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志红

其他

3人用一缸水洗澡、夫妻共享棺材…北美中产的消费降级真让人开了眼

Cheapskates(超级小气鬼),发现他们一些中产家庭省钱真是已经到了next
11月18日 下午 12:30
其他

你有抑郁情绪吗?30题测你的心理健康指数

很久之前的知乎上有过一个问题:“有抑郁情绪之后,你感到无奈的是什么?”高赞的回答是这样的:“没人在意我的抑郁情绪,他们只会认为我是想太多。”没有经历过别人的人生,体会不到别人的感受,又有什么资格去指责别人脆弱?为了让大家更好地了解抑郁情绪,抵抗抑郁情绪,看见心理精选「抑郁抵抗力评估」测试,免费赠送给你。本测验将从自我价值感、积极情绪调节、经济水平、情感归属、心理韧性和社会支持六个角度对抗抑郁情绪能力进行分析,评估你对抵抗抑郁情绪的能力。点击卡片立即免费领取(仅限未测过的免费)👇👇👇领取「抑郁抵抗力评估」,测测自己的抵抗抑郁情绪的指数吧!以下报告内容仅作参考展示。请领取测评,可以查看专属自己完整的测评报告哦~-报告示例(仅作展示)-(以上测评报告仅为部分参考展示,具体情况请以个人测试的实际结果为准)-
11月17日 下午 12:30
其他

你和自己的关系,影响着你的事业上限

“当你和自己的关系是和谐的,财富会是一种祝福;当你和自己的关系是分裂的,财富将是一种诅咒。”作者
11月17日 下午 12:30
其他

符合这4点的人,更适合成为心理咨询师

提到心理咨询,很多人的印象来源于影视剧,比如《扪心问诊》里的Paul:他沉着、专业、逻辑性强,给来访者全然的接纳与共情。在与来访者的互动中,Paul总是用专业的咨询技巧,为他们解析心理困惑,让他们走出过往的心理阴霾,重新拥抱生活,而Paul,也在这个过程中,梳理了自己乱成麻的婚姻生活。再比如后来重新热播的《女心理师》,都让咨询师,听起来是一个既能自助,又可助人的工作。但真实的咨询师,是一个怎样的工作呢?近几年,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到了心理学这个行业,进而产生了当咨询师的念头。有的是因为渴望与人深度连接,感受助人的乐趣与成就感;有的是对人性深处的“运行机制”感到好奇,渴望深入探索;又或者就是感知到自己的特长和优势,更适合做这类型的工作。但与此同时,大家也忍不住怀疑和担心:作为“外行”,我怎么知道自己适不适合做心理咨询师?我30多岁了,现在转行还来得及吗?我来自一个糟糕的原生家庭,这样的我,也能疗愈自己和别人吗?......加上不时有不良机构的相关培训被要求整改的新闻;以及早在17年就取消资格证考取的“旧闻”也被翻出来,一时间,让人摸不着头脑:国家取消认证,心理行业还有“敲门砖”吗?鱼龙混杂的“证明”,要怎么鉴别和选择?不是科班出身,0基础真的可以入行吗?有什么正规路径能让我真的从业/执业?
11月17日 下午 12:30
其他

吉利根:真正拖垮你的,是低能量体质

“我每天都被低能量笼罩着,仿佛拖着空躯过日子。”在生活中,你是否也有这样的瞬间:拖延:明明定好了起床闹钟,但总是拖延赖床,害得上班迟到,被领导批评后又深深自责;焦虑:厌倦一眼到头的日子,明明很想离职放松一下,又怕陷入失业危机,于是更不情愿地拼命工作了;压抑:孩子不听话,丈夫不顾家,明明很想发火,但为了这家,还是咬牙忍住了......这种低能量,正在悄然无息地侵扰你的工作和生活。好比《哈利波特》里的“摄魂怪”,披着黑暗的斗篷,有着结痂的手掌,专挑虚弱的人去吸取他们的灵魂和快乐。为此,很多低能量患者尝试了各种方法:找朋友倾诉和监督、给自己鼓励打气......但依然无济于事。低能量,如同巨网一样笼罩着你,你却无处可逃。斯蒂芬·吉利根博士曾讲过一个案例。一个男人来做咨询,发现自己“很有问题”:他很想完成工作项目,但他非常紧张,他的肢体也非常僵硬;但每一次当他努力使用自己肢体的力量,他都会发现他一直在拖延。在全然放松的状态下,他想起自己小时候成绩很优秀,经常名列前茅。但只要自己一退步或者考差了,总会受到妈妈的指责:“真没用,你是不是又偷懒了!”从此,他内心就十分“害怕失败”,生怕拿不到好的结果而被苛责,于是下意识地逃避。渴望完成项目,是他的意识层面。吉利根博士打了个比方:这是楼上的部分。害怕失败而拖延行动,这是潜意识层面出于自我保护的一种选择,那是地下室。当只盯着楼上的欲望,而忽视楼下的恐惧时,就会受困于楼上的目标与楼下的障碍中,陷入无尽的低能量——什么也没干成,却已精疲力竭。如同一潭死水,无法向前。但也有一类人,他们举重若轻地打破了低能量的困境,发现属于自己的创造力之路。透过这条路,不仅让生命的能量自然流动,还能赋予他人美好的养分。米尔顿·艾瑞克森就是这样一个人:在他17岁时,一场凶猛的脊髓灰质炎袭击了他,他很可能会瘫痪,甚至因此丢了性命。一开始,医生说他“活不过明天”;
11月16日 下午 12:31
其他

