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2021年年中国公益人书单 | 年度盘点

传一 爱德传一基金 2022-11-27

- 有思想的行动者在这里相遇 -


2021年,与公益慈善相关的图书有哪些?


爱德基金会传一慈善文化基金按出版时间,编选了其中几本,它们或关切基层乡村的振兴之路,或记录公益慈善行业的发展,或分析政府组织结构的变迁与转型,或直指社会深层次问题,或审视人类文明与历史,都可一读。


与此同时,我们也收集了19本公众号读者在2021年读过并乐于推荐图书,附在文末。


*本文所推荐图书,其介绍信息均摘编自“豆瓣读书”或者书籍前言;对于这些图书,编辑并未全部通读,主要是希望分享所了解到的信息;读者推荐图书的推荐语均来自读者撰写或摘编。


**题图素材来自金山海报。





乡村振兴与可持续发展之路

刘文奎 著 

商务印书馆 / 2021-3


《乡村振兴与可持续发展之路》这本书以“试错中总结出的乡村可持续发展之路”为主题,旨在为关注中国乡村扶贫事业、乡村建设事业的专业人员和广大读者提供新见解、新观点。作者刘文奎描述了自己和中国扶贫基金会的同事们在四川大凉山、甘肃民乐村、青海甘达村等地实施各个乡村扶贫项目的经过,在总结实施各个乡村扶贫项目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炼出了一条助力乡村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进而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时代背景下为其他亟待建设的乡村提供借鉴参考。





慈善筹款原理与实践

「英」阿德里安·萨金特 著 

尚悦 译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21-3


本书是关于公益筹款的策划、工具、方法等的全方位指南,旨在为公益筹款专业人员及该专业的学生提供独一无二的资源,帮助他们在现有的公益环境下加深对筹款的认知与理解。

 

筹款是非营利组织的强劲支撑,它支持和维护所有活动,是构成组织本身基础的关键部分。稳定的管理、清晰的组织、有效的方法、最新的工具以及明确的伦理观念对于筹款都至关重要。





贫困的终结

李小云 著

中信出版集团/2021-4


本书将作者的扶贫实践与作者关于贫困的理论研究、以及中国脱贫的战略政策有机结合在一起,讲述了一个个涉及贫困和扶贫的故事,探索了贫困发生的肌理、扶贫的目的、为什么扶贫会困难、脱贫为何要攻坚等社会对扶贫工作所关注的问题。





知行者说:深圳公益人访谈录

徐宇珊 著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2021-4-1


本书对深圳18位公益领域的开拓者和从业者进行了深度访谈,通过一个个社会组织创业者、从业者的生命故事,展现深圳社会领域这几十年来的发展,反映公益行业所处的制度环境的变化以及深圳40年来的变迁。





大山里的未来学校

肖诗坚 著

人民日报出版社/ 2021-5


本书主要记录作者在贵州兴隆县支教的所见、所思、所想,以及担任田字格兴隆实验小学校长的教育经历,同时结合自身的教育实践对中外教育理念进行了分析比较。作者希望通过乡村教育实践,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未来乡村教育新模式:既考虑到乡村儿童的需求及特点,又兼顾乡村儿童未来出路的“乡土人本教育”。





行动逻辑、组织效能与治理应对:

公益组织研究 

邢婷婷 著

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2021-5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逻辑关联的三个问题:(1)在转型期的政策导向背景下,宗教公益慈善如何与国家形成互动,从而解决制度困境,宗教背景如何贯穿于互动过程。(2)宗教背景如何对社会公益组织有效性产生影响,即宗教性社会公益组织采取了哪些行动策略,宗教的作用在这个过程中如何体现。(3)个体的宗教性如何在公益慈善活动中得以体现,而宗教的因素又是如何影响和塑造个体的慈善行为。





