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脱贫路上的最美代表风采】耿遵珠:用大棚带领村民走上幸福路

北京人大 2021-11-26



核心提示:



18年间,山东省聊城市茌平区贾寨镇耿店村,凭着种植大棚蔬菜,人均纯收入从不足3000元增长到4.5万元,被誉为“鲁西小寿光”。怎么做到的?村民都说,这离不开耿店村的带头人——全国人大代表、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耿遵珠。




现代化的居民楼、规划齐整的街区道路、高标准的蔬菜大棚,还有现代农业园、资金互助社、育苗场、生态园,这是被誉为“鲁西小寿光”的山东省聊城市茌平区贾寨镇耿店村的美丽景象。
可谁又能想到,在2002年,这里还是另外一个模样。房子老旧不堪,村路泥泞难走,全村只有60个种植蔬菜的“小土棚”,年轻人更愿意外出打工,劳动力大多是中老年,村民人均年纯收入不足3000元。
经过18年的发展,如今村里建起700多个高标准的蔬菜大棚,村民人均年纯收入达到4.5万元,许多年轻人都愿意返乡种菜。提起这巨大的变化,村民都说离不开他们的带头人——全国人大代表、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耿遵珠。




矢志不渝兴产业

殚精竭虑趟富路




2002年,全村420位选民以接近全票把耿遵珠推选到村委会主任的位置。
 
那时,耿店村的大棚蔬菜种植也遇到了麻烦,种了5年的几十个芸豆棚因重茬出现大面积死秧。
 
“这么多人投票选咱,再推辞也对不住他们!”耿遵珠做通了亲友的工作,挑起了这副担子。
 
他上任后第一件事就是从寿光引进黄瓜、西红柿、辣椒新品种,从寿光聘请技术员到耿店村指导芸豆棚改种黄瓜、西红柿,耿遵珠白天钻大棚,晚上搞培训。
 
来年算账,大获成功。当年创造出棚均纯收入8000元的“记录”,一个棚最多挣了1.4万元,大大提高了村民种植蔬菜的积极性,第二年村里新添了100多个大棚。


耿遵珠(左)和种植户吕振方交流黄瓜的长势产量和价格情况。(耿遵珠供图)

 

大棚越来越多,蔬菜产量逐年增加,但是销售却成了问题。看到这种情况,耿遵珠从长远考虑,坚持“怕出事就干不成事”的想法,决定让村民入股凑钱建市场。
 
经过开村民代表大会,报名入股的人不少,但真到入股这天,一个个的却都临阵退缩,大家都怕把钱赔进去。见此情况,耿遵珠带头入股1万元,又动员了35户人家入股,筹集了12万元,集体又投入3万元,总共凑了15万元。
 
为了少花钱办大事,他带着入股村民代表,到聊城找工程队、买材料,一家一家地挑、一分一分地讲价,还带头给工程队打下手,市场终于在春节前建成并投入使用。
 
市场建成后,耿遵珠多方联系客户,积极完善市场管理,终于使市场红红火火地干了起来。村民不用出村,蔬菜就能卖出好价钱,市场收取的管理费用还能给入股村民分红,大家都很高兴。
 
有了市场后,耿店村又掀起新一轮建大棚热潮。耿遵珠再次带着村干部、种菜能手到寿光参观学习,宣传推广建设更高标准的卷帘机大棚。
 
“现在,村里几乎家家都种棚菜,村里年收入一二十万的大有人在;耿店村的蔬菜生产前有育苗场,中有合作社、资金互助社,后有精包装厂、蔬菜批发市场,已经形成了一条完整的产业链。”村民耿传喜说,这些项目顺利发展的背后,都有耿遵珠付出的大量心血和汗水。



建起专业合作社

支持年轻人创业




2008年8月,由耿遵珠牵头,组织92户村民按照“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创建了绿冠蔬菜农民专业合作社。
 
合作社配有专门的冷库、包装车间和运输车辆,做到统一购物料、统一生产、统一技术指导、统一收购、统一销售,并申请了“棚二代”品牌和黄瓜、辣椒、番茄、茄子、芸豆等5个绿色食品认证。有了品牌,耿店村的蔬菜成功打入多家超市,收益大幅度提升。
 
2010年,依托合作社,耿遵珠筹集股金100多万元,建起了5个高标准育苗大棚,育苗100多万株,彻底结束了从寿光进苗的历史。
 
2013年,合作社流转土地100多亩,用于育苗场扩建,并成立了合作社资金互助会。2017年,合作社流转林地120多亩,发展果树种植。
 
目前,合作社下辖包装厂、育苗厂、恒温库、批发市场等相关企业,合作社入股资金1800万元,发展社员316户,建设了农产品检测中心和电商平台,带动周边10多个村的5000多户村民实现户均年收入增加1万元。
 
绿冠蔬菜农民专业合作社实行“农超对接”工程,实行食品安全可追溯制度,使用蔬菜二维码,产品打入北京、济南多家超市,使耿店村蔬菜种植业形成产业化经营模式,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路子更广了。
 
2018年,耿遵珠带领耿店村与江苏绿港现代农业公司合作,流转周围村庄土地800多亩,投资7000万元,注册成立“山东绿隆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引领传统农业进行产业升级变革。
 
基础打好了,耿遵珠就积极吸引在外打工的年轻人回村发展。为此,村里连续3年建起了100座大棚,为返乡青年提供创业平台。截至目前,耿店村返乡青年已达86人,个个成了“棚二代”,最多的一人种了21个棚,年收入可达上百万元。
 
2019年,村里筹措财政资金5000万元,建设乡村实用人才培训基地和新型职业农民实训基地,通过提供创业资金、土地流转、农技培训等服务,吸引支持更多人才回村干事创业,形成了人才、土地、资金、产业汇聚的良性循环。


