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特别策划 | 年度慈善文化事件05:春蕾计划风波

抛砖引玉 爱德传一基金 2020-08-20


爱德基金会传一慈善文化基金(简称,爱德传一基金)以“共建慈善文化平台,共享慈善文化价值”为使命,致力于筑造中国慈善文化的洞察、交流与传播平台,推动慈善文化深入社会各界的思考视野与行动系统,并逐步构建起横接中国与世界、纵连历史当下与未来的本土慈善文化体系。


作为追求前述使命的努力之一,爱德传一基金微信公众号在岁末特别策划“年度慈善文化事件”栏目,期待以文化视野回顾年度中国公益慈善事件的同时,以约稿的形式激发并鼓励读者深入事件背后去做更多维度、更深层次的追问和思考,以有新意、有深度的思想洞见,促进社会各界对公益慈善的关注、认知和探索。


2019“年度慈善文化事件”栏目将分为5期,每期将回顾1件发生在2019年的中国慈善文化事件,并围绕该事件提出若干相关问题作为引子,面向公益慈善界同仁(包括但不限于公益慈善实践者、研究者与观察者)进行征稿。


今天是第5期——建设性的关切与追问:春蕾计划风波。




年度慈善文化事件05

建设性的关切与追问:春蕾计划风波


2019年12月17日,有网友在微博质疑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春蕾一帮一助学”公益项目存在“擅自改变资助对象”问题,将以“资助贫困地区失辍学女童继续学业”为由筹得的善款同时用于资助男学生;在质疑材料中,该网友还爆料,“春蕾一帮一助学”项目学校昭觉县民族中学100名受助生中有47名男生,且帮扶对象出现了19岁“大龄”男高中生。


“春蕾一帮一助学”是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春蕾计划”与蚂蚁金服公益合作的互联网公募项目。该项目于2018年7月15日落地执行,四川省凉山州昭觉中学、昭觉民族中学两所学校共60名贫困女学生成为首批资助对象。据财新记者报道,2019年后,“春蕾一帮一助学”捐赠名单显示,在其第二批项目受助人中开始出现男学生。


网友发出质疑当天,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就进行了官方回应。回应称:“经核查发现,‘春蕾一帮一助学’(亦称‘春蕾计划’)项目本批次资助的1267名高中生中,有453名为男生。该项目在该网络公益平台筹款之初,资金全部资助贫困女生。但在今年项目执行过程中,有部分极度贫困地区学校老师向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工作人员反馈,当地贫困家庭男生也亟需帮助,希望该项目施以援手。综合考虑为儿童谋福祉的宗旨,以及助力2020年决胜脱贫攻坚、全面实现小康的目标,该项目在保证大多数受助者为女生的前提下,开始资助部分男生。”


然而,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相对及时的官方回应非但没有平息舆论,反而引发了更为广泛的批评和质疑。批评和质疑主要围绕着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违背捐赠人意愿变更捐款用途、筹款与项目“两张皮”、对项目捐赠人尊重不足、社会性别意识欠缺、公关危机处理能力不够专业等展开。


其中,关于公益项目能否以及应该如何进行项目目标、善款用途与范围变更的讨论,尤为聚焦和热烈。针对这一问题,北京大学法学院副教授、北京大学非营利组织法研究中心金锦萍的评议文章《金锦萍评“春蕾计划”事件:公益项目为何不可随意变更目标?》,进行了专业而深度的分析。


在文章中,金锦萍强调,任何公益项目在研发设计之始都要首先回答“我为什么存在”的问题,即确定公益项目的目的,也就是其所要解决的社会问题究竟是什么;而在公益项目的目的确认后,不但项目研发者和实施者要对之清晰明了,还要能够将之准确清晰地向公众进行传播。在这个意义上,她提出,公开募捐不仅仅是募集善款,更是一种对于社会问题及其解决方法和路径的社会倡导、社会表达行为。


在此基础上,金锦萍指出,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官方回应的核心问题在于仅仅着眼于春蕾计划受益人范围的变更,即认为该项目是在不违反基金会为儿童谋福祉的宗旨范围内、在保证大部分受益人为女性的情况下将受益人范围扩展至部分男生,而没有充分意识到其受益人范围的变更已经构成对项目目的的变更。


