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你当然有育儿理念和目标,可为什么还是力不从心?

晨宁Chenning 晨宁的 2022-07-20


那天和我爸聊天,他说一晃又到年底了,现在一年一年真过得就像眨眼睛。


时间被太多琐碎的细枝末节,极丰富的物质和爆炸的信息充斥着,以致于“以前的日子是什么样的?”我都不记得了。

 

我爸说我小时候日子更为冷静和平和,生活里诱惑不多,时间和精力都放在了应该做的事情上。在我看来,那时的日子就像是我们追求的简约生活和精神富足吧,不贪多求大,只求以少为多。


潮水退去,返璞归真的东西还是历久弥新。

 

物质、信息、生活、工作方式要追求简化,育儿也是同理。

 

不可否认的是,有了孩子之后,我就在不停地给自己做加法,读了满书架的畅销育儿书籍,儿童教育研究报告翻了一打又一打,因为写公号的原因,我每天都要关注母婴行业动态,一眼望去,众说纷纭极左极右。脑袋一热还买下了许多不需要的东西,甚至还报了孩子不喜欢的兴趣班。

 

试错,变成了育儿路上的常态。


 

如何不在其中迷失方向,去重视战略(目标、格局),而非战术(技巧,知识碎片),是我一直在探索的问题。

 

我发现,真正让人冷静和平和的,并不是内化了多少知识,掌握了多少技巧,而是在有了这些知识后,能用辩证的眼光对细枝末节进行整理,把毫无用处的扔掉,留下指引我们达到目标的东西。

 

那目标是什么?是停下匆忙的脚步,把镜头拉远(zoom out),问问自己希望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有哪些品质?为了达到这个目标,怎么去改变环境或者自己?为此我需要牺牲放弃什么?如果一时达不到我能不能心中有数之余,采取权宜之计?

 

“设立目标,”是解决育儿力不从心的第一步,知道路和方向在哪里了,至少就知道差距在哪里,怎么去努力。

 

然而,光是有目标还是不够的。



1/ 

你的三观和育儿方式是一致的吗?


这像是个伪命题,我们都会觉得三观造就了自己的行为,可是确有下面两种情况:

 

a/ 三观正,育儿方式体现三观

 

你的认知和主流教育理念非常契合,看到任何观念时都会胸有成竹“这不就是我的认知么!”

 

b/ 三观正,育儿方式与三观不一致

 

然而,对我或者很多的你们来说,原生家庭和成长环境给予的认知,大多都是存在误区,且根深蒂固的。


更何况, 在刷新认知后,即使自己有了清晰的目标,在日常的育儿生活中,还是会不自知地偏离目标,回归到原生家庭的状态。

 

简单来说,“我想他成为的那个人”(目标下的产物)和“他是什么样的人”(育儿方式的产物)始终都在发生碰撞。


比如说,男孩子哭

希望男孩子能充分表达自己的感觉,可是却会跟他说“男子汉不哭鼻子!”更没有鼓励他认识和体会自己的情绪。忧伤的男孩最终就会变成沉默寡言,孤独苦涩的男人。


比如说,奖励

给孩子报足球课,希望他能体会到团体运动带来的协作精神,可是却用奖励吃雪糕的方式让他坚持压根儿不感兴趣的球类运动。课是硬着头皮上完了,但内驱力削弱,最终还是不喜欢足球课。

 

让孩子练琴,体会音乐带来的美妙。可在因为畏难和枯燥无法继续时,大人往往都采取奖励的方式让其继续。看似练琴被坚持下去,却忽略了他是否真正喜欢,当奖励撤出的那一天就失去了动力,奖励最终也无法带来真正的内在驱动力。

 

可以说,奖励都是暂时赢了场战斗,却输掉了整场战争。

 

比如说,思维方式

希望孩子有独立思考能力,却经常问只需要回答“YES”和“NO”的问题,也没有给他留下反思的余地,殊不知会不会问问题,往往决定着孩子的思维方式。

 

希望孩子有成长型思维,却在孩子玩拼图遇上困难,挫败之余倒地大哭时,我们一撸袖子就帮他拼好了,孩子雨过天晴,可是他并没有从失败中学到什么。


比如说,对待风险的态度

未来,人类和机器能够较量的职场核心竞争力有(不限于)创新能力和冒险精神。可是在育儿中,我们母性泛滥保护欲过强,在用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给准备光着脚出门的孩子迅速套上鞋子,却忘了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不穿鞋脚会被硬物扎伤”,是否穿鞋其实可以由他们自己的决定。

 

年幼的他们使用剪刀、胶枪、切水果刀时,又会唠唠叨叨地嘱咐孩子小心再小心,以致于失去了指示,自己也不敢主动出手。


比如说,专注力

因为外界社会无法给孩子一个无干扰的空间,我们就想在家里给孩子创造更多的可能。可在小婴儿的时候,我们害怕他无聊不停地给他提供新的刺激。

 

殊不知,婴幼儿拥有与生俱来的洞察力,他们不会感觉无聊,除非是我们让他们习惯了高刺激的生活方式。


......

 

这样的事例简直不胜枚举,目标和育儿方式稍不注意就会互相偏离。我们经常一门心思扑在细枝末节上,用杂乱无章的育儿技巧尝试解决孩子的问题,可是没有任何的技巧是可以放之四海皆准的,唯有这时停下脚步,去想想宏观的育儿方向,才能帮助我们化繁为简。

 

公号里写的很多文章其实都是我自己的反省和认知升级。随着时间的打磨,这些价值观已经变成了我的一部分。


当你在这一片信息爆炸的时代感无所适从时, 除了有强大的心理和知识储备之外,明确的育儿三观、和与之一致的育儿方式就变得非常必要了。

 

2/

设定了目标孩子达不到怎么办?


