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大会聚焦】课内提质 课后丰富 课外减负 人大代表为“双减”支招儿

北京人大 2022-09-25

    

今年,深化“双减”工作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此次人代会期间,无论是小组会上还是会下,常能听到代表们在交流:“双减”到底要减什么?“双减”会给老师和孩子们带来哪些变化?针对这一炙手可热的话题,不少人大代表带来了颇具建设性的建议。

  “双减”不是让学生少学一点儿
  “所谓‘双减’,不是一味让学生学得少一点儿、学得简单一点儿,而是要让学生学得更丰富、更自主、更有兴趣。”市人大代表、东城区灯市口小学校长滕亚杰这样理解“双减”。
  滕亚杰表示,在“双减”大背景下,作为学校和教师,要更加关注课程体系建设和课堂优化。“课堂才是主阵地,课堂不优化,作业是减不下来的。”
  “现在我们学校,上美术课去中国美术馆,足足要花上半天。”“在座的各位代表可能到了大学时才上过选修课,而现在小学一年级的孩子就开始有选修课了。”滕亚杰以灯市口小学为例,讲述了“双减”带来的种种变化。就连作业也与过去有了明显不同,现在的作业更讲究“融合”。比如学校举行篮球赛季,美术老师会让孩子画海报,语文老师会让孩子写小型报道,舞蹈老师和音乐老师带着孩子们研究拉拉操和配乐,手工和劳动老师带着孩子们一起制作加油道具。学校还会推出“无作业日”,让孩子有机会自主安排时间,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
  课内提质、课后丰富、课外减负……她认为,“双减”是一个整体的变革,学校和家长要达成共识,“双减”的本质是为了构建一个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质量育人体系。
  以家校共育缓解家长焦虑
  在“双减”背景下,北京应当进一步完善“家校社”协同育人体系。市人大代表高凤兰来自牛栏山第一中学。她提出,学校是育人的主体,从课堂教学、课后服务、孩子学习习惯和品格养成,学校都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家庭是育人的共同体,家庭教育要和学校教育形成有力的互补和支撑,与学校教育形成合力;而社会则是育人的有机补充。
  家长都想把孩子教育好,但是每个家庭的教育水平参差不齐。曾有调查结果显示,50%的家长在教育孩子方面多多少少都存在着焦虑,不知道到底该如何教育孩子。“家长对教育很重视、很上心,但是有时方法不对,导致用力不当,反而起到了反作用。”为此,高凤兰建议,应该在中小学校建设家庭教育工作室,在教育孩子的方法、方式、内容方面,给予家长一定的指导。比如,孩子在学校犯了错误,学校不能仅仅告知一下家长就算完事,而是应该给家长一定的指导,教给家长如何教导孩子改正错误。“成立家庭教育工作室,能够达到家校共育的目的。”
  建“心理咨询室”释放师生压力
  市人大代表、北京工业大学教授李静对“双减”环境下学校师生的心理健康状况非常关注。她提出,近年来,学校一直重视心理咨询室的建设,以此释放教师、学生各方面的压力。
  她建议,面对不同的压力来源,学校应进一步创新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疏导的方式方法,在充分了解心理压力来源的前提下,通过系统专业的心理健康教育宣传和丰富多彩的参与性、体验性活动,让师生充分释放压力。例如,学校可以利用多媒体网络教学资源、实景互动模拟等方式,将北京故事和身边好人好事传递至师生,用美好事物感化带动师生。此外,学校还可以将艺术、体育等形式融入释放师生心理压力的过程,实现学科交叉的融合与提升,达到兼具趣味性和实践性的心理健康教育效果。


申雪代表:将冰雪项目纳入中小学体育课

“‘双减’政策出台后,我们从丰富校内‘大课间’内容入手,和中国舞蹈家协会共同创编发布了《全国第一套花样滑冰广播操》,之后又和人教社共同制作发布了‘广播操学练手册’,让大家可以通过手册、视频来学、练广播操。”市人代会上,市人大代表、中国花样滑冰协会主席申雪向与会代表们宣传起了全国第一套花样滑冰广播操。

  冬奥盛会日益临近,除了积极备战比赛,申雪也十分关注冬奥遗产的利用。“我们将借助三个赛区丰富的冰雪运动资源,借势发力,助推中国冰雪运动的蓬勃发展。”申雪建议以“学习共同的、掌握专业的”思想为原则,发挥冰雪运动特色校和相关区的冰雪优势,将冰雪项目加入中小学体育课并纳入考核内容,以足篮排、乒羽泳等传统项目为基础,以新兴冰雪项目为辅助,更好地培育冰雪运动可持续发展。
  现阶段,还有很多学校不具备建设冰场或冰面的条件,如何将冰雪运动融入到日常体育教学?
  “不是非要学校自己有冰面才能开设冰雪课程,像清华附小、中关村二小这些学校里也没有冰场,他们是通过社团的方式,每周到社会冰场上去训练。”申雪介绍,为积极响应“每月面向社会不少于1次免费开放”的“冰雪惠民计划”倡议,中国花样滑冰协会发起了“乐享冬奥、滑出精彩”公益惠民倡议。截至目前,已有34家单位响应并按承诺向市民免费公益开放冰雪运动场地,并定期开展各类群众喜爱、易于参与的公益冰雪课,为青少年参与冰雪运动提供便利。
  而在冰雪项目纳入教学考核的具体操作上,申雪表示,其实很多冰雪单项都有非常完备的等级测试和考核大纲,可以借助这些大纲来辅助教委搭建教学评价系统。这样既能扩大冰雪运动的参与范围,还能辅助减轻教育资源投入,更为中国冰雪运动人才储备提供有力支撑。