善经济 

何日生 著

宗教文化出版社/ 2021-7


本书从利他的角度,重新审视人类历史以来各文明经济体系中的善和利他的思想与实践,把推动每一个经济文明背后的善与利他思想总结出来,阐述人类文明经济体系中的善之模式,以及善如何在推动经济发展中产生积极的作用。

 



互联网募捐平台:价值与运作机制 

 卢玮静 陶传进 孙闻健 马莎 著 

清华大学出版社/2021-09-01


本书试图阐明当前互联网公开募捐信息平台的价值与运作机制。在当前中国互联网和公益的交汇界面,正进行着包括社会捐赠人、互联网募捐平台、公益项目筹款与运作者的相互选择与互动,并对当前的公益生态格局和社会对公益的认识产生影响。


本书主要呈现互联网募捐平台的运作情况与社会价值、互联网募捐平台中的社会选择机制和互联网下的公益捐赠格局,进而让人们对互联网募捐平台产生更为系统的认识和定位。





公益乡村:公益力量对接乡村振兴实践

董强 编著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1-9 


公益力量作为不同于政府、企业的独特力量,在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后如何回应并对接这一重大战略,决定着其在此进程中能否做出重要贡献并展示独特价值。


基于此,本书对改革开放以来公益力量参与中国乡村发展的关键历程、方法论、成效及挑战进行了回顾。同时,汇编了不同时期基于乡村振兴视角的十五个公益行动典型案例,以呈现公益组织如何找准与乡村振兴战略的对接点,如何在公益行动过程中与基层政府形成密切的互动互补互塑关系,在发挥公益优势的同时弥补政府工作的不足。





公益元问题

 李小云 著

中信出版社/ 2021-11


作者基于二十多年的公益实践,把公益慈善与人性、人情、社会关系、伦理常识和中外慈善文化融会贯通,以朴实和生动的语言诠释了一条从慈善文化到公益文明的链接路径。书中包含许多跨界、跨文化、跨学科的思考,对慈善公益研究者、实践者以及关心慈善公益事业发展的读者来说,是有益的读本。





中国卡车司机调查报告(No.4):挂靠制度·志愿者·卡车县

传化慈善基金会公益研究院

“中国卡车司机调研课题组” 著

2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21-12

 

本报告为前三部《中国卡车司机调查报告》的续集,共分三篇。


第一篇探讨挂靠制度。挂靠制度在我国公路货运业长期存在,对其发展起到过重要的组织作用,也深刻地影响着卡车司机的经营和劳动过程。该篇分析了挂靠制度的历史、现状及日后可能的演变,揭示了挂靠企业和卡车司机各自的收益、风险和行动策略。


第二篇为“志愿者”,刻画了公路货运业“公益天使”的志愿行为,特别关注其精神世界所展示出的志愿者的动机、困境与感动。源自卡车司机群体的“团结的文化”与“承认的政治”成为推动其公益精神成长的两大力量


第三篇“卡车县”描述了江西高安县域条件下公路货运业的基本状况,描绘了从个体卡车司机到大小汽贸物流商等各色“卡车人”的群像,并且试图借助社会学的综合性视角对其崛起和运作的基本逻辑加以解读。





政府与社会组织的协同进化

苏曦凌 胡峥艳 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21-12

 

本书从理论演绎、实证分析、对策分析三个层面展开,在现代国家治理的语境中,探究政府与社会组织之关系。


在理论演绎层面,梳理文献,推导出行政管理方式创新与激发社会组织活力互动机制的运行机理。在实证分析层面,结合社会组织发展之域外经验,分析我国社会组织活力状态、政策环境,从行政管理方式层面分析引致社会组织活力不足的原因。在对策分析层面,提出强化互动机制、以行政管理方式创新激发社会组织活力的行动对策。

 