十几万陌生网友,帮忙破解亲人临终时留下的「天书」

有车我就上,组员推断第一行是“我心很乱”,最后一行是“照顾好妈妈”图源@豆瓣网友
11月16日 下午 12:31
其他

留学生心理自助指南一:构建你的社会支持系统

编者按:留学是一次重要的人生选择,会带来巨大的环境改变。这期间,客观上的环境改变以及主观上的身份转变,使得部分留学生心理问题集中爆发,适应不良。在我们展开的征集、访谈,以及部分咨询案例里,我们发现一些留学生处于孤独、隔离、压抑的状态,也听到了学习压力、亲人离世、自身生病等具体困境。我们将连续三周发布「留学生心理自助指南」系列文章,探讨留学生的自我、家庭以及其背后的社会支持系统。文
11月15日 下午 12:30
其他

为什么你总爱说反话:嘴上“我没事”,心里很受伤

,也是我们与自己、与他人相处时产生问题的根源之一。你有什么未被觉察的防御模式?它们对你有什么负面影响?如何善用心理防御,让自己状态更好?现在,看见心理团队特别推出了【心理防御模式评估】,免费送给你!
11月15日 下午 12:30
其他

女性感受到被爱的7个瞬间,中了3个以上,恭喜你嫁对人了

来源|张德芬空间ID|tefenchangpublic5最近刷到一个很火的帖子。博主@老江小窝在社交平台上分享:“婚后男人怎么实现游戏自由?”点进去一看,大家都忍俊不禁。原来博主实现“游戏自由”的方式是:下班到家看到鞋乱七八糟,顺手收拾了;客厅乱七八糟,顺手收拾了;厨房乱七八糟,顺手收拾了;……博主笑言:“每天支线任务做完了,就能做主线任务了。”评论区也纷纷羡慕起这位男士的老婆:“女人就是要娶这样贤惠的男人。”“我老公要是这样,打游戏我都给他点烟递水果。”为什么这些看似日常琐碎的小事,会让女性朋友们如此羡慕呢?因为这些不起眼的细节,恰恰是女性感受到“被爱”的瞬间。与其说是博主在收拾家务,不如说他用行动表达了对妻子的体贴与关心。在亲密关系中,女人无非就是想要被珍视、被在意。恰恰是一些看上去无关紧要的小事,最能让女性体会到被重视的感觉。如果以下这些心动瞬间,你的伴侣能做到3点以上:恭喜你,嫁对人了!你有没有情绪失控的时候?这个时候,你的老公是怎么做的?朋友小文老公的做法,堪称亲密关系里的教科书。有一天,小文在工作中替同事背了黑锅,满肚子怒火无处发泄。回到家,看到水池里堆满了没洗的碗,情绪瞬间爆发,忍不住指着丈夫生气大喊:平时都是我收拾,你就不能洗一次碗吗?!小文当时心里明白,丈夫工作也很忙,可能只比她早到家一小会儿,不洗碗也不是故意的。但当情绪被压抑时,任何一点小事都可能成为导火索。本以为一场剧烈的冲突即将开始,没想到,她老公只是愣了一下,然后走到她面前,紧紧地拥抱住了她;还轻声安慰说:“放轻松放轻松,宝贝不生气,气坏了我可心疼了,我马上就洗。”小文原本高涨的怒气,在这轻柔的拥抱中化为无形。事后她感慨道:“感觉自己的无助、委屈,全部被人接住了,特别感动。”适当的身体接触可以促进催产素和内啡肽的释放,增强伴侣间的依恋和满足感。有了这些激素的加持,负面的情绪,很快就会被排出大脑。吵架什么的,不存在的。看过一个视频:一位妻子兴奋地给丈夫分享她刚看的电影,讲得眉飞色舞,满心期待丈夫的回应。可丈夫只是冷冷地回了一句:“啊,嗯。”然后接着继续低头玩手机。妻子的兴致一下子消失了,房间里顿时冷了下来。很多时候,女性在与伴侣分享生活中的小事时,并不是一定要达成什么目的,仅仅是想要一个有温度的互动。法国作家马塞尔·普鲁斯特曾说:“爱不是沉默,而是回应。”这一点在亲密关系中尤为重要。当一个人的情感表达得不到回应时,她可能会逐渐感到被忽视,甚至疏远。有一次,朋友小丽和丈夫一起逛街,她看见了一件很喜欢的裙子,试穿之后满心期待地问:“你觉得怎么样?”丈夫笑着说:“非常适合你,颜色也很衬你的气质。”看似简单的话,却让小丽感受到自己被重视,被用心对待,一整天都充满愉悦的情绪。在亲密关系中,及时的回应是一种细腻的情感支持。当伴侣能够理解并积极回应对方的情感,无论是开心的分享还是焦虑的倾诉,都会让对方感到被珍视。作家卡尔·克劳斯曾说:“爱就是彼此给予自由。”亲密关系中的任意一方,都应该尊重对方的想法和感受,而不是试图改变或控制他们。这种尊重不仅关乎对方的个人价值感,更是维系两人关系的桥梁。小说《简·爱》中的主人公简·爱,成长在充满压抑的环境中,却始终保持对独立和自由的追求。最初,罗切斯特先生并未理解简的这种需求,他的行为表现出一种潜在的控制欲,试图将简的生活框定在他的愿望和需求之下。然而,随着故事的发展,罗切斯特逐渐意识到:简对独立性的坚持并不是对他个人的挑战,而是对自我尊严的捍卫。这一觉醒使得罗切斯特改变了对简的态度。他不再试图控制她,而是选择尊重她的意愿和选择。他告诉简:“我理解你的坚持和决心,我愿意支持你的选择。”这一转变让简感受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轻松和被爱,她意识到,自己不需要为了维持关系而违背内心的核心信念。