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聆听师道┃王学松:行走世界的汉语教师与文化使者

2017-10-10 党委宣传部 BNU思享者

你在哪里,中国就在哪里。我们的师生情谊,也许可以这样来形容,正所谓:一壶浊酒喜相逢,‘中外’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王学松


人物卡片

王学松,文学博士,汉语文化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校教指委委员。1991年毕业于北师大中文系古代文学专业,获硕士学位。此后,一直在北师大从事对外汉语教学工作至今。期间,受学校委派曾先后赴美国的明德学院(Middlebury College)中文暑校和达特茅斯大学(Dartmouth College)、韩国的三星公司人力开发院和成均馆大学、日本的金泽大学任教。并在韩国、泰国、马来西亚、澳大利亚、埃及、英国、匈牙利等地开展面向汉语教师志愿者和当地汉语教师的培训。

人物事迹

获得北京师范大学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教学名师称号等奖励。主持过全国教育科学基金项目“汉语国际推广师资培养中文化类课程设置研究”、教育部社科基金项目“张炎词研究”、北京市社科基金项目“在京留学生业余文化生活调查”、北师大自主科研基金项目“海外中小学汉语教学研究”等。目前的研究工作主要集中在汉语教学与文化传播、中国古代文学领域。

1

对外汉语教师:

行走世界的中国文化符号

作为一名汉语教师,王学松常常向其他人这样描述自己的工作:“我们汉语文化学院老师的工作性质和其他学院的老师可能有点不太一样,那就是我们的教学任务比较重,同时又特别在乎自己的教学工作。外面的留学生来中国学习,或者我们去国外任教,我们自己本身就成了外国学生和老师了解中国的窗口。”王学松也提起时下流行的一句话“你在哪里,中国就在哪里”,他说这句话是每一位汉语教师身份的真实写照,也是工作和生活中的座右铭。

(马来西亚)

记得早年在韩国三星集团任教的时候,王学松第一天上班,西装革履的穿着给外方负责人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当被问及在国内教学是否也这样穿着的时候,王学松笑了笑说:“不是这样”。后来在三星老板的建议下,王学松又换上了在国内上课常穿的衣服。后来他才意识到这也许是韩国人想通过他的穿着、说话方式、吃饭等等细节去深入地了解一个中国人的平常生活罢了。


想到这里,王学松总能感觉到自己身上的责任,学生们可以从吃饭穿衣上了解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习惯,那也一定会通过教师的言行举止了解中国人的品德修养和中国文化的丰富内涵,这就要求我们时刻注意自己所代表的“中国形象”。而这样的例子对于常年在全球各地从事汉语教学工作的老师们来讲实在是太多了。所以,在王学松看来汉语学院的老师对于自身工作、生活都有一种特殊的要求,对自己的专业知识,尤其是人文素养方面的表现更敏感一些,主观上要求也就更多一点。

(首尔大学)

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师范大学强调全国广大老师要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知识、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作为一名对外汉语教学老师,王学松的感受同样深刻。他认为老师们的理想信念很重要,特别是作为一个经常在国外从事教学的老师。


早年国外的生活经历,或多或少使得王学松见识到了国外先进的科学技术或者管理理念,意识到了中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但是他也经常和同事以及中国学生们提起:发展才是硬道理,有些事情不能太急,中国毕竟太大,有些事情总是需要积累的,但我们要相信中国发展的潜力和前景,需要往前看,只要发展了,很多问题都可以解决的。正是怀着对国家发展的信念,走在传播汉语文化路上的王学松们,才能以更加自信的面貌展现在外国学生眼前,才能感染一批批学生,才能将汉语文化的魅力传递给世界。


王学松对仁爱之心的理解可能也有自己的独特之处。当王学松1991年留校任教后,有一个特别明显的感受就是老师和同学们之间的关系是非常亲密的。中国学生和外国学生在这方面可能有点不同,外国学生们因语言不通、环境不熟悉、离家又远,总是会有些不适应的地方,所以这就要求王学松经常需要多和学生接触,关心他们的生活,在他看来这也是仁爱之心的最直接的表现了。


多年任教经历中,令他印象深刻的是一个来自Dartmouth College的黑人学生,天性比较敏感,来中国学习后和同学们接触少,以致产生很多误解,王学松就利用课余时间和他聊天互动,想各种办法让他融入到中国学生们中去,后来他也都和其他同学成了朋友。像这样的例子,王学松那里还有很多。作为一个对外汉语教师,不仅对中国学生要有仁爱之心,更要对远离家乡,在中国求学的外国学生们多点关怀。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c05551oxja1&width=500&height=375&auto=0

2

对外汉语传播的路上:

星星之火、亦可燎原

从1983年进入北师大读书,到1991年留校任教至今,王学松真可谓见证了对外汉语传播的点滴历程。对于汉语言文化学院的教师们来讲,每隔3到4年,大多都会得到出国教学的机会,或是国家分配的任务,亦或是校际之间的交流,有的可能去了非洲肯尼亚,也有的可能去了美国,在国家对外开放最早的那几年里,他们正是通过汉语教学,通过一点一滴的努力为中国的对外开放贡献了一份力量。

(留学生)

