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毛主席时代的户县农民画

2018-04-16 红旗文献

毛主席时代的户县农民画

来源:产业人网  作者:初澜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在整个革命宣传工作中,毛泽东主席就一直非常重视抓农民的“图画宣传”工作。1926年,毛泽东就指出,在中国人民大多数不识字的情况下,“图画宣传乃特别重要”。毛泽东主办的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设有“革命画”课程。《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也讲到“图画"的战斗作用。在土地革命战争和抗日战争时期,党和毛泽东主席一直重视培养”绘画人才“。1938年在延安成立的鲁艺,就是根据毛泽东同志和党中央的创意和决定建立的。毛泽东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以后,延安和敌后根据地的美术工作者更加确定了和坚定了为工农兵服务的方向。新中国成立以后,新的革命美术与革命美术教育就面临了新的课题。户县农民画的发展,就是毛泽东文艺革命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户县农民画诞生于1958年,兴旺于60年代至70年代。1966年6月21日《人民日报》就刊登过户县农民画5幅。户县农民业余美术作者,全都是淳朴的农民,他们画画是出于对党、毛主席和社会主义事业的热爱。解放了的农民画自己的画,为谁画、画什么、怎么画。这些问题都是遵照毛主席《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去创作的。

        1958年12月,在甘峪水库工地上创办了“户县美专”,以“为农村公社培养一批有共产主义觉悟的不脱产而具有一般美术知识的农村宣传骨干,在农村的生产基层中负担起直接为生产服务的宣传鼓动工作”作为自己的宗旨,按照这个宗旨,进行实践,户县农民美术专科学校是由县人委和西安美专合办的,校址就选在工地上的一间空房子里。1959年4月户县灵山寺大队建立了第一个基层美术组。美术组在1959年4月至12月就创作了80多件作品,画速写250张。该组共9人,其中女同志4人。1959年11月八一水库工地就表扬灵山寺美术组的农民画“是推动生产鼓舞群众最有力的宣传工具。”

        之后,灵山寺及其他几个大队陆续成立了大队美术组,这些美术组的活动效果,也给了文化馆很大的启发。促使了文化馆加强了对基层美术组的辅导工作。

  任何新生事物都会都受歪风邪气的干扰,户县农民画刚刚扎根基层取得一点效果,就被一些别有用心的人鼓动农民画作者上街摆摊干“个体户'多挣钱,弄得基层美术组人心惶惶,队伍很快就涣散了。为了扭转这个局面,美术组组织反复学习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坚定了美术组为农民服务的思想。有一点点成绩就私分单干的思想是愚蠢和错误的。经过曲折发展,60年代至70年代,户县的农民画逐步走向了正轨。户县当时有21个公社,534个大队,2031个生产队。根据实际情况建立了534个美术组。从实践的经验看,把美术组建到生产队不但可行,而且深受干部群众欢迎。70年代开始,户县几乎常年不断地在各个公社开办美术短期培训班,1974年更是深入到山区办美术班。从1974年开始,户县的工人画、儿童画也发展了起来。1974年夏天,户县文化馆干部进山,在山区的太平公社和涝峪公社同时办短期培训班。这里的人祖祖辈辈没见过画笔,没听说过”创作“为何物,而且原来误以为印出来的农民画,是党和毛主席为了”抬举“农民而找人专门画的,没想到山里人经过培训自己也能勇敢的拿起画笔创作出自己的心声。那份激动的心情是难以用语言表达的。涝峪的农民妇女徐玉梅,每次培训要走三四十里山路,要过十几道河沟。她克服了一般人难以想象的困难认真学习,成了远近闻名的农民画家。1975年3月底,就在徐玉梅入党的第二天,公社在郭清大队办了小画展,展出了徐玉梅的《护秋》、《采药》、《政治夜校》等6幅作品。农民们看着自己亲手画出的作品得到乡亲们的认可,是多么的激动啊。

        直到今天,户县农民画仍然是中国农村画的一面旗帜!

欢迎关注红旗文献

欢迎关注红心永向红太阳

文革岁月(上)

老照片:钱学森和他的父亲母亲

摄影家陈娟美镜头下的革命样板戏

历史作证:社会主义的建设者【1】

历史作证:社会主义的建设者【2】

历史作证:社会主义的建设者【3】

红旗杂志一条精选留言

长沙城里的毛主席雕(塑)像

一曲《远飞的大雁》,勾起了儿时的记忆

毛主席一生中的“三个不学”

文革时期的政治生活彩照【1】

文革时期的政治生活彩照【2】

文革时期的政治生活彩照【3】

大寨呜咽!原国务院副总理陈永贵遗孀宋玉林女士告别仪式昨天隆重举行 ,有个谣传千万别信……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