著名华人导演李安曾说:任何关系,尤其是夫妻关系,我觉得爱还没有尊重重要。当你没有尊重对方的时候,关系就很难维持。无论是大事还是小事,妻子如果能得到丈夫“无条件的尊重”和支持,妻子就能更有勇气去尝试、去探索自己的潜能。有时候这种探索未必需要一个好的结果,但每一次尝试,都是在绽放生命力,让生活拥有更多惊喜。曾看到过一个视频,虽然是短剧视频,却道出了不少女人的心声。女主坐月子,丈夫请自己母亲过来帮忙,谁知道母亲只在自己儿子面前做做样子;饭是做给儿子吃的,衣服是给儿子洗的;若是媳妇有了需求,就会被骂做是:“矫情”“富贵病”“懒散”。丈夫发现了以后,没有选择退缩,而是坚定地站在妻子身边,告诉母亲:如果您不是真心想要帮忙,就请您回家去。人都是相互的,您对我媳妇儿好,以后媳妇儿才能孝敬您。妻子看着丈夫表明态度,忍不住松了一口气。她意识到自己是有人兜底的。和丈夫的小家庭,会永远为她提供滋养,让她的内在更加坚强有韧性。就像美国作家玛雅·安吉洛说的那样:人们可能会忘记你说过的话,做过的事,但永远不会忘记你让他们感受到的情感。在遇到困难时、受了委屈时,伴侣的支持能够让人感受到无条件的爱和关怀。这种支持是婚姻中最宝贵的力量。李先生和他的妻子小敏已经结婚十多年了。小敏虽然性格温柔体贴,但有时在社交场合显得有些社恐。李先生从来没有因为妻子的这个短处而批评她,反而时常在朋友面前夸赞她的才华和贤惠。在一次家庭聚会上,朋友提到小敏内向时,李先生不但没有附和,反而笑着说:你们不了解,她才是真正清醒的人。每当我焦虑不安,被社交压力绑架,无法抉择时,她总能清晰地帮我划清边界,让我理解哪些人值得我的付出,哪些人应该及时止损。这样的言语让小敏觉得丈夫对自己的欣赏是真实的,也因此变得更加自信。她说:“被一个人真诚地欣赏,是一件很幸福的事,他让我觉得自己真的很好,拥有很多爱。”心理学家伊丽莎白·卢夫指出:“爱是建立在对彼此优点的欣赏上,而不是对缺点的指责。”在日常生活中,当丈夫能够看到并常常赞美妻子的长处,而不放大她的短处;这样的支持不仅让妻子感受到被重视和认可,也让婚姻关系更稳固、更幸福。在婚姻中,爱不一定需要隆重的表达,更多时候,它体现在日常的关心和细腻的行动中。在电视剧《小欢喜》中,刘静性格温柔内敛,而作为丈夫的季胜利,虽然言辞不多,却在生活的每个细节中不吝表达对妻子的关心。刘静生病期间,季胜利悉心照顾她,准备营养餐,陪伴她去医院。不仅如此,季胜利还时常给刘静带来意外的小惊喜,比如:送她喜欢的花,或者在她疲惫时带她出去散步放松。季胜利的体贴行为,正是通过“行动”为刘静提供情感支持,传递出他对她的爱与珍惜。这些简单却充满心意的举动,让刘静在平淡的生活中依然感受到丈夫的宠爱与关怀。爱可以通过日常的言语、行动和仪式感来表现,一个小小的拥抱、一个温暖的笑容;或者不经意的一句“我爱你”,都能让对方感受到你对她的在意。在婚姻中,争吵是不可避免的,关键是夫妻在争吵时如何对待彼此。电视剧《我的前半生》中,贺涵和唐晶的关系就在争吵中逐渐出现了裂痕。两人性格强硬,每次争吵时,谁都不肯让步,往往是以冷暴力的方式结束,不愿主动沟通。这种冷处理方式让双方内心的怨气和不满越积越深,最终导致感情的破裂。而与之相对的,是电视剧《小舍得》里南俪和夏君山的相处方式。南俪和夏君山作为夫妻,虽然也有不少争执,但他们始终坚持“有话说出来”的原则,从不让争吵变成冷战。有一次,两人因教育孩子的问题发生了激烈争论,但过后夏君山主动找南俪谈心,解释自己的想法,并倾听她的感受。两人虽然观点不同,但通过有效的沟通,问题得到了解决,感情也更加稳固。美国心理学家苏珊·福沃德指出:“冷暴力是婚姻中最危险的沉默杀手。”它不只是简单的沉默,而是通过忽视、冷淡甚至回避来处理问题,这种方式往往让双方的心越走越远。在婚姻中,吵架时表达自己的情绪和想法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争吵时不伤害对方的尊严,不通过冷战来逃避问题。每次争吵都是一次让彼此更好理解对方的机会,善于在争执中保持尊重和包容,才能让感情在风雨中更加坚韧。写在最后作家简·奥斯汀曾说:爱不只是在最辉煌的时刻闪耀,它更多的是在平凡的日子里流淌。婚姻和亲密关系,就像是一条需要用心经营的长路,而“爱”正是这条路上最重要的养分。在生活中,伴侣的爱不一定是惊天动地的,它常常体现在一些微小而平凡的瞬间里。或许是一句关切的问候,一个温暖的拥抱,甚至在你感到脆弱时的默默支持。正是这些细节,让你感受到被爱、被珍惜。有细节的爱,才有力量。让我们在平凡的日子里,也能感受到幸福的光芒。本文经授权转载自张德芬空间(ID:tefenchangpublic5),分享自我负责的理念,倡导心理健康的生活方式,帮助读者产生积极转变。💎今晚7点30武志红直播💎🔴对谈孙瑞雪老师聊聊:
11月15日 下午 12:30
其他

李子柒,还得是你!

