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防控新冠肺炎】全国人大北京团代表马一德:为疫情防控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北京人大 2021-11-26

突如其来的疫情,冲击力大、波及面广、治理难度之大前所未有,给我国社会发展稳定带来了风险挑战。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上强调,“这次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是对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一次大考”。面对这场大考,要依法依规做好疫情防控,坚持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开展工作,从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各环节发力,为疫情防控提供有力法治保障,方能汇聚起磅礴力量,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交应对大考的合格答卷。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全国各地依法加大疫情防控用品巡查。图为山东省枣庄市台儿庄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执法人员在一家药店进行价格检查。新华社发


在武汉中华路街道西城壕社区,社区网格员在张贴防疫普法宣传提示。新华社发



 1. 完善疫情防控相关立法,加快构建国家生物安全法治体系,从源头上控制重大公共卫生风险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上指出,“要完善疫情防控相关立法,加强配套制度建设,完善处罚程序,强化公共安全保障,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疫情防控法律体系”。这一重要讲话从提升现代化治理能力、全面加强依法治国的高度出发,为做好疫情的依法防控工作提供了思想指导和理论遵循,指明了实践路径和基本手段。
    一方面,加快构建国家生物安全法治体系,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疫情防控法律体系。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明确,“要尽快推动出台生物安全法,加快构建国家生物安全法律法规体系、制度保障体系”。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全面依法治国的深入推进,我国已经构建了一套比较完备的疫情防控及应急处理法律体系。传染病防治法及其实施条例、野生动物保护法、动物防疫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法律法规为抗击疫情提供了重要法律保障。与此同时,我国相关法规体系还存在着短板和漏洞,在应对生物资源和遗传资源安全、实验室生物安全、生物技术开发和储备等生物安全领域的巨大风险时,急需能衔接传染病防治法、野生动物保护法、动物防疫法、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等多部法律的生物安全法,把防控疫情的相关法律法规更好联动起来,形成治理合力。
    将生物安全纳入国家安全体系,出台生物安全法,对于保护生物多样性、加强生物技术研究、防控重大新发突发传染病和动植物疫情、防御生物恐怖袭击和生物武器威胁、防范外来物种入侵和实验室生物的安全、保障我国生物资源和遗传基因资源具有重大战略意义。随着生物安全法的出台,需要针对此次防控中暴露出来的“短板”和“弱项”,建立健全国家生物安全监管体制及应急管理机制,同时完善生物科技研发项目的促进与扶持等配套政策。
    另一方面,深入推进疫情防控重点领域的修法,从源头上控制重大公共卫生风险,对不符合社会发展、时代变化、现实情况的条例条令要及时修订。近年来发生的重大传染病虽然传染源、传播途径多样,但数据显示,70%的新发传染病均和野生动物有关。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动物交易、革除滥食野生动物陋习、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的决定。我们要加快修订完善相关法律,全面禁止和惩治非法野生动物交易行为,拒绝食用野生动物,同时引导公众参与野生动物保护,拓展公众监督非法猎捕、交易、运输、食用野生动物的渠道,维护生物安全和生态安全,有效防范重大公共卫生风险,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2. 加大对危害疫情防控行为的执法司法力度,坚持依法防控,确保各项防控工作在法治轨道上统筹推进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大对危害疫情防控行为执法司法力度,严格执行传染病防治法及其实施条例、野生动物保护法、动物防疫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法律法规,依法实施疫情防控及应急处理措施”。经过多年建设,我国从传染病防治法、突发事件应对法,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再到各领域、各地方、各位阶的专门法律法规、应急预案以及工作机制等,形成了比较完整立体的应急管理制度。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党中央、国务院严格执行疫情防控和应急处置法律法规,成立中央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向疫情严重地区派出指导组,各省、区、市先后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各级党委和政府成立临时性的指挥机构,深入开展疫情防控专项监督检查,依法严厉打击扰乱市场秩序行为等,这些措施对遏制疫情蔓延起到了显著作用。
    但是也要看到,一些地方存在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行为。如阻断道路、截留防疫物资;怠政懒政,社会治理缺位、落实缺位、追责缺位,甚至隐瞒疫情信息、泄露个人信息,等等。疫情当前,相关部门的防疫行为必须在法治轨道内进行,不能为了追求立竿见影的效果,就不顾基本的法律原则,搞简单粗暴的“一刀切”。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依法严惩扰乱医疗秩序、防疫秩序、市场秩序、社会秩序等违法犯罪行为”。我们要切实做好社会面安全稳定工作,根据价格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治安管理处罚法等,重点打击倒买倒卖疫情防控物资、制售假劣疫情防控产品、哄抬物价扰乱市场秩序、造谣传谣造成社会恐慌、暴力伤害医务人员等严重危害疫情防控的行为;按照治安管理处罚法,依法追究隐瞒、谎报和缓报疫情信息的行为人、拒不执行疫情防控措施的行为人的法律责任,努力形成“疫情防控、人人有责”的社会共识,保证疫情防控措施无障碍无梗阻地得到落实,为疫情防控提供良好的工作氛围和社会环境。
    针对疫情防控过程中出现的囤积居奇、制假售假等破坏市场秩序的违法犯罪行为以及极少数人不按防控要求自觉隔离等危害疫情防控的违法行为,最高人民检察院、最高人民法院也先后提出“为社会各界有效开展疫情防控,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营造有利司法环境”以及“为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有力司法服务和保障”的部署,要求各级司法机关依法严惩妨害预防、控制突发传染病疫情等各类犯罪,依法严惩利用疫情危害公共安全和市场秩序的犯罪行为。
    当前,疫情防控正处于关键时期,要充分有效地发挥法治的规范、引导和保障作用,把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各级政府和部门要恪守法治底线,保持法治定力,坚持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开展疫情防控工作,确保各项防控工作在法治轨道上统筹推进。

 3.  加强疫情防控法治宣传和法律服务,增强广大人民群众法治意识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强疫情防控法治宣传和法律服务,组织基层开展疫情防控普法宣传,引导广大人民群众增强法治意识,依法支持和配合疫情防控工作。要强化疫情防控法律服务,加强疫情期间矛盾纠纷化解,为困难群众提供有效法律援助。在疫情防控胶着对垒的阶段,在复工提上日程的紧迫时刻,要加大疫情防控的普法宣传,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努力形成尊崇法治的社会风尚。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强化法治理念、恪守法治准则,依法防控、依法治理,切实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的能力,确保在法治轨道上统筹推进各项防控工作。职能部门要加强疫情防控法治宣传和法律服务,组织基层开展疫情防控普法宣传,特别是加大对传染病防治法、野生动物保护法的宣传教育,加强对健康理念和传染病防控知识的宣传教育,引导广大群众增强法治意识、提高文明素质和自我保护能力,认识到疫情防控的法律意义和法律责任,支持和配合疫情防控工作。
    坚持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显著优势。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紧紧依靠人民群众,从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各环节协同发力,我们一定能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向历史和人民交出一份应对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大考的合格答卷。
    (作者: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 执笔:马一德)

 


来源:《光明日报》

责编:张雪松


《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全面提高依法防控依法治理能力,健全国家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
【防控新冠肺炎】依法防控  门头沟区人大代表在行动
【防控新冠肺炎】朝阳区人大代表张建东:战斗在医疗战线上

宣传人大制度,讲好人大故事
架起常委会与代表、代表与人民群众沟通的桥梁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