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主题普法活动超过5万场、普法责任制单位从“六五”期间的39家扩展到132家、全市被命名的“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达到76个、北京市民法律素质综合得分超过86分……在日前召开的北京市“七五”普法总结暨“八五”普法启动大会上,这样一份亮眼的成绩单为北京市“七五”普法工作画上圆满的句号,同时,也对接下来五年的“八五”普法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首都普法工作政治站位高,服务大局意识强。“七五”期间,本市将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累计开展了宪法、民法典、国家安全、扫黑除恶、疫情防控、京津冀协同发展、“唱响国歌 守护国旗 致敬国徽”等主题普法活动超过5万场。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精准发力。 普法的效果好不好,夯实机制的基础、调动最广泛的普法力量是关键。“七五”期间,北京市深化完善普法工作体制机制,发展形成了社会化普法的新格局。普法责任制单位从“六五”期间的39家扩展到132家,组建了包含70余个普法宣传服务队(团)、约2.5万人的“北京普法联盟”,累计开展了2万余场普法活动。全市社区(村)法律顾问,各级各类中小学法治副校长、法治(德育)教师配备率全部达到100%。送法进机关、进企业、进学校、进社区、进家庭……北京在全国创新开展“法律十进”,不断延伸着普法的触角。全社会普法力量的共同参与,发挥出了最大的普法效能。 普治结合
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取得新突破
法治文化是推进社会法治化治理的精神土壤。五年来,北京坚持以文化人,大力发展法治文化,以生动鲜活的普法形式提升全民法治素养,先后举办全市法治文艺作品脚本征集活动、全市法治文艺大赛,组织法治文艺演出8000余场。7个法宣阵地被评为全国法治宣传教育基地,初步建成了全市新媒体普法矩阵。 随着普法工作的扎实开展,北京市民的法律素质也在不断提升。数据显示,2020年北京市民法律素质综合得分为86.73分,比“六五”期间提高了7.02分。 此外,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也取得了新突破。昌平区、延庆区被评为第四批全国法治县(市、区)创建活动先进单位,海淀区、西城区、朝阳区被评为第一批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区,全市被命名的“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达到76个,市级民主法治示范村和社区分别达到586个和102个。 “七五”普法为“十三五”时期首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营造了浓厚的法治氛围,提供了坚实的法治保障。 目标明确
全方位加大全民普法力度
“七五”普法圆满结束,“八五”普法的大幕已经拉开。在未来五年,本市普法工作目标明确,重点突出,将以习近平法治思想引领全民普法工作,抓牢宪法和民法典宣传这两个关键,抓实体制机制、依法治理、法治文化三个创新支点,全方位加大全民普法工作力度。 为持续提升公民法治意识和法治素养,北京一方面将实施国家工作人员、青少年、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和村(居)民法治教育工程,加强对重点人群分类施策的普法教育。另一方面把法治文化阵地建设纳入城乡规划,推动法治文化创新发展,充分发挥法治文化的引领、熏陶作用,温润首都市民精神世界。 未来五年,首都普法工作还将瞄准新定位、强化新职能,推进乡村、学校、企业和网络空间的法治化建设,深入推进多层次多领域依法治理。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展望“八五”,北京市法治宣传教育战线将持之以恒增强工作针对性、实效性,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法治获得感、幸福感,全力推进法治中国首善之区建设。
来源:北京日报
【要闻】为了万物和谐的美丽家园——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世界启示
【要闻】蔡奇主持召开市委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会议,研究部署党史学习教育下一阶段工作
【发布】《北京市无障碍环境建设条例》(全文+解读)
【聚焦】群众关切所系 人大监督所向
【聚焦】尊重代表主体地位的鲜明印记
【聚焦】急难险重中履职担当的人大故事
【学习“七一”重要讲话】深刻理解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学习金句 | 发展科学技术必须具有全球视野,把握时代脉搏,紧扣人类生产生活提出的新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