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分类在行动】海淀依托科技赋能全面构建垃圾分类新体系
垃圾分类在行动
实现垃圾分类知晓率100%全覆盖,在社会单位、居民小区设置垃圾分类桶站100%全覆盖,完成对各品类垃圾收运能力100%全覆盖……新修订的《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实施半年多来,海淀区从组织体系、责任分工、具体任务等多个层面确立了新形势下垃圾分类工作体系,克服疫情影响,平稳推进,快速突破,使生活垃圾分类新时尚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初步养成,家庭厨余分出率等指标快速提升,各项成效不断凸显,实现了既定目标。同时通过加强科技赋能,依托“城市大脑”工作体系,推进垃圾全周期监管,全面提升了城市管理现代化水平。
加强科技赋能 推进垃圾全周期监管
在开展垃圾分类过程中,海淀区坚持科技支撑,依托“城市大脑”工作体系,加快推进垃圾分类信息感知网、数据库和物联网建设,形成“一网一库四平台”。按照时空一张图构建海淀特色的大数据网,实现综合比对、监管指挥等功能,实现全品类、全行业、全过程监管。
广泛动员 促进居民“习惯养成”
由区组织部牵头,区社工委民政局、农工委农业农村局做好社区动员工作。组织全区党员开展在线学习,开展“我分类、我承诺”、“垃圾分类我报到、桶前值守我先行”等活动,全面发动全区党员、工青妇群团组织参与垃圾分类工作,签订个人承诺书5.8万余份,党员签订率达到100%。通过“敲门行动”等方式逐户签订承诺书,居民承诺书签订率达82%以上。对照“7个基本百分之百”的硬指标要求,推进示范小区创建工作,发挥典型引路的优势作用,引领和带动广大居住小区、村积极参与,率先落实垃圾分类“新时尚”。
落实“三桶”工作法。一是规范“设桶”。坚持“服务导向”,统筹垃圾桶站布局的规范性和群众投放的便利性,优先满足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投放收集的需求。推广厨余垃圾破袋器、摄像监控、语音提示等,把每个规范的桶站都打造成居民身边的宣传阵地。二是严格“看桶”。做好桶站日常更换、消毒、周边环境保洁等。日均安排3.6万余名“双报到”党员、垃圾分类指导员、社区干部、志愿者做好桶边宣传、指导、监督,促进居民习惯养成。三是高效“管桶”。聚焦分类效果,加强厨余垃圾收运管理,环卫作业严把运输环节“关口”,做到分类质量不合格不收运,倒逼“前端”厨余质量提升。
另外,党政机关社会单位工作组制定工作方案,按照“管行业管垃圾分类”原则,总结出“两桶一不”、“15字工作法”等简单易懂的工作措施,统筹推进非居住区垃圾分类工作。区房管局推行垃圾分类“十字工作法”,会同各街镇从“懂、报、建、宣、标、定、导、查、运、记”等十方面25项内容对物业服务企业监督、收集、清运等措施落实情况进行检查指导。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协同做好日常检查、组织经营单位签署《垃圾分类减量承诺书》等,号召辖区经营单位落实垃圾分类相关要求。区卫健委系统建立工作台账,对所管单位垃圾分类工作进行分片区管理。区教委在全市率先推出垃圾分类空中课堂,推动“小手拉大手”落实垃圾分类普及教育。区商务局指导商业企业设立垃圾分类指导员,确保商企主动落实垃圾分类主体责任。区文旅局全面落实行业标准,组织开展垃圾分类“地毯式”检查。区机关事务管理服务中心制定《集中办公区垃圾分类工作实施方案》,印发“光盘行动”海报,对各办公区餐厅加强检查频次,组织好公共机构节能宣传周活动,大力宣传垃圾分类工作。区城管委开展“垃圾分类进军营”活动,协调解决部队7个食堂每日1.5吨厨余垃圾的对接收运工作,为部队大院厨余垃圾规范处置提供服务保障。
打造闭合链条 保证应分尽分
据介绍,为保证各品类垃圾应分尽分,海淀区在推进垃圾分类工作过程中首先盯紧前端分类。截至目前,全区居住区共设置垃圾分类固定桶站7400余组,12月20日前要完成全部固定桶站提升改造工作;进一步完善可回收物回收网络布局,部署回收点位400处,紧盯低值垃圾减量,持续规范再生资源经营活动;突破大件、装修垃圾管理难点,设置大件垃圾暂存点810余处、装修垃圾暂存点760余处,确保各品类垃圾有序投放。
同时,聚焦中端收、运,以站点对接推进运输规范。厨余垃圾“桶车对接”模式基本成熟,全区2156个小区(村)实现厨余对接100%全覆盖。对其他垃圾收运进一步优化,采取密闭式清洁站延时开放措施,确保垃圾日产日清。低值可回收物、有害垃圾依托大件垃圾中转站、有害垃圾暂存点实现全链条贯通,实现了对23个街镇1700余个小区的服务覆盖。5月份以来,累计回收大件垃圾10.9万多件,低值可回收物470.6余吨,有害垃圾近10吨。
另外,瞄准后端处理,多管齐下确保全部处置。依托大工村循环经济产业园,深入挖潜,提升全区垃圾处理能力。面对家庭厨余垃圾和餐饮单位厨余垃圾激增的客观情况,在少量分流的情况下,实现了厨余垃圾最大限度的自我处理。5月份以来,大工村循环经济产业园共处理其他垃圾42.39万余吨,厨余垃圾7.59万余吨,餐厨垃圾5.06万余吨。
全区垃圾分类实现既定目标
三是完成了“五个指标”。通过宣传引导,社区共建、共治、共享模式,营造氛围,及时回应市民关切,推动垃圾分类公益理念深入人心,实现垃圾分类知晓率100%全覆盖。通过全区上下各方努力,在社会单位、居民小区设置垃圾分类桶站100%全覆盖。以厨余垃圾分类收运为重点,完成对各品类垃圾收运能力100%全覆盖。完成减量化指标,进入垃圾焚烧和填埋设施的生活垃圾处理量增速控制在了4%以内。生活垃圾源头总量控制在了97.22万吨的指标以内。
四是深化了改革创新。集合了区城管委、环卫中心、城指中心等政府部门的业务和数据,汇聚了中科大脑、回收公司、绿海能、循环经济产业园等企业的技术和力量,整合了中关村城市大脑研究院等智库机构的决策咨询服务,投入到海淀垃圾分类处理科技支撑工程中,结成“创新合伙人”,探索共商共建共治共享垃圾分类处理的新机制,特别是政府主导、企业助力、科技支撑破解垃圾处理难题的新机制,使区域营商环境得到改善,技术创新应用得到突破。
【聚焦】开局“十四五” 开启新征程 ——从二〇二〇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看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谋划“十四五”开局起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