那么,公益项目设立之后,如果因社会变迁和情势变更导致原项目内容已经不合时宜,是否能够进行项目目的和善款用途等变更呢?金锦萍给出了肯定的答案,但强调“需要经过相关程序”,即要遵循我国《慈善法》以及《慈善组织公开募捐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严格遵循“程序正义”。


  • 《慈善法》第二十四条规定:“开展公开募捐,应当制定募捐方案。募捐方案包括募捐目的、起止时间和地域、活动负责人姓名和办公地址、接受捐赠方式、银行账户、受益人、募得款物用途、募捐成本、剩余财产的处理等。募捐方案应当在开展募捐活动前报慈善组织登记的民政部门备案。”


  • 《慈善法》第二十五条规定:“开展公开募捐,应当在募捐活动现场或者募捐活动载体的显著位置,公布募捐组织名称、公开募捐资格证书、募捐方案、联系方式、募捐信息查询方法等。” 


  • 《慈善法》第五十五条规定:“慈善组织开展慈善活动,应当依照法律法规和章程的规定,按照募捐方案或者捐赠协议使用捐赠财产。慈善组织确需变更募捐方案规定的捐赠财产用途的,应当报民政部门备案;确需变更捐赠协议约定的捐赠财产用途的,应当征得捐赠人同意。” 


  • 《慈善组织公开募捐管理办法》第十九条规定:“慈善组织应当加强对募得捐赠财产的管理,依据法律法规、章程规定和募捐方案使用捐赠财产。确需变更募捐方案规定的捐赠财产用途的,应当召开理事会进行审议,报其登记的民政部门备案,并向社会公开。”


春蕾计划是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的品牌公益项目,至今已实施30年。1989年的全国人口普查显示,480万学龄儿童因为家庭贫困而失学,其中83%为女童。春蕾计划正是在这个背景之下发起的。据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官网介绍,这项计划实施30年来已累计筹集社会爱心捐赠21.18亿,资助超过369万名贫困女童,援建1811所春蕾学校,发放217万套护蕾手册,形成了关爱儿童特别是女童教育、安全、健康的资助体系。


作为我国极具知名度和有影响力的品牌公益项目之一,春蕾计划和同期发起并发展起来的“希望工程”一样,是对改革开放之初我国面临的严峻社会问题的创造性回应,是标注我国现代公益事业发展的一根标杆,也是折射我国转型时期社会变革的一面镜子。正因此,它不但要承受来自公益慈善实践者与研究者的审视,也要承受来自社会公众的监督。这是它在实现其宗旨和目标之外,需要承担的一份责任。


整体而言,在这次风波中,春蕾计划虽然遭受到了质疑与批评,这些质疑与批评中不乏愤怒的情绪,但也可以发现,主流的声音是关切性的,是建设性的。这种关切性与建设性,在倡导“科学公益”理念的北京三一公益基金会的评议文章《春蕾九问》中体现得尤为清晰。


该文章呼吁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就以下9个问题进行积极回应,同时呼吁公益慈善同仁共同思考,一起促进春蕾计划“继续贡献中国的教育公平、性别平等,推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1.春蕾计划当初的设计是为了解决哪一个社会问题?


2.针对这一社会问题,春蕾计划项目团队设定了怎样的项目目标、并为此设计了怎样的项目方案?


3.项目已经发展了30年,当初界定的社会问题是否得到改善,或得到了什么程度的改善?


4.随着项目发展,核心干预人群是否已经发生变化?


5.春蕾“一帮一”助学计划的捐赠,从女童扩展到男童,是否属于项目管理周期中的重大变更?


6.春蕾计划将捐款用途从女童变更为男童时,是否经过了合规的项目管理流程?


7.当捐赠财产用途发生变更时,是否经过了法律流程?


8.在发现男童需要救助的确凿证据下,为什么没想到设立一个新的男童救助项目,而直接转变了女童项目的项目目标和捐赠用途?


9.作为创建最早的国家级公益机构,是否有专业的团队、应用科学方法回应公众质疑?


