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人间真实的新片,一集看哭我三回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哔哩哔哩 Author 治愈情绪的
无回放⬇️马上点预约❤️直播主题:
越努力越沮丧,怎样走出毫无成就感的困局。
作者 | 冰点
来源 | 哔哩哔哩
ID | bilibiliwx
最近,有一部B站纪录片,让许多网友看到标题就忍不住想哭。
还有不少网友意识到,原来世界上有这么多和自己相似的人,在弹幕里抱团取暖。
在今年的世界精神卫生日(10月10日),由B站出品的首部聚焦心理情绪的医疗纪录片《是坏情绪啊,没关系》开播。
这部纪录片也得到了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的合作支持,片子上线后,在宛平南路600号的留言板上,密密麻麻写满了网友们对自己和他人的鼓励。
生活中,我们难免遇到坏情绪,可能是恐惧、哀伤,可能是迷茫、焦虑。
《是坏情绪啊,没关系》就以6种“情绪”为主题,记录了人们面对不同人生命题时的困惑,和他们为“破茧”做出的努力。
校园时光,或许是人生阶段中,最无忧无虑的时刻。
但第一集的主人公李悠扬,却因为在学校里做出自我伤害的举动,不得不退学回家。
她觉得自己被一个叫“诺德”的东西附体了,操控她做出各种各样的事情。
比如不自觉地跑到楼顶,又或者拿着刀跑到操场。
退学后,她只能从操场栏杆外面,远远地看着同学们升国旗、上体育课。
她常常给同学们递一些吃的喝的,却无法像她们一样拥有正常的校园生活。
她说起这段故事时带着哭腔:
“就像一个犯错的小孩被逐出家门,但那些错也不是我故意去犯的......这是我的青春啊。”
除了学习的压力,李悠扬的“坏情绪”,和身边最亲密的人有关。
生病之后,李悠扬的父母陪着她恢复。
她对爸爸的评价是“温和、稳定”,而对妈妈的形容却是“严厉、焦虑”,随后还补充了一句“我觉得我妈心理非常不健康”。
但妈妈觉得自己心理状况“很好”。
实际上,妈妈这几年也承担了非常大的压力。
接受家庭咨询时,妈妈提起这几年经历了母亲去世、家中缺钱、女儿生病等等接二连三的困境。
甚至“晚上回来会在车里哭一场,然后再上楼”。
在无意识中,妈妈把这些“坏情绪”传递到了女儿身上。而女儿的坏情绪却无处释放,久而久之也生病了。
母女之间总是会爆发矛盾。
李悠扬希望得到妈妈对于她的情绪的重视,但妈妈无法理解也无力承担。
她总是和李悠扬说,“你要想一些光明的东西”“及时调整过来不就好了”……直到两个人不欢而散。
好在,她们一直没有放弃彼此沟通和解决问题。
妈妈终于意识到,李悠扬的部分焦虑和压力都来源于她,她也会跟女儿说:“我愿意去做(改变),是不是你的压力就会越来越少。”
最亲近的家人,可能也是最容易带来伤害的人。这样的家庭相处模式,也让很多网友感同身受。
而李悠扬的妈妈愿意改变,这就是迈向好转的第一步。
但并不是所有人生病时,都能幸运地有人陪在身边。
喵喵是目前出场的主人公里,唯一一个没有亲人出镜的。
父母在她幼儿园时就离婚了,后来喵喵跟着奶奶生活,她的成长环境让她觉得自己“跟孤儿差不多”。
喵喵来到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求医,确诊双相情感障碍。
她告诉医生,自己的情绪会在短时间内极端地变化,“上一秒还在正常交流,下一秒就在哭,很难受”。
每次意识到自己快要情绪崩溃,她就会采取行动。喵喵换过很多个城市和工作,想让自己平静下来。
