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履诺育朱熹,慧眼识岳飞,五夫刘氏就是这么硬核!

在家尽孝、为国尽忠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没有国家繁荣发展,就没有家庭幸福美满。同样,没有千千万万家庭幸福美满,就没有国家繁荣发展。


  ——摘自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年春节团拜会上的重要讲话



何谓善,居家孝敬,处事仁恕,凡所以修身者,皆是也。何谓恶,恃己势以自强,克人财以自富……

刘氏家训


五夫刘氏家祠



在武夷山市五夫镇兴贤古街上,一座徽派牌坊式门楼静立于此。这座门楼以它端正庄严的姿态,向过往的游人展示着五夫刘氏曾经的辉煌。


“两汉帝王胄,三刘文献家”“八闽上郡先贤地,千古忠良宰相家”,这是宋代理学家朱熹褒扬五夫刘氏家族的两幅对联,如今悬挂在刘氏家祠内。


推开大门,堂内一幅幅柱联,一块块族规家训映入眼帘,带领着我们感受五夫刘氏一族正心修身、爱国为民的家族传承。

兴贤古街夜景

忠义奋发  家风传承

两宋之交,宋金对峙。在那个烽火连天的岁月里涌现出一批爱国忠贞之士。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五夫刘氏一族便是其中之一。


五夫刘氏家族自中唐文景时入闽,始祖刘翔官至金吾上将军,传到宋七世孙刘韐,其卫国忠贞、以死明志,谥忠显公;长子刘子羽一生抗击金兵,保家卫国,谥忠定公;季子刘子翚为南宋兴贤育秀,培养了刘珙、朱熹等名臣大儒,谥文靖公;孙刘珙为爱国忠臣,官至宰辅,谥忠肃公。


刘韐一家三代皆为忠义之士,“三忠一文”的谥号,为史上罕有。


从“精忠望族忠孝追先哲,理学名家诗礼裕后贤”“举目共思祖功宗德,存心当为子孝先贤”的柱联可见刘氏一门为国为民,崇礼文,敬孝道,厚家风,久久不怠。

忠贤堂


刘韐:慧眼识英 铮铮傲骨

刘韐镇守鹿延二州时,正逢西夏侵犯宋朝,威胁中原安定。精通兵法的他运用“釜底抽薪”之计,奇袭西夏大后方根据地,迫使西夏王退兵求和。此役军功卓著,刘韐被提升为徽猷阁待制,后又任赵州(今浙江绍兴余姚)知府,管理政事,在民间很有声望。


1122年,朝廷命童贯为西河宣抚使,任刘韐为军事参议。刘韐为培养军事人才,特意在河北招募“敢战士”,在被他召收培养的精兵里,有一位血气方刚的年轻人很受他赏识,并被委以重任,最终成为名震九州的抗金名将。这个年轻人,就是岳飞。


“靖康之变”后,京城陷落,刘韐被调到禁中护驾。宋朝廷割地赔款,刘韐被迫出使与金人议和。金人知道刘韐是良将,便派相当于宰相的仆射韩正出面,且以仆射官衔劝降,刘韐不为高官厚禄所诱惑,昂然写下遗书:“国破圣迁,主忧臣辱,主辱臣死”,而后悬梁殉国,以死明志。

 宋孝宗御笔匾额


刘子羽:子承父志 政多泽民

建炎三年,刘子羽统领五路兵马,接连收复延安、晋宁、麟府 、巩县、鹿坊等州县失地,因军功卓著而晋升为徽猷阁待制。


绍兴六年,刘子羽任福建泉州知府。他为政清廉,重视民风教化,并致力兴学,把当地过去荒废的旧学馆修葺一新。清道光版《晋江县志·卷之三十四·政绩志》称:“(刘子羽)绍兴六年知泉州,在郡二年,政多泽民,民爱之如父母。”


后来,秦桧当朝,刘子羽不附和议,于绍兴八年(1138年)罢归武夷,于绍兴十六年(1146年)含恨去世。由于当时他得罪于投降派的权贵,所以丧仪简约,身后萧条,也未立神道碑。对此,刘子羽的长子刘珙深感内疚,临死前不得不把立碑的夙愿托付好友朱熹。


朱熹不负好友之托,亲撰并书写他的义父刘子羽的神道碑,并函请张浚之子、南宋著名学者张栻用篆书题写了碑额。此后,无数后人来到这里,为碑中主人公那殷殷思亲之情和拳拳报国之心所感动。

刘公神道碑,“武夷山史迹”之一

1999年12月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刘子翚:归隐五夫 潜心讲学

刘子翚任职兴化军(今福建莆田)通判期间政绩显著,后来因为体弱多病辞官回到家乡武夷山,著有《屏山集》二十卷。


刘子翚受其父爱国思想影响很深,早年通过游历的方式感受百姓疾苦。辞官后虽隐居乡里,但他仍不忘国仇家恨。病魔缠身,壮志难酬时,他用另外一种方式——诗歌,来表达爱国心声。


刘子翚归隐后,潜心讲学,热忱地教育乡里学子。他在家宅旁附近建书塾,以自命名“屏山书塾”。书塾始创之初,他效法孔子“有教无类”的教学宗旨,不论贫富,凡来就学者均予收授,颇得乡人称颂。朱熹、魏瑺之、方士繇、黄铢、方来、欧阳光祖等皆是他的学生。