救婴与济贫:乳妇与明清时代的育婴堂

江昱纬 著

秀威信息/2021-12


崇祯年间,扬州商人蔡琏创立扬州育婴社,是为民营育婴堂的开端。晚明士人刘宗周指出扬州育婴社兼具「恤孤」与「赈贫」之效,揭示晚明以降育婴堂的两大理念,即是本书题旨所揭之「救婴」与「济贫」。明清时期育婴堂的乳妇,一方面是落实救婴的关键人物,另一方面则是济贫理念下的救济对象。乳妇兼具施、受救济者的角色,在明清善会善堂史中,值得深入挖掘。


本书以乳妇为核心,透过社会、性别与医疗等面向,呈现明清善会、善堂更丰富的面貌。反思士人对乳妇千叮万嘱的态度,及其对于乳妇的议论,实是行善理念、性别与阶层等多方因素的相互交织,反映出育婴堂理想与经营实况间的落差,更凸显「救婴」与「济贫」难以两全之下,乳妇可能面临的困难与窘境。

 




商玉生纪念文集

 爱德基金会传一慈善文化基金 选编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21-7 


《商玉生纪念文集》依据“听其言,而观其行,而见其人”的整体思路,纪念文集分为三辑:上辑,是商玉生先生生前的文章、演讲和书信等,并收入了商玉生先生生前起草/领衔的两份重要文件,《中国非营利组织(NPO)公信力标准》《中国公益性非营利组织自律准则(草案)》,以及《中国慈善家》杂志的一篇访谈稿,作为附录;中辑,是商玉生先生逝后,其家人、友人、同事等悼念他的文章,共10篇,并收入了《商玉生先生2020年线上追思会全纪录》和《更多对商玉生先生的(文字)纪念》两篇附录;下辑,是商玉生先生的生平和口述史,并收入了《社会创业家》杂志对商玉生先生的封面报道作为附录。


编者希望这本纪念文集能成为一个入口,持续引导更多后来人,追寻商玉生先生的精神境界与未竟之业。


 



慈善蓝皮书:中国慈善发展报告(2021)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2-1


自2009 年出版以来,《慈善蓝皮书》已经连续出版13年13本报告。经过逾十年的积累,它已成为社会各界及海内外人士了解和认识中国现代慈善事业发展历程与特点的重点参考资料。2021年《慈善蓝皮书》承续这一使命,对2020年度中国慈善事业进行了系统性复盘。



读者荐书


当代中国治理转型与社会组织发展


黄晓春/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0-12-1

推荐人:坛子


本书将对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社会组织发展的制度环境进行深刻剖析,并基于此对当代中国政社关系发展的新特征以及中国社会力量进一步成长面临的深层挑战进行理论研判。与同类书籍不同的是,我们并不简单地沿用传统的“国家与社会”理论框架以及笼统的“治理”视角来看待中国的政社关系,而是更贴近当代中国治理转型的实践,将“社会组织成长”这一话题置于中国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制度、公共服务体系改革创新以及城市基层政府改革等多重制度主线交互影响的历史时空中,从而揭示中国社会组织发展面临的独特机会结构与约束条件。


陌生的熟人:理解21世纪乡土中国


杨华 著 /贺雪峰 沈山 编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21-1

推荐人:坛子


自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人口流动等因素冲击着农村社会的方方面面,使传统的血缘–地缘关系,熟人社会,“人情”“面子”等观念均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形塑了我国农村的新面貌和新常态。作者以实地走访调查、研究,结合观察与发现,深入思考,重新审视过去学者所提出的种种有关中国农村研究的论点,并试图就目前农村产生的现实治理问题予以探索和解答。


人的应当:三千年人类思想史


何道峰 著/中信出版集团/ 2021-5

推荐人:坛子


在书中,作者将人类历史定义为“人的能够”与“人的应当”的相互矛盾与彼此推动——回望人类发展史,物质的发达、技术的进步往往带来精神危机,并在深重时呼唤智者的深思与信仰。这不啻为一种回溯人类文明发展脉络的全新视角。


跨越边界的社区:北京“浙江村”的生活史


项飙 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8-3

推荐人:王筱昀

 