:陈轻轻。本文原创首发公众号:武志红(ID:wzhxlx)。💎今晚7点30武志红直播💎🔴对谈孙瑞雪老师聊聊:
11月15日 下午 12:30
其他

为什么越缺爱的人,越得不到爱?

011个专业测评精准解析缺爱状态本测评在温尼科特的客体关系理论的基础上,结合武志红老师总结的「自我五维度理论」,以及对百位用户进行深度访谈的结果研制而成,能精准解析你的缺爱指数。
11月14日 下午 12:39
自由知乎 自由微博
其他

在关系中,为什么你总是“折磨”自己

一份专业的报告画像、解析、建议,清晰明了解答四个你关心的问题1、你的关系剧本是什么?2、关系剧本有什么情节?3、关系剧本会如何发展?4、如何升级关系剧本?一份放心的专业测评专业团队出品,可靠清晰
11月14日 下午 12:39
其他

一个人最好的状态:能拼搏、有闲心

艾菲的理想ID
11月14日 下午 12:39
其他

8个瑞士卷,又一个给女性的陷阱

陈轻轻最近,「瑞士卷怎么分」的话题莫名地爆火。起因是一位全职宝妈问老公,自己可否吃瑞士卷,结果却被一顿教育。
11月14日 下午 12:39
其他

能被婚姻滋养的女人,都会这样提需求

弗洛姆在《爱的艺术》中曾说:「成熟的爱是,我需要你,因为我爱你。」然而,我们很多人在婚姻里,却很难坦然地表达自己的需要。前段时间,闺蜜小陈向我抱怨:“我每天掏心掏肺地为这个家付出,他却把我当空气,我实在受不了了。”自从生了娃,小陈就辞职在家全心照顾家庭。买菜、做饭、做家务、送孩子上下学……一天下来几乎没有自己的时间。尽管小陈觉得要体谅老公事业上升期的忙碌,时间久了,心里还是越来越憋屈。自己这么辛苦,老公连一句体己话都没有,更别提礼物和拥抱……直到小陈感冒,忍着不舒服哄完孩子,老公回来一句关心都没有,又窝在沙发上玩手机……她长期积压的不满一下子就抑制不住了,像雷雨一样噼里啪啦打在老公身上。大吵一架后,他们冷战至今。我问闺蜜,既然渴望他的关心和爱,为什么不直接告诉他?“我每天这么累,他难道看不见吗?而且我也不知道该怎么和他说。老夫老妻的,说什么我需要你,根本开不了口啊。”国际两性和婚姻关系疗愈导师莎兰·汉考克认为,如果一个人童年的需求总被忽视、情感总被否定,长大后,便很容易对自己的需求感到羞耻。小陈是家里的老二,小时候,姐姐是骄傲,弟弟是小宝贝,自己却总被爸爸妈妈忽略。比如——家里只剩两个鸡蛋,一定会分给姐姐和弟弟;新衣服先给姐姐买,自己总穿剩下的旧衣服;明明被弟弟欺负了,爸爸妈妈却说弟弟还小,要让着他;……久而久之,小陈在潜意识里形成了这种判断:自己的感受不重要,提出需求会受伤。所以长大后,她依旧延续了小时候的模式,习惯性压抑需求,直到以愤怒、抱怨等扭曲的形式爆发出来。这时,对方感受到的不是你需要他,而是你在指责他。很多婚姻的破裂,往往不是因为什么大事,而是由一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问题积累所致。当我们无法好好表达需求,可能就会无意间伤害对方,让他们疏远、退缩,甚至造成关系破裂。在我们后台的私信中,像小陈这样的情况并不少见。作为女性,我们总被要求当一个照顾者的角色,擅长给予和付出,却没人告诉我们如何表达自己的需求。甚至很多人在长期的压抑和被忽视中,已经无法连接自己的内心,更不知道自己真正需要的是什么。比如——渴望伴侣每天抽时间陪陪自己,却怀疑这样会不会太依赖对方?想暂时从家庭琐事中抽离,休息一下,又担心这是不是不负责、不顾家的行为?莎兰·汉考克认为,表达真实需求并不容易,因为那意味着——我们需要取得对真实自我的连接,对自己合理需求的信任。提需求,会让脆弱的心灵得到慰藉;被需求,则会让对方自我价值感更高。当我们越来越了解自己的需要,越来越知道如何带着爱意和尊重提出需要,大概率和谁在一起,都能过得幸福。然而这不仅需要具备相应的知识,更需要恰当的练习方法。基于此,看见心理课堂联合国际两性和婚姻关系疗愈导师莎兰·汉考克,为大家带来《莎兰关系界限12讲》——带你回归内在,学习正视内心的需求,疗愈过去的创伤,构建自由成熟的关系。莎兰
11月13日 下午 12:31
其他

心智成熟的标志:让别人失望也可以

克🌟周三晚7点半徐慢慢直播🌟⭕作家刘同做客直播间分享:走出人生低谷,除了努力还能靠什么?📒“越努力越焦虑的困境”如何破局?🖊️4个小练习,带你走出旧人生脚本⬇️马上点击【预约】按钮不错过
11月13日 下午 12:31
其他

中年夫妻最大的悲哀,不是吵架,不是没钱,而是这件事

信感谢你的信赖。坦诚值得被真诚以待。能如实看见婚姻内问题,并寻求解决的人,都是值得靠近的人。故,再忙,我也要回你信——
11月13日 下午 12:31
其他

一点小事就情绪崩溃?这不是你的错,你只是...