刘子翚所著的《维民论》折射出固本安邦的经世维民思想,也让朱熹深受启发,成为朱熹“民本主义”思想的重要开端。朱熹在《屏山集跋》中评价说:“先生文辞之伟,固足以惊一世之耳目,然其精微之学、静退之风,形于文墨,有足以发蒙蔽而销鄙吝之心者,尤览者所宜尽心也。”

五夫万亩荷塘


刘珙:正直敢言 力挫歪风

刘珙兼任直学士院时,得知御史杜莘老因弹劾宦臣王继先、张去为两人,忤逆了皇帝旨意。皇帝命刘珙起草杜莘老的贬职诏书,他却顶住压力坚持不草拟文诰,并为杜莘老解围,使其最终没有被贬。


淳熙二年(1175年),刘珙调任建康知府。适逢水灾后又是旱灾,他立刻上奏,请求免除夏粮税钱六十万缗,同时派官员到长江上游买米,并将米运到乡村,设置场地按平价以救济性质卖米,对借米的百姓也不收取抵押品。灾后,他所管辖境内没有百姓饿死逃亡,他的惠民善政也被百姓称颂不绝。


秦桧当权之时,南宋朝廷内买官卖官的贪腐现象严重,刘珙十分气愤,他一直致力于改变当时朝廷风气,特地把空缺职位公开,鼓励符合条件的优秀人才参加选拔,以确保选任人才公平公正。


淳熙五年(1178年),刘珙因病去世,年仅57岁。在他曾经治理过的几处地方,老百姓爱戴他如同父母,听到他去世的消息,有的百姓停止了集市贸易,在街道上痛哭不止,还有的不约而同拿出祭祀供品,焚香哀悼祈愿。

刘氏家祠内景


五夫刘氏一族秉承忠义家风,将“以身许国”“驱除鞑虏、克复中原”为己任。正是这份执着,铸就了他们的不朽品格。以勤俭起家、以学致身,以忠致国、以孝致亲、以清白遗子孙,使得刘家成为“忠节与斯文并重之典范”,更使得刘氏家风在历史的长空里不断回响。



五夫镇简介


五夫镇,位于武夷山市东南部,迄今已有1700余年。五夫镇自古有“邹鲁渊源”之称,理学先儒胡安国一家五贤,刘氏宗族三忠一文,抗金名将吴玠、吴璘,一代词圣柳永等都是五夫里人,他们为五夫留下深远的历史遗产和丰富的人文景观。理学宗师朱熹14岁起定居五夫,在五夫从学、著述、办学、授徒、生活近50年,成就了五夫理学之邦的美誉,也使五夫成为朱子理学的摇篮。


近年来,五夫镇修缮了兴贤书院、朱子社仓、刘氏家祠、紫阳楼、彭氏宗祠、文公渡等一批文物保护单位和历史遗迹,并推出朱子故居展、书院文化展、社仓文化展、孝廉文化展等系列主题展览。同时,五夫镇结合当地深厚的孝廉文化,打造中国孝廉文化古镇,其中“万亩荷塘”“清风廉步道”“孝廉文化馆”等都吸引了大批游客观光。如今的五夫镇正向世人重新呈现深厚的文化积淀和淳朴的古镇风貌。

鸟瞰五夫镇


(南平市纪委监委、武夷山市纪委监委 供稿)





往期回顾

1.一镇一孝廉|漳州蔡新:一门两帝师,孝廉百世名,谁家这么牛?

2.一镇一孝廉|福州陈若霖:福州这名官员超硬气,连林则徐都是头号粉丝!

3.一镇一孝廉|三明朱熹:理学鸿儒流芳千古,廉政丹心气满乾坤!尤溪这位人物了不得

4.一镇一孝廉|宁德薛令之:廉村、廉溪、廉岭,唐肃宗敕封“三廉”美名竟是因为他!

5.一镇一孝廉|福州陈宝琛:力谏慈禧护门禁 ——“清流派”帝师陈宝琛

6.一镇一孝廉|福州陈岱孙:哪位福州人,朱镕基尊其为“一代宗师”

7.一镇一孝廉|宁德冯梦龙:习总书记号召学习的寿宁县令

8.一镇一孝廉|是他!把那些签订《中英南京条约》的丧权辱国罪人弹劾革职

9.一镇一孝廉|97岁大国医,拯救了超过16000位患者!

10.一镇一孝廉|李时珍推崇、被誉为“钟表鼻祖”的闽籍宰相

11.一镇一孝廉|神医不“神”,“不能让患者找不到我”

12.一镇一孝廉|闽人“程门立雪”,终成“闽学鼻祖”

13.一镇一孝廉|“长征之苦,使人难忘”:长征路上走出来的医学博士!

14.一镇一孝廉|“亮灯警察”陈清洲:他照亮了别人回家的路

15.一镇一孝廉|《陈毅传》与闽籍开国少将

16.一镇一孝廉|中国量子科技开创者:苦心人,天不负

17.一镇一孝廉|我国“半导体材料之母”


激浊扬清,为时代明德!

欢迎关注福建纪检监察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