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权力的交接

印闲生 江宁知府 2022-05-05


本篇为杂文,作为《权力的游戏》续篇。



在《权力的游戏》一篇里我们讲述了三种不同类型的权力:


1、职权


通俗易懂,即职位赋予的权力。


2、自然权


历史进程中自然形成的权力。


3、附加权


因为与更高阶层领导(权力授予者)的关系,获得了超出职权的“附加权”。


本篇更进一步,结合历史小故事聊一聊这三种权力在交接问题上的不同。




1、职权交接



自古至今,职权都是任命来的——需要有上一级的背书。


以清朝为例。


假如A君是一名新任知府,他会从京城吏部那拿到一份委任状和一份身份证明(合称官凭),然后千里迢迢到地方上去报到。


对于知府(四品)的任免,清朝控制的非常严格。


需要吏部提交给军机处,军机处草拟后给皇帝审批。


近水楼台先得月。


作为地方“肥缺”,清朝会优先从考核优异的京官中选拔知府,就像电视剧《宰相刘罗锅》里的剧情那样。


而省里的巡抚大人只在个别情况下有“提名推荐权”(类似今天省委常委的任命)。


为了避任人唯亲、培植私人势力的嫌,巡抚大人的一般做法就是由着京城派。


巡抚只会任命自己权责范围内的官员,比如知县这一层级。


在新任知府A君拿着官凭报到前,京城吏部会把任命程序存档,同时给地方督抚发文。


A君的官凭和地方督抚收到的文一印证,OK,就可以走马上任了。


由于交通条件的限制,古代官员的任免制度不像今天这样完善。


其中最明显的区别是“没有上级陪同”。


现在主要领导干部上任的时候,通常都会有上级组织部门的人到场宣布人事变动。


而古代官员常常是单独拿着官凭赴任,有的带几个贴身家丁。


这样偶尔就会出现像唐僧父亲赴任江州刺史途中被强盗杀害,强盗冒任刺史的情况。



职权的交接非常程式化。


以现代官场为例,格式大概是这样的——


A同志宣布:B同志不再担任XXX,C同志担任XXX。


B同志:感谢,拥护,祝福。


A同志:B是一个好同志,C也是一个好同志。


C同志:拥护,珍惜。


D同志:拥护,欢迎!


一旦某一个环节走了样,又没有众所周知的理由,那就非常耐人寻味了。


其实很多时候信息都在公开的新闻里,只不过是以很微妙的形式体现出来。


交接完毕后,原先由B主持的会议改成C主持,原先流程里由B签的字改成C来签。


简洁高效。




2、自然权交接



与简单的“职权交接”不同,自然权的交接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


下面举几个例子来说明。


京城,1978》的最后有这样一段——


在这个过程中,两位主要当事人的职位并没有发生任何变化,然而最高权力却在悄无声息中发生了交接。


这便是政治的奇妙之处。


那么“奇妙之处”究竟在哪呢?

微信扫一扫付费阅读本文

可试读38%

微信扫一扫付费阅读本文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