在公益行业爆发负面舆情的时候,应该鼓励这种“公益行业一分子”的积极立场和态度。其背后不但是建设性的立场选择,还是主体性的责任意志。公益慈善作为一个行业,其本质是一个以建设更美好社会为目标的价值共同体。其发展,其损毁,从根本上都有其中每一个个体、每一个机构提供的砖瓦,或扔下的稻草。


关于何为文化,我国台湾地区一位著名的文化人士曾如是说:对价值和秩序有所坚持,对破坏这种价值和秩序有所抵抗,就是文化。


从这次春蕾计划风波,拨开舆情表面的泡沫,确实可以看到社会公众和公益慈善界对慈善价值与秩序的坚持,以及对破坏这种价值和秩序的抵抗。这些慈善价值和秩序至少包括明了初心、遵守法规、坚守伦理、尊重捐赠人、保护受益人、重视社会性别意识和追求社会公平正义。由此,我们可以说,中国慈善文化的建设,现在虽仍面临着诸多挑战,但未来还是可期的。


参考资料:

  1. 金锦萍:《金锦萍评“春蕾计划”事件:公益项目为何不可随意变更目标?》,南都观察家,2019年12月19日

  2. 黄蕙昭 唐爱琳 刘力鑫:《“春蕾”项目资助男生惹质疑后下线 当地高中“男多女少”》,财新网,2019年12月23日

  3. 周鹏:《春蕾计划九问》,3ESPACE,2019年12月20日

  4. 底东娜:《“春蕾计划”实施三十周年 已资助女童超过369万人次》,新华网,2019年10月14日

  5. 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官方网站




约  稿


风波过后,未来可期,信念来源于风波所带来的教训与思考,能够沉淀并转化成为真正扎实的知识与思想,而且这些知识和思想能够进入行业的公共视野,被广泛地看见和持续打磨。


围绕春蕾计划这次风波,爱德传一基金欢迎公益慈善同仁从慈善文化视角,分享更多有温度、有深度的观察、思考、研究和洞见。投稿的主题可结合但不限于以下方面:


  1. 以春蕾计划风波为案例,探讨公益机构在互联网时代的公共关系沟通理念与方法,包括但不限于危机预防、危机处理与危机后的重建信任;


  2. 以春蕾计划为案例,探讨我国贫困地区学龄女童教育与发展情况的现状与挑战;


  3. 以春蕾计划为案例,探讨我国本土公益品牌项目的炼成与科学管理;


  4. 以慈善文化为视角,比较研究希望工程与春蕾计划在我国慈善文化重建、社会力量动员等方面的经验。


投稿须知


  1. 本轮约稿起止时间:2019年12月27日-2020年10月30日。


  2. 文章可是但不限于思想研究、模式研究、机构研究、政策研究、创新研究。


  3. 文章不必是严格的学术文章,但必须为原创,如有引用他人观点、数据、研究成果等,均须明确体现或标注。


  4. 文章以不少于3000字、不超过8000字为宜;如果是学术文章,字数上限可放宽至1.5万字。


  5. 文章必须是首发稿,恕不接受已通过互联网和其他途径(如期刊、论文集、专著等)公开发表过的稿件。


  6. 文章应包含标题、署名、内容提要(300字以内)、关键词(3-5个)、正文、注释(脚注或尾注),个人信息(单位、通讯地址、手机号码)。


  7. 爱德传一基金邮箱Amitycy@163.com是唯一投稿渠道。


  8. 投稿2个月内,如未收到修改意见或发布通知,作者可自行处理文章。


  9. 文章以原创性、洞察性、创新性为标准,一经采用,即奉稿酬。



年度慈善文化事件05·番外

将于12月30日周一推出,敬请期待



往期推荐





说  明


爱德传一基金2019年度慈善文化事件03《从黑箱走向公共:性骚扰为案由的首例胜诉》,因其中所涉及的“成都市一天公益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理事长刘猛被以性骚扰为案由上诉”一案,刘猛在一审判决其存在性骚扰行为后向法院提出了上诉,而目前终审结果仍未公布,所以严格来说不能称之为“性骚扰为案由的首例胜诉”。原稿已做删除,将待终审结果明确后再考虑重发。特此说明。


共建慈善文化平台

共享慈善文化价值

爱德基金会传一慈善文化基金

Amity Chuanyi Philanthropy Culture Fund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