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信息化手段 强化技术赋能
正确监督 有效监督 依法监督 建设全面担负宪法法律赋予各项职责的工作机关 顺义区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主任 宋建明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人大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近年来,顺义区人大常委会统筹提升监督工作的广度、力度、深度、厚度,用实际行动书写正确监督、有效监督、依法监督的顺义答卷。 一是不断拓宽监督领域。每年都根据区委全会确定的重点任务安排监督议题,做到区委关心关注问题全部落实。将环境保护、规划落实、国有资产管理、政府债务管理等纳入常委会固定议题,并于2021年首次听取监委报告、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报告、中小企业发展情况报告,基本做到法定监督事项全覆盖。 二是不断提升监督刚性。严格落实听取审议专项报告对问题部分的具体要求,对不符合要求的报告发回部门重新修改,符合要求后,人大再进行审议;每年组织开展至少一次专题询问,协助政府一道分析问题、研究对策。 三是不断提升监督实效性。针对河东河西发展不均衡这一长期制约顺义发展的问题,提出推进河东河西协调发展的议案,并连续四年将议案办理情况报告提请人代会审议,创造性引入第三方评估机制,有力促进了河东基础设施、公共服务水平提升。 四是不断加强法律监督。大力弘扬法治精神,组织开展国家宪法日系列宣传活动,对民法典、市人大关于依法防控疫情的决定及新出台的法律法规进行宣传。及时跟进北京市新出台、新修订的法规条例,通过执法检查、视察、调研等形式,推进法律法规落实。主动适应全市立法工作新形势,建立完善立法意见征集、汇总、反馈工作流程,五年来共提出立法修法意见建议833条,做到全区1249名市区镇三级人大代表全参与。
为北京冬奥会成功举办
发挥人大制度优势 展现人大担当
延庆区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主任 吕桂富 近年来,延庆区人大常委会主动融入大局,依法履职尽责,为举办一场简约、安全、精彩的冬奥会贡献智慧和力量。 一是提高政治站位,夯实助推冬奥会筹办举办的思想基础。加强赛会服务知识学习,引导人大代表和机关干部与区委思想合心、部署合拍、工作合力,不断增强服务保障冬奥会筹办举办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二是积极参与一线工作,争当推动冬奥会重大工作落实的表率。区人大常委会主任、副主任认真履行冬奥会延庆赛区运行保障相关工作组组长、副组长职责,围绕市委关于延庆最美冬奥城建设要求开展6项专题调研,组织协调对进出京道路、城区内广场及市场进行整治,推动生态建设和文明城区创建。 三是突出重点行使监督权,为服务保障冬奥会筹办举办提供民主法治保障。重点对旅游法等6部全国性法律、北京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等4部地方性法规落实开展执法检查,听取区政府关于冬奥会周边环境建设、冬奥会测试赛服务保障情况等专项工作报告,首次探索对“一府两院”专项工作开展评议,促进“一府两院”提高履职水平。 四是激发人大代表活力,形成助推冬奥会筹办举办的强大合力。组织代表视察、调研冬奥会及配套工程建设情况,为办好冬奥会建言献策。开展“我为冬奥添光彩”主题活动,聚焦冬奥会筹办和最美冬奥城建设发出倡议书,号召全区900多名三级人大代表团结和带动全区34.6万延庆乡亲,形成服务保障冬奥会筹办举办的强大力量。深入学习贯彻中央人大工作会议精神
不断开创首都人大监察和司法工作新局面
市人大常委会监察和司法办公室主任 陈永 在中央人大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新时代加强和改进人大工作的指导思想、重大原则和主要工作,为做好新时代人大监察和司法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 一是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确保正确政治方向。深刻认识和把握党的全面领导这一最高政治原则,毫不动摇将“两个确立”贯穿人大工作各方面全过程。坚持党对立法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及时主动向市委、常委会党组请示报告立法中的重大问题和重要事项。在市委和常委会党组领导下,坚持依法有序、审慎稳妥原则,顺利完成全国首个省级人大常委会听取和审议监委专项工作报告。对于涉及面广、社会关注度高、影响较大的司法监督议题,及时提请常委会党组研究。 二是围绕中心工作大局,提升人大工作质量和水平。着眼提高首都超大城市治理水平,充分发挥“小切口”立法“小快灵”优势,突出几项关键实招举措,使立法具有更强的针对性、适用性和可操作性。