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十九届五中全会聚焦 】实现新的奋斗目标我们有足够的底气

北京人大 2021-11-26

十九届五中全会聚焦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明确了今后五年以至十五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任务,鼓舞人心、催人奋进。我们国家将要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发展阶段,虽然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我国面临的国内外环境正在发生深刻复杂变化,但我国发展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我国有独特的政治优势、制度优势、发展优势和机遇优势,经济社会发展依然有诸多有利条件,我们完全有足够的底气实现新的奋斗目标,完全有基础、有条件、有能力夺取新的伟大胜利。




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是实现新的奋斗目标的根本保证

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团结带领全国人民,战胜各种艰难险阻,不断夺取民族解放和民族复兴伟大胜利的历史。经过二十八年革命战争年代艰苦卓绝的努力奋斗,我们党领导人民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从1949年到1978年,我们党领导人民克服重重困难,在旧中国“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建立起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有效维护了国家主权和安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迈出了坚实的步伐。改革开放以后,我们党领导人民冲破各种思想禁锢和体制机制障碍,不断解放思想、开拓创新,保持经济持续高速增长,使中国人民富起来。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领导人民战胜各种风险挑战,全面开创了各项事业发展的新局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面对来势汹汹的新冠肺炎疫情,中国为什么能够比较快地取得疫情防控和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成果?根本原因是我们有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力。党的坚强领导力,最重要的体现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及时作出科学决策,实施正确指挥;同时还体现在党的各级组织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广大共产党员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各级党组织令行禁止、主动作为,广大党员干部冲锋在前、勇挑重担,团结带领广大群众坚决贯彻执行党中央的决策指示,确保了防控疫情的各项任务要求落到实处。回溯历史,有哪一个政党能有这么坚强高效的领导力和执行力;环顾世界,有哪一个国家能做到这样万众一心,令出必行!

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力来自哪里?来自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全心全意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来自始终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得到最广大人民的衷心拥护和坚定支持;来自中国共产党具有崇高威望的坚强领导核心;来自我们党始终坚持从严治党、勇于自我革命,不断自我完善。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强力正风肃纪反腐、刮骨疗毒,严格巡视督察、追责问责,重塑了勤政为民、廉洁自律的良好形象。历史和现实反复证明:中国共产党始终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始终是我们创造发展成就、战胜风险挑战的根本保证;中国共产党是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党,是善于斗争善于胜利的党。只要我们不断增强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永远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我们就一定能够形成强大合力,从容应对各种复杂局面和风险挑战。新的伟大征程上,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越是形势严峻、任务艰巨、斗争尖锐,我们越要增强政治定力,更加自觉地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实现新的奋斗目标的制度保障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党领导人民经过艰辛探索,逐步建立和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形成和发展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各方面制度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植根中国大地、具有深厚中华文化根基、深得人民拥护,在实践中取得了巨大成功,创造了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的“两大奇迹”。我国大踏步赶上时代,用几十年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进程,跃升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人民安居乐业,成为国际社会公认的最有安全感的国家之一。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全面深化改革,大力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进一步完善和成熟,展现出更为旺盛的生机和活力。

这次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对世界各国的社会制度是一次现实的检验和有说服力的比较。面对来势凶猛的疫情,在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下,全国各地各部门迅即行动,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办难事、办急事的显著优势,全国一盘棋,上下一条心,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迅速形成共同应对疫情的整体合力,取得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的重大战略成果。相较于一些西方国家疫情愈演愈烈,确诊病例和死亡人数不断攀升,“中国之治”与“西方之乱”形成鲜明对比。

这次抗疫大战,也是一次生动、实际的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教育。人们不仅更加深切地感受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极大地增强了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自信心和做一个中国人的自豪感,而且更加清楚地看到了西方所谓民主制度的种种弊端,进一步破除了一些人盲目崇洋的思想观念。经此一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更加彰显。制度带有根本性全局性长期性,只要我们始终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中国就一定能够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更大的比较优势。

国家的强大综合国力是实现新的奋斗目标的坚实基础

今日之中国,不仅有显著的制度优势,而且积累了坚实的综合国力。经过70多年来一代又一代人的艰苦奋斗,特别是经过改革开放40多年来持续高速发展,“十三五”期间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成就,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跃上新的台阶。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已突破1万美元,预计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将突破一百万亿元。“十三五”时期累计有5575万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今年底将历史性地解决绝对贫困问题。全面深化改革取得重大突破,对外开放持续扩大,生态文明建设成效之大前所未有。我国建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医疗保险覆盖超过13亿人,基本养老保险覆盖近10亿人,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尽管当今世界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沉渣泛起,逆全球化思潮涌动,外部环境发生了深刻复杂变化,但我国经济稳中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我国经济潜力足、韧性大、活力强、回旋空间大、政策工具多的基本特点没有变,我国发展具有的多方面优势和条件没有变。长期以来,我国积累的雄厚物质基础、丰富人力资源、完整产业体系、强大科技实力,以及全球最大最有潜力的市场,是我国推动经济发展和抵御外部风险的根本依托。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有条件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我们现在所处的,是一个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的时候,是一个愈进愈难、愈进愈险而又不进则退、非进不可的时候。越是在这种时候,越应该激扬雄心壮志,勇于开顶风船,善于转危为机,绝不能有丝毫犹豫不决、徘徊彷徨。