《跨越边界的社区》是项飙老师的成名作,二十年前出版的作品,今天依然是描述中国社区和人情关系最细腻深刻的作品之一,可以说是中国改革开放年代的《江村经济》。在作者笔下,浙江村是一个跨越边界的社区,它与体制紧密互动却又游离在体制之外。项飙提出,浙江村内部的社会关系和形成的社会空间,缓冲了体制的刚性,消解了改革的成本,创造了活跃的市场,而改革开放的成功,正有赖于这些“非国家空间”的出现。对于浙江村这样流动社区的治理,不是用行政力量控制或者消灭社区空间,而应坚持互动尤其是多元制衡的观点。


以自由看待发展


「印」阿马蒂亚·森 著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7

推荐人:徐凡

 

从更广阔的视角看待社会发展和公益的价值。发现社会问题,解决社会问题,需要政治经济学知识和视角,这是一本经典且易懂的书。


共同的底线


秦晖 著/江苏文艺出版社/2013-3-1

推荐人:光

 

在这个日益分化的世界,《共同的底线》不仅应该成为社会各界的共识,更应该成为公益人士共同目标。如秦老师所言,在我们这里,共同的底线不是左、右派各自坚持的“公平”与“效率”的折中调和,也不是在“自由太多”与“福利太多”之间寻找“既非自由放任、也非福利国家”的第三条道路,而是争取最低限度的自由权利与社会保障。


中国贫困与反贫困理论


康晓光 著/广西人民出版社/1995

推荐人:光

 

相信肯定会有其他朋友推荐李小云老师2021年出版的《贫困的终结》,我想同时推荐康晓光老师1995年出版的《中国贫困与反贫困理论》。我在跨越16年的两本书里看到了一场并未发生的对话,两位我非常尊敬的老师仿佛在告诉我们,实现共同富裕,或许并不需要应对什么新挑战,而需要我们有勇气去直面和解决那些悬而未决的老问题——因为“与贫困的斗争,实际上就是与产生贫困的制度斗争”;只有消除那些制度性的不公,才能实现真正的共同富裕。


刘擎西方现代思想讲义


刘擎 著/新星出版社/2021-1

推荐人:光

 

“人类因为理性而伟大,因为知道理性的局限而成熟。”刘擎老师希望通过这本书告诉我们人类的现代理性是如何演进的,也提醒我们一定要认识到现代理性的局限。


中国慈善透视


康晓光 冯利 著/世界科技出版公司/2020-10

推荐人:李劲


康晓光先生的中国慈善透视是我读过的关于中国公益最深刻的书。康先生用具有穿透力的功力,讲透了中国公益的本质问题,特别是公益的阶级属性、政治属性以及公益组织与政府的关系。中国公益的从业人员应当好好读一下这本书,以便清醒地认识到面对中国的国情,公益人应当如何调试、如何应对,如何对自己所从事的事业保持合理的期待,这样才能让公益发挥最大价值。海外的读者应该也可以通过这本书更好的了解中国公益的某些本质问题。这的确是一本关于具有透视功能的书。


中国慈善简史


周秋光 曾桂林 著/人民出版社/2006-2-1

推荐人:李劲


中国慈善简史不是一本新书,但恐怕大多数中国公益从业者都没有读过。这本书从先秦时代开始讲中国慈善的思想和实践,一直讲到现代中国。然而值得重点关注的是,清中期以来的善堂等民间慈善组织和民国时期的民间赈灾机构,会发现“民办公助”的做法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这种来自于大一统国家的官民关系传统,可以很好地帮助我们理解当代中国公益慈善的某些特征。


政府与企业以外的现代化


秦晖/浙江大学出版社/1999-10

推荐人:李劲


秦晖老师的《政府与企业以外的现代化:中西公益事业史比较研究》,从书名就可以读出大家之言的感觉。一方面,将公益与政府与企业并列,本身就已经表达了第三部门的立场。另一个主题词“现代化”则点出公益是现代化的后果,以及现代公益才可能在现代社会与政府和企业三足鼎立。别忘了这是一本90年代末出版的丛书。我们可以遥想在那个思想开放的时代,前辈学者用心引入这些观念的时候,社会是一个什么样的情形…



