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谱,这13个荒谬的户外说法别信啊!
遇熊要装死?(不是,到底是谁死)
熊是著名的杂食性动物,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水里游的、土里种的……没有它们不吃的。
photo by Mark
那么,碰见个死人,你认为它会一脸厌恶地离开吗?所以,别在熊面前装死,它吃东西可不管死活。
真相:
跑,肯定是跑不过熊的,爬,也是爬不过熊的。在野外遇熊,看到熊爪印、粪便、刨土堆等痕迹,或者溪流声很大、路径拐弯、植被茂密时,一定要提前制造出声音,让熊主动避开。
再者,携带上防熊喷雾,遇到熊时及时进行驱赶以及同时找寻撤退路线。
切记:别和熊互相直视!
极冷时喝酒可以取暖?(划重点,是极其寒冷时)
喝完酒似乎觉得很暖和,但实际上体温会下降。
因为白酒本身是凉的,但却通过酒精刺激让你血管扩张,从而加快体热流失。
真相:
在不是特别冷的情况下,喝酒取暖是可行的,如果鞋底已经结冰了,喝酒还是免了。
尤其是在野外遇到失温的情况,更应避免饮酒。尽管酒精会给人一种暖和的感觉,但实际上它会导致血管扩张,从而加速体温的损失,反而会加重失温的症状。
在离岸流里,朝着与岸边平行的方向游?
离岸流非常可怕,如果这股离岸流朝着离港的方向移动,那么朝着与岸边平行的方向游动的方法很不错。
这并不全错,但最好明白的是:许多离岸流并非与岸边完全垂直。
真相:
一般情况下遇到离岸流待在岸边是最安全的。
但如果在水里来不及回到岸边,那么就尽可能朝着与离岸流垂直的方向游回海岸吧。
切记:不要让自己太累了,如果游不动了,可以先踩水,直到能游动了为止。
没水了要喝尿?(别以为谁都是贝爷啦)
生猛的贝爷在节目里强迫诸位明星“自产自销”的画面,对我们而言极具冲击....
但一定想不到,喝尿对缓解缺水情况并没有太多帮助。因为里头盐分太多了,喝到肚子里是对生理和心理的双重打击。
真相:
尿液的正常用法是抹在身上,可以给自己降降温。不要喝尿、不要喝血、不要喝海水,重要的事情说一遍就够了。
被蛇咬了要赶紧吸出毒液?(嘴?那蛇可真就开心了)
不少人被影视剧深深误导.....实际上,用嘴吸的力量很难将蛇毒吸出来。(毒蛇咬伤伤口通常呈针孔状,伤口非常小)即使能吸出部分毒液,但有少部分残留,仍会导致伤者中毒。
一来吮吸者如果有口腔溃疡或牙龈出血,很容易造成二次感染。
二来,即便是没出这事儿,大力吮吸也容易破坏伤口四周的组织,进而加速毒液扩散。本来没事儿被吸出事儿了,这个锅算谁的呢?
真相:
如果目标是山林地带,去之前就带点蛇药。如果是毒性大的蛇,赶紧奔医院去啊。
关于更多户外防蛇重点,点击文章《户外防蛇全指南》查阅详情。
饿了后要马上寻找食物?(在吃面前活下去更重要)
在户外遭遇不测的事件中,摔死的、冻死的、渴死的……但极少有饿死的。
贝爷有把所有有机物变成食物的能力,我们当然也可以。所以,出了意外别先考虑吃的,活下去最重要。
真相:
仅仅是缺食物的话,可以活六周以上。干净的水和安全的庇护所,才是最稀缺的资源。
渴了可以吃雪? (吃雪可以,但能不能换个法子)
渴了吃雪,前提是......
首先周围有雪的话,温度肯定极低。这时候再往嘴里大把地塞低于0℃的雪,体内热量挥发会变得非常快。
photo by 骑毛驴的提子|图文无关
雪的确是比较干净的水源,找个搪瓷缸子,把雪放进去,等它化了再喝。如果有条件,烧成热水再喝。
仙人掌里的液体可以解渴?
如果具备经验,能够挑选出可以安全过滤出干净水的桶状仙人掌,那么这种说法,是没什么问题。真相:
大部分情况下,仙人掌中的液体可能会让身体生病,反而吐出珍贵的液体,更会造成脱水症状。
动物吃的我也能吃? (我觉得人和动物还是不一样的)
看见一种不知是啥的植物,想吃,但是怕中毒,就看看有没有别的动物吃。
听起来很靠谱,但实际上,人和动物的排毒系统有很大差别。比如绝大部分桉树叶都有毒,但树袋熊却吃得不亦乐乎。
photo by 梁小辣|图文无关
真相:
还是吃认识的东西安全点......如果实在没得选了,高温加热可以杀灭一部分生物毒素。
树的北边长有更多苔藓? (建议还是看两步路轨迹)
苔藓不是树木,这个非常不科学,不要试图用这种方法来导航。
真相:
苔藓能够覆盖树的各个方向,这取决于环境条件。
失联后先盖屋? (不要慌不要慌,等救援)
很多人觉得失联后,在野外搭个小房子是活下去的关键。
但即便是最简单的小屋,也要花费很多的力气去拾掇木材。最后的结果,可能是还没盖好房子,就被搜救犬找着了,这就有点尴尬了。
photo by 往事随风 军|图文无关
真相:
除非你觉得自己能和鲁滨孙一样,会被困上28年,那样的话,的确可以考虑盖个房子。
否则出行前使用两步路APP提前下载好轨迹,确保清楚路线情况,发生迷路不要慌张,保证周遭的安全和体能是关键,等待救援。
一间单坡屋顶小房是个不错的庇护所?
单坡屋顶小房也许能防风等影响,但它在保暖方面却不够好。在户外,庇护所需要能遮风,同时远离夜晚时候寒冷的地面。
photo by 没有月亮的黑|图文无关
真相:
正确的庇护所,取决于周围的环境状况。在很热的时候,需要阴处;但在较冷的时候,优先选择是保暖。
很冷,摩擦皮肤或将Ta放在热水里?
摩擦皮肤取暖?
真相:
摩擦皮肤,只会让它受损更严重,热水会给某个长了冻疮或者体温过低的人带来更严重的伤害。取暖需要过程,慢慢地让这个人暖和起来,最好有毯子,或者在的腋窝下面放热水杯。
photo by 梦想流浪的CC吖|图文无关
看完这些“户外常识”
告诉我们一个道理:所谓的真理,
很多时候并不一定真的是真理。
这15个户外生存辟谣,可要好好避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