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语境里的“社会建设”讲的是什么?理论与实践 | 社会学家说
- 有思想的行动者在这里相遇 -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社会学之思”(ID:helloshehuixue)。
“推动社会建设”以及类似的表达,在公益慈善领域并不少见。但是,当我们在中国的语境下讲“社会建设”的时候,讲的究竟是什么呢?这篇文章简明扼要地回答了这个问题,此外,还介绍了三种关于“社会”的理论分析框架,和十项关于“社会建设”的方针政策。
*题图素材来自PIXABAY。
中国语境里的“社会建设”讲的是什么?理论与实践
新中国成立初期,民生凋敝、满目疮痍。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国迅速恢复经济,发展生产,稳定物价,改善人民生活。随着经济的稳定增长,各项社会建设和社会事业也得到发展。到改革开放之前,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基本实现充分就业,建立起了为工业化服务的社会保障体系、国民教育体系和医疗体系。但是,社会建设一方面取得很大成就,另一方面也走过了曲折的道路,社会事业在“文化大革命”中也遭到破坏,温饱和贫困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1978年改革开放以后,全国的工作重点从“阶级斗争”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社会建设也出现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局面。
01
中国语境里“社会建设” 的一种定义
“社会建设”在中国社会学的学术语言里,并不是一个新概念。20世纪30-40年代,“社会建设”曾经是一个热门话题。当时倡导社会建设最积极的是社会学家孙本文,他在1933年还创办了一本由他本人任主编的杂志,刊名就是《社会建设》。
“社会建设”现在是一个通俗易懂的词,但它与过去社会学里的“社会建设”概念相比,并没有一种历史上的话语延续。过去我们常说“社会主义建设”“现代化建设”“国家建设”或“经济建设”,但很少提到“社会建设”。我们过去在论述社会主义建设的任务时,常常提到在经济、政治、文化领域的任务,但通常不把“社会”作为一个单独的领域来部署任务。现在我们关于“社会建设”的概念和思想,是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大战略思想中引申出来的。
如果要对我们现在说的“社会建设”的概念下一个定义的话,可以说社会建设就是按照社会的发展规律和运行机制,通过发展社会事业、完善社会治理、改进社会管理、维护社会秩序等工作来推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02
三种关于“社会”的分析框架
“社会”这个概念,在不同的语境下所涵盖的范围有很大差异,所以有所谓“大社会”和“小社会”的说法。对社会的研究,理论上有几种不同的分析框架。
一是二元的“国家与社会”的分析框架。如洛克政治思想传统里“社会先于国家”框架;孟德斯鸠、托克维尔社会思想传统里“社会制衡国家”框架;还有黑格尔哲学思想传统里“国家高于社会”框架。马克思把黑格尔的框架头脚颠倒过来,认为基础(市民社会)决定国家上层建筑(国家机器和意识形态),并进而发展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理论。在现代,哈贝马斯从“市民社会”的理论中进一步引申出“公共领域”的概念。
二是三元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的分析框架。如一般的现代化理论通常认为,民主政治、市场经济和市民社会是三位一体的现代基础制度。这个分析框架在公共选择理论的社会治理的应用方面得到深入发展,比如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奥斯特罗姆(Elinor Ostrom),她也是公共选择理论的创始人之一,她认为传统的分析公共事物的理论模型主要有三个,即哈丁(Garrett Hardin)的“公地悲剧”(The Tragedy of the Commons,1968)、戴维斯(Robyn Dawes)等人的囚徒困境(Prisoners Dilemma,1973;1975)以及奥尔森(Mancur Olson)的集体行动逻辑(Logic of Collective Action,1965),但他们提出的解决方案不是市场的就是政府的。奥斯特罗姆(2000)另辟蹊径,提出通过社会自治管理公共物品的新途径,认为运用什么办法应因地制宜,关键是取决于管理的效果、效益和公平。
三是基于“中国经验”的四位一体或五位一体的分析框架,即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全面推进。这个框架是一个工作布局框架,同时也是一个理论分析框架。加上随后提出的“生态建设”,就是五位一体了。
我国对社会建设的认识,也有一个逐步深化的过程。新中国成立以后的一个相当长的时期,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主要分为政治、经济、文化三个方面进行,社会建设并没有被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发展领域。在经济建设的同时,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问题在现实中变得越来越重要。1982年党的十二大报告,重点强调要改善人民生活。1982年12月,全国人大五届五次会议决定,把实施了五个每个为期五年的《国民经济五年计划》,从第六个五年计划开始,易名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计划》,增加了“社会发展”几个字,并相应地在对经济建设做出部署的同时,也对社会发展的任务做出全面部署。从“六五计划”到“十一五规划”,社会发展的内容逐步充实,人口、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卫生健康、科技教育、环境保护、民主法治、社会管理、精神文明等,都成为社会发展的主要内容,并由此引申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思想。
进入21世纪以后,中国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2020年要达到“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2003年,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2004年,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强调要加强社会建设,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思想;2006年,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就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做出决定;2007年,党的十七大则进一步指出要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社会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一起,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实践与探索从此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03
十项我国社会建设方针政策
经过长期发展经验的积累,我国已经形成一整套系统的社会建设的方针政策。
第一,人口政策。坚持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人口素质,改善人口结构,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促进人口合理流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第二,就业政策。坚持扩大就业的积极就业政策,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统筹城乡的劳动力市场,健全就业服务体系,促进多种形式就业,统筹做好城镇新增劳动力就业、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和大学生就业等工作。
第三,劳动关系政策。依法保护劳动者的权益,建立政府、工会、企业三方协调劳动关系的机制,依法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形成劳资两利、合作共赢的社会主义和谐劳动关系。
第四,收入分配政策。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坚持各种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着力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逐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有效调节过高收入,坚决取缔非法收入,努力扭转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趋势,促进共同富裕。
第五,社会保障政策。以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为基础,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重点,以慈善事业、商业保险为补充,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
第六,城乡管理政策。统筹城乡发展,贯彻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破除城乡二元结构,搞好城乡建设的统一规划,推进户籍、就业、社会保障、医疗卫生、住房等领域有利于缩小城乡差距的改革。
第七,教育政策。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强化政府对义务教育的保障责任,普及和巩固九年义务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注重教育体制中的机会公平,建设学习型社会。
第八,医疗卫生政策。坚持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质,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强化政府责任,严格监督管理,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卫生保健制度,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
第九,公共安全政策。建立包括社会治安、食品药品安全、生产安全、交通安全、防灾减灾等在内的公共安全体系,坚持依法治国,推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实行宽严相济的刑事司法政策,依法打击各种犯罪活动,积极推进公共安全建设的公民参与,保障人权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
第十,环境保护政策。坚持保护优先、开发有序、控制不合理开发的环境政策,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强化从源头防治污染和保护生态,改变先污染后治理、边治理边污染的状况。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这些方针政策,都是在社会建设的理论和实践探索的基础上提出和形成的,并将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完善。END
推荐阅读
如何理解中国语境中的社会平等与公正?它们之间是什么关系?经历了什么变化?| 我国实际收入差距水平怎样?导致收入差距扩大的因素有哪些?如何调节现有收入分配格局?| 怎样衡量贫困?我国贫困标准与贫困人口分布如何?2020年后贫困问题将发生哪些转变?
- 公益同人共建共享的思想交流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