等荣誉。2017年,公联枢纽公司成立“艳华窗口”服务品牌,覆盖北京8大交通枢纽。


 “艳华窗口”的团队成员几乎清一色都是90后和00后。焦艳华已经48岁了,和年轻人打成一片,不是一件简单的事。焦艳华说,首先作为年轻人能坚持下来干这行就不容易。他们需要提升的还是要增加交往的亲切感,现在的小孩都特有个性,从事服务行业不能把个性展现得那么淋漓尽致。


焦艳华举例,有的乘客莫名地就来咨询台发脾气,现在的小孩有可能就跟他们对着干,但是服务行业肯定是不允许的。她在培训的时候会把经常出现的问题在会上说,包括一些小动作,有的时候可能会偷个懒、放松一下等。站姿坐姿,包括在场站里,她都要求他们穿工装,不能打闹,不能大声说话。因为乘客看到你穿着工装,说小了是影响场站,说大了就是影响公司的形象。


四惠交通枢纽的“艳华窗口”服务团队/记者拍摄


焦艳华和团队成员一起研究业务/受访人提供


工作在东直门交通枢纽的团队成员雒芳微说,通过自己的努力,得到乘客的认可,是这份职业最大的成就感。她说,他们面对的乘客确实挺多,有些老人在交流的过程当中,可能会遇到一些沟通上的阻碍,她就拿小纸条写上字,或者说大点声,一个字一个字地跟他去解释、去沟通。


雒芳微表示,作为服务窗口,有耐心是一个非常基本的要求。老人问题解决了,过了没几天我就看那个老人又回来找她,自己写了一封信,告诉说他们的服务真好。她心里特别特别温暖!她认为,其实这是他们的工作,是他们的职责,是他们应该做的,但是能听到乘客对自己说这种话,她就觉得乘客也能看出他们的努力。


雒芳微在东直门交通枢纽 /受访人提供


雒芳微在四惠枢纽为乘客指路/记者拍摄


工作在北京南站枢纽的团队成员梁天蕊说,今年春运,自己特意制作了南站地区的乘车指南,放在枢纽换乘区循环播放。


因为北京南站这个站点十分复杂,像南北广场的公交,有乘客就会来问梁天蕊,所以她准备了线路图,可以投放到咨询台隔壁的大屏上,这样乘客来咨询的时候,后面排队的乘客也可以看一看大屏,找一找自己的需求,来旅游的乘客一般问得都会比较多。


梁天蕊表示,焦姐最打动她的一点就是她的热心,她好像一直有用不完的热情去迎接这些乘客,这也是她最需要向焦姐学习的一点。


梁天蕊在北京南站交通枢纽/受访人提供


梁天蕊在北京南站地区为乘客指路/受访人提供


团队最年轻的成员刘可意工作在清河交通枢纽。尽管参加工作只有2年,她已经从焦姐身上学到了很多东西,为自己今后怎样做好服务指明了方向。


刘可意说,“艳华窗口”团队是一个非常年轻有活力的团队。从焦艳华大姐身上学到的,不仅仅是服务保障的举措,更多的是一种对乘客热心、热情的精神。要对乘客有耐心,做到主动的靠前服务。对于拿着一些行李来到枢纽站的乘客,他们会主动上前去问他需不需要帮助他搬运一下行李,或者指引一下路线。能和大家这样一群有凝聚力、有爱的同事们一起,守护万千乘客们的出行,也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


刘可意在清河交通枢纽服务乘客/受访人提供


刘可意在“艳华窗口”文化展示中心讲解/受访人提供


不忘初心,温暖守护出行路


从一个人到一个团队,从一名导乘员到北京交通行业的一面旗帜。12年来,焦艳华始终没有停下学习的脚步。焦艳华说,作为一名交通人,就必须要有对行业变化的敏感。


她认为,从事这项工作时间长了,包括在某个站呆时间长了,对周边的线路、换乘的这些信息,基本上都能掌握,掌握不了就查询一下。有的时候信息共享,比如说其他人听说了哪条线或者是地铁又通了,比如公交有线路调整的时候会发函,他们就会第一时间培训。因为是干这行的,最快速地能给到乘客信息,别误导,给乘客一个正确的指引。



焦艳华和团队成员在一起/受访人提供


焦艳华在交通枢纽服务乘客/受访人提供


今天,焦艳华已经被乘客们亲切的称作“北京大姐”。枢纽站里、换乘厅里,每一个乘客需要的地方,你总能找到最可信赖的“艳华窗口”。焦艳华说,其实自己压力挺大的,守住服务乘客的初心、温暖每一段出行之路,“北京大姐”一直在身边。


“人人做艳华、处处有服务”,焦艳华说,这是对他们的要求,对外也是让老百姓去考核他们、考量他们的一个理念,焦艳华感觉压力一直挺大的,自己做不好的话真是怕丢人,尤其现在又有团队了。这么多年,有些阿姨叔叔都管她叫“唉,艳华!”,挺亲切的,就没把她当成一个工作人员。这种更贴近人心的服务,老百姓是需要的。解决乘客在枢纽内换乘遇到的各种问题,给乘客提供一个安全、便捷、温馨的服务,是他们的初心。


焦艳华在交通枢纽服务乘客/受访人提供


焦艳华在交通枢纽服务乘客/受访人提供


“艳华窗口”在四惠交通枢纽服务乘客/记者拍摄



记  者 | 黄    河

编  辑 | 朱艳婷

主  编 | 程    艳



推荐阅读

暖心2024|传递万家年味儿

02-11 推送

暖心2024 | 大伙儿需要,二梅就在

02-10 推送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1039调查团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