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中国如何突破陆权国家困局?

印闲生 江宁知府
2024-10-31

故事先从历史讲起。

回顾十八至二十世纪欧洲大陆上的纵横捭阖,法国和德国曾面临过相似的地缘政治困境。

简而言之,当欧洲大陆上有一个国家变得异常强大时,就会遭到海外霸权英国组织的反法/反德联盟。

此时法国/德国的选择往往是同某个实力较强的邻国组成同盟,比如十八世纪的法国和西班牙,以及1910年前后的德国和奥匈帝国。

然而这种军事结盟会加深周边国家对大陆霸权的恐惧,使得它们进一步巩固到以英国为首的反法/德同盟中,最终形成对陆地霸权不利的阵营对抗格局。

有朋友要问了,为什么周边中小国家更恐惧法国、德国而不是域外霸权英国呢?

原因很简单——法国、德国同它们陆地接壤,有直接的领土威胁与冲突,英国则没有。

实际上,美国长期以来就扮演了亚欧大陆之外英国的角色,而且深刻借鉴了英国的经验,从不对陆地国家提出领土要求,赋予它们一种“安全感”。

这样一来,每当大陆上出现一个冉冉升起的霸权国家时,其旁边的中小国家便会聚拢到美英这种“离岸海洋霸权”周围。

2017年11月,普京在克里米亚雅尔塔为沙皇亚历山大三世塑像揭幕。有西方学者认为今天的俄罗斯很像十八世纪的西班牙,一个处于国运下降期的前大国,君主执行了部分改革措施后有点回光返照的味道,但仍无法扭转颓势。

十八世纪初,冉冉升起的法国希望向东进军莱茵河一带的日耳曼地域。

就在此时,西班牙哈布斯堡王朝绝嗣,王位悬空,于是法国决定介入西班牙王位继承争夺战。

若能一举合并西班牙的庞大资产,不仅可以解决后顾之忧(法国西南部与西班牙有很长一段边境线),还可以借助西班牙海军的力量取得对英国的海上力量平衡(类似今天俄罗斯对中国的角色,漫长边境线+对美国的核力量平衡)。

想法很美好,但现实情况却是欧洲其他国家迅速连手结盟,遏制法国崛起成为它们首要的共同利益。

从十八世纪到十九世纪初,“反法同盟”始终是欧洲历史的高频词汇,直到拿破仑战争结束的维也纳会议,才彻底告一段落。

再往后,普鲁士(德国)于1870年代的普法战争中崛起,逐渐取代了法国的角色,并再次踏入前者的地缘政治陷阱。

二战结束以来,世界地缘政治的“大棋盘”由欧洲大陆扩展为亚欧大陆,美国则代替英国成为那个狡猾的“离岸平衡手”。

一一映射,亚欧大陆上的主要陆权国家,如苏联、中国,其实也遭遇着法国、德国经历过的困境。

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苏联国力鼎盛之际,除印度外的几乎所有亚欧大陆主要国家均被纳入“反苏联盟”,宛如拿破仑时代剧情的重演。

欧洲大陆历史上纵横捭阖的案例非常丰富,诞生了一大批地缘战略大师,像“中国人民的老朋友”基辛格,他一生所学的精华就是梅特涅主导的维也纳模式(均势体系)——基辛格博士论文即研究的维也纳会议。

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历史上欧洲陆权国家的地缘困局和战略抉择,对当代中国有着相当的启示和教训。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江宁知府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