李雨聪代表:为青少年夏(冬)令营管理立法

最近几年,“游学”“研学”类夏(冬)令营颇受市场青睐,但也常因“不专业”、“花费大收获小”、质量无法保障、存在安全隐患被家长诟病。市人大代表、朝阳区检察院第七检察部检察官李雨聪在办理一起涉未成年人伤害案时发现,由于缺少法律规范和行业准则,导致这种“游学”“研学”项目存在的问题不少。李雨聪在市人代会上建议,尽快研究制定《北京市青少年夏(冬)令营管理办法》。

  根据李雨聪的调研,到目前为止,仅有教育部、外交部、公安部等在2012年4月联合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对中小学生参加出国夏(冬)令营等有关活动管理的通知》,针对出国夏(冬)令营进行了规范,但其中一些内容尚缺乏可操作性。例如,该通知虽然设置了惩罚性规定,但现实操作中存在执行部门不明确等问题。
  至于国内夏(冬)令营,目前没有法律法规做出过针对性规定。“‘游学’‘研学’项目的组织者有些是旅行社,有些则是校外培训机构或拓展机构等社会类组织主体,准入门槛不明确,经营主体混乱,缺乏业务监管。”李雨聪说,目前,我国工商营业类别中并没有“开展夏(冬)令营活动”一项。比起学校教师,夏(冬)令营中的带队“老师”需要面对处理的问题更多,从业人员却没有资格认证体系,导致监管难度进一步加大。“这种现状下,不仅孩子的人身安全得不到保障,当发生问题时,追责存在一定困难,维权也可能陷入困境。”
  李雨聪呼吁,应尽快研究制定《北京市青少年夏(冬)令营管理办法》,明确行政机关主体责任,对青少年夏(冬)令营活动进行监管。《办法》应明确社会类夏(冬)令营组织主体的准入资格、注册门类;健全夏(冬)令营从业人员管理制度,构建从业人员资格认证体系,并定期开展考核;明确细化开展夏(冬)令营活动的具体规范,比如年龄下限、禁止高危项目、强制购买保险、带队人员人数要求等;明确落实夏(冬)令营举办主体责任、侵权责任,完善夏(冬)令营安全保障制度等。

       职业教育应与市场接轨
在北京致力发展高精尖产业的大背景下,科研和科技成果转化成产品,格外需要有特殊制造技术和研究能力的从业人员。围绕政府工作报告中“推动职业教育产教融合”话题,代表建议,职业教育应与市场接轨,对接企业实际需求,培养产业所需人才。

  “我们走访了大量企业,他们都表示非常需要职业技术人才,但目前职业院校招生存在困难,而且很多职业技术人才在工作之后待遇也不高。”在市人大代表、北京城市学院校长刘林看来,职业院校学生发展前景不佳,究其原因,是目前北京的职业教育发展缺乏产教融合。

  市人大代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材料学院教授肇研对此也深有同感。她认为,职业教育应当面向社会,对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的产业工人和技术人才培养,需要对接市场和企业的用人需求。以航空航天企业为例,因对技术工人有技能要求,部分企业下设了职业学校,在培养方案、课程设置等方面与岗位需求对接紧密,学生毕业后无需在岗培训,很快就可以成长为技术骨干。“推动校企合作、产教融合,能让需求和供给两端更加契合。”

  2021年,国家公布了第一批国家级产教融合试点城市。刘林透露,今年,北京城市学院将围绕智能制造、现代服务业、公共服务业等领域,扩大大数据、人工智能、学前教育等应用型人才培养力度。

  肇研建议,职业院校的招生范围可从青年人拓展至全社会的再就业人员,为他们提供系统化的技能培训机会。

来源:北京日报

编:史健



【大会聚焦】北京市十五届人大五次会议胜利闭幕

【要闻】市委常委会召开扩大会议 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党史学习教育专题民主生活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

【大会聚焦】张延昆、齐静当选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陈健当选北京市监察委员会主任

【大会聚焦】李伟参加朝阳团审议:树牢首都意识 坚持首善标准 奋发有为推动新时代首都发展

【大会聚焦】市人大代表联名提出七件法规案

【大会聚焦】朝阳、房山代表团新闻发言人介绍情况 代表议案、建议集中反映群众诉求

【大会聚焦】绿色北京、韧性城市、城市更新——代表建言构筑和谐宜居城市

【大会聚焦】让千年古都舒展新画卷——代表建言老城保护和城市更新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