你是否也有这样的经历?小时候不喜欢父母动不动就生气,发誓以后不能变成这样,等到自己有了孩子,还是忍不住容易对孩子发脾气。不喜欢自己的情绪化,想改变自己的脾气,却发现很难改变。有时候心里感觉不舒服,但又说不出是什么情绪,一直憋在心里没释放。如果你回顾一下自己的成长经历和家庭氛围,你会发现:你现在处理情绪的方式,可能是从父母、长辈对待情绪的态度中习得的。比如,那些在成长过程中,遭遇养育者情绪忽视的人,长大后往往很难自如地表达情绪,和正确地处理负面情绪。面对情绪,他们更习惯用压抑、回避、忍耐、忽视等方式,强行切断情绪的抒发。这是原生家庭,给一个人留下的“情绪阴影”。也许曾经试图调节自己的情绪,但总是无济于事。这是因为你的情绪模式早已固化,但好在当你能够察觉到自己情绪处理方式的问题,并找到它的来源时,依然可以改变自己的情绪表达模式,重新调节自己的情绪,远离情绪阴影。现在,看见心理团队推出了「情绪阴影评估」,邀请你免费测评。本测评以基本情绪理论和戈特曼情绪沟通理论为依据,结合关于情绪的研究成果,并根据调研的实际情况研发而成。点击卡片立即免费领取(仅限未测过的免费)👇👇👇
11月12日 下午 12:39
其他

想让孩子不好惹又受欢迎,建议父母教他们这4句话

无回放⬇️马上点预约❤️直播主题:越努力越沮丧,怎样走出毫无成就感的困局作者
11月12日 下午 12:39
其他

这部人间真实的新片,一集看哭我三回

无回放⬇️马上点预约❤️直播主题:越努力越沮丧,怎样走出毫无成就感的困局。作者
11月11日 下午 12:31
其他

曾奇峰:梦境和潜意识,隐藏了什么秘密?

说起潜意识,很多人都觉得它看不见,摸不着,要“下潜”到很深才能理解。但到了晚上,潜意识也会“偷偷浮出水面”,便产生了各种各样的梦。你平时都会做什么样的梦?你梦到过亲近的人去世吗?有没有梦到过自己被追杀、考试没带笔?或者是梦到想念已久的人久别重逢……在梦见这些时,你有没有想过,它们代表着什么、预示着什么?弗洛伊德在的《梦的解析》中提到:梦是人与自己内心的真实对话,是通向潜意识的桥梁。另一位心理学家荣格认为:你的潜意识,正在操控你的人生,而你却称之为命运。那么,潜意识是什么?它如何操控你的命运?
11月11日 下午 12:31
其他

忍不了第一次当爹的人

ONE文艺生活ID
11月9日 下午 1:13
被用户删除
社会

北大博士李松蔚:婚姻好不好,看这个细节就知道

北大心理学博士+10余年系统家庭咨询经验24堂音频课,把亲密关系揉碎、讲透拆解50+个真实案例,100+实用知识点让成功经验为你所用日常价128元,双十一活动特惠现在购买
11月9日 下午 1:13
被用户删除
社会

武志红:一个人从自卑到自信,只隔了这4个字

在课程中也如此,很多朋友,一开始带着“我该如何远离身边极度自恋的人”的目的,学习一段时间后,也自发地开始思考自己身上自恋的部分:我之前全能自恋感很强,常常感到自卑,感到家庭地位低。
11月8日 下午 12:34
被用户删除
其他

社恐的我们,该如何面对社交中的焦虑感

一份专业的报告数据、图表、解析,清晰明了报告将分为四大部分1、你的社交阴影指数2、社交阴影综合分析3、社交阴影原因解析4、社交阴影的深层疗愈4个你关心的问题深度分析,了解真实的自己
11月8日 下午 12:34
其他

晚上特别容易吼娃的父母,我懂你!

牛妈彭小蹦来源
11月8日 下午 12:34
其他

做自己有三次,第一次会被讨厌

和小畏责编
11月8日 下午 12:34
其他

妈妈送6岁女儿上学,随口问孩子最期待什么,却被惊出一身冷汗

可正月里有人送了我一套灰色细条纹的麻质和服作为新年礼物,
11月7日 下午 12:30
被用户删除
其他

原生家庭的成长阴影,真的会伴随一生吗?

精神分析理论指出:童年早期的人生阶段,是人格发展的关键时期。如果你在这阶段遭遇不恰当的对待和教养,可能会造成心理创伤,比如:曾经被他人过分责骂,长大后就容易不自信、很难接纳自己;经历过朋友的孤立,长大后就可能不敢拒绝,习惯去讨好别人;身边人的高期待,可能成为无形的压力,让人慢慢丧失了动力;遭遇过家庭创伤的人,可能会不自觉重复父母不恰当的养育模式。...
11月7日 下午 12:30
其他