也许你会说,孩子小,可以随意去打造他的价值观,可是孩子大了,不吃这一套怎么办?

 

确实,我们控制不了。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并非私人订制,即使设定了目标,孩子也不一定会变成“我想他成为的那个人”。

 

就像我给老大报足球班,希望他能有一项团体运动,可是他天生就不爱球类。

 

在这里,我认同他不认同不要紧,重要的是我们有为了目标而去努力的过程,在试错中根据情况做出调整,也许最后发现这个目标不适合自己,之后,再去相应做出改变。这样的过程,其实大家都在进步,都会更了解自己一点。

 

教育的本质不就是知识和价值观的传递么。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和孩子真诚地长谈自己的三观,帮助他们去理解“这是什么”“为什么这么做”“如何这么做”的同时,也弯下腰来倾听他内心的声音。


有了这样的平日积累,他们就更可能去接受这些价值观,也会因为有价值观的傍身,而去慎重去考虑自己的价值观,权衡取舍。

 

无可厚非,孩子最后变成什么样没有人会知道,这也是生活让我们无法掌控的一部分。不要在无法控制的事情上忧虑过多,我们才能不患得患失地做到最好。无论是在育己还是育儿的路上,实现了自己内在的成长就已经是为人父母很丰厚的一份花红了。



我很喜欢这句,我们知道得更多,就会做的更好。如何去知道更多呢?就是去不断尝试。

 

3/

尝试什么呢?


a) 改变环境

 

我婆婆很注重健康饮食,可是她每次吃饭,盘子旁边都少不了一瓶冒着气泡的冰镇可乐,孩子看见了自然要争先恐后地去尝尝。这件事情一度非常困扰我,我尝试让她用不透明的杯子装可乐,可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孩子们只要和我婆婆吃饭,都会条件发射地看看她的杯子里有什么。


我不厌其烦地和婆婆强调大人饮食习惯对孩子的影响,和孩子一起吃饭能不能不喝可乐,可这却是她老人家几十年根深蒂固的饮食习惯。最后我们达成共识,要喝,就跑到厨房里偷喝几口再回来。

 

想去改变行为,先要想想怎么去改变孩子所处的环境,毕竟环境造就了习惯,最后习惯造就了人。

 

b) 改变自己


相比改变环境,改变自己是更容易做到的。

 

Grusec博士在这份《Parental socialization and children’s acquisition of values》报告里指出,父母有三种目标:以父母为导向的目标,以孩子为导向的目标,以亲子关系为导向的目标。


举个让孩子收拾玩具,但是遭到拒绝的例子,这三种目标的父母会这么做:

 

1/ 以父母为导向的育儿目标打骂吼叫,把玩具没收,直到他们把玩具收拾好

2/ 以孩子为导向的育儿目标去寻找为什么不收拾玩具的内在原因,再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例如,我们是一家人要互相帮忙)

3/ 以亲子关系为导向的育儿目标和孩子沟通,达成大家一致同意的办法。

 

研究证实了一点,当父母的育儿目标从1过渡到3的同时,孩子的行为更容易得到改善,也更可能去接受父母的价值观。

 

4/

重视过程,而非目标 


设立长远目标固然重要,可是当目标已经确定,就可以设计一些短期的、可操作性强的短期目标,这样保证在每个阶段我们都会有“自己离目标进了一步的感觉”。

 

比如说,吃饭习惯

让不爱吃饭的小朋友爱上吃饭不是一夜之间能改变的问题,首先可以考虑他为什么不喜欢这顿饭,在他们拒绝蔬菜的时候提供一些可替换的食物(不喜欢叶子菜,那就试试西兰花),争取做迎合他的口味的饭菜,慢慢引入食物金字塔的健康饮食的观念。步骤拆分之下,他们才更有可能养成好好吃饭的习惯。

 

长远目标不是不好,它可以让自己心中有数,在短期内推动自己,然而一套有规划的过程方案才会提供长期持久的动力,消除那些难以实现的不美好体验。

 

当每个小的短期目标实现了,就会有很踏实的满足感和成就感,在这种感觉的驱使下,慢慢地靠近远期目标。


你当然有育儿理念和目标,可是当力不从心的时候,有没有停下脚步,看看自己的育儿目标和育儿方式是不是一致。


这里用上Bill Phillips的金句再也合适不过了,“我们想成为的人”和“是什么样的人”之间最大的区别,就是我们做了什么。


缩小目标和实际之间的区别,就是去不断自省,调整和努力。



你的育儿目标和育儿方式一致吗?

有哪些不一致的地方?


晨宁  2018年12月 纽约


参考文献:

Grusec, J.E. (2002). Parental socialization and children’s acquisition of values. In M.H. Bornstein (Ed.).

Hastings, P.D., & Grusec, J.E. (1998). Parenting goals as organizers of responses to parent-child disagreement.



相关文章:


怎么养男孩儿,我有过的错误认知你有吗?

外界太干扰,你能做些什么去保护孩子的专注力?

从威逼利诱,到无话不说,我们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

独立思考能力是如何养成的?



加星标,做个朋友吧!




「 我是晨宁,住在纽约,用四年打造了一片家里的蒙特梭利乐园,哥哥(5岁),弟弟(3岁),我们喜欢自创早教游戏和体验生活。加入我们,用科学而艺术的育儿方式去生活,玩耍,学习,和共同成长。」




微博:@儿戏国

微信公众号:儿戏国

亲子生活怎么好玩?扫我就知道啦


看看我们的故事|亲子生活 可以 科学又艺术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