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人大监督推动构建低收入农户长效帮扶机制
关 注
导读
北京把低收入农户帮扶作为首都打好三大攻坚战的一项重点任务和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完成的硬任务来抓,制定了明晰的目标任务,出台了完备的政策制度,构建了全市上下贯通的工作体系,经过近五年的努力,全市7.26万户低收入农户家庭全部实现“脱低”。今年是低收入农户增收工作的收官之年。为确保全面打赢“脱低”攻坚战,推动构建长效帮扶机制,根据市人大常委会2020年监督工作安排,11月召开的市人大常委会会议将审议市人大农村委“关于北京市低收入农户增收工作的调研报告”。为此,市人大常委会农村办组织部分市人大代表,对“六个一批”精准帮扶措施的落实情况开展深入调研。
房山区山脚下的特色民宿。摄影:王文静
聚焦增收成效,调研帮扶措施落实情况
聚焦增收成效,调研帮扶措施落实情况
聚焦帮扶难点,认真研析原因对策
聚焦帮扶难点,认真研析原因对策
调研发现,在政府主导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下,低收入农户增收工作取得了明显成绩,但也存在部分低收入农户和略超标准线的非低收入户存在“返低”风险,主要原因是部分产业项目方向可选性、增收持续性、发展稳定性不强,以及部分低收入村干部、农户主动发展意识不强等。
代表们认为,一是统筹保持现有帮扶政策总体稳定,重点关注低收入边缘户和返低风险户,以及家庭年人均可支配收入略过线的非低收入户,建立“回头看”动态评估监测机制;适当放宽年龄偏大但身体硬朗的低收入农户就业年龄上限;进一步开发更多的公益性岗位,并把公益性岗位安排给最困难、最需要的低收入户。二是要根据各区的规划定位和低收入村的资源禀赋,加强产业帮扶的顶层设计和统筹管理,积极发展新兴产业,合理安排各村产业帮扶项目,真正走出多样化、高端化、有序化的产业发展之路;积极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加大对低收入帮扶企业在财政补贴、金融税收、用地用能等方面倾斜力度,推进帮扶项目快速发展,帮助低收入帮扶企业渡过难关;要充分发挥市属国企在资本资金、运营管理、人才科技等方面的优势,加大市属国企在低收入农户增收工作中的帮扶力度。三是要加强农村党的建设,选用有能力、能担当、肯奉献的能人为带头人,释放头雁效应;选好配强村领导班子,充分发挥村党支部在带领群众发家致富的战斗堡垒作用;加大帮扶先进典型宣传力度,开展帮扶经验总结交流,讲好低收入帮扶故事,以先进典型引领帮扶工作。与此同时,要注重发挥低收入户的主体作用,加强岗位技能培训,教育引导低收入群众转变思想观念,克服“等、靠、要”依赖心理,树立自力更生、勤劳致富的意识,促使其自我激励、自我发展,进而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帮扶与个人努力的帮扶氛围。
聚焦稳定增收,深入研究长效机制
聚焦稳定增收,深入研究长效机制
参加调研的代表认为,低收入农户增收工作虽然已实现既定目标任务,但低收入农户是相对的、动态的,将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建立长效帮扶机制,确保低收入农户收入持续增长尤为重要。
在调研中,代表们向农业农村部门建议,在认真做好增收工作评估、总结的基础上,要将增收工作中的成功经验和有益做法以规章制度的形式固化下来,为下一轮增收工作奠定制度性基础。要重点围绕扶持产业、促进就业、社会保障兜底、社会力量这四个帮扶措施,探索建立起“四个持续”长效帮扶机制。2020年增收工作全面完成后,应将低收入农户增收工作列入“十四五”专项规划,探索低收入农户帮扶与乡村振兴战略有机衔接机制。
作者:廖伟
来源:《北京人大》
责编:张雪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