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分类在行动】北京新版生活垃圾管理条例落地两个月,家庭厨余分出量升三倍
垃圾分类在行动
生活垃圾管理条例落地两个月,家庭厨余分出量升三倍
新版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实施两个多月,进展如何?
自市城市管理委了解到,本市垃圾分类低调开局,势头良好,初步形成“六升两降”八项成效。其中,家庭厨余日均分出量提升三倍,达到1409吨,环比4月底增长356%,8月底前还将力争达到2000吨。
垃圾分类工作取得的显著成效离不开本市不断完善的机制体系和持续有力的工作举措。
抓组织体系重构,促战时机制落地。市级指挥部下设综合协调、政策指导、物业管理、社区工作、执法保障、监督检查、宣传动员等7个工作组。各区成立区级指挥部,建立战时机制,坚持每日调度。
抓政策措施配套,促条例落地实施。推动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和物业管理条例相互促进。研究推进不得主动提供一次性用品目录、不合格不收运暂行规定等政策措施30项,指导工作开展。
抓硬件设施改造,促分类链条衔接。开展“桶”“车”“站”“楼”等设施设备改造提升,确保功能齐备、规范统一。新建改造分类驿站241座,年底前将完成601座提升改造任务;完成1.8万组分类桶站提升改造;完成472辆垃圾运输车涂装工作;完成43座密闭式清洁站提升改造。
抓督导指导检查,促问题曝光整改。每日出动8-10个组进行专业抽查。组织干部职工及志愿者开展住地协查,覆盖16个区221个街道乡镇806个小区,每周出一份成绩单。同时与12345平台紧密对接,收集分析市民反映。在《北京晚报》设置曝光台。
抓有序有效执法,促责任主体落实。紧抓十类管理责任人,检查宾馆饭店、餐饮行业、商场超市、居民小区、在施工地等主体责任单位12.27万家,发现问题1.27万家,问题率10.4%,立案5230起。其中,查处混装混运行为71起,罚款109万元。
西城区居民用可回收垃圾兑换积分,领取奖品
抓舆论宣传发动,促市民习惯培养。召开新闻发布会,及时回应市民关切。成立市区宣讲团,开发“垃圾分类宝典”、小游戏、小视频等。针对不同学段录制课程,推动进入开学第一课。利用党员“双报到”、社区议事协商、修订居民公约、开展入户宣传等方式,推动垃圾分类进小区、进楼院、进家门。 抓行业引领牵总,促属地创新实践。各区各部门主动作为、形成合力。各区发挥主力军作用,创造了鲜活的工作经验。强化基层创新,善用科技手段,试点“一户一码”智能分类方式,研制“破袋神器”、可降解袋等。
【人大动态】线上线下相结合 市人大常委会多种方式保障代表履职学习
【征求意见】《北京市志愿服务促进条例(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征求意见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