我们完全有条件构建新发展格局、重塑新竞争优势。构建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党中央科学分析判断形势、把握发展主动权的先手棋。改革开放前,我国经济主要是国内循环,进出口占比很小。改革开放后,特别是加入世贸组织后,我国加入国际大循环,市场和资源“两头在外”。而从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开始,我国把扩大内需作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基本立足点,推动经济向内需主导转变。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坚持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发展更多依靠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拉动,我国对外贸易依存度已经大幅下降。在当前保护主义、单边主义上升,世界经济低迷、国际贸易和投资大幅萎缩的外部环境下,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既是应对疫情冲击、保持我国经济长期持续健康发展的需要,也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我国拥有14亿人口,有4亿多中等收入人群,市场潜力巨大,具有最完备的产业配套条件和基于国内大市场形成的强大生产能力。只要充分发挥国内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和超强能力的产业优势,我们就一定能通过繁荣国内经济、畅通国内大循环为我国经济发展增添持久动力。同时,以国内大循环吸引全球资源要素,更好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推动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有利于重塑我国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

中国人民勇于奋发图强是实现新的奋斗目标的力量源泉

长期以来,敌对势力不愿意看到社会主义中国的发展强大,对我实施西化、分化战略图谋和渗透、颠覆、破坏活动从来没有松手,只是在不同时期、不同问题上手法不同。他们之所以视社会主义中国为眼中钉、肉中刺,加紧进行全面遏制打压,这是由他们的帝国主义和霸权主义本性决定的。正如当年中央政治局讨论要不要出兵抗美援朝时彭德怀所说,老虎要吃人,不是你惹不惹它,而是决定于它的胃口。中国共产党的力量,社会主义中国的力量,根基在人民,人民群众中蕴藏着无穷无尽的智慧和力量。我们党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的成功实践充分表明,敌对势力的封锁打压,总是更加激发中国人民奋发图强的智慧和力量,更加唤起中华民族越是艰险越向前的大无畏精神。

新中国成立之初,国家一穷二白、十分落后,西方国家对中国实施了最为严酷的经济技术封锁。毛泽东同志当时豪气地说:“封锁吧,封锁十年八年,中国的一切问题都解决了。中国人死都不怕,还怕困难吗?”事实胜于雄辩。中国人民坚持自力更生、奋发图强,同时积极争取友好国家的支援合作,我们很快建立起完整的工业体系,拥有了“两弹一星”等大国重器。如今,神舟、天宫、嫦娥、墨子在天穹遨游,蛟龙、奋斗者深海探潜,北斗、天眼、高铁、超级计算机、5G等领先世界。正是西方国家野蛮的技术封锁和疯狂的霸凌行径,使我们深感被人“卡脖子”“捅刀子”的痛楚,倒逼我们加快走更高水平自主创新之路,加快形成关键核心技术的攻关突破。《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明确提出,要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并强调釆取一系列有力措施,加快自主创新的步伐。我们坚信,中国人民一定能打破少数西方国家的封锁打压,取得更多科技创新原创性突破性成果,为实现新的奋斗目标提供坚实的科技支撑。

来源:《解放军报》

责编:薛睿杰



【要闻】习近平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上强调 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聚焦 】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为何如此重要?
【十九届五中全会聚焦 】发挥科技奖励的激发效应(人民时评)
【十九届五中全会聚焦 】解码新征程,创造新奇迹
【十九届五中全会聚焦 】经济发展战略转换的基础
【十九届五中全会聚焦 】构建新发展格局关键是深化改革
【十九届五中全会聚焦 】书写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国新篇章
【十九届五中全会聚焦 】“十三五”成就巡礼  开启法治中国建设新局面
【十九届五中全会聚焦 】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
【十九届五中全会聚焦 】深入理解“坚持系统观念”
【十九届五中全会聚焦 】完善民生保障制度 改善人民生活品质
【十九届五中全会聚焦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把握“十四五”时期新发展的大逻辑
【十九届五中全会聚焦 】新发展阶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抉择
【十九届五中全会聚焦 】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遵循的首要原则
【十九届五中全会聚焦 】我国五年规划编制的特点与启示
【十九届五中全会聚焦】为开启新征程奠定坚实基础(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
【十九届五中全会聚焦 】擘画增进人民福祉的美好蓝图
【十九届五中全会聚焦】深刻认识“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新表述
【十九届五中全会聚焦】开启“第二个百年”新征程的科学谋划
【学习】最重要最现实的使命担当
【学习】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
【学习】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
【学习】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
【学习】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


宣传人大制度,讲好人大故事
架起常委会与代表、代表与人民群众沟通的桥梁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