中国公众捐款


韩俊魁 邓锁 马剑银等 著/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0-12

推荐人:李劲


本书可能是第一个针对中国公众捐款现状的大规模和严肃的研究。其中最有价值的可能是通过抽取4400多个横跨中国的东部、中部和西部省市的普通捐赠人样本,对中国一般公众捐赠的现状和动机有了一个较为清晰的梳理和经验性分析,使我们有可能在一个较为科学的基础上,客观地了解中国公众捐赠的全貌。如果研究者能对这些数据进行进一步清洗和发掘,相信还会产生更大的行业洞察价值。


通往奴役之路


弗里德利希·冯·哈耶克/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8-1

推荐人:杨子云


该书论证,建设福利国家并不是为了实现个人自由,而是向专制、奴役人民的方向迈进。他从古典自由主义立场出发,相信“自发秩序”的作用,认为自由市场能够促进竞争、优化资源配置;而计划经济、国家干预则可能导致人治的问题。作者从理论上、实际上、历史上列举了大量的论据和材料证明自己的观点,并得出结论:市场经济是实现个人自由、国家民主、社会开放的自由之路;而国家计划、福利主义是通向个人受奴役、受政治压迫、国家和社会走向极权主义和法西斯主义的通途。我觉得公益人,需要从根本上认识到这一点。推荐。


国富论


「英」亚当·斯密/华夏出版社/2005-1

推荐人:杨子云


这本书是古典政治经济学代表作,标志着自由资本主义时代的到来。亚当•斯密因而被奉为现代西方经济学的鼻祖。《国富论》的中心任务就是弄清楚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以达到富国裕民的目的。斯密认为国民财富就是一个国家所生产的商品总量,而政治经济学的目的正在于促进国民财富的增长,兼顾好个人和社会、生产者的利益,而避免牺牲掉某一方面的利益。围绕着这个主题,斯密系统地发挥了关于价值、市场、竞争、经济目标的分析、经济政治学、财政学等一系列观点,以高屋建瓴的气势建立起一座经济理论的大厦。公益人需要有所了解。


道德经


老子 著

推荐人:杨子云


中国古典自由主义巅峰之作。中国历史上,只要偶尔回到老子式治理,基本上就是盛世。老子是在对君王讲话,需回到这个基点去理解老子,理解《道德经》对价值中枢。


双百社会工作概论


张和清 廖其能 著/中国社会出版社/2021-8

推荐人:涂传博


基于广东双百社工的服务经验,总结出的实践方法,能够给广大的公益人提供思路和借鉴,特别是侧重于农村服务的机构和个人。


规模


杰弗里·韦森特 著/中信出版社/2018-6-1

推荐人:杨金福


本书将帮助你重新思考生命、认识自身、了解你的生活与工作,并告诉你复杂世界其实充满简单的逻辑,只要跳脱思维框架,打破学科限制,你就会重新看清你周遭的一切。


如何想到又做到


「美」肖恩·杨 著/浙江教育出版社/2019-10

推荐人:L


作者介绍了七种心理武器,希望能帮助人们达成持久的改变。1阶梯模型2社交磁力3要事为先4极度容易5行为在前6致命吸引7反复铭刻。


失落的卫星:深入中亚大陆的旅程


刘子超 著/文汇出版社/2020-7

推荐人:廖洪涛

 

作者在讲述旅行时所见所闻的同时,也为读者带来了在同一片土地上曾经发生过的历史、政治以及文化事件的讲解,兼具趣味性和文学性。



/

END

/


相关阅读


美好时代的背后,高科技如何锁定、管制和惩罚穷人 | 传一书单01

女性处境与困局:被视而不见,或被过度可见 | 传一书单02



值班编辑:赵钰婷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