情绪好的时候,她去做台球助教,当过店里第一个亚军;情绪不好的时候,她做过开荒保洁,一天两三百,就是为了不用和人讲话。
这一次濒临崩溃时,喵喵选择来到西藏。
去西藏,是她初中许下的愿望,终于在长大成人之后实现了。
很多人都说,西藏是一个治愈人的城市。
而在当地的民宿里,喵喵久违地感受到了一种回家的感觉。
她看到民宿老板的女儿夹起一块柴火,大人们都会夸奖,很受触动。
“我真的很想哭,因为这是我没有经历过的童年。”
喵喵决定留下来打工,她向民宿老板推销自己:“我可以帮你洗菜、摘菜、劈柴火,不会的我可以现学。”
喵喵从未获得过亲人的肯定与夸赞,但她会毫不吝惜地夸民宿老板的女儿:你妈妈很爱你,这也是你的优点。
就算身边没有人能够拉自己一把,喵喵仍然在一次又一次地、勇敢地拯救自己。
有弹幕说,从她身上看到了生命的韧性。
在全球八十亿人口中,每八个人里就有一个人被精神类疾病所困扰。
但大家对于这类疾病的认知和讨论程度,却远远低于身体上的疾病。
也不是每个感受到痛苦的人都会像喵喵一样,能意识到自己“生病”了,需要去“治病”。
就像李悠扬说,她骨折的时候大家都来关心她,但得了“这种病”却得不到安慰和关注。
全家聚会合影时,还会特意不把她拍进去,因为那天她原本是要上学的——不能让姥爷发现她生病休学了。
而这部纪录片也让更多人了解到,很多不理智的极端行为,背后其实是情绪生病了,需要去接受治疗,找到生病的根源。
雯雯是一个喜欢二次元的初中生。看上去瘦瘦的,仍然有这样的念头——
要是再瘦一点,会不会有更多人喜欢我?
哪怕是上秤发现自己的体重增加了零点几公斤,雯雯心里就会有一个声音在大喊:不能再吃了!
可雯雯的体重只有36公斤,比健康标准的最低线——40公斤,还要低得多。
她拼命想瘦的原因是得了“神经性厌食症”。
医生对雯雯的父母说,这是所有精神科疾病当中死亡率最高的。
父母强制她住进了医院。
在长期的治疗过程中,这个小女孩“拒绝进食”的原因才被慢慢剥开:
雯雯在学校时曾经遭到男同学霸凌;
在家里也经常因为父母吵架闹离婚而痛苦不堪;
她从社交媒体上看到其他女孩儿的减肥笔记,开始跟风模仿……
在心思敏感的青春期,“不吃饭”是她用来表达抗议、引起重视和理解的方式。
而体重和容貌,也是为数不多她真正能“掌控”的事情。
在精神科医生和心理咨询师的共同帮助下,雯雯最终走出了医院,顺利参加了中考。
她也开始看心理学方面的书籍,希望将来能像她喜欢的咨询师一样,帮助更多青少年。
雯雯关于心理学的笔记
也正因为有了这些专业人士的帮助和介入,很多情绪病患者才会意识到:
自己并没有做错什么,而这些痛苦的病症也是能够被控制的。
就像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的蔡亦蕴医生,对想伤害自己的患者说的那样:
“你的人生之书可能有100页,虽然前面有很多苦,但后面会发生什么你是不知道的。
但你如果终止在这一页,那就是苦在这一页。”
纪录片中的每一位主人公,和许多观看纪录片的网友们,都在奋力翻过他们人生中最艰难的一页。
生活中出现的坏情绪更应该被重视,并尽早治愈。
如果你遇到了一些个人成长、原生家庭等的心理困扰,推荐你来我们。
我们专业的心理咨询师,会陪你探索自我,觉察过去的成长模式,引导发现解决问题的方向,成为更好的自己。
,还可以点击下方小程序,添加咨询客服帮你推荐适合你的心理咨询师,还可以领一份全方位心理健康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