多年以后,当小姨变成了妈妈

奴隶社会ID
11月7日 下午 12:30
被用户删除
社会

武志红:学精神分析、做心理咨询,你需要具备这个能力

如果人人都懂一点精神分析,世界将会怎么样?曾奇峰老师回答说:“精神分析,或多或少可以解除一个人的自我限定,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精神分析,意味着对自己的解放。如果这个世界是由这样的人组成的,很多的丑恶和罪行都会减少甚至消失,我确定那是一个更人性更幸福的世界。”对此,我非常认同。我一直认为,精神分析的终极目标是,让来访者由衷地信任自己的自发性。即让来访者成为他自己。在疗愈的过程中,一个好的咨询师,需要有足够的心智化功能,为来访者提供关系的容器,才能让他展现出足够多的自我。遗憾的是,大多数咨询师,尤其是咨询新手,在面对来访者时,都容易出现这3个问题:基本功不够:对来访者情绪的接纳力不足;对潜意识的开放性不够......自我成长不足:移情和反移情的追踪,咨询师的阻抗与成长......对咨询有误解:执着于“拯救”来访者,和来访者斗智斗勇......这三个问题很大程度上导致个案脱落率高,咨询师无法真正了解来访者。目前,在中国心理咨询与心理疗愈学术界达成的共识是:精神分析,是做好心理咨询的基础之一。你不必是真正的精神分析师,但只要从事咨询工作,就需要学习精神分析的基本知识和思考模型。可精神分析,不是一朝一夕就学会的。问题是,跟谁学呢?在中国搞精神分析,曾奇峰老师的课程你是绕不过去的。众所周知,曾老师被称为国内“精神分析的旗手”。他16岁开始就跟精神分析打交道,先后担任了中德心理学院院长,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精神分析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基于多年来对精神分析本土化的理解和探索,他与付丽娟老师的团队,创造性地设计出了一套科学和落地的教学方式。至今已组织200场+线下课程,已培养超10万名学员。非常荣幸,我们平台邀请到了曾奇峰老师和付丽娟老师的团队,历时6个月的讨论、打磨、研发,为大家带来专业课:《精神分析长程咨询系统入门》。付老师说:在培养新手咨询师的过程中,“实务训练”是核心。实务不仅仅是技术,还是咨询师在演练和使用技术时的亲身体验。亲身体验,是咨询师探索内在世界并发展技能的关键。不管是想入门心理咨询,还是精神分析的新手咨询师,或是其他流派的咨询师,我都强烈建议你学一学。
11月7日 下午 12:30
被用户删除
社会

厌学、沉迷游戏、爱发脾气?青春期抓住这1点,父母孩子都轻松

有人说,教育孩子要趁早,错过时机,以后花再多时间和金钱也很难弥补。的确,当孩子长大成人,有了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哪怕是扭曲的,父母再想去纠正就更加难了。而处于童年向成年过渡的青春期,就是教育的末班车。然而青春期的孩子,管不动、教不听,让很多父母都操碎了心。孩子的这些情况,相信很多父母并不陌生:学习成绩下滑,沉迷游戏或小说;性格敏感,脾气暴躁,难以沟通;人际关系不好,搞小团体,甚至被霸凌;……看着从前的小宝贝,变成今天的火药包,我们常常感到无所适从。想了解孩子发生了什么,却和孩子之间仿佛隔着一堵厚厚的墙,怎么也走不进他们的内心。更令人头疼的是,以往的关心、斥责、讲道理等所有教育手段,到了青春期,仿佛都失效了。于是,即便我们内心已经焦虑万分,也只能自己瞎着急:既担心他荒废宝贵的学习时光、落后他人;又担心他结交不良青年,误入歧途;还担心他什么事都闷在心里,把自己憋出病来;……青春期是孩子成长的关键期,稍有不慎,就可能影响孩子一生的发展。那么作为父母,要如何走进孩子的内心,引导孩子的成长呢?咨询师分享了这样一个故事:自从上了初中,彤彤的儿子就开始沉迷游戏,经常半夜躲在被窝里玩手机。因为担心孩子的身体和成绩,彤彤每天都去检查,一旦发现就会把手机抢过来,耐心讲道理:“妈妈不是不让你玩,但也要有节制;晚上躲在被窝里玩,你的眼睛不要啦?你现在主要任务是学习,天天熬夜哪还有精神……”以往孩子听了,都会不耐烦地拿被子往头上一蒙,直接睡觉去。而这一次,孩子直接发飙了:“说说说,每天就知道说!有完没完,我凭什么听你的?”后来孩子干脆连学都不上,一直把自己关在房间和家人冷战。直到咨询师和这个男孩交流,妈妈才意识到:原来孩子迷恋游戏,是因为游戏能给他带来的“掌控感”。在家里,孩子生活、学习、经济上,事事都要依赖父母;在学校,又要面临学业、社交压力,生理变化带来的性冲动……而在游戏中,孩子可以直接掌控虚拟世界,享受升级打怪带来的快感,暂时逃离现实中的失控。精神分析认为,青春期孩子正处于从儿童状态转向成人状态的关键时期,内心处于失控的状态,容易在“独立-依赖”中反复横跳。他们既渴望像成年人一样,能够独立应对挑战,自由地探索这个世界;心理上的脆弱又让他们倍感焦虑,渴望一个更强大的智慧,来引领他们走出混乱与无助。可惜很多父母的青春期也是一路跌跌撞撞走过来的。因为缺乏与青春期孩子的相处技巧,缺乏对这一时期的系统认识,父母也常常摸不着头脑,不知道该怎么办。不仅父母,甚至对于和青少年相处的老师、咨询师来说也是如此:很多老师一提到青春期的孩子,就觉得头疼;很多咨询师表示:给青春期的孩子做咨询非常不易。因此,我们的课程团队,与被称为“精神分析圣地”的英国塔维斯托克中心联合,推出线上课《掌握精神分析观察法,读懂青少年》。用精神分析的视角,带你从婴儿期开始,深度理解青少年精神世界的发展;一起走进孩子的内心,陪伴他们平稳度过动荡的青春期。
11月6日 下午 12:31
被用户删除
其他

为什么你不敢做真实的自己?