紧紧围绕深化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的部署和要求,有计划地围绕改革任务进程安排监督议题,推动“两院”落实改革部署要求、提升改革成效。 三是发挥人大代表作用,坚持正确监督、有效监督、依法监督。规范代表关注过问司法案件行为,组织引导代表深度参与调研,充分保障他们参与审议涉及监察和司法方面的各项议案、报告,对相关工作提出建议、批评和意见。坚持人大监督的科学定位,与支持“一府一委两院”依法履行职责、完善制度机制结合起来,形成加强和改进工作的合力,确保法律法规得到有效实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为首都教科文卫事业发展提供坚实有力的法治保障 市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教科文卫办公室主任 刘玉芳 近年来,市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按照“跟上趟、扛起事、拿准度”的工作要求,以首善标准立良法促发展保善治。 一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加快补齐公共卫生领域法治短板。以人民群众是否获得公平优质的急救服务为导向修订院前医疗急救服务条例,规定急救号码统一为120、实行急救和非急救转运分类管理、公共场所配备AED等急救设备,持续推动院前急救服务体系改革和服务水平提升。加快公共卫生领域立法修法步伐,协同完成医院安全秩序管理规定、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多部法规立法工作。 二是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夯实国际科创中心建设的法治基础。制定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条例,推动17项配套政策措施出台,拆除阻碍成果转化“篱笆墙”,解决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问题。 三是坚持文化自信,依法守护好北京的“金名片”。制定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完善了以代表性项目名录为核心、实施分类保护的措施,发挥科技在非遗保护和传承中的作用,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积极推进中轴线保护立法,突出中轴线保护对于中国和世界的特殊普遍价值,有力助推申遗工作。 四是围绕热点难点,为首都教育事业改革发展注入动力。紧盯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通过议案办理、听取专项工作报告等监督方式推动学前教育向均衡、普惠、高质量方向发展。督促政府加快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职业教育的新期待。
在人大工作中全面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 市人大代表、北京华夏国际人才研究院院长 陶庆华 把全过程人民民主贯穿人大工作全过程各方面,贯穿在人大代表的履职工作中,是一项长期性、常态化、全覆盖的工作,需要不断探索不断创新不断完善。对此,提出四点建议。 一是强化全过程人民民主在人大工作中的全方位运用。适时修订立法、监督、代表工作等各方面地方性法规,把全过程人民民主理念贯彻落实到人大工作各方面,体现在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等国家治理各环节。 二是不断完善立法工作制度机制。健全完善相关工作制度规范,如立法论证、听证、调研、审议、评估等制度和基层立法联系点制度、立法专家顾问工作制度等,让代表充分参与立法,使民意表达更充分。对关乎经济社会长远发展和重大民生事项的地方性法规,加大由市人民代表大会审议比例。 三是固化“万名代表下基层”等成熟机制。丰富履职方式,拓展代表在闭会期间参与常委会工作的广度和深度,加强与常委会组成人员的经常联系,积极参与常委会各项工作。运用好“万名代表下基层”等机制,围绕重要议题,积极征求人民群众意见,真正做到问计于民、问需于民,切实维护群众利益。 四是不断拓宽民意表达平台。积极运用数字化技术,加强代表之家、代表联络站履职平台功能建设和宣传力度,加大基层立法联系点建设力度。拓宽代表联系群众的方式和渠道,坚持代表接待选民日制度,完善代表履职服务网络平台,畅通社情民意表达和反映渠道。
来源:北京日报
责编:史健
【要闻】市委常委会召开会议 传达全国党内法规工作会议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
【要闻】市十五届人大五次会议准备就绪 会议将于明年1月6日召开 会期拟压减为4天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