耿遵珠(中)和“棚二代”耿付健(左)、曹友忠(右)在耿店村现代农业示范园大棚里。(耿遵珠供图)





坦荡不沾公家光

服务村民无怨悔




“公款姓公,一分一厘不能乱花;公权为民,一丝一毫不能私用。”在耿遵珠的心里,这一条界限划得很清。他说,村干部不是为自己、也不是为少数人谋利,而是为全村老百姓服务,公家的光丝毫不能沾,要乐于吃亏。
 
开展新农村建设工程,他家是全村第一个扒房的,之后又动员兄弟、亲戚带头扒房腾地。2012年,耿店村第一批住宅楼完工,村里决定通过抓阄,把楼房分给包括耿遵珠在内的48户回迁户。其中的1号楼1单元1楼东户,由于门头楼遮光,靠近婚宴大厅噪音较大,村民都不愿意选。得知此情况,耿遵珠立即选了这套房子,简单装修后搬了进去。
 
2016年,村里又盖起楼房,因为住顶楼上下楼不方便,大家都不愿意选。于是在耿遵珠的带动下,村“两委”成员纷纷选了顶楼,最后这些房子未经抓号均被认领。
 
耿遵珠牢记公权为民。他带领耿店村始终坚持“四议两公开”制度,大小开支都要经过村理财小组审核通过。就连每年谁家需要照顾、谁家享受低保等,都要经过严格程序由村民票决。

为村里种菜的事,耿遵珠损失更大。2013年冬天,一连下了八场雪,当时育苗基地还没有锅炉,40万棵菜苗全部冻死了。这些都是订单苗,菜农的棚都准备好了,可是苗却没有了。雪停后,耿遵珠就去了寿光、青州,后来又去了河北,一个苗场一个苗场地转,一个月后,瘦了五六斤的他总算用买回的苗,补齐了冻死的那40万棵苗。
 
为了给集体谋利,耿遵珠自己甘愿吃亏。为了让耿店村发展得好,他跑了多少腿、流了多少汗、受了多少难,却从不后悔。在上级党委政府的带领下,耿遵珠一手抓经济建设,一手抓民生改善,实现了富民与强村的有机统一,带领群众探索出一条共同致富的道路。

 

耿遵珠(站立者)和村民在一起。(耿遵珠供图)





精准分类助脱贫

带领群众共致富




2009年,在耿遵珠的带领下,按照“因村施宜、政策引导、村民自愿”的原则,耿店村开展新农村建设工程。
 
目前,耿店村共建好楼房9栋,投资1500万元新建带电梯楼房2栋,全村道路硬化、电网改造、弱电入地、雨污分流,实施了村级“亮化美化”工程,还建起村级敬老院、村级殡仪馆、村级公墓、村级婚宴大厅、村级公园等。
 
3万平方米的住宅楼和2400平方米的高标准老年公寓已顺利入住。耿店村对老年人尤其是较为贫困的老年人免费提供高标准的住宅,集中在老年公寓,给每户老人安装供暖设施,成立日间照料中心,实行统一的福利政策。
 
对于老年低保、五保、残疾人等弱势群体,村里集中安置在敬老院内供养。同时,积极开展扶志工作,提高贫困户脱贫意识,不定期邀请农业技术专家到村进行授课,提高种植技能水平,加强生产管理能力。不仅如此,每年都组织村民去先进地区参观学习,提升思路,增长见识,切实提高了村民的脱贫水平和致富能力。
 
耿遵珠在带领村民致富的同时,也实施精准的系列帮扶措施,依据每个被帮扶者的条件及可就业的能力等进行分级,建立精准衔接的帮扶机制,推进实施针对性强的系列化帮扶措施。这些年,通过产业带动、产业拉动、产业扶持的方式,先后帮助5个乡镇、26个贫困村集体收入增加5万多元。
 
今年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耿遵珠将脱贫工作列入年度工作计划的首要任务,积极落实“两不愁三保障”政策,建立村级贫困户帮包制度,所有党员分组对贫困户进行帮扶,贫困户在充分享受扶贫政策的同时,生活环境家庭卫生也得到充分提升。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耿遵珠带着村干部驻守一线,确保生产防疫两不误。在他的带领下,村民还自发捐赠总重15吨、价值10多万元的爱心蔬菜给湖北人民。随着疫情的稳定,各地来村里向他取经学习的人又多了起来,他毫无保留地把村庄发展的经验分享给大家。
 
“自2018年初被选为全国人大代表后,我深感肩负的责任和重担,常常提醒自己,既是一名农村干部,更是一名要为群众讲实话、办实事的人大代表。”耿遵珠就是这样,情系民众、关爱民生,抓产业、促脱贫,通过发展农业经济和建设新农村,为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耿遵珠(左一)在五保老人耿云良家中。(耿遵珠供图)

来源:中国人大网
责编:丁琦
【要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对《首都功能核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街区层面)(2018年—2035年)》的批复
【要闻】栗战书:因时因地因情因需有序有效开展土壤治理
【要闻】蔡奇在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扩大)会上强调 以首善标准推动民法典全面有效实施 陈吉宁李伟参加
【要闻】市委召开区委书记月度工作点评会 蔡奇主持并点评 陈吉宁李伟参加
《 人民日报 》:北京将431项行政执法权赋予街道乡镇  放得下接得住 效率高干劲足
【垃圾分类在行动】垃圾分类,来看这些街道、乡镇怎么做?
【垃圾分类在行动】还有残羹剩饭被倒入路边雨箅子 城市下水道怎就成了泔水桶
【脱贫路上的最美代表风采】刘入源:“光自己好不算好,大家好才是真的好”

宣传人大制度,讲好人大故事
架起常委会与代表、代表与人民群众沟通的桥梁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