应对不同场合,我们都有着不同的人格面具,它是我们融入社会、保护自我的一种方式。面具背后,是被隐藏的真实自我。如果无法对我们的人格面具区分认知,就很容易陷入自我认知的模糊地带。被蒙蔽的内心需求,也成了看不见的漏洞,一点点吸取我们的内心能量。为此,看见心理团队研发推出【假面人格测试】,免费送给你!通过“隐士、魔术师、女皇”等8种假面人格类型,评估你外在的人格面具,解析你内心真实的需求表现。隐士:外表高冷稳重,却内心戏十足;魔术师:看似光鲜,却找不到知己;女皇:自信独立的形象,是为了掩盖内心迷茫...本测评以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为基础,以大五人格理论为框架,并结合社会心理学人际互动模式的相关研究结果研发而成。你的假面人格是什么?给你带来什么影响?快来看看吧!点击卡片立即免费领取(仅限未测过的免费)👇👇👇-
11月6日 下午 12:31
其他

豆瓣9.2,这部日剧让我不再害怕孤独终老

日剧《住宅区的两人》9月开播以来,拥有高口碑,截至目前豆瓣评分为9.2分。很多网友在其中找到了梦想已久的“中老年搭子指南”:“就像是心里的褶皱被熨平了一般地舒服。如果老了之后可以是这样,那变老也没有那么恐怖了。”文章转载自公众号:新周刊ID
11月6日 下午 12:31
其他

杨妞花,背后有高人

wcweekly“你叫余华英,我整整记了26年。”最近,杨妞花被拐案席卷了各大媒体平台,在被拐20多年后,杨妞花终于亲手将当初的人贩子送上了审判台,结局大快人心。余华英,死刑!●
11月6日 下午 12:31
被用户删除
社会

“借助催眠,疗愈原来这么简单”:积极的心理暗示,是如何影响一个人的?

大家好!我是武志红。我曾经策划并参与主讲了一个课程——解读催眠导师艾瑞克森的疗愈故事。今天,想讲讲我与催眠之间的故事。从2008年起,我接连3次去学习催眠,共学了36天。授课老师是享有世界声誉的美国催眠导师斯蒂芬·吉利根。吉利根是斯坦福大学的心理学博士,他对自己这个博士身份并不太在意。他更在意的是,自己是美国著名催眠导师——米尔顿·艾瑞克森的传承人。迄今为止,吉利根是我遇见过的非常难忘的老师。关于什么是催眠,市面上有各种各样的解释。其中,更喜欢我的老师斯蒂芬·吉利根的说法:催眠,是松弛掉你的肌肉——而这也意味着放下你的思想,让生生不息的潜意识自由流动起来,但又带着觉知,而潜意识中藏着一切资源。“潜意识中藏着一切资源”,该怎么理解呢?这里我想用艾瑞克森本人的故事来诠释这句话。艾瑞克森在17岁时,因严重的小儿麻痹陷入瘫痪,50岁以后病情恶化,他一直坐在轮椅上。他对命运没有过严重的抱怨,好像很快就接受了这份灾难。接着他在这样状态下,向自己的潜意识求助,询问怎样能恢复身体。潜意识给了他一个又一个的指引,当他遵循这些指引时,身体也在不断给他回应。开始,医生说他“活不过明天”;
11月5日 下午 12:31
其他

儿子房间一幕让我惊叹:多少父母,活成了傲慢的大人

二是孩子一洗澡就哭闹,不是故意跟大人对着干;而是因为对大人来说舒适的温度,对皮肤娇嫩的孩子而言实在是太烫了,大人觉得力道刚好的搓澡,也让孩子觉得疼痛难忍。
11月5日 下午 12:31
被用户删除
其他

培养内心稳定的孩子,这些游戏,父母越早知道越好

“当妈,带娃,真的太容易崩溃了!”近日,朋友小欣向我哭诉:“孩子一言不合就发脾气,在家里又哭又闹;批评两句就眼泪汪汪,这点承受能力以后可怎么办?而且经常上一秒还玩得好好的,下一秒就哇哇大哭,哄又哄不好,问又问不出原因。”很多父母在带娃过程中,没少为孩子情绪化的行为头疼。作家雷布斯曾说:“孩子冲你发脾气,是想让你走进他的内心处理问题。”的确,很多时候,孩子爆发的情绪、乱丢一通的东西,看似在闹,实际是在向你求助。如果我们无法及时对孩子进行引导,这些小情绪就会在时间的长河中,积累成情绪黑洞。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甚至成为他们未来发展路上的绊脚石。在孩子出生后的十年里,大脑发育还不成熟,语言词汇量有限,很难用语言告诉你他的困扰是什么。但游戏不一样,在游戏中,孩子可以借助具象的玩具和物品表达自己的经历、感受和愿望。游戏疗愈之父查尔斯·雪芙博士曾做过一个个案:一位4岁的小女孩,自从弟弟出生后,就开始不停地做一件事,把洋娃娃从玩具别墅中扔出去。查尔斯·雪芙博士敏锐地意识到,这是她在表达弟弟出生后,自己被抛弃的感受。在带娃的过程中,我们有时并不能关注到孩子所有的情绪变化。而游戏就是我们走进孩子内心世界的方式。正如盖瑞·兰德瑞斯所说:玩具是孩子的词汇,游戏是他们的语言。表姐的孩子莉莉到了上幼儿园的年级。因为强烈的分离焦虑,她无论如何也不肯去学校,更不敢独自面对陌生人。于是咨询师用校园相关的玩具,边玩边讲故事,向莉莉描绘了校园生活的一天——用玩具车模拟接送娃娃上学,模拟上下课,午餐、点心时间等日常活动。咨询师还会巧妙引导莉莉思考可能遇到的问题,比如:“如果想要上厕所,你会去哪里呀?”在这个过程中,莉莉提前了解、学习了如何应对校园生活,开始觉得上学似乎没有那么可怕,并逐渐同意上学了。这一游戏过程被称为“对担忧进行工作”,是游戏疗愈中的一个关键概念。其实,上学、迟到、考试没考好……随便一件小事,对孩子来说,都可能是天大的事。这种时候,讲道理对孩子而言可能并不管用。一个合适的游戏,就能让孩子产生积极、具体的感官体验,告诉他们困难和压力并不可怕,经过学习自己也能做到。利用游戏表达情绪、学习应对未知和恐惧,不仅是孩子能够参与的、有力的自我疗愈过程。而且也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孩子面对挑战的勇气和力量。类似让孩子表达、调控情绪的游戏还有很多,例如:双面面具游戏:观察DIY面具两面的不同,从而让孩子认识、控制情绪。牵绳游戏:用一根绳子,由父母主导,让孩子学习处理离别情绪。骑士与龙:利用绳索、金币等道具,激发孩子面对困难的勇气和力量。……而这类游戏的整合发明者,就是查尔斯·雪芙博士(Charles
11月4日 下午 12:33
被用户删除
其他

