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建党100周年,“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北京推进国际交往中心功能建设的关键之年。昨天,记者从市外办获悉,北京立足打造国际交往活跃、国际化服务完善、国际影响力凸显的国际交往之都总目标,今年将统筹安排74项重点任务、实施42个重大项目,不断释放国际交往中心蕴含的巨大能量。 重大国事活动服务保障是国际交往中心的首要功能。今年,北京将进一步完善重大国事活动服务保障常态化工作机制,为常态化疫情防控下重大国事活动安全组织提供“工作指南”。同时,系统梳理全市文化、旅游、科技、园区、企业等资源,建设涉外接待资源体系。利用城市更新和“疏整促”腾退资源,挖掘培育特色国事活动场所。依托中轴线、长城、大运河、西山、永定河以及特色胡同街巷、传统四合院等,塑造一批“小而美”的特色外交外事活动场所。 今年,北京还将继续推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对外交往。加强与友好城市和国际组织的抗疫合作,为全球疫情防控贡献北京力量。推广“云外事”“云讲堂”“云会展”等线上交往模式。运用北京首尔混委会、中国-中东欧国家首都市长论坛等城市合作平台,加快友城渠道资源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服务首都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发展。
功能设施建设是全面提升国际交往环境和配套服务能力的重要支撑。北京今年将紧紧抓住重大项目建设这个“牛鼻子”,持续推进各类国际交往设施扩容、完善和提升。统筹实施42个规格高、发展质量好、带动能力强的亿元级重大项目,总投资超2100亿元,“一核、两轴、多板块”的国际交往空间布局将进一步优化。 据了解,重大项目主要分为四大类:服务保障重大国事活动类,包括雁栖湖国际会都、国家会议中心二期等;集聚承载国际高端要素类,包括新国展二期、中关村论坛永久会址、中德国际合作产业园等;北京开放发展动力支撑类,包括大兴国际机场综合保税区、国家科技传播中心等;提升国际化服务环境类,包括国际医院、国际学校、国际人才社区等,为在京外国人提供便利化公共服务。 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引聚跨国公司、研发总部、国际人才等国际高端资源要素,是提升城市国际化能级,支撑北京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今年,本市将在吸引国际组织落户方面持续“放大招”,出台便利化措施政策包,探索在教育、医疗、出入境等领域的创新性政策,加快推动全球服务贸易联盟、世界剧院联盟、全球音乐教育联盟等一批国际组织落户登记。还将建立吸引国际组织落户长效机制,引导更多有影响力的全球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领域治理活动和项目在京落地。 据介绍,北京将加大政策创新力度,统筹推进外籍人才出入境、停居留和生活服务便利化、国际化,解决国际人才工作生活的痛点堵点。借助中关村国家级人才管理改革试验区政策先行先试优势,推动出台新一轮国际人才改革举措,切实加强对国际化人才的服务保障。 随着北京国际电影节、北京国际设计周等品牌活动纷至沓来,北京适应当前常态化疫情防控形势,将提高科技赋能文化节庆活动,创新“5G+视听”应用场景,让人们足不出户感受节庆喜庆,畅享视听盛宴。 北京还将不断完善国际教育、国际医疗等设施和配套政策,加快国际人才社区建设,打造“类海外”环境。 国际学校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印发实施以来,本市新添一批国际学校,建立起涵盖幼儿园、中小学、高校各层次,中外课程融通的涉外教育服务体系。今年是行动计划的收官之年,还将继续推动5所国际学校开工建设。 加强国际医院建设,提升国际医疗服务水平,是留住海外高层次人才的重要举措。今年,本市将继续推进安贞东方医院、高博国际医院等重点项目建设。依托北京协和医院、中日友好医院、北京友谊医院等国际医疗服务试点医院,探索落实国际医疗服务医保配套政策。在朝阳区国际医疗联合体试点经验基础上,增设海淀区试点,开展海外战略科技人才家庭医生签约服务。 目前,朝阳望京、中关村科学城等8个国际人才社区品牌逐步形成,今年将在特色示范街区打造、职住一体的工作和居住空间建设等方面发力,用一流环境吸引一流人才。此外,围绕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办赛目标,本市将开展“迎冬奥、促提升”国际语言环境专项行动,通过营造良好的国际语言环境,体现北京的开放度、包容度和文明度。
【要闻】中办印发《通知》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组织开展“永远跟党走”群众性主题宣传教育活动
【要闻】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召开第四次会议
【要闻】蔡奇在构建新发展格局讲座上强调 建设全球物联网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高地
【人大动态】北京市人大常委会近期重点工作
【征求意见】节约粮食、反对浪费!《北京市反食品浪费规定》邀请您提建议
【学党史】进一步深化对党的性质宗旨的认识 ——论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
【学党史】在“学史力行”中彰显担当作为
学习金句 | 在乱云飞渡中把牢正确方向,在风险挑战面前砥砺胆识
宣传人大制度,讲好人大故事
架起常委会与代表、代表与人民群众沟通的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