王学松记得2002年第一次去韩国任教,那时候中韩建交不过才10年,汉语还不普及,韩国人对中国还不太了解。当他完成教学任务准备回国,在韩国首尔明洞给亲友购置化妆品时,只能求助当地的朋友,历经曲折终于找到一个懂中文的店员买了礼物。


而12年之后,当2014年王学松再次到明洞购物时,惊讶地发现到处可见可以提供中文翻译服务的导购和店员,当地人可以用熟练的中文和前来购物的中国游客流利对话。而当他偶尔坐公车迷路时,也会有好心的乘客操着一口中文来指点。此情此景,对于王学松来说实在是感慨万千,汉语在韩国普及程度已经超过了他的想象。


据国家汉办的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全年共派出的汉语教师志愿者已达6000多人。如果再加上其他途径派出的汉语教师,总数可能超过10000人。这些汉语教师志愿者绝大部分都是本科毕业生和在读的硕士生,他们分布在世界的各个角落。有时候王学松给这些学生们上课的时候就这样讲:“在国外,你们每一个人都成了中华文化的符号,你们就是星星之火,分布在全球各地,努力地促进汉语和中华文化的传播。而通过汉语教学,你们也将当地文化吸收进来,每个人也都成了多元文化的象征,这不仅对个人成长有着重要作用,对于中外交流更是意义非凡。”


谈及一期又一期的赴外志愿者培训,王学松说和学员们告别时常说的一句话就是“江湖再见”!对于他们这些常年奔波在对外汉语教学一线的人来讲,真的是不知道什么时候在什么国家又重逢了。而曾经的志愿者们,有的更是留在了国外,在那里工作、生活。美国、英国、德国、韩国、乌克兰、埃及、泰国……王学松对于自己学生的归属可谓是“信手拈来”,除了曾经带过两个乌克兰的学生外,他们大多数都是中国人。


在王学松看来,学生们在国外教学,有能力在国外扎根是一件很好的事情,他们也像是星星之火,将在当地发挥更大的影响。而对于他们这样的师生情谊,也许就可以这样来形容,正所谓:一壶浊酒喜相逢,“中外”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研究生)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m0555n7b8do&width=500&height=375&auto=0

3

对外汉语教学的讲台上:

“三个阶段”和“三个节点”

作为一个致力于对外汉语教学和中国文化传播的老师,王学松也经历了自己作为“教书匠”的“三个阶段”和“三个节点”。


在王学松看来,每个教师的职业生涯当中都会有几个印象深刻的事件,姑且可以称之为关键“节点”。第一个节点就是在王学松刚开始教学那一段,学院安排经验丰富的老教师和王学松“结对子”,一对一的进行帮扶,很多细节在他那还是历历在目。


第二个节点就是1995年左右,王学松参加学校的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前前后后准备了几个星期,很多以前教学上不注意的细节都被发现了。尽管在比赛时也出现了超时等问题,但是受到了评委老师和学生们的极大鼓励。在那次比赛中,王学松又一次体会到:来自学生的鼓励,对于青年教师来讲是非常重要的


第三个关键节点就是王学松在担任普北班(Princeton in Beijing)任课教师的经历,至今他仍认为这次经历可以称为一次“磨难”。当时这个项目的美国负责人号称将全美最顶尖的学汉语的大学生都带来了,如何教好这些“优等生”,确实是一个挑战。和学生们同吃同住的日子,面对凌晨一点还有求教的学生和课堂上的不断提问,教过普北班的老师们都说:“教过了普北班的学生,足以应付全美的汉语教学了”。也正是这个经历,让王学松至今想起来依然感觉到收获满满。

(外国汉语教师)

对于对外汉语教学,王学松也把语文教学与文化教学的关系概括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就是以语言教学为主;第二阶段就是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并重;第三个阶段大概就是语言教学、文化教学和文化传播,可以看作是把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放到文化传播中去寻求新的突破,这就需要从文化传播的视角来看待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或者其他的文化交流活动。


而文化传播则需要我们对自身文化的自信。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提到文化自信的概念,认为文化自信是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热爱中国传统文化的王学松对此也表示赞同,也认为文化的力量是历久弥新的,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取得的巨大成就和中国文化是离不开的,传统文化有一股自省的力量,中国能不断的从中汲取营养,图强自新。


作为汉语与文化传播的“使者”,王学松始终坚持对中国文化的自信。可能也正是这种文化自信的力量推动着他不断将中国文化传递给更多的人,做中外文化的“摆渡者”吧。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k055534px2f&width=500&height=375&auto=0

寄语北师大和青年学子

走过115周年,北师大依然如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一般,朝气蓬勃!祝福我的大学:永远是莘莘学子的幸福乐园,永远是贡献社会的知识库、思想库、人才库!“将来事业更无穷”!


作为师大人,心中常有“师范”二字,从树立师道开始,让社会更美好,“兼济天下气如虹”!

采访:王  娟、郭文杰

文案:郭文杰

美工:林  晗、周明婷

责编:王  娟

长按指纹

一键关注

您可能

喜欢

聆听师道┃边玉芳:爱的教育,成就更美好的人生

走心,泪目!一封来自北师大老师的致歉信

师大青椒┃赵国庆:“思维导图”让大脑从无序到有序

说学逗唱┃与曼妙的星际彼岸来一场艳遇吧

院长访谈┃李增沪: 把握发展机遇,建设世界一流数学学科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