你有抑郁情绪吗?30题测你的心理健康指数|免费

很久之前的知乎上有过一个问题:“有抑郁情绪之后,你感到无奈的是什么?”高赞的回答是这样的:“没人在意我的抑郁情绪,他们只会认为我是想太多。”没有经历过别人的人生,体会不到别人的感受,又有什么资格去指责别人脆弱?为了让大家更好地了解抑郁情绪,抵抗抑郁情绪,看见心理精选「抑郁抵抗力评估」测试,免费赠送给你。本测验将从自我价值感、积极情绪调节、经济水平、情感归属、心理韧性和社会支持六个角度对抗抑郁情绪能力进行分析,评估你对抵抗抑郁情绪的能力。点击卡片立即免费领取(仅限未测过的免费)👇👇👇领取「抑郁抵抗力评估」,测测自己的抵抗抑郁情绪的指数吧!以下报告内容仅作参考展示。请领取测评,可以查看专属自己完整的测评报告哦~-报告示例(仅作展示)-(以上测评报告仅为部分参考展示,具体情况请以个人测试的实际结果为准)-
11月4日 下午 12:33
其他

为什么恋爱越久越不容易结婚?

曾奇峰心理工作室ID
11月3日 下午 12:35
被用户删除
其他

原生家庭带来的创伤,该如何自救|免费测试

有的人各方面都很好,但总是在幸福面前遗憾错过;有的人在别人看来风光无限,但内心却感到孤独,缺乏爱;想努力活出自己,却带着与生俱来的烙印,无法摆脱。要解开上述谜题,不得不谈到原生家庭。
11月3日 下午 12:35
其他

最好的人生:既认真,又不认真

Reward(过程本身就是奖励)”。最终,也许你会收获意外之喜
11月3日 下午 12:35
其他

孩子以后爱不爱你,从这4句话能看出来

泽如何正向养育孩子?
11月3日 下午 12:35
被用户删除
其他

武志红:真正能成事的人,都做到了这一点

你是一个容易着急的人吗?尝试新事物,就觉得自己应该比别人做得好;有目标就希望马上达成,完不成就会自我攻击;一遇到困难,就希望马上有完美的解决方案;......做任何事的时候,都像是自己逼迫自己,立即实现头脑发出的各种指令和期待,像一个自抽自转的陀螺。如果是的话,那你大概率是个很难把事儿做好的人。换句话说,你很难成为做事高手。因为很多时候,瞎着急的快,会带来成长的停滞。这句话,不管是自我成长,还是对婚姻关系的期待、孩子的教育培养,都同样适用。因为太着急,意味着:一方面,你在受全能自恋驱使,难以耐受过程带来的不确定;另一方面你惧怕失败,难以处理挫败带来的死能量。更重要的是,太着急时,你必然会发现,你在远离自己的内心和感受。你回顾一下自己的生活,是不是总是这样?先有了一个目标,就着急实现目标,遭受挫败就马上退缩,久而久之就丧失了探索的动力和勇气,对生活习得性无助。「着急」这样的障碍,在我们成为高手的路上还有很多:自我限制,觉得天赋和高智商是成功的必需品;走神,很难专注地做事,更别提体会到心流了;和内在失联,找不到自己的热爱和做事的动力;.......《刻意练习》中有一句话:杰出并非一种天赋,而是人人都可以学习的技巧。要成为做事高手,你需要的不是多聪明的头脑或者天赋,而是和事情建立起深度关系。我常说,一切美好事物,都是深度关系的产物:与事情建立深度关系,就会成为做事高手;与人建立深度关系,就会拥有内在的幸福感。深度关系就是一个照见彼此的过程,特别特别深的时候,你就有了跟事情合一的体验:你体验到“我”就是“你”,“你”就是“我”,我就是万物,万物都是我,那个时候人才会有一种回家的感觉。但建立深度关系,成为做事高手并非易事,我在先后推出《全能自恋》、《把事情做好的心理学》2个课程后,又推出了《成就高手之路:7个月构建深度关系成长营》。由我亲自带领,拆解从普通人到做事高手的7大关键议题,陪伴大家一起践行深度关系理念。所以,我和团队花了很长时间精心打磨,响应大家的需求,给大家带来:《成就高手之路:7个月构建深度关系成长营》。希望大家能够和自己想做的事情,建立起深度关系,让成功和幸福成为你人生的副产品。
11月2日 下午 12:30
被用户删除
其他

为什么你总爱说反话:嘴上“我没事”,心里很受伤

,也是我们与自己、与他人相处时产生问题的根源之一。你有什么未被觉察的防御模式?它们对你有什么负面影响?如何善用心理防御,让自己状态更好?现在,看见心理团队特别推出了【心理防御模式评估】,免费送给你!
11月2日 下午 12:30
其他

戒不掉的“阿贝贝”就只是恋物癖吗?

minitory本文经授权转载自极简史(ID:minitory),如需二次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11月2日 下午 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